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3年鄂尔多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考生须知: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 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三大版块,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每空1分,共12分)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6)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考 (7)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思,令人动情。白居易望月感怀,抒发∷ 夜乡心五处同”的骨肉相思之情:李白月下独酌,排遣寂 寞,咏出 ”的浪漫。 (8)诗人笔下,花是有品格的。既有“ 根别鸟惊心”的灵性,又有 只有香如故”的风骨,还有“落红不是无情物, ”的情怀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9分) 美丽的鄂尔多斯,一代天骄的长眠之地。这片土 地别具风情:成吉思陵庄严恚穆古老的自塔引人 遇思 。若想领略蒙古人民悠 下解种个
绝密★启用前 2013 年鄂尔多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考生须知: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 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 8 页,三大版块,21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积累与运用(30 分) 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每空 1 分,共 12 分)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6)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7)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思,令人动情。白居易望月感怀,抒发 “ ,一夜乡心五处同”的骨肉相思之情;李白月下独酌,排遣寂 寞,咏出“ , ”的浪漫。 (8)诗人笔下,花是有品格的。既有“ ,恨别鸟惊心”的灵性,又有 “ ,只有香如故”的风骨,还有“落红不是无情物, ”的情怀。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 9 分) 美丽的鄂尔多斯,一代天骄的长眠.之地。这片土 地别具风情:成吉思汗陵庄严肃穆,古老的白塔引人 遐思, , 。若想领略蒙古人民悠
闲恬淡的生活,那就请到苏泊罕草原来。夏季的草原是迨人的,绿草如茵,鲜花绽放。你可 以体验 chi cheng千里的畅快,也可以感受天苍苍、野茫茫'的惬意; guang mao wu yin 的青色地毯,星星点点的可爱羊群……跟随着风的脉搏,沿途的胜景会让你ying xia,叹为观止 (1)给文中加点的四个汉字注音。(2分) (2)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三个词语。(3分) (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词语。(2分) (4)根据文意,仿照前两句的句式,以你熟知的鄂尔多斯地域名胜为内容,在横线处续 写两个句子。(2分) 3.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 知识。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形象。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4.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分) 天还没有亮,我们就爬上曙光亭看日出。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 z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岀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顷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5.综合性学习。(5分) 为响应我市开展的“同铸复兴路·共圆中国梦”系列活动,你班将以“青春·梦想”为主 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积极参与到下面的活动中来。 (1)仿照示例(主题+名称)再设计两个不同的活动项目。(字数句式不作要求)(2分) 示例:青春逐梦书法展与梦同行演讲赛 (2)请你以演讲赛活动主持人的身份,为比赛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50字。(3分) 阅读(40分) 阅读说明文,完成6~8题。(共8分) PM2.5城市漫游记 ①公路上,汽车队伍被堵成一只长长的豆虫,偶 尔扭几下腰,蠕动一下身子,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处在 休眠状态。为了不错过每一厘米的移动,所有的汽车 都不熄火,排气筒嘟嘟地冒着黑烟。各大工厂里,高
闲恬淡的生活,那就请到苏泊罕草原来。夏季的草原是怡人的,绿草如茵.,鲜花绽.放。你可 以体验 chí chěng 千里的畅快,也可以感受“天苍苍、野茫茫”的惬.意;guǎng mào wú yín 的青色地毯,星星点点的可爱羊群……跟随着风的脉搏,沿途的胜景会让你 yìng jiē bù xiá,叹为观止。 (1)给文中加点的四个汉字 ....注音。(2 分) (2)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三个词语 ....。(3 分) (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词语 ....。(2 分) (4)根据文意,仿照前两句的句式,以你熟知的鄂尔多斯地域名胜为内容,在横线处续 写两个句子。(2 分) 3.文段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 A B 知识。 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形象。 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 C D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4.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 分) 天还没有亮,我们就爬上曙光亭看日出。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 云。 。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顷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5.综合性学习。(5 分) 为响应我市开展的“同铸复兴路·共圆中国梦”系列活动,你班将以“青春·梦想”为主 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积极参与到下面的活动中来。 (1)仿照示例(主题+名称)再设计两个不同 ....的活动项目。(字数句式不作要求)(2 分) 示例:青春逐梦书法展 与梦同行演讲赛 (2)请你以演讲赛活动主持人的身份,为比赛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 50 字。(3 分) 阅读(40 分) 阅读说明文,完成 6 ~ 8 题。(共 8 分) PM2.5 城市漫游记 ①公路上,汽车队伍被堵成一只长长的豆虫,偶 尔扭几下腰,蠕动一下身子,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处在 休眠状态。为了不错过每一厘米的移动,所有的汽车 都不熄火,排气筒嘟嘟地冒着黑烟。各大工厂里,高
