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共3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 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槁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触摸汉字(10分) 1.根据拼音提示,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下边句中的横线上。(2分) ①她优美的舞蹈仿佛让我们看到树枝上累累的果实,呈现出大地无尽的甜美 与芳xin ②好的篆刻,其图案设计和雕1ou琢磨功夫必须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2.下边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世博会之后,以松、竹、梅为主题的名信片一时间风靡校园 改正: 3.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则财富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请你 分别说说两个加点“理”字的不同含义。(2分) 你不理①财,财不理②你 4.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联字组词的方式,对下边句子中加点的“清”字至 少做出三种以上的解释。(2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鲁迅《喝茶》) 5.请在下边的方框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①世外桃 意思: ②桃结义意思: 6.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曾产生了许多的书法流派。最受人们喜爱的有颜体 欧体、柳体、赵体等,你能写出其中一位书法大家的姓名吗?(1分) 轻松阅读(60分) 观山水之美景(16分) [甲文] 游太和山日记 口徐霞客
2009 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共 34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 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触摸汉字(10 分 ) 1.根据拼音提示 ,将 正 确的 汉 字填 写 在下 边 句 中的 横 线上 。( 2 分 ) ① 她优 美 的 舞 蹈仿 佛 让 我 们看 到 树 枝上 累 累 的 果实 , 呈 现 出大 地 无 尽 的甜 美 与芳 xīn。 ②好的篆刻,其图 案 设计 和 雕 l òu 琢磨功夫必须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2.下边句子中有 一个 错 别字 , 请找 出 来并 改 正。(1 分 ) 世博会之后,以松、竹、梅为主题的名信片一时间风靡校园。 改正: 3.下边 是 中央 电 视台 经 济频 道 的一 则 财富 广 告,用 字巧 妙,颇 有意 味 。请 你 分别说说两个加点 “理”字 的不 同 含义 。(2 分) 你不理①财,财不 理 ②你 。 4.请你 根 据自 己 的理 解 ,用 联 字组 词 的方 式 ,对 下 边 句子 中 加点 的“清 ”字 至 少做出三种以上的 解 释。(2 分 )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 福”。( 鲁 迅《 喝 茶》) 5. 请在 下 边的 方 框里 分 别填 充 一个 恰 当的 字 ,并 解 释这 个 字的 意 思。( 2 分) ①世外桃 意思: ②桃 结义 意思: 6. 中国 书 法源 远 流长 , 曾产 生 了许 多 的书 法 流 派。 最 受人 们 喜爱 的 有颜 体 、 欧体、柳体、赵体等,你能写出其中一位书法大家的姓名吗?(1 分 ) 轻松阅读(60 分 ) 一、观山水之美景(1 6 分) [甲文] 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 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 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 均州境。