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ε“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 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1)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2分 (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2分)
❖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 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 (1)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2分) ❖ (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 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2分)
(1)(2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 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 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 “礼”的必然。(理解基本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2)(2分)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 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将父权 君权绝对化,未免狭隘,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就 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 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意思基 本正确即可)
❖ (1)(2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 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 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 “礼”的必然。(理解基本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 (2)(2分)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 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将父权 君权绝对化,未免狭隘,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就 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 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意思基 本正确即可)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 、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 内核,就是仁。 2、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不但讲 制度,讲规范,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 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 内核,就是仁。 2、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不但讲 制度,讲规范,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某事在人,成事在天。为正义而战,在所不 惜;重视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牺牲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 某事在人,成事在天。为正义而战,在所不 惜;重视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牺牲
问题探究 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 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 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 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 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 的心情?假设哀公同意了孔子的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 子会怎么做?
问 题 探 究 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 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 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 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 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 的心情?假设哀公同意了孔子的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 子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