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答思 1、细胞的元素组成有何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与元素的什么性质有关? 2、质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功能有什么联系? 3、组成质膜的分子主要有哪些?这些分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4、质膜有何功能?这些功能主要由何物质来承担?举例说明。 5、膜蛋白是生物膜诸多功能的主要担负者,请简要指出五种膜蛋白在行使 功能时的称呼及主要作用。 6、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它们与细胞的功能有何关系?举例 说明。 7、何谓脂质体?它在实践中有何重要的用途? 8、膜脂有何运动方式?膜蛋白有何运动方式?它们的运动与生物膜的功能 有何关系? 9、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10、何谓细胞外基质?它包括哪些成员?它们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11、简述细菌细胞质膜的生物学功能,谈谈它与真核细胞质膜功能的不同之 处。 12、单层磷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将如何排列?搅动后形成乳浊液又将如何排 列? 13、简述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解释红细胞膜既具很好的弹性 又具有较高强度的原因。 14、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哪几层结构?每层结构中的成分分布有何规 律? 15、简述膜脂和膜蛋白运动的特点以及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一、填空 1、质膜通过受体感受外界的化学信号来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对体液调节 21
21 四、问答题 1、细胞的元素组成有何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与元素的什么性质有关? 2、质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功能有什么联系? 3、组成质膜的分子主要有哪些?这些分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4、质膜有何功能?这些功能主要由何物质来承担?举例说明。 5、膜蛋白是生物膜诸多功能的主要担负者,请简要指出五种膜蛋白在行使 功能时的称呼及主要作用。 6、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它们与细胞的功能有何关系?举例 说明。 7、何谓脂质体?它在实践中有何重要的用途? 8、膜脂有何运动方式?膜蛋白有何运动方式?它们的运动与生物膜的功能 有何关系? 9、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10、何谓细胞外基质?它包括哪些成员?它们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11、简述细菌细胞质膜的生物学功能,谈谈它与真核细胞质膜功能的不同之 处。 12、单层磷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将如何排列?搅动后形成乳浊液又将如何排 列? 13、简述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解释红细胞膜既具很好的弹性 又具有较高强度的原因。 14、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哪几层结构?每层结构中的成分分布有何规 律? 15、简述膜脂和膜蛋白运动的特点以及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一、填空 1、质膜通过受体感受外界的化学信号来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对体液调节
来说,这种化学信号是(1):对神经调节来说,它是(2)。 2、质子泵可分三种,即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的(3)型质子泵,存在 于动物细胞溶酶体膜和植物细胞液泡膜上的(4)型质子泵以及存在于线 粒体内膜、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和细菌的质膜上的质子泵,后者又称(5)。 3、驱动带电荷的溶质跨膜转运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6)。二是(7), 两者构成溶质跨膜的电化学梯度。 4、离子通道蛋白按其受控因素的不同,分为(8),(9)和(10) 5、通讯连接主要指(11),(12)和(13)三种。 6、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的分子主要有(14)、(15)入、(16)等。 二、判断题 1、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 2、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离子环境对动作电位的产生以及神经冲动的传递是非 常必要的。 3、一般动物细胞要消耗三分之一的总ATP、神经细胞要消耗三分之二的总 ATP来维持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离子环境。 4、钠钾泵每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3个钠离子,泵入2个钾离子,结果 造成质膜两侧钠钾的不均匀分布。 5、钠钾泵存在于一切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而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细胞 膜上没有。 6、NO具脂溶性,可快速扩散进入细胞膜,到达邻近靶细胞发挥作用。 7、G蛋白是一个庞大的蛋白家族,它们在信息跨膜传递中起重要的转换作 用。 8、肌醇磷脂信号通路中,三磷酸肌醇能诱发内质网释放钙离子,提高胞质 游离钙离子浓度。 9、神经膜对K的通透性大于Na是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I0、动物细胞膜上的K*和Na离子通道部分是膜上的电压门离子通道。 11、在信号传递过程中,信号的放大作用和信号的终止作用同等重要。 12、钙调蛋白是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钙离子应答蛋白。 13、细胞内存在磷脂酰肌醇循环途径,能保证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畅通。 14、G蛋白偶联受体被激活后,使相应的G蛋白解离出α亚基,以进行信传 递。 15、膜蛋白的跨膜区多数呈α螺旋结构
