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美术鉴赏导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美术鉴赏的作用: 2.理解美术鉴赏的自由和限制: 3.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术鉴赏的方法 难点:理解美术鉴赏的自由和限制。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当我们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参观时,面对风格各异、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可 能会产生疑问:哪些是好的作品?哪些是一般的作品?艺术家为什么要以这样的 方法而不是那样的方法来创作这些作品?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哪些作品是“有 意义”的?怎样来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面对名作我们也许会产生疑问:它为什 么这么“有名”?对当代美术涌现出的新的艺术形式,我们会提问:这是艺术吗? “艺术”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涉及到的,就是美术鉴赏问题。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通过对问 题的解决,最终完成对美术作品的判断鉴赏。 2.教学内容 (一)关于定义: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通常分为绘画、雕塑等纯美术和建筑、工艺等实用美 术两种。 鉴赏:主要以其他人为中心。鉴赏主要是指鉴赏者通过对事物在某方面的审 美评价和介绍来表现事物的价值,目的是引导其他人欣赏这个事物 美术鉴赏: 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是鉴赏者运用感知能力、情感、审关经验和 知识修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 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鉴赏者面对足以引起审美情感的作品, 二者相互作用而产生出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心理过程。 (二)关于分类: 以作品使用的物质媒介和表现手段进行分类,艺术可分为5大类: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1)实用美术:建筑、工艺、书法 (2)造型艺术:绘画、雕刻、摄影 (3)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4)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 (5)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建筑,是建筑物、构筑物的通称,属于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造, 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 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 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 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视觉艺术。 工艺,指各种产品的加工、处理技术。 工艺美术一般分为两大类: ①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 家具工艺等; ②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瓷板画等。 实际上前者已属于绘画的性质,而后者已属于雕塑的性质。 书法,它既是视觉的图像,又是阅读的文本,同时还在中国的其他美术门类 尤其绘画、建筑、工艺中有着广泛的渗透。 绘画,是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木板、纺织物或墙壁等平 面上,通过构图、造型、用线、设色等手段,创造可视形象的过程 一、通过美术鉴赏认识中国文化 在本小节的内容讲解中要融入思政教有,一方面在进行对中国美术史上长卷 经典的欣赏,引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培养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以及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在欣赏的过程中,引领 学生树立科学的方法论,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四大文明古国认识和反思自己文化历史的方法,除了文本典籍的阅读,便是 美术图像的鉴赏。 长卷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典型性的一种装潢形制。 女史箴图卷 《女史箴图》,中国东晋绢本(绘在绢、绫、丝织物上的字画,称为绢本。) 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丢失),现存有唐代幕本,原有2段,因年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Flash.Visit www.printf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 厘米。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 每段画一个故事,是描写古代宫廷妇女的节义行为,标榜封建“女德”的作品。 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 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英国人掠夺并流失 海外,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由于英国方面知识欠缺,保管不善,将其拦腰截为 两段,并出现了掉渣现象), 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幕本,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但亦有研 究价值。 创作背景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晋惠帝是 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庙无能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 大权尽落皂后贾氏之手。贾氏为人心狠手辣,荒淫无度,引起朝中众臣的不满。 