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复变解析函数 21 相应的多叶:平面上的三叶(w-1,o,四)间如何粘合就足够了。下面就讨论它们之间的 边界Ret=士π/2与割线上下岸间对应关系。 uo的边界Rew=π/2,由(1.1.22)式得:=chv≥1,所以Reu=π/2映射为x平 面上沿实轴的直线段[1,○)的上下岸。对于。分支而言,由(1.1.22)式知其上半带 一π/2<Rew<π/2,v=1mw>0映射为z平面的下半平面,下半带则映射为上半平面 所以其上半带的边界Rew=π/2,mw≥0映射为o叶的割线[1,∞)的下岸,而下半带 的边界Rew=受,Imw≤0映射为割线[1,∞)的上岸。类似地可得的边界Rew一 -π/2中上半带边界Rew=一/2,mw≥0映射为叶割线(一oo,一l]的下岸,下半 带边界Ree=一π/2,Im≤0映射为o叶割线(一oo,一1]的上岸。 类似的讨论可知,1的上半带和下半带的边界Ree=π/2,Im心≥0和Imw≤0分 别映射为叶割线[1,o∞)的上下岸,而w-,的上下半带的边界Rew=一π/2,Ime≥0和 Im≤0分别映射为-1叶割线(一c∞,一1]的上下岸。所以最后沿w-1,o和上下 半带的边界各自对应的割线[1,∞),(一∞,一1]的上下岸粘合起来,即将。叶沿割线 [1,∞)的下岸与相应割线上岸,割线[1,∞)下岸与o相应割线的上岸分别粘合 将叶沿割线(一0,一1]的下岸与w-:相应割线的上岸,-割线(一○,一1]的下岸与 。相应割线的上岸粘合起来。将无穷多叶之平面的所有上下叶间按上法粘合起来便得 w=arcsin之的黎曼面。 w. 图1.1.17函数w=aresin的黎曼面 相邻三叶间沿割线(一6∞,一1],[1,+6∞)的粘合, 从黎曼面可以看出,=士l是=arcsin一阶支点,=o∞为其无穷阶支点:在支点 之=士1处,并不是把黎曼面的所有叶都连在一起,只是将。,叶在x=1点连在一起,将 -1,o叶在x=一I点连在一起。因为单叶性区域边界Ree=牙十kπ映射为z平面上 的割线:=(一1)产ch,所以当k为偶数时,相邻,1叶在之=1点相连,k为奇数时 ,4,叶在:=一1点相连。所以:=士1在黎曼面上形成无穷多个一阶支点。由此,支 点的阶数还可以定义为它连接的黎曼面的叶数。 小 结 1.引入新对象:复数,实数是其特例
相应的多叶z平面上的三叶(w-1,w0,w1)间如何粘合就足够了。下面就讨论它们之间的 边界 Rew =±π/2与割线上下岸间对应关系。 w0 的边界 Rew =π/2,由(1122)式得z=chv≥1,所以 Rew =π/2映射为z平 面上沿实 轴 的 直 线 段[1,∞)的 上 下 岸。 对 于 w0 分 支 而 言,由(1122)式 知 其 上 半 带 -π/2<Rew <π/2,v=Imw >0映射为z平面的下半平面,下半带则映射为上半平面, 所以其上半带的边界 Rew =π/2,Imw ≥0映射为w0 叶的割线[1,∞)的下岸,而下半带 的边界 Rew = π 2,Imw ≤0映射为割线[1,∞)的上岸。类似地可得 w0 的边界 Rew = -π/2中上半带边界 Rew =-π/2,Imw ≥0映射为w0 叶割线(- ∞,-1]的下岸,下半 带边界 Rew =-π/2,Imw ≤0映射为 w0 叶割线(- ∞,-1]的上岸。 类似的讨论可知,w1 的上半带和下半带的边界 Rew =π/2,Imw ≥0和Imw ≤0分 别映射为w1 叶割线[1,∞)的上下岸,而w-1的上下半带的边界 Rew =-π/2,Imw ≥0和 Imw ≤0分别映射为w-1叶割线(- ∞,-1]的上下岸。