22 来说,这种化学信号是(1);对神经调节来说,它是(2)。 2、质子泵可分三种,即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的(3)型质子泵,存在 于动物细胞溶酶体膜和植物细胞液泡膜上的(4)型质子泵以及存在于线 粒体内膜、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和细菌的质膜上的质子泵,后者又称(5)。 3、驱动带电荷的溶质跨膜转运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6)。二是(7), 两者构成溶质跨膜的电化学梯度。 4、离子通道蛋白按其受控因素的不同,分为(8),(9)和(10)。 5、通讯连接主要指(11),(12)和(13)三种。 6、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的分子主要有(14)、(15)、(16)等。 二、判断题 1、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 2、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离子环境对动作电位的产生以及神经冲动的传递是非 常必要的。 3、一般动物细胞要消耗三分之一的总 ATP、神经细胞要消耗三分之二的总 ATP 来维持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离子环境。 4、钠钾泵每消耗一个 ATP 分子,泵出 3 个钠离子,泵入 2 个钾离子,结果 造成质膜两侧钠钾的不均匀分布。 5、钠钾泵存在于一切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而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细胞 膜上没有。 6、NO 具脂溶性,可快速扩散进入细胞膜,到达邻近靶细胞发挥作用。 7、G 蛋白是一个庞大的蛋白家族,它们在信息跨膜传递中起重要的转换作 用。 8、肌醇磷脂信号通路中,三磷酸肌醇能诱发内质网释放钙离子,提高胞质 游离钙离子浓度。 9、神经膜对 K+的通透性大于 Na +是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10、动物细胞膜上的 K+和 Na + 离子通道部分是膜上的电压门离子通道。 11、在信号传递过程中,信号的放大作用和信号的终止作用同等重要。 12、钙调蛋白是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钙离子应答蛋白。 13、细胞内存在磷脂酰肌醇循环途径,能保证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畅通。 14、G 蛋白偶联受体被激活后,使相应的 G 蛋白解离出α亚基,以进行信传 递。 15、膜蛋白的跨膜区多数呈α螺旋结构
三、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四种细胞器中,质子泵主要存在于膜上。 A溶酶体B高尔基体 C过氧化物酶体D内质网 2、动物和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是 A胶原 B肌动蛋白 C层粘联蛋白 D肌球蛋白 四、解释名词 l.胞吞作用(endocytosis) 2.胞吐作用(exocytosis) 3.组成型胞吐作用(constitutive exocytosis)) 4.调节型胞吐作用(regulated exocytosis) 5.细胞的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 6.信号分子的受体(receptor) 7.第二信使(secondary messenger) &.分子开关蛋白(switch protein) 9.离子通道(ion channel) l0.配体门控式离子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 11.电位门控式离子通道 12.膨压门控式离子通道 13.信号转换蛋白(signal transducer) 14.蛋白激酶(protien kinase) l5.钙调蛋白(calmodulin) l6.催化性受体(catalytic receptor) 五、问答题 1、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哪些方式?各方式有何特点?物质跨膜运输在细胞生 命活动中起何作用? 2、简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3、与非特异性胞吞作用相比,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有何特点?有何生物学 意义? 4、试述转运囊泡与靶膜的融合问题 5、何谓细胞通讯?细胞通讯以哪几种方式进行? 23
23 三、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四种细胞器中,质子泵主要存在于 膜上。 A 溶酶体 B 高尔基体 C 过氧化物酶体 D 内质网 2、动物和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是 。 A 胶原 B 肌动蛋白 C 层粘联蛋白 D 肌球蛋白 四、解释名词 1.胞吞作用(endocytosis) 2.胞吐作用(exocytosis) 3.组成型胞吐作用(constitutive exocytosis) 4.调节型胞吐作用(regulated exocytosis) 5.细胞的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 6.信号分子的受体(receptor) 7.第二信使(secondary messenger) 8.分子开关蛋白(switch protein) 9.离子通道(ion channel) 10.配体门控式离子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 11.电位门控式离子通道 12.膨压门控式离子通道 13.信号转换蛋白(signal transducer) 14.蛋白激酶(protien kinase) 15.钙调蛋白(calmodulin) 16.催化性受体(catalytic receptor) 五、问答题 1、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哪些方式?各方式有何特点?物质跨膜运输在细胞生 命活动中起何作用? 2、简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3、与非特异性胞吞作用相比,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有何特点?有何生物学 意义? 4、试述转运囊泡与靶膜的融合问题 5、何谓细胞通讯?细胞通讯以哪几种方式进行?
