第一节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2)后续计量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减值损失确定,以及后续支出的计量等。 折旧的概念与计提范围 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生损耗而逐渐地、 部分地转移到产品成本和有关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称为折旧。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 折旧: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第一节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2)后续计量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减值损失确定,以及后续支出的计量等。 折旧的概念与计提范围 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生损耗而逐渐地、 部分地转移到产品成本和有关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称为折旧。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 折旧: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固定资产折旧 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折 旧 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原值 平均年限法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工作量法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 平均年限法 ➢ 工作量法 ➢ 双倍余额递减法 ➢ 年数总和法 ➢ 固定资产原值 ➢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影响因素 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 旧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颅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或通过折旧率计算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 这时采用年限平均法是合理的
◼ 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或通过折旧率计算: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 这时采用年限平均法是合理的。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工作量法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残值率)/预计总工 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 折旧额 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它弥补了年限平均法只 注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
◼ 工作量法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残值率)/预计总工 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 折旧额 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它弥补了年限平均法只 注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因为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所以不能使固 定资产的账面净值降低到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 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021/2/8 20
◼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因为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所以不能使固 定资产的账面净值降低到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 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021/2/8 20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