高的烟囱像一个个怪兽,不知疲倦地喷吐着黑烟。 ②我是一个PM25颗粒,这些尾气和浓烟就是我出生的温床。我的中文名字叫颗粒物 科学家曾经这样给我的家族命名:当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 微米时,名字叫做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它们是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 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被命名为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与PM10、PM00 两位大哥比起来,我在家族中个头最小,直径还不超过2.5微米呢! ③25微米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个头大约相当于人类一根头发粗细的1/20 所以人类的眼睛平时根本就看不到我。 ④我们乘坐免费的交通工具——风,在各个城市漫游。旅行途中,分散在各地的家族成 员也加入进来,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各种化学物质也学会了搭顺风车,这主要归功于我“出 色”的表现,即我会吸附各种各样的毒性化学物质,是各种有毒物质极好的载体,因此,我 比PM10含有更多的致癌物。 ⑤留下我们足迹的城市,能见度超低,接连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延误,道路拥堵,人类 把这些罪过都归结到我们头上。 ⑥旅行中有些兄弟姐妹累了,降落到街道和楼层间,人类一不小心就把小小的我们吸了 进去。PM100会被人类的鼻毛挡在外面;PM10虽可进入人类的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 被部分排出体外;唯有我,却能穿过人类用于防护的口罩,通过鼻腔,进入下呼吸道,侵入 肺泡,潜入人体的各个血管,这可能导致人类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风 ⑦人类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防护措施,但大多专家表示,个人能做的最多就是在灰霾 天气关紧门窗或少出门而已。 ⑧在人类与我的持久战中,谁将是最后的获胜者呢? 6.信息筛选。(4分) PM2.5是 的悬浮颗粒物,它对人类的危害 7.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运用第一人称介绍PM2.5,使语言生动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段①中描述堵车及工厂废气排放的情形,主要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PM25 C.文段②③为了准确地说明PM2.5的特点,主要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人类治理PM25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8.【相关链接】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民愿景 我市持续开展“创城”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生活中,你怎么做,可以为控 制PM2.5尽一份力。(至少写出两点,内容避免重复)(2分) 阅读议论文,完成9~12题。(共11分) 教养的证据 毕淑敏 ①辞典上说,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 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高的烟囱像一个个怪兽,不知疲倦地喷吐着黑烟。 ②我是一个 PM2.5 颗粒,这些尾气和浓烟就是我出生的温床。我的中文名字叫颗粒物, 科学家曾经这样给我的家族命名:当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直径大于 2.5 微米,等于或小于 10 微米时,名字叫做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 PM10,它们是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 直径小于和等于 100 微米的颗粒物,被命名为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 PM100。与 PM10、PM100 两位大哥比起来,我在家族中个头最小,直径还不超过 2.5 微米呢! ③2.5 微米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个头大约相当于人类一根头发粗细的 1/20, 所以人类的眼睛平时根本就看不到我。 ④我们乘坐免费的交通工具——风,在各个城市漫游。旅行途中,分散在各地的家族成 员也加入进来,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各种化学物质也学会了搭顺风车,这主要归功于我“出 色”的表现,即我会吸附各种各样的毒性化学物质,是各种有毒物质极好的载体,因此,我 比 PM10 含有更多的致癌物。 ⑤留下我们足迹的城市,能见度超低,接连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延误,道路拥堵,人类 把这些罪过都归结到我们头上。 ⑥旅行中有些兄弟姐妹累了,降落到街道和楼层间,人类一不小心就把小小的我们吸了 进去。PM100 会被人类的鼻毛挡在外面;PM10 虽可进入人类的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 被部分排出体外;唯有我,却能穿过人类用于防护的口罩,通过鼻腔,进入下呼吸道,侵入 肺泡,潜入人体的各个血管,这可能导致人类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风。 ⑦人类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防护措施,但大多专家表示,个人能做的最多就是在灰霾 天气关紧门窗或少出门而已。 ⑧在人类与我的持久战中,谁将是最后的获胜者呢? 6.信息筛选。(4 分) PM2.5 是 、 的悬浮颗粒物,它对人类的危害 是 ; 。 7.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表述不准确 .....的一项是(2 分) A.选文运用第一人称介绍 PM2.5,使语言生动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段①中描述堵车及工厂废气排放的情形,主要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PM2.5。 C.文段②③为了准确地说明 PM2.5 的特点,主要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人类治理 PM2.5 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8.【相关链接】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民愿景。 我市持续开展“创城”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生活中,你怎么做,可以为控 制 PM2.5 尽一份力。(至少写出两点,内容避免重复)(2 分) 阅读议论文,完成 9 ~ 12 题。(共 11 分) 教养的证据 毕淑敏 ①辞典上说,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 “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②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 愚昧和粗浅的。 ③教养和财富一样都是需要证明的。你说有钱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诞据不是你 读过多书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更与家庭背景如何显赫无关。最关键的证据可能 有以下若干。 ④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 类渺小的人,必定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人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除了显得蒙 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花草草,正是这种伟 大感情的最基本的训练。 ⑤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 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毎个人都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 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A ⑥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 教养把人们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B ⑦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 己救人、坚贞不屈、吃苦耐劳……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 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C ⑧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价值的事。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界 上有一些不可拿起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 宇宙,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价值,知道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 ⑨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 是一些习惯的总和。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 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的 9.整体感知。(3分) (1)开篇点题,作者认为教养是 (1分) (2)原文中有A、B、C三处空格,根据文意,你认为应该将下面这段话还原到() 处 因为它阐明的观点是 。(2分) 每一个人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在跋涉和攀缘中,虽然伤痕累累,因为 你具有的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 10.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阐述了“教养需要养成”、“教养可以证明”的道理 B.选文的主体部分运用了排比方式,讲述了“一个有教养的人”应具备的品德和素质。 C.作者把“热爱大自然”列为教养的证据之首,意在提醒大家开阔眼界,不做井底之蛙 D.作者说“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是劝告人们安于自身限制,做事要量力而行 读了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想到什么?请仿照示例,在《藤野先生》《老王》《信客》 中任选两个作为素材,仿写两个句子。(2分)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像《我的母亲》中的母亲那样仁慈温和,宽容隐忍