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 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 暴,日方下舂③,竟止坞中曹家店。 注解:③逾:跳过,越过。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③“舂 通“冲”,下坠。 [乙文]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 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 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 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 如盖( 如龙蛇()…其四旁 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 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故云甲庐山者 注解:⑩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 故称。②戛(ja):摩,摩娑。 7.“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 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比对,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 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2分) 8.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
十一 日 ,登 仙 猿岭 ……五里 ,越一 小 岭,仍 为郧 县 境。岭 下有 玉 皇观 、龙 潭 寺。 一 溪 滔 滔自 西 南 走 东北 , 盖 自郧 中 来 者 。渡 溪 , 南 上九 里 冈 , 经其 脊 而 下, 为 蟠 桃 岭, 溯 溪 行 坞中 十 里 ,为 葛 九 沟 。又 十 里 , 登土 地 岭 , 岭南 则 均州 境 。自 此连 逾 ①山 岭 桃李 缤 纷山 花 夹道 幽 艳异 常 。山坞 之 中 ,居庐 相 望, 沿 流稻 畦 , 高 下鳞 次 , 不 似山 、 陕 ②间 矣 。 但 途中 蹊 径 狭 ,行 人 稀 , 且闻 虎 暴,日方下舂③, 竟 止坞 中 曹家 店 。 注解 :① 逾 :跳过 ,越 过 。②山 、陕 :山 西省 、陕 西 省的 简 称 。③“舂” 通“冲”,下坠。 [乙文]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 庐① 奇 秀 , 甲天 下 山 。 山北 峰 曰 香 炉峰 , 北 寺 曰遗 爱 寺 。 介峰 寺 间 , 其 境胜 绝 , 又 甲庐 山 。 元 和十 一 年 秋, 白 乐 天 见而 爱 之 。 因面 峰 腋 寺 ,作 为 草堂。 是 居也 , 前 有 平地 , 中 有 平台 , 台 南 有方 池 。 环 池多 山 竹 野 卉, 池 中 生 白莲 、白 鱼 。又 南 抵石 涧 ,夹 涧 有古 松 、老杉 ,大 仅十 人 围 ,高 不 知几 百 尺。 修 柯戛 ② 云 ,低 枝 拂 潭 ,如 幢 ( ),如 盖 ( ),如 龙 蛇 ( ) ……其四 旁 耳 目、 杖 履 可 及者 , 春 有 锦绣 谷 花 ,夏 有 石 门 涧云 , 秋 有 虎溪 月 , 冬 有炉 峰 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故云甲庐山者。 注解 :① 匡 庐 :指 江 西的 庐 山 。相传 殷 周之 际 有匡 俗 兄弟 七 人结 庐 于此 , 故称。②戛(jiá): 摩 ,摩 娑 。 7.“记 ”是 我 国古 代 一 种比 较 常见 的 散文 体 裁。初 中阶 段 ,我 们 曾经 学 过 不 少的 同 类 文 章, 请 你 根 据回 忆 和 比对 , 从 写 作内 容 和 行 文风 格 上 , 分别 为 [甲][乙]两文各找一篇 最 近似 的 课文 。 将文 题 写在 相 应 位置 。