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课程名称:口腔科学课程编号:y160501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授课班级:10临床、中医任课教师:戚孟春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讲 稿 课程名称: 口腔科学 课程编号: y160501 授课学期:2013 ~ 2014 学年秋季学期 授课班级: 10 临床、中医 任课教师: 戚孟春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案首页口腔科学中文课程名称英文Dentistry授课对象课时2010级临床1-66专业本科层次2 学时东六教学楼12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7孝教学周周二第5-6小节9阶授课章节第八章口腔颌面部感染InfectioninOralandmaxillofacialregion教学目标:1.了解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特征以及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的特点;2.熟悉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特点和感染的关系;3.掌握感染的来源、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教学目标4.掌握智齿冠周炎、11个间隙感染以及颌骨骨髓炎、淋巴结炎、面部痛的诊治特点。与要求教学要求:1.熟悉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发病特征及间隙的解剖2.了解间隙感染的基本特征及治疗原则3.掌握口底蜂窝织炎、面部疗痛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与难点教学难点:感染的护散及并发症【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用于主干内容;讨论法:用于可能并发症、不遵循感染治疗原则带来的后果等讨论;演示法:感染中肿切开引流过程动画展示;案例式:介绍临床感染患者,与讲授知识(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骨髓炎)相结合教学方法互动式: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与手段自主式:课堂及课后留出问题,供课下学习解决。【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录像注: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紧紧围绕授课内容,提出问题,并以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PBL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互动式教学。教材:第六版教材与《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具教具:模型、课件、多媒体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口腔科学 英 文 Dentistry 授课对象 20 10 级 临床 1-6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7 教学周 周 二 第 5-6 小节 上课教室 东六教学楼 12 阶 授课章节 第八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Infection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 了解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特征以及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的特点; 2. 熟悉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特点和感染的关系; 3. 掌握感染的来源、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4. 掌握智齿冠周炎、11 个间隙感染以及颌骨骨髓炎、淋巴结炎、面部疖痈的诊治特点。 教学要求: 1. 熟悉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发病特征及间隙的解剖. 2. 了解间隙感染的基本特征及治疗原则. 3. 掌握口底蜂窝织炎、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教学难点: 感染的扩散及并发症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主要用于主干内容; 讨论法:用于可能并发症、不遵循感染治疗原则带来的后果等讨论; 演示法:感染中脓肿切开引流过程动画展示; 案例式:介绍临床感染患者,与讲授知识(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骨髓炎)相结合; 互动式: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自主式:课堂及课后留出问题,供课下学习解决。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模型 教学录像 注: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紧紧围绕授课内容,提出问题,并以病例、讨论等多种方 式开展 PBL 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互动式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 《口腔科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教具:模型、课件、多媒体
感染;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骨髓炎;颌骨坏死专业词汇Infection, space infection, pericoronitis ofwisdom teeth; osteomyletis; necrosis of jaw引言部分:(5min)(1)回顾以前所学章节,前后连贯,承上启下(2)指出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3)介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4)提出问题:面部感染于其他部位感染有什么区别?怎么治疗?有何特点?(5)指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基本部分:(90min)第一节:概述(15min)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原菌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关周炎(15min)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20min)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指征和要点;教学内容眶下间隙感染与咬肌间隙感染时间分配翼下颌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第四节:颌骨骨髓炎(25min)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婴儿上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颌面部放线菌病(15min)第五节:颜面部疗痛病因 etiology疗 furuncle痛carbuncle治疗结束部分:(5min)1.课程总结2.课后练习3.下次课提前预习的内容
专业词汇 感染;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骨髓炎;颌骨坏死 Infection; space infection; pericoronitis of wisdom teeth; osteomyletis; necrosis of jaw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5 min) (1) 回顾以前所学章节,前后连贯,承上启下; (2) 指出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 (3) 介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 (4) 提出问题:面部感染于其他部位感染有什么区别?怎么治疗?有何特点? (5) 指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基本部分:(90min) 第一节:概述 (15min)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原菌 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关周炎 (15min) 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治疗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20min) 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指征和要点; 眶下间隙感染 咬肌间隙感染 翼下颌间隙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25min)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婴儿上颌骨骨髓炎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颌面部放线菌病 第五节:颜面部疖痈 (15min) 病因 etiology 疖 furuncle 痈 carbuncle 治疗结束部分:(5min) 1. 课程总结 2. 课后练习 3. 下次课提前预习的内容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注解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 教学过程设计 ) 授 课 内 容 注解
1.首先回顾上一引言部分:(5min)章讲授的内容,做(1)回顾以前所学章节,前后连贯,承上启下;好课程的衔接;然后向学生提问并介(2)指出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绍感染患者有哪些(3)介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症状:感染与炎症(4)提出问题:面部感染与其他部位感染有什么区别?怎么治疗?有何特点?有何区别;强调感(5)指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染时口腔颌面部重要疾患之一,感染患者怎样处置?介绍本章讲授的内容、重点、难点、课程分配。第八章口腔颌面部感染第一节感染概论15min1.口腔解剖生理特点与感染的关系口鼻腔、上颌窦、牙和牙周、血液循环、淋巴引流、筋膜间隙联上KP#下配KMuE2.感染的途径:2.根据病因,间隙牙源性、腺源性、损伤性、血源性、医源性感染的分类?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局部症状:红、热、肿、痛、功能障碍肿形成3.口腔颌面部感染全身症状:局部主要症状?注解授课内容
引言部分:(5min) (1) 回顾以前所学章节,前后连贯,承上启下; (2) 指出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 (3) 介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 (4) 提出问题:面部感染与其他部位感染有什么区别?怎么治疗?有何特点? (5) 指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八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 感染概论 15min 1. 口腔解剖生理特点与感染的关系 口鼻腔、上颌窦、牙和牙周、血液循环、淋巴引流、筋膜间隙 2. 感染的途径: 牙源性、腺源性、损伤性、血源性、医源性 3.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红、热、肿、痛、功能障碍脓肿形成 全身症状: 1. 首先回顾上一 章讲授的内容,做 好课程的衔接;然 后向学生提问并介 绍感染患者有哪些 症状:感染与炎症 有何区别;强调感 染时口腔颌面部重 要疾患之一,感染 患者怎样处置?介 绍 本 章 讲 授 的 内 容、重点、难点、 课程分配。 2. 根据病因,间隙 感染的分类? 3. 口腔颌面部感染 局部主要症状? 授 课 内 容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