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染色体、叶绿体、核仁 B、微管、微丝、中心粒 C、染色体、中心体、微丝 D、叶绿体、核糖体、微管 3、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追踪蛋白质代谢过程,常用作为标记物。 A、H一亮氨酸 B、H一尿嘧啶核苷 C、H一葡萄糖 D、H一胸腺嘧啶核苷 4、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特点主要是」 A、具有原子尺寸的分辨率 B、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 C、可观察更大的样品 D、可得到更多的二次电子 5、为了克隆50OKb以上DNA大片段,常采用作载体。 A、酵母人工染色体B.噬菌体 C质粒 D.脂质体 6、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用于()。 A.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 B.观察活细胞 C.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份:D.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 7、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是通过()技术构建的。 A细胞融合:B.核移植:C.病毒转化:D.基因转移 四、名词解释: L1.分辨率(resolution) 2.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3.相位差(phase contrast) 4.相差板(phase plate) 5.电子枪(electron gun) 6.支持膜(support film) 7.,超薄切片(ultrathin section) 8.二次电子(secondary electron) 9.电子能量损失谱成像技术 l0.负染色技术(negative staining) ll.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 l2.金属投影技术(shadow casting) I3.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14.原生质体(protolast)) 15.流式分选计(low cytometry 16.微粒体(microsome) l7.差速离心(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6
16 A、染色体、叶绿体、核仁 B、微管、微丝、中心粒 C、染色体、中心体、 微丝 D、叶绿体、核糖体、微管 3、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追踪蛋白质代谢过程,常用 作为标记物。 A、3H—亮氨酸 B、3H—尿嘧啶核苷 C、3H—葡萄糖 D、3H—胸腺嘧啶核苷 4、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特点主要是 。 A、具有原子尺寸的分辨率 B、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 C、可观察更大的样品 D、可得到更多的二次电子 5、为了克隆 500Kb 以上 DNA 大片段,常采用 作载体。 A、酵母人工染色体 B.噬菌体 C. 质粒 D. 脂质体 6、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用于()。 A.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 B.观察活细胞; C. 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份; D. 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 7、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是通过()技术构建的。 A. 细胞融合; B. 核移植; C. 病毒转化; D. 基因转移 四、名词解释: 1.分辨率(resolution) 2.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3.相位差(phase contrast) 4.相差板(phase plate) 5.电子枪(electron gun) 6.支持膜(support film) 7.超薄切片(ultrathin section) 8.二次电子(secondary electron) 9.电子能量损失谱成像技术 10.负染色技术(negative staining) 11.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 12.金属投影技术(shadow casting) 13.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14.原生质体(protolast) 15.流式分选计(flow cytometry) 16. 微粒体(microsome) 17. 差速离心(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l8.等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9.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20.Feulgen反应(Feulgen reaction) 2L.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ence) 22.免疫酶标技术(immunoenzymatic staining 23.免疫胶体金技术(immuno-gold labeling) 24.免疫印迹技术(immunoblotting Western blotting) 25.核酸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26.Southern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ting) 27.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y) 28.同位素(isotope) 29.半衰期(alf-value period) 30.显微分光光度术(microspectrophotometry) 3l.细胞培养(cell culture) 32.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 33.传代培养(sub-culture) 34.细胞株(cell strain) 35.细胞系(cell line) 36.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 37.单倍体育种(haploid breeding) 38.非细胞体系(cel-free system) 39.细胞融合(cell fusion) 40.融合核细胞(synkaryon) 4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42.HAT培养基(HAT medium) 43.显微操作术(micromanipulation) 44.HeLa细胞(HaLe cell 五、问答题 1、请写出普通光镜四种制片技术的名称及其特点、用途。 2、请分别指出荧光、相差、倒置显微镜的特殊用途。 3、请从多方面谈谈透射电镜与普通光镜的主要区别。 4、与透射电镜相比,扫描电镜有何特点?
17 18.等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19.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20.Feulgen 反应(Feulgen reaction) 21.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ence) 22.免疫酶标技术(immunoenzymatic staining) 23.免疫胶体金技术(immuno-gold labeling) 24.免疫印迹技术(immunoblotting Western blotting) 25.核酸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26.Southern 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ting) 27.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y) 28.同位素(isotope) 29.半衰期(half-value period) 30.显微分光光度术(microspectrophotometry) 31.细胞培养(cell culture) 32.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 33.传代培养(sub-culture) 34.细胞株(cell strain) 35.细胞系(cell line) 36.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 37.单倍体育种(haploid breeding) 38.非细胞体系(cell-free system) 39.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40.融合核细胞(synkaryon) 4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42.HAT 培养基(HAT medium) 43.显微操作术(micromanipulation) 44.HeLa 细胞(HaLe cell) 五、问答题 1、请写出普通光镜四种制片技术的名称及其特点、用途。 2、请分别指出荧光、相差、倒置显微镜的特殊用途。 3、请从多方面谈谈透射电镜与普通光镜的主要区别。 4、与透射电镜相比,扫描电镜有何特点?