6、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有哪几种?各方式有何特点? 7、简述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通讯的基本过程 8、胞内受体的本质是什么?其结构有何特点? 9、简述通过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的基本过程 10、简述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的几条途径 、简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I2、第二信使分子(如cAMP、IP、DG)在信号传递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 用,但这些分子的浓度严格受控,请简述调节第二信使分子浓度的因素。 13、举例说明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 14、简述细胞膜受体的类别和特点。 15、简述质膜两侧电化学梯度维持的主要原因及其生物学意义。 16、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原生动物细胞应付低渗膨胀的机制有何不同? 17、比较组成型胞吐途径和调节型胞吐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18、设计实验证明膜蛋白和膜脂质在活细胞膜上是流动着的。 19、为什么在生理状态下,质膜内外的离子及电荷是不均等分布的? 20、简述细胞通讯和信号传递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比较两大细胞信号通 路(通过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与通过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异 同点。 第六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一、 填空: 1、细胞的内膜系统主要包括(1)、(2)入、(3)、(4)和分泌泡等。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基质中,有一个很复杂的机制,可识别蛋白质N端不 稳定的氨基酸信号并准确地将这种蛋白质降解,此即(5)的降解途径。 3、内质网是细胞内(6)和(7)合成的基地,包括两种基本类型:(8)和 24
24 6、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有哪几种?各方式有何特点? 7、简述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通讯的基本过程 8、胞内受体的本质是什么?其结构有何特点? 9、简述通过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的基本过程 10、简述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的几条途径 11、简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2、第二信使分子(如 cAMP、IP3、DG)在信号传递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 用,但这些分子的浓度严格受控,请简述调节第二信使分子浓度的因素。 13、举例说明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 14、简述细胞膜受体的类别和特点。 15、简述质膜两侧电化学梯度维持的主要原因及其生物学意义。 16、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原生动物细胞应付低渗膨胀的机制有何不同? 17、比较组成型胞吐途径和调节型胞吐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18、设计实验证明膜蛋白和膜脂质在活细胞膜上是流动着的。 19、为什么在生理状态下,质膜内外的离子及电荷是不均等分布的? 20、简述细胞通讯和信号传递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比较两大细胞信号通 路(通过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与通过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异 同点。 第六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一、填空: 1、细胞的内膜系统主要包括(1)、(2)、(3)、(4)和分泌泡等。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基质中,有一个很复杂的机制,可识别蛋白质 N 端不 稳定的氨基酸信号并准确地将这种蛋白质降解,此即(5)的降解途径。 3、内质网是细胞内(6)和(7)合成的基地,包括两种基本类型:(8)和