所以最后沿 w-1,w0 和w1 上下 半带的边界各自对应的割线[1,∞),(- ∞,-1]的 上 下 岸 粘 合 起来,即 将 w0 叶 沿 割 线 [1,∞)的下岸与 w1 相应割线上岸,w1 割线[1,∞)下岸与 w0 相应割线的上岸分别粘合; 将w0 叶沿割线(-∞,-1]的下岸与w-1相应割线的上岸,w-1割线(-∞,-1]的下岸与 w0 相应割线的上岸 粘 合 起 来。将 无 穷 多 叶z 平 面 的 所 有 上 下 叶 间 按 上 法 粘 合 起 来 便 得 w =arcsinz的黎曼面。 图1117 函数w =arcsinz的黎曼面 相邻三叶间沿割线(- ∞,-1],[1,+ ∞)的粘合。 从黎曼面可以看出,z=±1是w =arcsinz一阶支点,z= ∞ 为其无穷阶支点;在支点 z=±1处,并不是把黎曼面的所有叶都连在一起,只是将w0,w1 叶在z=1点连在一起,将 w-1,w0 叶在z=-1点连在一起。因为单叶性区域边界 Rew = π 2 +kπ映射为z平面上 的割线z=(-1)k chv,所以当k为偶数时,相邻wk,wk+1 叶在z=1点相连,k为奇数时, wk,wk+1 叶在z=-1点相连。所以z=±1在黎曼面上形成无穷多个一阶支点。由此,支 点的阶数还可以定义为它连接的黎曼面的叶数。 小 结 1 引入新对象:复数,实数是其特例。 第一章 单复变解析函数 12
第一篇单复变函数论 2.引入新运算,即对实数的运算进行扩充,定义复数的运算,本章涉及代数运算、初级 超越运算和极限运算、微商运算。还有积分和无穷级数,这是后两章的内容。 3。新旧不矛盾。在定义复数的运算时需且只需遵循新旧不矛盾的原则,即当复数退化 为实数时,其运算结果和实数相应运算结果相同。这种相容性(consistency)是扩充过程的 核心。从不矛盾性出发就容易理解诸如虚指数函数的定义(1.1.3)和复平面上只有一个无 穷远点的定义的合理性。 本章的重点是解析函数概念,这里是从导数出发定义的,即开区域内处处可导的函数, 是一个区域性质。复变函数在开区域内处处可导(即解析)并不和其实部、虚部处处可导等 价,而必需且只需附加C-R条件,这就是所谓解析函数的导数特征。 本章的难点是多值函数及其单值化,特别是黎曼面,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 流形(manifold)的最初例子,它描述了多值解析函数的整体性质,它在实际应用中是很重要 的。本书只举了若干比较简单的例子,有兴趣的读者可阅有关参考文献
2 引入新运算,即对实数的运算进行扩充,定义复数的运算,本章涉及代数运算、初级 超越运算和极限运算、微商运算。还有积分和无穷级数,这是后两章的内容。 3 新旧不矛盾。在定义复数的运算时需且只需遵循新旧不矛盾的原则,即当复数退化 为实数时,其运算结果和实数相应运算结果相同。这种相容性(consistency)是扩充过程的 核心。从不矛盾性出发就容易理解诸如虚指数函数的定义(113)和复平面上只有一个无 穷远点的定义的合理性。 本章的重点是解析函数概念,这里是从导数出发定义的,即开区域内处处可导的函数, 是一个区域性质。复变函数在开区域内处处可导(即解析)并不和其实部、虚部处处可导等 价,而必需且只需附加 CR条件,这就是所谓解析函数的导数特征。 本章的难点是多值函数及其单值化,特别是黎曼面,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流形(manifold)的最初例子,它描述了多值解析函数的整体性质,它在实际应用中是很重要 的。本书只举了若干比较简单的例子,有兴趣的读者可阅有关参考文献。 22 第一篇 单复变函数论