5、电镜的电子流是如何产生的?透射电镜中参与成像的主要是哪几类电子? 6、超薄切片的染色剂是什么?为何叫正染?负染色技术中常用的染色剂是 什么?为何叫负染? 7、扫描电镜中参与成像的电子信号主要是哪一种?它是如何产生的?金属 喷镀有何作用? 8、设计实验,怎样从植物的组织得到大量高纯度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 体? 9、密度梯度离心对溶质有何要求?常用的溶质有哪些? 10、何谓胶体金?免疫胶体金技术有何用途?有何特点? 11、免疫印迹技术主要是研究什么的?如何研究? 12、何谓核酸的分子探针?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是检测什么的?检测的原理是 什么? 13、体外特异核酸序列的定性研究一般用哪些技术? 14、试述从事动物细胞培养在畜牧业、医药卫生业方面的用途。 15、建立细胞株、细胞系在生物学、医学上有何重要作用? 16、从事植物单倍体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有何重要的应用价值? 17、试述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18、何谓非细胞体系?制备非细胞体系主要研究哪些生物学问题? 19、单克隆抗体与一般的血清混合抗体相比都有哪些优点?单抗在医学上有 何用途? 20、请设计一个实验制备抗某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21、请设计一个实验,用最简单的方法从培养的动物细胞得到大量的细胞核 (小细胞)。 22、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已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请设计实验尽快验证目 的基因整合情况和基因表达情况(已知目的基因的序列,并已获得该基因 产物的抗体)。 23、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的优点?为什么电子 显微镜不能完全取代光学显微镜? 24、用电镜观察的生物样品有哪些制作技术?举例说明其中一种技术的基本 过程,并指出其图像形成反差的原因。 25、己获得某动物细胞中某种骨架蛋白的抗体,请设计实验对该蛋白在细胞 中的确切位置进行研究(提供透射电镜)。 26、设计实验,要求在同一细胞内同时对两种特定蛋白(已获其抗体)进行
18 5、电镜的电子流是如何产生的?透射电镜中参与成像的主要是哪几类电子? 6、超薄切片的染色剂是什么?为何叫正染?负染色技术中常用的染色剂是 什么?为何叫负染? 7、扫描电镜中参与成像的电子信号主要是哪一种?它是如何产生的?金属 喷镀有何作用? 8、设计实验,怎样从植物的组织得到大量高纯度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 体? 9、密度梯度离心对溶质有何要求?常用的溶质有哪些? 10、何谓胶体金?免疫胶体金技术有何用途?有何特点? 11、免疫印迹技术主要是研究什么的?如何研究? 12、何谓核酸的分子探针?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是检测什么的?检测的原理是 什么? 13、体外特异核酸序列的定性研究一般用哪些技术? 14、试述从事动物细胞培养在畜牧业、医药卫生业方面的用途。 15、建立细胞株、细胞系在生物学、医学上有何重要作用? 16、从事植物单倍体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有何重要的应用价值? 17、试述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18、何谓非细胞体系?制备非细胞体系主要研究哪些生物学问题? 19、单克隆抗体与一般的血清混合抗体相比都有哪些优点?单抗在医学上有 何用途? 20、请设计一个实验制备抗某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21、请设计一个实验,用最简单的方法从培养的动物细胞得到大量的细胞核 (小细胞)。 22、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已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请设计实验尽快验证目 的基因整合情况和基因表达情况(已知目的基因的序列,并已获得该基因 产物的抗体)。 23、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的优点?为什么电子 显微镜不能完全取代光学显微镜? 24、用电镜观察的生物样品有哪些制作技术?举例说明其中一种技术的基本 过程,并指出其图像形成反差的原因。 25、已获得某动物细胞中某种骨架蛋白的抗体,请设计实验对该蛋白在细胞 中的确切位置进行研究(提供透射电镜)。 26、设计实验,要求在同一细胞内同时对两种特定蛋白(已获其抗体)进行
定位检查(通过荧光显微镜或透射电镜检查)。 27、简述显微放射自显影实验的基本步骤。 28、用于生物学的放射性同位素有哪些?选择这几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因是 什么? 29、试述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原理,举例说明该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用途。 30、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细胞的形态及大小与环境有关。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一、填空 1、膜骨架是指(1)的结构,它参与(2)功能。 2、在临床上,脂质体可用于(3):在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中,脂质体可用作 (4)。 3、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是(5)、(6)和(7)。 4、胆固醇在生物膜中的作用是(8)、(9)和(10)。 5、膜的翻转运动在内质网膜上发生的频率很高,主要与新合成的(1)分 子的转运有关。 6、去垢剂是两性小分子,是分离和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常用的去垢剂 是(12)和(13)。 7、具有细胞通讯功能的细胞连接是指动物细胞的(14)、神经细胞间的(15) 和植物细胞中的(16)。 8、(17)是细胞外基质最基本成分之一,也是动物体内最丰富的蛋白,约占 人体蛋白总量的百分(18)。 二、判断题 1、外在膜蛋白分布于膜的外表面,被分离下来后不再聚合,不容易与脂质
