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项选择题: 1、信号蛋白的信号肽的切除发生在()。 A内质网膜B过氧化物酶体C线粒体膜D高尔基体 2、信号传递中的第二信使之一是()。 A二酰基甘油BAIP C.纤粘连蛋白D.膜受体蛋白 3、帮助细胞质基质中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成正确的分子构象 的物质是()。 A热休克蛋白 BBip(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 C拓扑异构酶: DPDI(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 4、溶酶体酶的形成部位位于高尔基复合体的( A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酶)反应区: B嗜践反应区: C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酶(NADP酶)反应区: D硫胺素焦磷酸酶(TPP酶)反应区。 5、蛋白质分子中决定自身寿命的信号定位于其 氨基酸残基。 AN-端第1个 BC-端第2个 CC-端第1个 DN端第2个 四、名词解释 L.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2.细胞质基质(cytomatrix) 3.泛素(ubiquitin) 4.微粒体(microsome) 5.信号假说(signal hypothesis) 6.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7.N-连接的糖基化(N-linked glycosylation) 8.O-连接的糖基化(0-linked glycosylation》 9.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 l0.高尔基体反面管网结构(trans Golgi network TGN) 1l.蛋白酶体(proteosome) l2.信号肽(signal peptide) l3.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
26 三、单项选择题: 1、信号蛋白的信号肽的切除发生在()。 A 内质网膜 B 过氧化物酶体 C 线粒体膜 D 高尔基体 2、信号传递中的第二信使之一是()。 A.二酰基甘油 B.ATP C.纤粘连蛋白 D.膜受体蛋白 3、帮助细胞质基质中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成正确的分子构象 的物质是()。 A 热休克蛋白; B Bip(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 C 拓扑异构酶; D PDI(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 4、溶酶体酶的形成部位位于高尔基复合体的( )。 A 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 酶)反应区; B 嗜锇反应区; C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酶(NADP 酶)反应区; D 硫胺素焦磷酸酶(TPP 酶)反应区。 5、蛋白质分子中决定自身寿命的信号定位于其_ 氨基酸残基。 A N-端第 1 个 B C-端第 2 个 C C-端第 1 个 D N-端第 2 个 四、名词解释: 1.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2.细胞质基质(cytomatrix) 3.泛素(ubiquitin) 4.微粒体(microsome) 5.信号假说(signal hypothesis) 6.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7.N-连接的糖基化(N-linked glycosylation) 8.O-连接的糖基化(O-linked glycosylation) 9.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 10.高尔基体反面管网结构(trans Golgi network TGN) 11.蛋白酶体(proteosome) 12.信号肽(signal peptide) 13.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
l4.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15.细胞色素Po(cytochrome Ps) l6.磷脂转位因子(phospholipid translocator) l7.磷脂转换蛋白(phospholipid exchange proteins) 五、问答题: 1、简述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2、简述泛素及其作用。 3、简述分子伴侣及其作用。 4、简述内质网的功能。 5、比较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6、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哪几类蛋白质? T、简述磷脂分子在内质网上合成和运输的基本过程。 8、简述蛋白质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生物学意义 9、简述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 10、简述不同的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酶解加工的方式。 11、简述溶酶体的功能。 12、简述溶酶体的发生过程。 13、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有哪些区别? 14、简述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 15、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需要哪些主要结构和因子?它们如 何协同作用完成肽链在内质网上的合成? 16、蛋白质的分选有哪几种类型? 17、怎样理解细胞结构装配的生物学意义? 18、原核生物的rRNA与真核生物的rRW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它们在蛋 白质合成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9、试述磷脂分子在内质网上合成和运输的基本途径。 20、设计实验证明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有关。 21、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有哪些场所?合成的蛋白质去向如何?怎样运至 目的地? 22、高尔基体在形态结构上至少有互相联系的三部分组成,请简述各部分的主 要功能。 23、试述某分泌蛋白在分泌过程中所经历的细胞器及它们的作用。 之
27 14.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15.细胞色素 P450 (cytochrome P450) 16.磷脂转位因子(phospholipid translocator) 17.磷脂转换蛋白(phospholipid exchange proteins) 五、问答题: 1、简述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2、简述泛素及其作用。 3、简述分子伴侣及其作用。 4、简述内质网的功能。 5、比较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6、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哪几类蛋白质? 7、简述磷脂分子在内质网上合成和运输的基本过程。 8、简述蛋白质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生物学意义。 9、简述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 10、简述不同的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酶解加工的方式。 11、简述溶酶体的功能。 12、简述溶酶体的发生过程。 13、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有哪些区别? 14、简述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 15、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需要哪些主要结构和因子?它们如 何协同作用完成肽链在内质网上的合成? 16、蛋白质的分选有哪几种类型? 17、怎样理解细胞结构装配的生物学意义? 18、原核生物的 rRNA 与真核生物的 rRNA 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它们在蛋 白质合成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9、试述磷脂分子在内质网上合成和运输的基本途径。 20、设计实验证明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有关。 21、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有哪些场所?合成的蛋白质去向如何?怎样运至 目的地? 22、高尔基体在形态结构上至少有互相联系的三部分组成,请简述各部分的主 要功能。 23、试述某分泌蛋白在分泌过程中所经历的细胞器及它们的作用