②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 愚昧和粗浅的。 ③教养和财富一样都是需要证明的。你说有钱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 读过多少书,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更与家庭背景如何显赫无关。最关键的证据可能 有以下若干。 ④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 类渺小的人,必定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人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除了显得蒙 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花草草,正是这种伟 大感情的最基本的训练。 ⑤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 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 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A ⑥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 教养把人们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 B ⑦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 己救人、坚贞不屈、吃苦耐劳……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 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 C ⑧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价值的事。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界 上有一些不可拿起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 宇宙,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价值,知道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 ⑨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 是一些习惯的总和。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 X 片子。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 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的。 9.整体感知。(3 分) (1)开篇点题,作者认为教养是 。(1 分) (2)原文中有 A、B、C 三处空格,根据文意,你认为应该将下面这段话还原到( ) 处, 因为它阐明的观点是 。(2 分) 每一个人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在跋涉和攀缘中,虽然伤痕累累,因为 你具有的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 10.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A.选文用“总—分—总”的结构,阐述了“教养需要养成”、“教养可以证明”的道理。 B.选文的主体部分运用了排比方式,讲述了“一个有教养的人”应具备的品德和素质。 C.作者把“热爱大自然”列为教养的证据之首,意在提醒大家开阔眼界,不做井底之蛙。 D.作者说“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是劝告人们安于自身限制,做事要量力而行。 11.读了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想到什么?请仿照示例,在《藤野先生》《老王》《信客》 中任选两个作为素材,仿写两个句子。(2 分)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像《我的母亲》中的母亲那样仁慈温和,宽容隐忍;
12.【相关链接】2013年5月24日,南京某中学学生丁锦昊将“丁锦昊到此一游”刻在埃 及神庙浮雕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国人素质”“素质教育”成为大家热议的话 题 (1)结合上述事件,谈谈你对文段⑨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2分) (2)谈谈你对“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的认识。(2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和古诗,完成13~17题。(共12分) 洛阳有僧,房中有磬,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9 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 遽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盛设馔, 余当为汝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夔食 讫,出怀中错,错磬数处,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 “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节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 ①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 ②术士:指巫师占卜之类的人 ③曹绍夔:唐朝人,精通音律。 ④错:打磨玉石的工具。 ⑤律合:指频率相同 (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终不能已 (2)曹绍夔素与僧善 (3)其声遂绝
; , 。 12.【相关链接】2013 年 5 月 24 日,南京某中学学生丁锦昊将“丁锦昊到此一游”刻在埃 及神庙浮雕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国人素质”“素质教育”成为大家热议的话 题。 (1)结合上述事件,谈谈你对文段⑨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2 分) (2)谈谈你对“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的认识。(2 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和古诗,完成 13 ~17 题。(共 12 分) (一) 洛阳有僧,房中有磬①,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②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③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 遽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盛设馔, 余当为汝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夔食 讫,出怀中错④,错磬数处,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 “此磬与钟律合⑤,故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节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 ① 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 ② 术士:指巫师占卜之类的人。 ③ 曹绍夔:唐朝人,精通音律。 ④ 错:打磨玉石的工具。 ⑤ 律合:指频率相同。 (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的含义。(4 分) (1)终不能已. (2)曹绍夔素与僧善. (3)其声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