( 2 分 ) 8.请用“/”线为 下边 的 句子 准 确断 句。( 2 分 )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溯”“蹊”“及”“旦”的意思。(4分) 0.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2分) 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2 分) 12.[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2分) 13.翻译下边的句子。(2分)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品龙井之香醇(10分) 龙井问茶 口钱汉东 ①杭州西湖是最令人向往的,它的美妙,不仅在于湖光山色,还在于湖 边、山里的那些清静的喝茶处。龙井是茶客必到之地. ②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十余年前的 那个时节,我邀三五知己结伴前去龙井。一路的好山好水,一路的桃红柳绿, 让人陶醉。到九溪十八涧,我们准备品茗聊天,小憩片刻。这时来了一位老 妪,说是龙井村人,欲搭我们的车回去。龙井正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不 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老妪坐在前面带路,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缓 缓前行。车窗外,高低茶树,相连成趣;山影斑斓,泉水叮当。山腰间还有 不少村妇在采茶。到底是龙井人,老妪三句话不离龙井茶,从老妪的话中, 我们知道龙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 ③到了龙井,我们跟随好客的老妪走进她那黛瓦粉墙的老屋。她的媳妇 正在门前用电锅炒茶。坐在老屋客堂里的竹椅上,我们目睹那满满一锅碧绿 的茶树叶子慢慢卷起,干瘪,随之,阵阵赏心悦目的清香四处飘逸。老妪热 情地为我们沏上刚出锅的龙井茶,茶水清澈,色泽嫩黄。在我的印象中,绿 茶泡岀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绿的,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9.分别解释[甲][乙] 两文 中 加点 的 “溯 ”“蹊 ”“及” “旦”的 意思 。( 4 分 ) 10.根 据 文 意 ,将 “张 ”、 “竖 ”、 “走 ”三 个 字 准 确 还原 到[ 乙 文] 的 括 号里 。 (2 分) 11.请 用原 文 说出 白 居易 的 “庐 山 草堂 ”具 体 建在 什 么地 方 ?( 限四 字)( 2 分) 12.[ 乙文] 中 加横 线 的 句子 ,描 写 了“庐 山草 堂”旁 的四 季 之 景,欧阳 修 的 《醉 翁 亭记 》 中也 有 一组 描 写四 季 之景 的 句子 , 请 默写 出 这组 句 子。(2 分) 13.翻译下边的句 子。( 2 分 )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二、品龙井之香醇(1 0 分) 龙井问茶 □钱汉东 ① 杭州 西 湖 是 最令 人 向 往 的, 它 的 美 妙, 不 仅 在 于湖 光 山 色 ,还 在 于 湖 边、山里的那些清静的喝茶处。龙井是茶客必到之地。 ② 暮春 三 月 , 正是 江 南 草 长、 杂 花 生 树、 群 莺 乱 飞的 季 节 。 十余 年 前 的 那个 时 节 ,我邀 三 五知 己 结伴 前 去龙 井 。一路 的 好山 好 水 ,一路 的 桃红 柳 绿, 让 人陶 醉 。 到 九溪 十 八 涧 ,我 们 准 备品 茗 聊 天 ,小 憩 片 刻 。这 时 来 了 一位 老 妪 ,说 是 龙 井 村人 , 欲 搭 我们 的 车 回去 。 龙 井 正是 我 们 向 往的 地 方 , 我们 不 假 思索 就 爽 快 地答 应 了 。 老妪 坐 在 前面 带 路 , 车子 在 弯 弯 曲曲 的 小 道 上, 缓 缓 前行 。 车 窗 外, 高 低 茶 树, 相 连 成趣 ; 山 影 斑斓 , 泉 水 叮当 。 山 腰 间还 有 不 少村 妇 在 采 茶。 