第二章单复变函数积分 继续扩充,引入新运算:复变函数积分。 §1复变函数积分 定义复变函数f()沿有向有限曲线c的积分 ∫rea 。=B 如下:将曲线c任意细分(见图1.2.1),然后作部分和 s.=K)△4 k-1 若极限 limS. 存在,且与曲线c的细分方法:无关,则称函数八:)沿曲从A到B把曲线分成小假,设分点为” 图1.2.1将曲线c细分 线c可积,此极限值称为函数(z)沿曲线c的积分,记作 =A,,…,-1,…,=B △4=一-1,为小段[-1,4]上 limS.-f()d (1.2.1)任意一点. 若c是闭曲线,记作为 6f(edz 表示因自变数和函数各有多种表示,所以积分也有多种表示,其结果都化为两个普通 的平面线积分。如自变数和函数都取直角表示,则有积分的直角表示 f()d:=(u+iv)(dr+idy)=udr-vdy+iudy+ur (1.2.2) 积分性质和普通线积分类似,复变函数积分具有下列性质: (1)线性性质 (aifi+azf:)dz=a fidz+az f:dz (2)沿全路线积分和沿部分路线积分 ,=+,a 十严格地说,还要求厂0压=0:ana为,e的交集:
第二章 单复变函数积分 继续扩充,引入新运算:复变函数积分。 §1 复变函数积分 定义 复变函数f(z)沿有向有限曲线c的积分 图121 将曲线c细分 从A 到B 把曲线分成小段,设分点为z0 =A,z1,…,zk-1,zk,…,zn = B, Δzk =zk-zk-1,ζk为小段[zk-1,zk]上 任意一点。 ∫c f(z)dz 如下:将曲线c任意细分(见图121),然后作部分和 Sn = ∑ n k=1 f(ζk)Δzk 若极限 limΔzk→0 Sn 存在,且与曲线c的细分方法ζk 无关,则称函数f(z)沿曲 线c可积,此极限值称为函数f(z)沿曲线c的积分,记作 limΔzk→0 Sn =∫c f(z)dz (121) 若c是闭曲线,记作为 ∮c f(z)dz 表示 因自变数和函数各有多种表示,所以积分也有多种表示,其结果都化为两个普通 的平面线积分。如自变数和函数都取直角表示,则有积分的直角表示 ∫c f(z)dz=∫c (u+iv)(dx+idy)=∫c udx-vdy+∫ic udy+vdx (1.2.2) 积分性质 和普通线积分类似,复变函数积分具有下列性质: (1)线性性质 ∫c (α1f1 +α2f2)dz=α∫1 c f1dz+α∫2 c f2dz (2)沿全路线积分和沿部分路线积分 严格地说,还要求∫c1∩c2 fdz=0,c1 ∩c2 为c1,c2 的交集。 ∫c=c1∪c2 fdz=∫c1 fdz+∫c2 fdz
第一篇单复变函数论 其中c1Uc2为,c2的并集,以后亦记为c+c2。 (3)积分曲线反向 ∫f:d=-∫f:d (4)不等式 1fxal≤Ix)dkl 计算方法若将复平面上曲线用参数方程表示,设为 z=z(t),t:a→b 则有 ∫fede-re'd (1.2.3) 即化成单实变数复值函数的一元积分。计算时要根据具体的积分来选择参数,:和∫(:) 的表示,以便简化计算。 例1计算积分 1:ldz 其中c分别取c1和c2。 解G的参数方程选为x=iy,y:一1→1,的参数方程选为x=,p:号x→艺, 于是有 eld=-de-lde -2i 复变函数广义积分定义分两种情况,一种 是沿无限曲线的广义积分,一种是被积函数在曲 线上一些点处取∞时的广义积分。只需定义曲线 一端在无穷远处的无穷限广义积分和在曲线的一 个端点处被积函数取无穷值时的无穷值广义积分。 曲线一端在无穷远处时的广义积分在曲线 上任取一有限点B,若在c上从另一端点A到B 的积分存在,且当B→∞时的极限m(e)d: 图1.2.2曲线c1,c2 亦存在,则称此极限值为函数f(:)沿曲线c的 c1:从一i到i的直线段:c:以O为心,从一i到i的 (无穷限)广义积分,记作f(z)d:。 左半圆周。 在有限曲线的一端A被积函数取∞时的无穷值广义积分在c上取离端点A很近的 点A若沿曲线c从点A,到另一端点B的积分八:止和其极限职了:)d都存 在,则称此极限值为f(z)沿c的(无穷值)广义积分,也记作f(z)dz
