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履带车辆行驶理论 §1-1履带车辆行驶原理 ■§1-2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1-3履带接地比压和履带接地平面和心域 ■§1-4履带车轮的行驶阻力 §1-5履带车辆的附着性能
第一章履带车辆行驶理论 ◼ §1-1履带车辆行驶原理 ◼ §1-2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 §1-3履带接地比压和履带接地平面和心域 ◼ §1-4履带车轮的行驶阻力 ◼ §1-5履带车辆的附着性能
§1-1履带车辆行驶原理 驱动力距与传动系效率 1二、履带车辆的行驶原理
§1-1履带车辆行驶原理 ◼ 一、驱动力距与传动系效率 ◼ 二、履带车辆的行驶原理
驱动力距与传动系效率 驱动力矩Mx:发动机通过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上的力矩称。 传动系效率n nm=Pk÷P=(Mk×①k)÷(Ma×①e)=(Mk÷Me)×imn 式中:k驱动的角速度 发动机曲轴的角速度 M。发动机的有效力矩 -传动系总传动比,它是变速箱、中央传动和最终传动 各部分传动比的乘积 n当车辆在水平地段上作等速直线行驶时,其驱动力矩Mk可由下式求得: Mk=nm×Me×im
一、驱动力距与传动系效率 ◼ 驱动力矩MK:发动机通过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上的力矩称。 ◼ 传动系效率ηm : ηm=PK÷Pe =( MK×ωK )÷( Me×ωe )=(MK÷Me) ×im 式中:ωK——驱动的角速度; ωe——发动机曲轴的角速度; Me——发动机的有效力矩。 im——传动系总传动比,它是变速箱、中央传动和最终传动 各部分传动比的乘积。 ◼ 当车辆在水平地段上作等速直线行驶时,其驱动力矩MK可由下式求得: MK=ηm×Me×im
、履带车辆的行驶原理 切线牵引力产生 驱动段效率
二、履带车辆的行驶原理 ◼ 切线牵引力产生 ◼ 驱动段效率
切线牵引力产生 ■为了便于说明行驶原理,参看图1-1所示 图1-1履带式拖拉机行驶原理图 4 K 6 F FX 图1-1
切线牵引力产生 ◼ 为了便于说明行驶原理,参看图1-1所示 ◼ 图1-1履带式拖拉机行驶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