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识文献(学)目的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经世致用 经济
• 识文献(学)目的 •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经世致用 • 经济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辨文献方法之识“目录” ·“目录”释义 ·“目”:《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请问其‘目 曰:非礼勿视 勿听,非礼勿 非礼勿动。”这里的所谓视、听、言 动四项,就是为 在 大名之下分列它的小名的使叫做“目” “录”:《说文》录部:“录,刻木录录也。” 《周礼职币》:“皆辨其物而奠基录。”杜子春曰:“定其录籍也。” 《公羊隐十年传》:“《春秋》录内而略外” “目录”:名词起于汉成帝刘向、刘歆父子校书之时,《别录列子目录》 现在一般的目录书,开始于《旧唐书》的《经籍志》,至今沿用不改。 目”与“录”的区别:“目”本是一书中的篇目;“录”则是合篇目与叙 的总称。 《深恚》;“刘向校书;每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秦之
• 辨文献方法之识“目录” • “目录”释义: • “目”:《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请问其‘目’,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的所谓视、听、言、 动四项,就是为仁的“目”。在一个大名之下分列它的小名的便叫做“目”。 • “录”:《说文》录部:“录,刻木录录也。” • 《周礼.职币》:“皆辨其物而奠基录。”杜子春曰:“定其录籍也。” • 《公羊.隐十年传》:“《春秋》录内而略外” • “目录”:名词起于汉成帝刘向、刘歆父子校书之时,《别录.列子目录》。 • 现在一般的目录书,开始于《旧唐书》的《经籍志》,至今沿用不改。 • “目”与“录”的区别:“目”本是一书中的篇目;“录”则是合篇目与叙 的总称。 • 《汉志》:“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篇目”是目,“旨意”是述一书大意的叙,把二者合而录之称“录”。 •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目录的体制:源于《书》、《诗》的序 《隋书经籍志》载《簿录篇》小叙:“古 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 体制湮灭,不可复知。孔子删《书》,别 之为序,各陈作者所由。韩、毛二《诗》, 亦皆相类。”《尚书》、《诗》都有序 序皆分释各篇的旨意。是古之书叙,以条 其篇目为主,即是目录最早的体制
• 目录的体制:源于《书》、《诗》的序。 • 《隋书.经籍志》载《簿录篇》小叙:“古 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 体制湮灭,不可复知。孔子删《书》,别 之为序,各陈作者所由。韩、毛二《诗》, 亦皆相类。”《尚书》、《诗》都有序。 序皆分释各篇的旨意。是古之书叙,以条 其篇目为主,即是目录最早的体制。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识“目录”一示例 《别录列子》八卷 ·《天瑞》第 《黄帝》第二 《周穆王》第三 《仲尼》第四一曰《极知》 《汤问》第五 ·《杨朱》第七一日《达生》 ·《说符》第八 右新书定著八篇。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书《列子》五篇,臣向谨与 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 向书六篇,参书 内外书二十 以校除复 二篇,定著八篇 多,外 章乱,布在诸篇中。或字误,以尽 校雠从中书已定,皆杀青书可 写。别子奢,郑人也。写郑谬公向时,有逼者也。黛学本于黄帝老 曰道 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持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而 《穆王 《汤问》二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至子《力命》篇一推分命,扬 之篇惟贵放逸 义乖学,不似一家之收,然各有所明,亦有可观者。孝景皇帝时 贵 此书颇行 及后遗落,散在民间,未有传著。且多寓冒,与庄周相类 岐夯字分羁录不始型八垩上.向死上,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
• 识“目录”—示例 • 《别录.列子》八卷 • 《天瑞》第一 • 《黄帝》第二 • 《周穆王》第三 • 《仲尼》第四 一曰《极知》 • 《汤问》第五 • 《杨朱》第七 一曰《达生》 • 《说符》第八 • 右新书定著八篇。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书《列子》五篇,臣向谨与 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参书二篇,内外书二十篇, 以校除复重十二篇,定著八篇,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在诸篇中。或字误,以尽 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从,及在中书有栈(音剪),校雠从中书已定,皆杀青书可 缮写。列子者,郑人也。与郑谬公同时,盖有道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 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持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而 《穆王》、《汤问》二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至于《力命》篇一推分命,扬 子之篇惟贵放逸,二义乖学,不似一家之收,然各有所明,亦有可观者。孝景皇帝时 贵黄老术,此书颇行于世。及后遗落,散在民间,未有传著。且多寓言,与庄周相类, 故太史公司马迁不为列传。谨第录,臣向昧死上。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 《列子》书录。永始三年八月壬寅上。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识“目录”的重要性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总结前人成果,指示学术门径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 必从此问涂,方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 师,未易明也。” ·张之洞《书目答问略例》:“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今为分别条 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又于其中 详分子目,以便类求。一类之中,复以义例相近者使相比 附,再叙时代,令其门径秩然,缓急易见。凡所著录并是 要典雅记,各适其用。总令初学者易买易读,不致迷惘眩 惑而已
• 识“目录”的重要性 •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总结前人成果,指示学术门径。 •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 必从此问涂,方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 师,未易明也。” • 张之洞《书目答问.略例》:“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今为分别条 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又于其中 详分子目,以便类求。一类之中,复以义例相近者使相比 附,再叙时代,令其门径秩然,缓急易见。凡所著录并是 要典雅记,各适其用。总令初学者易买易读,不致迷惘眩 惑而已。”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