19 定位检查(通过荧光显微镜或透射电镜检查)。 27、简述显微放射自显影实验的基本步骤。 28、用于生物学的放射性同位素有哪些?选择这几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因是 什么? 29、试述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原理,举例说明该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用途。 30、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细胞的形态及大小与环境有关。 第四章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一、填空 1、膜骨架是指(1)的结构,它参与(2)功能。 2、在临床上,脂质体可用于(3);在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中,脂质体可用作 (4)。 3、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是(5)、(6)和(7)。 4、胆固醇在生物膜中的作用是(8)、(9)和(10)。 5、膜的翻转运动在内质网膜上发生的频率很高,主要与新合成的(11)分 子的转运有关。 6、去垢剂是两性小分子,是分离和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常用的去垢剂 是(12)和(13)。 7、具有细胞通讯功能的细胞连接是指动物细胞的(14)、神经细胞间的(15) 和植物细胞中的(16)。 8、(17)是细胞外基质最基本成分之一,也是动物体内最丰富的蛋白,约占 人体蛋白总量的百分(18)。 二、判断题 1、外在膜蛋白分布于膜的外表面,被分离下来后不再聚合,不容易与脂质
再形成膜结构。 2、双层脂质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极少发生,但在内质网膜上则发生频率较 高。 3、离子通道不都是由膜整合蛋白的α一螺旋跨膜结构域形成的。 4、膜蛋白的侧向扩散运动为自发的热运动,不耗能,不需代谢产物参加。 5、光脱色恢复技术是研究膜成分流动性的基本实验技术。 6、红细胞质膜的刚性和韧性主要由质膜蛋白和膜骨架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决 定。 7、细胞识别的部位在质膜上,主要与质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8、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都是在高尔基复合体中合成,并运输沉积在那里的。 9、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寿命主要由N端的一个氨基酸残基的种类决定的, 真核细胞每种多肽合成时,N端第一个氨基酸都是甲硫氨酸,之后可能 被切除,因此细胞质基质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都是稳定的。 10、透明质酸结合于许多细胞的表面,由于其吸附大量水分子,使细胞易于 运动迁移。 11、胶原肽链在粗面内质网上翻译,其装配始于内质网中,在高尔基体中继 续,完成于细胞外。 12、胶原在细胞外基质中含量最高,刚性和抗张力强度最大,构成细胞外基 质的骨架结构,细胞外基质的其它组分通过与胶原结合形成结构与功能 的复合体。 13、植物细胞壁不仅起支持和保护作用,而且其中的某些寡糖片段可作为细 胞生长和发育的信号物质。 14、细胞外被是指与细胞膜脂、膜蛋白共价结合的寡糖链形成的包被,有保 护细胞和细胞识别作用,还有润滑作用。 l5、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主要用于维持组织结构,对细胞功能的影 响不大。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生物学功能可能与糖蛋白的糖侧链无关。 A.增加糖蛋白由高尔基体向质膜的转运速率 B.使糖蛋白折叠成正确构象 C.细胞识别作用 D.增强糖蛋白的稳定性
20 再形成膜结构。 2、双层脂质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极少发生,但在内质网膜上则发生频率较 高。 3、离子通道不都是由膜整合蛋白的 α—螺旋跨膜结构域形成的。 4、膜蛋白的侧向扩散运动为自发的热运动,不耗能,不需代谢产物参加。 5、光脱色恢复技术是研究膜成分流动性的基本实验技术。 6、红细胞质膜的刚性和韧性主要由质膜蛋白和膜骨架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决 定。 7、细胞识别的部位在质膜上,主要与质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8、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都是在高尔基复合体中合成,并运输沉积在那里的。 9、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寿命主要由 N 端的一个氨基酸残基的种类决定的, 真核细胞每种多肽合成时,N 端第一个氨基酸都是甲硫氨酸,之后可能 被切除,因此细胞质基质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都是稳定的。 10、透明质酸结合于许多细胞的表面,由于其吸附大量水分子,使细胞易于 运动迁移。 11、胶原肽链在粗面内质网上翻译,其装配始于内质网中,在高尔基体中继 续,完成于细胞外。 12、胶原在细胞外基质中含量最高,刚性和抗张力强度最大,构成细胞外基 质的骨架结构,细胞外基质的其它组分通过与胶原结合形成结构与功能 的复合体。 13、植物细胞壁不仅起支持和保护作用,而且其中的某些寡糖片段可作为细 胞生长和发育的信号物质。 14、细胞外被是指与细胞膜脂、膜蛋白共价结合的寡糖链形成的包被,有保 护细胞和细胞识别作用,还有润滑作用。 15、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主要用于维持组织结构,对细胞功能的影 响不大。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生物学功能可能与糖蛋白的糖侧链无关。 A. 增加糖蛋白由高尔基体向质膜的转运速率 B. 使糖蛋白折叠成正确构象 C. 细胞识别作用 D. 增强糖蛋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