到 底 是 龙井 人 , 老妪 三 句 话 不离 龙 井 茶 ,从 老 妪 的 话中 , 我们知道龙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 ③ 到了 龙 井 , 我们 跟 随 好 客的 老 妪 走 进她 那 黛 瓦 粉墙 的 老 屋 。她 的 媳 妇 正 在门 前 用 电 锅炒 茶 。 坐 在老 屋 客 堂里 的 竹 椅 上, 我 们 目 睹那 满 满 一 锅碧 绿 的 茶树 叶 子 慢 慢卷 起 , 干 瘪, 随 之 ,阵 阵 赏 心 悦目 的 清 香 四处 飘 逸 。 老妪 热 情 地为 我 们 沏 上刚 出 锅 的 龙井 茶 , 茶水 清 澈 , 色泽 嫩 黄 。 在我 的 印 象 中, 绿 茶 泡出 的 颜 色 应该 是 黄 中 带绿 的 , 怎么 这 龙 井 茶是 嫩 黄 色 的呢 ? 于 是 向老 妪
请教。老妪拿岀几种茶叶让我们识别,她说最好的茶叶绿中显黄,似翠非翠 扁平挺秀,光滑匀齐。这种茶叶在二月份后就开始采摘,第一道茶味道最好 通常被定为特级茶。清明前龙井茶叶都是嫩芽做的,一叶一芽,泡在杯中 均匀成朵,茶水自然是嫩黄色的了。清明后叶子长大了,绿色素增加,泡出 的茶水就有点发绿了。说话间,我们轻轻举杯,喝上一口,细细品味,果然 不凡。那茶,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 ④我想买点龙井回去,让父亲品尝,于是与老妪讨价还价。物以稀为贵 最后以600元一斤成交。带回家后,父亲责备太贵了。如今父亲离我们远去 已十年了,但他老人家品茗时怡然自得的神情,依然漫溢在我脑中,那么清 晰、那么美妙 ⑤酽酽之茶真是神奇之物,初饮略带几分苦涩,细品却甘美无比。人生 道理莫不如此:试想。 ⑥茶水清香娴雅,它能陶冶性情,明净心智,让人乐以忘忧。深厚的茶 文化底蕴,让龙井茶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也让文人雅土格外偏爱它 4.细读全文,将下边的记叙要素填充完整。(2分) 时间_地点 人物事件 杭州西湖龙井 我,老妪 15.从外形上看,龙井特级茶有什么特点?(2分) 16.文段中与题目"龙井问茶"的"问"相照应的一句话是:(2分) 17从茶水颜色看,该怎么区分清明前和清明后的龙井茶?(2分) 18.品读第⑤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说说饮茶带给你的人 生启迪(2分) 、赏白瓷之雅趣(9分) 德化白瓷 口马未都 ①偏安一隅的福建德化,地理位置优越,离港口近,便于海运,瓷器交 易非常频繁。1998年东南亚出水的黑石号唐代沉船,60000件文物中就有
请教 。老 妪 拿出 几 种茶 叶 让我 们 识别 ,她 说最 好 的茶 叶 绿中 显 黄 ,似翠 非 翠, 扁平 挺 秀 ,光滑 匀 齐 。这 种 茶叶 在 二月 份 后就 开 始采 摘 ,第 一道 茶 味道 最 好, 通 常被 定 为 特 级茶 。 清 明 前龙 井 茶 叶都 是 嫩 芽 做的 , 一 叶 一芽 , 泡 在 杯中 , 均 匀成 朵 , 茶 水自 然 是 嫩 黄色 的 了 。清 明 后 叶 子长 大 了 , 绿色 素 增 加 ,泡 出 的 茶水 就 有 点 发绿 了 。 说 话间 , 我 们轻 轻 举 杯 ,喝 上 一 口 ,细 细 品 味 ,果 然 不凡。那茶,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 。 ④我 想 买点 龙 井回 去 ,让 父亲 品 尝 ,于 是 与老 妪 讨价 还 价 。物以 稀 为贵 , 最后 以 600 元一 斤 成交 。 带 回家 后 ,父 亲 责备 太 贵了 。 如今 父 亲离 我 们远 去 已 十年 了 , 但 他老 人 家 品 茗时 怡 然 自得 的 神 情 ,依 然 漫 溢 在我 脑 中 , 那么 清 晰、那么美妙。 ⑤ 酽酽 之 茶 真 是神 奇 之 物 ,初 饮 略 带 几分 苦 涩 , 细品 却 甘 美 无比 。 人 生 道理莫不如此:试想。 ⑥ 茶水 清 香 娴 雅, 它 能 陶 冶性 情 , 明 净心 智 , 让 人乐 以 忘 忧 。深 厚 的 茶 文化底蕴,让龙井茶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也让文人雅士格外偏爱它。 14.细读全文,将 下 边的 记 叙要 素 填充 完 整。(2 分 )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杭州西湖龙井村 我,老妪 15.从外形上看, 龙 井特 级 茶有 什 么特 点 ?( 2 分) 16.文段中与题目"龙 井问 茶"的"问"相 照 应的 一 句话 是:( 2 分 ) 17.从茶水颜色看, 该 怎么 区 分清 明 前和 清 明后 的 龙井 茶 ?( 2 分) 18.品 读 第 ⑤ 段, 在 横 线 上补 写 一 个 恰当 的 句 子 ,说 说 饮 茶 带给 你 的 人 生启迪(2 分) 三、赏白瓷之雅趣( 9 分 ) 德化白瓷 □马未都 ① 偏安 一 隅 的 福建 德 化 , 地理 位 置 优 越, 离 港 口 近, 便 于 海 运, 瓷 器 交 易非 常 频 繁。 1998 年东 南 亚出 水 的 黑石 号 唐代 沉 船 ,60000 件 文 物 中就 有