24、质膜成分的更新是细胞快速调节生理代谢反应的重要步骤,请你谈谈质 膜成分的更新。 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 一、填空题: 1、线粒体均含140余种酶,其中有些酶可作为某一部位所特有的标志酶 如外膜的(1),膜间隙的(2),内膜的(3),基质中的(4)。 2、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是典型的多酶氧化还原体系,有多个组分组成, 参加呼吸链的氧化还原酶有:(5)、(6)、(7)、(8)和(9)。 3、实验证明,呼吸链各组分有严格的排列顺序和方向。从NADH到分子氧之 间的传递过程中,电子是按氧化还原电位从(10)向(11)传递。氧化 还原电位值愈低的组分供电子的倾向愈(12),愈易成为(13),而处于 传递链的(14)面。 4、实验证明,呼吸链中有3个部位的自由能变化较大,这3个部位是呼吸 链中氧化还原释放的能量与ADP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连部位:即(I5)、 (16)和(17)。 5、现已阐明,高等植物的碳同化有三条途径:即(18入、(19)和(20)。 6、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进行光合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它包括一系列复杂 的反应,但可简化为3个阶段,即(21)、(22)和(23)阶段。 7、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一NADH被氧化产生(24)个ATP分子,而每一 FADH2被氧化产生(25)个ATP分子,电子最终被O2接受而生成20。 二、判断题: 1、叶绿体的原初反应及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这两步属于光反应,它是在 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是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其产物是AP和NADPH。 2、景天科植物在夜间有机酸含量很高,而糖含量下降,白天则相反。 3、C,途径起到固定和转运C0,的作用,但不能合成淀粉等产物。 4、C途径中,每循环一次只能固定一个C0,分子,循环六次才能把6个00 分子同化成一个己糖分子。 5、当植物缺乏NADP时,就会发生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6、不同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DM的大小、基因排列、转录方式以及所使用 28
28 24、质膜成分的更新是细胞快速调节生理代谢反应的重要步骤,请你谈谈质 膜成分的更新。 第七章 线粒体与叶绿体 一、填空题: 1、线粒体均含 140 余种酶,其中有些酶可作为某一部位所特有的标志酶, 如外膜的(1),膜间隙的(2),内膜的(3),基质中的(4)。 2、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是典型的多酶氧化还原体系,有多个组分组成, 参加呼吸链的氧化还原酶有:(5)、(6)、(7)、(8)和(9)。 3、实验证明,呼吸链各组分有严格的排列顺序和方向。从 NADH 到分子氧之 间的传递过程中,电子是按氧化还原电位从(10)向(11)传递。氧化 还原电位值愈低的组分供电子的倾向愈(12),愈易成为(13),而处于 传递链的(14)面。 4、实验证明,呼吸链中有 3 个部位的自由能变化较大,这 3 个部位是呼吸 链中氧化还原释放的能量与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的偶连部位:即(15)、 (16)和(17)。 5、现已阐明,高等植物的碳同化有三条途径:即(18)、(19)和(20)。 6、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进行光合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它包括一系列复杂 的反应,但可简化为 3 个阶段,即(21)、(22)和(23)阶段。 7、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一 NADH 被氧化产生(24)个 ATP 分子,而每一 FADH2 被氧化产生(25)个 ATP 分子,电子最终被 O2 接受而生成 H2O。 二、判断题: 1、叶绿体的原初反应及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这两步属于光反应,它是在 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是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其产物是 ATP 和 NADPH2。 2、景天科植物在夜间有机酸含量很高,而糖含量下降,白天则相反。 3、C4 途径起到固定和转运 CO2 的作用,但不能合成淀粉等产物。 4、C3 途径中,每循环一次只能固定一个 CO2 分子,循环六次才能把 6 个 CO2 分子同化成一个己糖分子。 5、当植物缺乏 NADP +时,就会发生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6、不同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DNA 的大小、基因排列、转录方式以及所使用
的遗传密码不一定相同。 7、线粒体的ATP合成酶由9个亚基组成,其中的B亚基是主要的催化亚基。 8、线粒体内膜内表面的ATP酶既是合成酶又是水解酶。 三、单项选择题: 1、线粒体呼吸链的酶复合物V为()。 A细胞色素C氧化酶: B琥珀酸脱氢酶: C细胞色素C还原酶: D NADH脱氢酶 四、名词解释: L.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 2.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3.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 4.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5.捕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 6.作用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re pigment) 7.光合作用单位(photosynthetic unit)) 8.RuBP羧化酶(RuBP carboxylase)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的细胞器? 2、如何测定线粒体和呼吸链各组分在内膜上的排列分布? 3、RBP羧化酶有何功能?它是有哪些亚基组成的?各由何基因组编码的? 4、如何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来实 现的? 5、试比较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 6、光系统、捕光复合物和作用中心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如何? 7、试比较光合碳同化三条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8、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9、简述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 10、试比较F因子和C℉因子的异同点。 11、试述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依据。 12、请指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上的标志酶是哪些?
