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 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土之马,而作 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 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②馘:guo,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耳朵。③阃 寄:指边将领。④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⑤裒:pou,聚集。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痛斥 B.以恣寇之出没 恣:任凭 C.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矜:夸耀 D.至于文词之工与不工 工:工巧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父之哭其子 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①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其能遗之也乎 ②其敦能讥之乎 D.①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②茅子受读而题之 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沈青霞是“古之志士之遗”的一组是( ①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②数鸣咽欷獻,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③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讥刺 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⑤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⑥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青霞先生敢于真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宰相专权误国而被陷害致死,他的 讥刺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 B.沈青霞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申冤,但当年迫害他的官员和宰 执也因陷害他被追究罪责而撤职
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 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 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 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②馘:guó,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耳朵。③阃 寄:指边将领。④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⑤裒:póu,聚集。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痛斥 B.以恣.寇之出没 恣:任凭 C.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矜:夸耀 D.至于文词之工.与不工 工:工巧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而父之.哭其子 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①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其.能遗之也乎 ②其.敦能讥之乎 D.①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 ②茅子受读而.题之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沈青霞是“古之志士之遗”的一组是( ) ①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②数鸣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③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讥刺 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⑤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⑥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沈青霞先生敢于真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宰相专权误国而被陷害致死,他的 讥刺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一。 B.沈青霞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申冤,但当年迫害他的官员和宰 执也因陷害他被追究罪责而撤职。 1 , 3 , 5
C.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姓俞的学生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 刻印成书,准备流传它 D.这篇序文,是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是从沈青霞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 了论文中“知人论世”的原则,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②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 ③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 1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园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其身正,不令而行; (《论语·子路》) 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沙上并禽池上暝。 。(张先《天仙子》)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知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4)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 。(晏几道《临江仙》)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4 ①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观感的写照 ②有些性子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
C.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姓俞的学生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 刻印成书,准备流传它。 D.这篇序文,是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是从沈青霞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 了论文中“知人论世”的原则,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 II 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②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 ③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 1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小 园 黎 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其身正,不令而行; , 。(《论语·子路》) 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沙上并禽池上暝。 。(张先《天仙子》)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知,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4)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 。(晏几道《临江仙》) 五、(12 分) 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4 分) ①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观感的写照。 ②有些性子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 1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