3000多件德化白瓷,品质高贵,器型丰富,其中的经典作品反映了唐代白瓷 的最高成就。 ②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泉州港临近的德化,制瓷多且美。大批商 贾云集,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盛况难以想象。由于马可波罗带回了德化白瓷 加之他的拼命宣传,于是,意大利等学者将德化白瓷戏称为“马可波罗瓷 ③德化白瓷与众不同,先是透光性极好,为群瓷之冠,其次可塑性极强 无一不能塑造。见过明朝德化观音的人无不为之惊呼。以陶瓷之脆性,表现 衣褶之柔软;以陶瓷之生冷,表现肌肤之温润。竟栩栩如生,恰到好处。德 化白瓷堪称一绝,前后无人能与之比肩。 ④德化白瓷由于特性十足,名称也干奇百怪 ⑤象牙白,1610年出版的《葡萄牙国王记述》载,德化白瓷乃瓷器之上 品,与其他东方名瓷迥然不同,质滑腻,色乳白,宛如象牙。估计象牙白之 美名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明德化白瓷确实呈现象牙白,白中略闪黄,正因 为如此,生机无限。而清乾隆以后的德化白瓷,白中略闪青,失之象牙之质 感,甚是可惜。 ⑥猪油白,显然为当地人所称谓。新疆人称和田白玉为羊脂玉,地域文 化使然。古人食用动物油由来已久,凝固的上等猪油确实让人垂涎。文化之 高雅低俗其实多在表述,象牙白就比猪油白高雅,所以猪油白都在商人中传 递,难上典籍文献 ⑦中国白,此名大气明确,其实国际上称德化白瓷为中国白不过百年之 内的事。西方人对这一特殊白瓷,给予很高评价,把“中国”赋予白瓷之上 足见西方人的重视
3000 多 件德 化 白瓷 ,品 质高 贵 ,器型 丰 富 ,其 中 的经 典 作品 反 映了 唐 代白 瓷 的最高成就。 ② 马可 波 罗 在 他的 游 记 中 说, 泉 州 港 临近 的 德 化 ,制 瓷 多 且 美。 大 批 商 贾云 集 ,货 物堆 积 如山 ,买 卖盛 况 难以 想 象 。由于 马 可波 罗 带回 了 德化 白 瓷, 加之 他 的拼 命 宣传 , 于是 , 意大 利 等学 者 将德 化 白 瓷戏 称 为“ 马 可波 罗 瓷”。 ③德 化 白瓷 与 众不 同 ,先 是透 光 性极 好 ,为群 瓷 之冠 ,其 次 可塑 性 极强 , 无 一不 能 塑 造 。见 过 明 朝 德化 观 音 的人 无 不 为 之惊 呼 。 以 陶瓷 之 脆 性 ,表 现 衣 褶之 柔 软 ; 以陶 瓷 之 生 冷, 表 现 肌肤 之 温 润 。竟 栩 栩 如 生, 恰 到 好 处。 德 化白瓷堪称一绝,前后无人能与之比肩。 ④德化白瓷由于特 性 十足 , 名称 也 千奇 百 怪。 ⑤象 牙 白,1610 年 出版 的《 葡 萄牙 国 王 记述 》载 ,德 化 白瓷 乃 瓷器 之 上 品 ,与 其 他 东 方名 瓷 迥 然 不同 , 质 滑腻 , 色 乳 白, 宛 如 象 牙。 估 计 象 牙白 之 美 名就 是 这 样 流传 开 来 的 。明 德 化 白瓷 确 实 呈 现象 牙 白 , 白中 略 闪 黄 ,正 因 为 如此 , 生 机 无限 。 而 清 乾隆 以 后 的德 化 白 瓷 ,白 中 略 闪 青, 失 之 象 牙之 质 感,甚是可惜。 ⑥ 猪油 白 , 显 然为 当 地 人 所称 谓 。 新 疆人 称 和 田 白玉 为 羊 脂 玉, 地 域 文 化 使然 。 古 人 食用 动 物 油 由来 已 久 ,凝 固 的 上 等猪 油 确 实 让人 垂 涎 。 文化 之 高 雅低 俗 其 实 多在 表 述 , 象牙 白 就 比猪 油 白 高 雅, 所 以 猪 油白 都 在 商 人中 传 递,难上典籍文献。 ⑦ 中国 白 , 此 名大 气 明 确 ,其 实 国 际 上称 德 化 白 瓷为 中 国 白 不过 百 年 之 内的 事 。西 方 人对 这 一 特殊 白 瓷,给 予很 高 评价 ,把“中 国 ”赋 予 白瓷 之 上, 足见西方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