张华便收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女史箴》(“女史”是女官名,后 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以示劝诚和警示。东 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文章分段配画,画面形象地提示了箴文的含义。虽然《女 史箴图》来自张华的《女史箴》,但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名气要大得多,这是 由顾恺之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决定的。” 作者简介 顾恺之(348年一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 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 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 绝。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为水墨画鼻祖之一。 顾恺之作画,重视点晴,意在传神,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晴)中”。 个人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 三痴典故: 痴迷:顾恺之出世没多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顾恺之因其他小朋友都有母 亲,惟自己没有。他便缠着父亲不放,问:“我为什么没有母亲?"父亲说,你怎 么会没有母亲呢?顾恺之穷追不舍:“那我的母亲长得什么模样?"父亲只好耐着 心思给他描述。顾恺之就是凭借父亲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地给母亲画像。每次画 好之后,他都要问父亲像不像,父亲总是在肯定之后,表示遗憾。但顾恺之不气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馁,仍然画笔不辍,只到父亲两眼放光,说“像,像极了”,他才满意地放下画笔。 他的母亲就这样在他的心里永生了。例 痴黠:最先看出顾恺之痴中有黠的是桓玄的父翁桓温。有一次,桓玄将一片 柳叶说成是隐身法宝,要顾恺之鉴赏一下。顾恺之刚接到手里,桓玄便对顾恺之 尿尿,将顾恺之尿个精透,满身骚气,还口口声声说法宝显灵,弄得他看不见顾 恺之。其实,顾恺之心里十分清楚,无赖恒玄在玩耍他。但他却不能以卵击石 因为桓玄阴险歹毒,又权倾内外,连其父桓温都惧他三分。顾恺之只好忍气吞声, 装痴卖傻,保全身家性命。 痴智:《世说新语》说顾恺之吃甘蔗一反常态。别人从最甜的地方吃起,不 甜了就扔掉,而顾恺之吃甘蔗从末梢吃起,越吃越甜,渐入佳境。顾恺之倒吃甘 蔗节节甜蕴含了深厚的生活哲理,不能不说是人生的大智慧。 作品简介 《女史箴图》第一段是画汉元帝率宫人幸虎圈看斗兽,后宫佳丽美人在座。 有一黑熊突然跃出围栏,直通汉元帝,冯婕好挺身护主的故事。画卷中的冯婕好 长带宽衣,虽聘婷苗条,但面对跑过来的黑熊豪无惧色,临危不惧的精神表现的 很突出。而那两个武士虽手执武器,一个在张口大声呵城,一个用力刺向黑熊, 但面露惊惶之色,与冯婕妤的昂首挺立形成鲜明的对照,更突出地表现了冯婕妤 的勇敢与其它宫女、惊慌失措的神态。顾恺之在这一段中,充分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人物的不同形象和性格。 第二段是画班婕妤辞谢与汉成帝同辇的故事。画卷中画了八个宫人抬着车 蔡,汉成帝坐在禁中回首看着后面步行的班婕妤,似乎怪她不肯同乘。同时又倾 听班婕妤的慷慨陈词。辇后班婕妤侧身站立,面容庄重美丽。辇中还坐一妇人(可 能是皇后)面朝一边不敢正视班婕好的表情和辇后另一殡妃两眼望着輂中似做思 想斗争的神态,同班婕妤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班婕好的高风亮节。 第三段画旁题箴文:“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性之不猬,或愆礼正:斧 之藻之,克念作圣。”意思是说,人们都通常只知修饰自己容貌,却不注意加强自己 品质的修养,其实个人品质的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作品赏析: 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他所采用的高古游丝描手 法(白描(勾皴点染)手法的一种。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使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人物 衣带飘洒,形象生动。女史们下摆宽大的衣裙修长飘逸,每款都配以形态各异、 颜色艳丽的飘带,显现出飘飘欲仙、雍容华贵的气派。 人物 《女史箴图》中人物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笔法细劲连绵,设色典丽秀 润。画卷中的山水与人物关系是人大于山,山石空勾不皴,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 风格。 读图可以发现,《女史箴图》共描绘了十九位女性,其中有十二位是表现其 四分之三侧面,战国时期的帛画多是刻画侧面人物,由正侧面转向四分之三侧面, 这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水平以及对人物特征的关注程度有关。人物画发展到魏晋 时期己经相当成熟了,对人物容貌,个性特征的突出描绘比以往更甚。图中女性 身高基本在十四点一厘米左右,但是人物的姿态都各不相同,显然是通过不同的 体态特征来传达人物各自的神态的。人物站姿比例几乎都在六至七个头之间,坐 姿在四个半头左右。也就是在造型上是严格按照人体正常比例刻画的,说明了顾 恺之对“形"要求的严格性。魏晋之前的人物画并不注重人物容貌的描绘,因为人 物画的功能决定了它主要是服务于政教需求。而魏晋之际,从《女史篇图》中就 可以发现这种在刻画女性容貌上更加细致入微的转变。 服饰 《女史箴图》中对于女性服饰的描绘是格外讲究的,充分展现了女性柔美的 身姿和端庄秀美的神态。第一段“冯媛挡熊"就明显的以服装的飘逸感来烘托画面 的气氛,比如冯媛裙长及地,带有拖逸感,腰间长长的飘带随风起舞,充分展现 了冯媛挺身向前的动感,更加衬托了她临危不俱的神情。汉元帝两衣袖和官帽带 向上乍起,充分衬托了此时的帝王毛骨悚然,惊魂未定的神韵。正是体现了“服 章”、“衣髻“亦以助醉神"。读图不难发现作者为了展现画中女性的动势,腰间的 飘带大都是向后飘起,为女性增添了妩媚 设色 顾恺之在《女史箴图》的设色方面是非常典雅,不追求华丽藻饰。画中也用 浓重的颜色,如朱砂,但使用浓色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且面积并不大,多用于 女性衣着的裙边和飘带,“以浓色微加点缀”。如同袁以疑”一段,由于年代久远 画面色彩纪经失真,似乎有些单调,但是女子的红色上衣为此幅画面增色不少, 与整个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也衬托出女性的娇媚。再如鉴于小星,一则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