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一)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 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 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拓展阅读: (一)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 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 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其他小 朋友出去玩,看到了路边的李子树上结 满了李子,多到都把树枝压断了。许多 小孩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李子树就 长在路边但却结满了那么多果实,其果 实必定是苦的。”后来别人摘来果实 尝,果然如此
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其他小 朋友出去玩,看到了路边的李子树上结 满了李子,多到都把树枝压断了。许多 小孩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李子树就 长在路边但却结满了那么多果实,其果 实必定是苦的。”后来别人摘来果实一 尝,果然如此
(二)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 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 (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 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 沾,下为渊泉之润。当斯之时,桂树焉 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 无也?
(二)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 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 (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 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 沾,下为渊泉之润。当斯之时,桂树焉 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 无也?
参考译文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 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 名?”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 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 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 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 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 多高,深渊有多深?当然我的父亲也不 会知道这功德是有还是无
参考译文: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 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 名?”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 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 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 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 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 多高,深渊有多深?当然我的父亲也不 会知道这功德是有还是无
(三)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 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 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 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 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 周公
(三)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 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 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 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 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 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