(9),前者主要功能是合成(10)。 4、内质网膜上有一种称为(11)(translocon)的蛋白复合体,其功能与新 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池有关。 5、在很多细胞中,高尔基体靠近细胞核的一面,扁囊弯曲成(12)面,又 称(13)或顺面:面向细胞膜的一面常呈(14)面又称(15)或反面。 6、常用四种标志细胞化学反应来判断高尔基体的结构成分:(16)使cs面 膜囊特异染色:(17)可特异显示trans面的1一2层膜囊:(18)是中间 几层扁平囊的标志反应:(19)可显示近Trans面的膜囊和管网结构。 7、返回内质网的蛋白质具有(20)信号序列,它是驻留在内质网内蛋白特 有序列。 8、根据溶酶体所处的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分为(21)、(22) 和(23)。其中次级溶酶体又有(24)和(25)之分。 9、过氧化物酶体中常含有两种酶:一是依赖于(26)的氧化酶,可将底物 氧化形成HO2:二是(27),可将HO2分解,形成水和氧气。 10、生物大分子的装配方式大体可分为(28)装配、(29)装配、(30)装配 以及更为复杂的细胞结构及结构体系之间的装配。 11、初级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其共同特征是这些水解酶都属(31)水解 酶,即酶的最适pH为(32)左右。 12、内质网合成的最主要的脂质是(33)。所需要的3种酶都定位在(34), 其活性部位在膜的(35)一恻。 13、合成的磷脂由内质网膜向其它膜的转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以(36) 的方式转运到高尔基体、(37)和(38)上:另一种方式是凭借一种水溶 性载体蛋白,称为(39),在膜之间转移磷脂。 二、判断题 1、决定蛋白质寿命的信号存在与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残基。 2、若蛋白质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Met,Scr,Thr,Ala,al,Cys,Gly Pro,则蛋白是稳定的 3、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 因是细胞质基质中的H为7左右,在这种环境中溶酶体的酶活性大为降低。 4、溶酶体甘露糖残基的磷酸化先后由两种酶催化:一种是一乙酰葡萄糖胺 磷酸转移酶:另一种是磷酸葡萄糖苷酶。 5、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均是异质性的细胞器。 25
25 (9),前者主要功能是合成(10)。 4、内质网膜上有一种称为(11)( translocon)的蛋白复合体,其功能与新 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池有关。 5、在很多细胞中,高尔基体靠近细胞核的一面,扁囊弯曲成(12)面,又 称(13)或顺面;面向细胞膜的一面常呈(14)面又称(15)或反面。 6、常用四种标志细胞化学反应来判断高尔基体的结构成分:(16)使 cis 面 膜囊特异染色;(17)可特异显示 trans 面的1-2层膜囊;(18)是中间 几层扁平囊的标志反应;(19)可显示近 Trans 面的膜囊和管网结构。 7、返回内质网的蛋白质具有(20)信号序列,它是驻留在内质网内蛋白特 有序列。 8、根据溶酶体所处的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分为(21)、(22) 和(23)。其中次级溶酶体又有(24)和(25)之分。 9、过氧化物酶体中常含有两种酶:一是依赖于(26)的氧化酶,可将底物 氧化形成 H2O2;二是(27),可将 H2O2 分解,形成水和氧气。 10、生物大分子的装配方式大体可分为(28)装配、(29)装配、(30)装配 以及更为复杂的细胞结构及结构体系之间的装配。 11、初级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其共同特征是这些水解酶都属(31)水解 酶,即酶的最适 pH 为(32)左右。 12、内质网合成的最主要的脂质是(33)。所需要的 3 种酶都定位在(34), 其活性部位在膜的(35)一侧。 13、合成的磷脂由内质网膜向其它膜的转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以(36) 的方式转运到高尔基体、(37)和(38)上;另一种方式是凭借一种水溶 性载体蛋白,称为(39),在膜之间转移磷脂。 二、判断题: 1、决定蛋白质寿命的信号存在与 N 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残基。 2、若蛋白质 N 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 Met,Ser,Thr,Ala,Val,Cys,Gly, Pro,则蛋白是稳定的。 3、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 因是细胞质基质中的 pH 为 7 左右,在这种环境中溶酶体的酶活性大为降低。 4、溶酶体甘露糖残基的磷酸化先后由两种酶催化:一种是 N—乙酰葡萄糖胺 磷酸转移酶;另一种是磷酸葡萄糖苷酶。 5、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均是异质性的细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