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S1106C 中文名称:中学音乐教学论 英文名称:Music Didatics in Middle School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必修)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音乐学 先修课程:教有学 二、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1.课程性质 中学音乐教学论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师教有必修课程,是研究中学音乐 教有全过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紧扣“立德有为”、“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出发,以 提高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根本目的和主线来组织教学,力求在音乐教有的基础知识与最新的 研究成果,在音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依据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合格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强调音 乐教师所应具备的音乐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教有技术理论。 (一)目标设置 目标1:准确定义、描述音乐教有的目标与任务、音乐教有的性质与特征、音乐教有的功能与 意义等核心知识:了解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能够适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具备一定的学习 能力,反思、分辨能力和教学研究创新意识。【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3-3:7学会反思7-2】 目标2:分析、比较国内外各类音乐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音乐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 根据中学音乐教材进行基本的教学设计,能根据中学生学情与特定教学目标,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 容、方法和技术因材施教:【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1,4-3:6综合育人6-1】 目标3: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 观:热爱音乐教有事业,认同中学音乐教师职业的价值,具备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毕 业要求:1师德规范1-2:2教有情怀2-1,2-2】
中学音乐教学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S1106C 中文名称:中学音乐教学论 英文名称:Music Didatics in Middle School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必修) 总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专业:音乐学 先修课程:教育学 二、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1.课程性质 中学音乐教学论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是研究中学音乐 教育全过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紧扣“立德有为”、“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出发,以 提高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根本目的和主线来组织教学,力求在音乐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最新的 研究成果,在音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依据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合格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强调音 乐教师所应具备的音乐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理论。 (一)目标设置 目标 1:准确定义、描述音乐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音乐教育的性质与特征、音乐教育的功能与 意义等核心知识;了解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能够适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具备一定的学习 能力,反思、分辨能力和教学研究创新意识。【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3-3;7 学会反思 7-2】 目标 2:分析、比较国内外各类音乐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音乐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 根据中学音乐教材进行基本的教学设计,能根据中学生学情与特定教学目标,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 容、方法和技术因材施教;【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4-1,4-3;6 综合育人 6-1】 目标 3: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 观;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认同中学音乐教师职业的价值,具备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毕 业要求:1 师德规范 1-2;2 教育情怀 2-1,2-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33理解音乐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点,密切音乐学科知识与中学音乐教育活动 3学科素养 地方文化实践活动的联系,关注教师教有类课程中教有实践环节与社会实我活 动的关联。 1 7-2具备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意识,了解国内外中学音乐教有教学改草发展动 7学会反思 态,适时更新教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4-1理解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与内涵,遵循中学音乐教学规律和特点,掌握中学 音乐教学理论、设计与方法等基础知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有教学内容,并 4教学能力 依此进行教学 43能根据中学生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中具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评估课堂教学的能力,以此完善教学。 61了解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在日常教学环节和活动中,培养学 6综合育人 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2立德树人,能够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立 1师德规范 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1愿意从事音乐教有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认可、接受当前音乐 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2教有情怀 22坚持新时代基础教育理想信念,爱岗敬业,能够自觉提升音乐文化素养,培 养科学精神。 3、课程任务 本课程精选音乐教师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干内容,以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 教有评价为主线展开,在对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介绍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体现案例教学,注重与 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真实可用,注重音乐教师基本能力的培养:明确为中学音乐教学服务, 为学生走上讲台服务的主旨,从内容到形式都为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和将来适应中学音乐教学工作 的需要服务。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3 学科素养 3-3 理解音乐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点,密切音乐学科知识与中学音乐教育活动、 地方文化实践活动的联系,关注教师教育类课程中教育实践环节与社会实践活 动的关联。 1 7 学会反思 7-2 具备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意识,了解国内外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 态,适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4 教学能力 4-1 理解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与内涵,遵循中学音乐教学规律和特点,掌握中学 音乐教学理论、设计与方法等基础知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并 依此进行教学。 4-3 能根据中学生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中具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评估课堂教学的能力,以此完善教学。 2 6 综合育人 6-1 了解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在日常教学环节和活动中,培养学 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 师德规范 1-2 立德树人,能够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立 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3 2 教育情怀 2-1 愿意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认可、接受当前音乐 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2-2 坚持新时代基础教育理想信念,爱岗敬业,能够自觉提升音乐文化素养,培 养科学精神。 3、课程任务 本课程精选音乐教师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干内容,以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 教育评价为主线展开,在对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介绍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体现案例教学,注重与 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真实可用,注重音乐教师基本能力的培养;明确为中学音乐教学服务, 为学生走上讲台服务的主旨,从内容到形式都为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和将来适应中学音乐教学工作 的需要服务。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第四学期进行,共16周,每周2学时,计32学时,2个学分,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 人才培养要求,努力加大有人力度、积极创新有人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发现、 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 主线,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形成专业教有与思政教有协同推进、同心 同向的育人格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政 治修养和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4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理解学校音乐教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审美教有、个性发 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明确中学音乐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和教有目的:了解中学音乐课程的性 质、任务和基本教学内容,掌握音乐课程的基本特征,充分理解音乐课程的教有功能:认同中学音 乐教师职业的价值,培养健康高尚的牧师职业道德修养。 2.教学要求:通过讲解与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性质:掌握音乐课程的基 本特征:明确音乐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充分理解音乐课程的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音乐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2.教学难点:理解音乐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对于音乐课程的性质认识有所转变。 【思政内容要求】 热爱音乐教有,认同中学音乐教师职业的价值,培养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从“音乐课程性质、理念、目标、任务、内容”等方面探讨音乐课程是什么和学什 么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音乐课程具备的特征,以及音乐课程的特殊功能与价值。 1.1音乐课程的性质 1.2音乐课程的目标 1.3音乐课程的基本特征 1.4音乐课程的功能 1.4.1音乐课程的审美功能 1.4.2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 1.4.3音乐课程的文化功能
