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赏的依据—一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2.鉴赏的角度一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 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 还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归为 景物形象的范畴。 这些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 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
❖ 1.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 2.鉴赏的角度— 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 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 ❖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 还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归为 景物形象的范畴。 ❖ 这些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 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
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或称抒情主人公 2、诗人塑造的特定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 木等)表达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 有“意”的形象,一般即“意象
人物形象: ❖ 1、 诗中的诗人形象,或称抒情主人公 ❖ 2、 诗人塑造的特定人物形象 ❖ 景物形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 木等)表达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 有“意”的形象,一般即“意象
物形象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落花① 李商隐 高阁客竞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
景物形象分析: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落花①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
问题: 刘熙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 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 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阐 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
问题: 刘煕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 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 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阐 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
李考答案: 这是一首借落花隐喻自己现实处境的诗。(1分)花朵 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 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1 分)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 报效无门,最后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浩衣而已。诗 人在体贴物情的同时,委婉曲折地透露心迹,表现 自己的情思。(2分)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借落花隐喻自己现实处境的诗。(1分)花朵 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 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1 分)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 报效无门,最后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诗 人在体贴物情的同时,委婉曲折地透露心迹,表现 自己的情思。(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