其中c1 ∪c2 为c1,c2 的并集,以后亦记为c1 +c2。 (3)积分曲线反向 ∫c+f(z)dz=-∫c-f(z)dz (4)不等式 |∫c f(z)dz|≤∫c |f(z)||dz| 计算方法 若将复平面上曲线用参数方程表示,设为 z=z(t),t:a→b 则有 ∫c f(z)dz=∫ b a f(z(t))z′(t)dt (1.2.3) 即化成单实变数复值函数的一元积分。计算时要根据具体的积分来选择参数t,z和f(z) 的表示,以便简化计算。 例1 计算积分 ∫c |z|dz 其中c分别取c1 和c2。 解 c1 的参数方程选为z=iy,y:-1→1,c2 的参数方程选为z=eiφ,φ:3 2π→ π 2, 于是有 ∫c1 |z|dz=∫ 1 -1 |iy|diy=i, ∫c2 |z|dz=∫ π 2 3π 2 |eiφ |deiφ =2i 图122 曲线c1,c2 c1:从-i到i的直线段;c2:以O 为心,从-i到i的 左半圆周。 复变函数广义积分定义 分两种情况,一种 是沿无限曲线的广义积分,一种是被积函数在曲 线上一些点处取∞时的广义积分。只需定义曲线 一端在无穷远处的无穷限广义积分和在曲线的一 个端点处被积函数取无穷值时的无穷值广义积分。 曲线一端在无穷远处时的广义积分 在曲线 上任取一有限点B,若在c上从另一端点A 到B 的积分存在,且 当 B→∞时 的 极 限limB→∫∞ B A f(z)dz 亦存在,则称 此 极 限 值 为 函 数 f(z)沿 曲 线c的 (无穷限)广义积分,记作∫c f(z)dz。 在有限曲线的一端 A 被积函数取∞时的无穷值广义积分 在c上取离端点A 很近的 点Aε,若沿曲线c从点Aε 到另一端点B 的积分∫ B Aε f(z)dz和其极限 limAε→A∫ B Aε f(z)dz都存 在,则称此极限值为f(z)沿c的(无穷值)广义积分,也记作∫c f(z)dz。 42 第一篇 单复变函数论
第二章单复变函数积分 25 §2柯西定理一解析函数的积分特征 问题上节的积分计算例子说明,当始终点相同但积分路线不同时,其积分值不同, 即积分值不仅与始终点有关而且与积分路线也有关。因为函数!:处处不解析,所以导 致积分与路线有关。那么什么情况下积分值只与始终点有关而与积分路线无关呢?本 节的核心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结论是若f(:)在单通区域D内解析,c在D内,那么积分 与路线无关。 若干名词为便于叙述,介绍几个名词。 (l)若尔当(Jordan)曲线,也称简单曲线或连续曲线 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x=(t),a≤t≤b,具有性质 (1.1)z(t)是1在[a,b]上的单值连续函数, (1.2)t1≠t2时,(1)≠(t2),即曲线没有重点,则称该曲线为若尔当曲线。 (2)光滑和分段光滑曲线 若曲线有连续变化的切线,则称它为光滑曲线。若曲线参数方程为:=(:),则曲线的 光滑性可表述为 (2.1)导数x'(t)(a≤t≤b)存在且连续, (2.2)z'(t)≠0,它保证在任一t∈[a,b们邻域,x(t)和y(t)都存在唯一连续可导反函 数.例如曲线:()=号(+i),-1≤1≤1,显然:()存在且连续,但:(0)-0, 此时y=|tP在1=0邻域反函数不唯一,且该曲线在t=0点无切线。这是显然的,因为 消去参数后,曲线方程为y=|x|。 若一曲线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光滑,则称其为分段光滑曲线。 (3)有限闭曲线的逆和顺时针方向 相对于有限闭曲线所围的面积(为单通区域)而言,若人沿曲线的某方向移动时,所围之 面积始终在左(右)边时,则称这个方向为这个闭曲线的逆(顺)时针方向。沿逆时针方向有 限闭曲线的积分记作少f(x)d· 也可以定义如下:设一指针,其始点固定在有限闭曲线所围面积之内,若指针沿曲线某 方向移动时为逆(顺)时针方向,则称这个方向为闭曲线的逆(顺)时针方向。 (4)被考察区域的边界的正向和负向 相对于被考察区域而言,若人沿这个方向移动时使 被考察区域始终在左(右)边时,称这个方向为该边界的 D 正(负)向。显然这个定义适用性很广,包括单通、复通 区域,也包括有界与无界区域。沿正向的积分也常记作 ∮f(xd。 定理1.2.1(柯西第一(积分)定理)D为有限单通 图1.2.3被考察复通区域 区域,其边界为c(常记为D,为取正向的边界), D的边界的正向
§2 柯西定理———解析函数的积分特征 问题 上节的积分计算例子说明,当 始 终 点 相 同 但 积 分 路 线 不 同时,其 积 分 值 不 同, 即积分值不仅与始终点有关而且与积分路线也有关。因为函数|z|处 处 不 解 析,所 以 导 致积分与路线有关。那 么 什 么 情 况 下 积 分 值 只 与 始 终 点 有 关 而 与 积 分 路 线 无 关 呢? 本 节的核心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结论是若f(z)在 单 通 区 域 D 内 解 析,c在 D 内,那 么 积 分 与路线无关。 若干名词 为便于叙述,介绍几个名词。 (1)若尔当(Jordan)曲线,也称简单曲线或连续曲线 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z=z(t),a≤t≤b,具有性质 (11)z(t)是t在[a,b]上的单值连续函数, (12)t1 ≠t2 时,z(t1)≠z(t2),即曲线没有重点,则称该曲线为若尔当曲线。 (2)光滑和分段光滑曲线 若曲线有连续变化的切线,则称它为光滑曲线。若曲线参数方程为z=z(t),则曲线的 光滑性可表述为 (21)导数z′(t)(a≤t≤b)存在且连续, (22)z′(t)≠0,它保证在任一t∈[a,b]邻域,x(t)和y(t)都存在唯一连续可导反函 数。例如曲线z(t)= 1 3 (t3 +i|t|3),-1≤t≤1,显然z′(t)存在且连续,但z′(0)=0, 此时y=|t|3 在t=0邻域反函数不唯一,且该曲线在t=0点无切线。这是显然的,因为 消去参数后,曲线方程为y=|x|。 若一曲线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光滑,则称其为分段光滑曲线。 (3)有限闭曲线的逆和顺时针方向 相对于有限闭曲线所围的面积(为单通区域)而言,若人沿曲线的某方向移动时,所围之 面积始终在左(右)边时,则称这个方向为这个闭曲线的逆(顺)时针方向。沿逆时针方向有 限闭曲线的积分记作c f(z)dz。 也可以定义如下:设一指针,其始点固定在有限闭曲线所围面积之内,若指针沿曲线某 方向移动时为逆(顺)时针方向,则称这个方向为闭曲线的逆(顺)时针方向。 图123 被考察复通区域 D 的边界的正向 (4)被考察区域的边界的正向和负向 相对于被考察区域而言,若人沿这个方向移动时使 被考察区域始终在左(右)边时,称这个方向为该边界的 正(负)向。显 然 这 个 定 义 适用 性 很 广,包 括 单 通、复 通 区域,也包括有界与无界区域。沿正向的积分也常记作 c f(z)dz。 定理121(柯西第一(积分)定理) D 为有限单通 区域,其边界为c(常记为D,为取正向的边界), 第二章 单复变函数积分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