29 的遗传密码不一定相同。 7、线粒体的 ATP 合成酶由 9 个亚基组成,其中的β亚基是主要的催化亚基。 8、线粒体内膜内表面的 ATP 酶既是合成酶又是水解酶。 三、单项选择题: 1、线粒体呼吸链的酶复合物 IV 为()。 A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B 琥珀酸脱氢酶; C 细胞色素 C 还原酶; D NADH 脱氢酶 四、名词解释: 1. 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 2.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3.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 4.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5.捕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 6.作用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re pigment) 7.光合作用单位(photosynthetic unit) 8.RuBP 羧化酶(RuBP carboxylase)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的细胞器? 2、如何测定线粒体和呼吸链各组分在内膜上的排列分布? 3、RuBP 羧化酶有何功能?它是有哪些亚基组成的?各由何基因组编码的? 4、如何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来实 现的? 5、试比较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 6、光系统、捕光复合物和作用中心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如何? 7、试比较光合碳同化三条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8、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9、简述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 10、试比较 F1 因子和 CF1 因子的异同点。 11、试述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依据。 12、请指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上的标志酶是哪些?
13、试述线粒体形成和组装过程中线粒体遗传体系和核遗传体系的相互作 用。 14、由核基因编码的在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线粒体蛋白或叶绿体蛋白是如何 运送到线粒体或叶绿体的? 15、如何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来实 现的?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填空: 1、细胞核主要由(1),(2),(3)及(4)组成。 2、研究核孔复合体形态结构的经典方法主要有(5)入(6)和(7)三种。 3、核孔复合体主要由(8)、(9)、(10)和(11)四个结构组成。 4、核孔复合体的功能是(12)。 5、高度重复的DNA序列可分为(13人、(14)和(15)几种。 6、DNA二级结构构型分(16入、(17)和(18)三种。 7、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分别具有(19)、(20)、(21(22)和(23) 的不同结构的模式。 8、从DNA到染色体经过四级包装(多级螺旋模型),DNA分别压缩(24) 倍、(25)倍、(26)倍、(27)倍形成染色单体。 9、异染色质分为(28)和(29)两种。 10、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可将中期染色体分为(30)、(31)入、 (32)和(33)四种类型。 11、染色体应具备的三种功能元件是(34)、(35)和(36)。 12、多线染色体来源于(37)。 13、真核细胞的核仁是rRNA(38)、(39)和核糖体亚单位(40)的场所。 14、核仁具有(41)、(42)和(43)三种基本结构组分。 15、在细胞周期中,核仁是一种(44)的结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表现出周 期性的(45)与(46)。 二、判断题:
30 13、试述线粒体形成和组装过程中线粒体遗传体系和核遗传体系的相互作 用。 14、由核基因编码的在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线粒体蛋白或叶绿体蛋白是如何 运送到线粒体或叶绿体的? 15、如何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来实 现的? 第八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填空: 1、细胞核主要由(1),(2),(3)及(4)组成。 2、研究核孔复合体形态结构的经典方法主要有(5)、(6)和 (7)三种。 3、核孔复合体主要由(8)、(9)、(10)和(11)四个结构组成。 4、核孔复合体的功能是(12)。 5、高度重复的 DNA 序列可分为(13)、(14)和 (15)几种。 6、DNA 二级结构构型分(16)、(17)和(18)三种。 7、序列特异性 DNA 结合蛋白分别具有 (19)、(20)、(21)、(22)和(23) 的不同结构的模式。 8、从 DNA 到染色体经过四级包装(多级螺旋模型),DNA 分别压缩(24) 倍、(25)倍、(26)倍、(27)倍形成染色单体。 9、异染色质分为(28)和(29)两种。 10、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可将中期染色体分为 (30)、(31)、 (32)和(33)四种类型。 11、染色体应具备的三种功能元件是 (34)、(35)和(36)。 12、多线染色体来源于(37)。 13、真核细胞的核仁是 rRNA(38)、(39)和核糖体亚单位(40)的场所。 14、核仁具有(41)、(42)和(43)三种基本结构组分。 15、在细胞周期中,核仁是一种(44)的结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表现出周 期性的(45)与(46)。 二、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