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土壤耕作 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什么、什么时间、用何种方法进行土壤耕 目的作 要求 土壤耕作的理论依据、平翻耕法、东北地区传统垄作耕法、深 重点|松耕法、土壤耕作制的建立、我国现行的土壤耕作制类型及特点 难点 时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总体介绍土壤耕作有关概念、理论 1.多媒体教 2.讲授 学法 土壤耕作的任务 2.启发式教 土壤耕作的理论依据 学法 耕法 3.一般教学 土壤耕作制 3对本章作总结。 4.自学内容。 5留作业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称 土壤耕作 目 的 要求 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什么、什么时间、用何种方法进行土壤耕 作。 重点 难点 土壤耕作的理论依据、平翻耕法、东北地区传统垄作耕法、深 松耕法、土壤耕作制的建立、我国现行的土壤耕作制类型及特点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0 1.总体介绍土壤耕作有关概念、理论 2.讲授: 土壤耕作的任务 土壤耕作的理论依据 耕法 土壤耕作制 3.对本章作总结。 4 .自学内容。 5.留作业 1. 多媒体教 学法 2 .启发式教 学法 3. 一般教学 法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了解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治理:农田培肥、节水 目的抗旱技术 要求 耕地现状农田土壤存在的问题、产生水蚀、风蚀的原因、土壤 重点有机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难点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6 1总体介绍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的关有概念、理1.多媒体教 论 学法 2讲授: 2.启发式教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学法 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一般教学 农田保护-水蚀 农田保护-风蚀污染 农田土壤治理 农田培肥 节水抗旱技术 3对本章作总结。 4.自学内容。 5留作业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称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目 的 要求 了解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治理;农田培肥、节水 抗旱技术 重点 难点 耕地现状农田土壤存在的问题、产生水蚀、风蚀的原因、土壤 有机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6 1.总体介绍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的关有概念、理 论 2.讲授: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田保护-水蚀 农田保护-风蚀污染 农田土壤治理 农田培肥 节水抗旱技术 3.对本章作总结。 4 .自学内容。 5.留作业 . 1. 多媒体教 学法 2 .启发式教 学法 3. 一般教学 法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 了解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治理:农田培肥、节水 目的抗旱技术 要求 了解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意义、发展概况、技术模式 重点 难点 时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3 1总体介绍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的有关概念、理1.多媒体教 论 学法 2讲授: 2.启发式教 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 学法 种养结合模式 3.一般教学 与畜牧业配套的种植制度 庭院立体种养模式 3对本章作总结 4.自学内容 5留作业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称 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 目 的 要求 了解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治理;农田培肥、节水 抗旱技术 重点 难点 了解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意义、发展概况、技术模式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3 1.总体介绍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的有关概念、理 论 2.讲授: 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 种养结合模式 与畜牧业配套的种植制度 庭院立体种养模式 3.对本章作总结。 4 .自学内容。 5.留作业 1. 多媒体教 学法 2 .启发式教 学法 3. 一般教学 法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了解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治理:农田培肥、节水 目的抗旱技术 要求 耕作制度历史演进与现状、耕作制度区划 重点 难点 时间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1.总体介绍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1.多媒体教 2.讲授 学法 耕作制度历史演进与现状 2.启发式教 主要农区耕作制度改革及成效 学法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3.一般教学 3对本章作总结。 4.自学内容。 5留作业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称 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目 的 要求 了解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治理;农田培肥、节水 抗旱技术 重点 难点 耕作制度历史演进与现状、耕作制度区划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1.总体介绍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2.讲授: 耕作制度历史演进与现状 主要农区耕作制度改革及成效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3.对本章作总结。 4 .自学内容。 5.留作业 1. 多媒体教 学法 2 .启发式教 学法 3. 一般教学 法
课目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目的 通过本课目的学习,使学生对耕作学这一课程所要学习的内 要求 容有一大体的了解;并掌握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可持续 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 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难点 主要内容: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绪论 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耕作:广义指作物生产中在农田上进行的各种作业 狭义指土壤耕作 耕作学: science of cropping system and soil management 研究和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理论及其技术体系的科学 耕作制度: farming system,也称农作制,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 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即包括种 植制度与养地制度两部分,以种植制度为中心,养地制度为基础。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成)、配置种、植方式的综合 、耕作制度的功能 1、技术指导 2、宏观调控与决策 第二节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 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世界农业的历史沿革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阶段 现代农业 现代化农业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程序机械化、 第二,生产技术科学化、 第三,科学生产高效化、 第五,农业主体知识化、 (二)、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1、立体高效型农业 2、超级型农业
课 目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目 的 要 求 通过本课目的学习,使学生对耕作学这一课程所要学习的内 容有一大体的了解;并掌握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可持续 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重 点 难 点 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主要内容: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绪论 第一节 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一、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耕作:广义指作物生产中在农田上进行的各种作业。 狭义指土壤耕作。 耕作学:science of cropping system and soil management 研究和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理论及其技术体系的科学。 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也称农作制,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 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即包括种 植制度与养地制度两部分,以种植制度为中心,养地制度为基础。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成)、配置种、植方式的综合 二、耕作制度的功能 1、技术指导 2、宏观调控与决策 第二节 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 一、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世界农业的历史沿革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阶段 现代农业 现代化农业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程序机械化、 第二,生产技术科学化、 第三,科学生产高效化、 第五,农业主体知识化、 (二)、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1、立体高效型农业 2、超级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