本课程在第四学期进行,共 16 周,每周 2 学时,计 32 学时,2 个学分,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 人才培养要求,努力加大育人力度、积极创新育人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发现、 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 主线,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形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推进、同心 同向的育人格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政 治修养和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4 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理解学校音乐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个性发 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明确中学音乐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和教育目的;了解中学音乐课程的性 质、任务和基本教学内容,掌握音乐课程的基本特征,充分理解音乐课程的教育功能;认同中学音 乐教师职业的价值,培养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教学要求:通过讲解与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性质;掌握音乐课程的基 本特征;明确音乐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充分理解音乐课程的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音乐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2.教学难点:理解音乐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对于音乐课程的性质认识有所转变。 【思政内容要求】 热爱音乐教育,认同中学音乐教师职业的价值,培养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从“音乐课程性质、理念、目标、任务、内容”等方面探讨音乐课程是什么和学什 么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音乐课程具备的特征,以及音乐课程的特殊功能与价值。 1.1 音乐课程的性质 1.2 音乐课程的目标 1.3 音乐课程的基本特征 1.4 音乐课程的功能 1.4.1 音乐课程的审美功能 1.4.2 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 1.4.3 音乐课程的文化功能
学习要求: 1.描述音乐课程的性质: 2.解释音乐课程的基本特征: 3.背诵音乐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4.描述音乐课程的功能。 第二章中外音乐教育回顾与展望(2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用科学的观点正确看待中西方音乐教育史的发展,了解中西方音乐教育史的发展 脉络,了解20世纪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有的发展,掌握音乐教有发展规律,明确新课程标准要 求:了解国内外中学音乐教有教学发展动态,能够适时更新教有教学理念: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 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教学要求:讲解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教有的多元性:分析西方音乐教有思想对中国音乐教有 发展的启示:引导学生掌握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讲解与分析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教有的多元性。 2.教学难点:掌握音乐教育的发展规律。 【思政内容要求】 了解国内外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能够适时更新教有教学理念: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 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 本章简要回顾20世纪以前中西方音乐教有史的脉络,以及20世纪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有的发 展:讲述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有所经历的从被动到主动移植、借鉴到初创,到整合探索、改革的曲 折道路,并对我国新世纪音乐教有改革进行展望。 2.1中国古代音乐教有 2.2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 2.2.1中国近代音乐教育 2.2.2中国当代音乐教育 2.3欧洲音乐教有 学习要求: 1.比较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多元性:
学习要求: 1.描述音乐课程的性质; 2.解释音乐课程的基本特征; 3.背诵音乐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4.描述音乐课程的功能。 第二章 中外音乐教育回顾与展望(2 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用科学的观点正确看待中西方音乐教育史的发展,了解中西方音乐教育史的发展 脉络,了解 20 世纪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发展规律,明确新课程标准要 求;了解国内外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能够适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 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教学要求:讲解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多元性;分析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教育 发展的启示;引导学生掌握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讲解与分析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多元性。 2.教学难点:掌握音乐教育的发展规律。 【思政内容要求】 了解国内外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能够适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 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 本章简要回顾 20 世纪以前中西方音乐教育史的脉络,以及 20 世纪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 展;讲述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所经历的从被动到主动移植、借鉴到初创,到整合探索、改革的曲 折道路,并对我国新世纪音乐教育改革进行展望。 2.1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2.2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 2.2.1 中国近代音乐教育 2.2.2 中国当代音乐教育 2.3 欧洲音乐教育 学习要求: 1.比较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多元性;
2.分析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 3.背诵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要求。 第三章音乐教育心理(4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中小学各阶段教有对象的音乐心理特征,了解音乐心理能力的构成与培养过 程: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理解有效沟通在中央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教学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基本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引导学生综 合运用音乐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音乐学习心理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2.教学难点:掌握音乐感受能力与其他音乐能力发展的辩证关系。 【思政内容要求】 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理解有效沟通在中学音乐教有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有观:尊 师爱生,身心健康。 【教学内容】 本章从音乐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现象对人的音乐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音乐能力的测评等方 面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音乐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运用音乐心理 学的基本原理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学。 3.1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音乐学习心理 3.2音乐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3.2.1音乐能力的构成 3.2.2音乐能力的培养 学习要求: 1,定义音乐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联系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音乐学习心理 3依据教学能力的培养制定技能教学培养方案。 第四章音乐教学设计(6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2.分析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 3.背诵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要求。 第三章 音乐教育心理(4 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中小学各阶段教育对象的音乐心理特征,了解音乐心理能力的构成与培养过 程;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理解有效沟通在中央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教学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基本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引导学生综 合运用音乐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音乐学习心理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2.教学难点:掌握音乐感受能力与其他音乐能力发展的辩证关系。 【思政内容要求】 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理解有效沟通在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尊 师爱生,身心健康。 【教学内容】 本章从音乐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现象对人的音乐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音乐能力的测评等方 面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音乐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运用音乐心理 学的基本原理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学。 3.1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音乐学习心理 3.2 音乐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3.2.1 音乐能力的构成 3.2.2 音乐能力的培养 学习要求: 1.定义音乐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联系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音乐学习心理; 3.依据教学能力的培养制定技能教学培养方案。 第四章 音乐教学设计(6 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