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文献”释义(溯源) 最早的出现:《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 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郑玄注《论语.八佾》:“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 才不足故也。”。(《尔雅释言》:“献:圣也。”圣与贤同为一义) 《春秋公羊传》卷一疏:“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 人求周史记,得頁 国宝书。”周有百二十国宝书,这就是“文”,使子 等十四人求之,这就是 献 文”:文章。“献”:贤才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仪、诸儒 之议论谓之献。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 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 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 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明凊:文献指书籍資料,如明初编《永乐大典》,原名叫《文献大成》,焦竑 清刘宝楠说:“文谓典册,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子贡所谓‘贤者识大,不贤 ,皆谓贤也 刘师培《文献解》 仪献古通。书之所载谓之文,即古人所谓典章制度也 身之所习谓之仪,即支人所谓动作威仪之则也,仪之与文,对文则异,散文则 孔子窨复殷文献不足,谓夏殷简册不备,而夏殷之礼文藓习行之士 也
• “文献”释义(溯源) • 最早的出现:《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 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 郑玄注《论语.八佾》:“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 才不足故也。”。(《尔雅.释言》: “献:圣也。”圣与贤同为一义) • 《春秋公羊传》卷一疏:“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 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周有百二十国宝书,这就是“文”,使子 夏等十四人求之,这就是“献”。 • “文”:文章。“献”:贤才。 •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仪、诸儒 之议论谓之献。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 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 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 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 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 明清:文献指书籍资料,如明初编《永乐大典》,原名叫《文献大成》,焦竑 《中原文献》,清钱林辑、王藻《文献证存录》等。 • 清刘宝楠说:“文谓典册,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子贡所谓‘贤者识大,不贤 者识小’,皆谓贤也。” • 刘师培《文献解》:“仪献古通。书之所载谓之文,即古人所谓典章制度也; 身之所习谓之仪,即古人所谓动作威仪之则也。仪之与文,对文则异,散文则 通。……孔子言夏殷文献不足,谓夏殷简册不备,而夏殷之礼又鲜习行之士 也。”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文献”释义(小结) 古义:“文”:文章。“献”:贤才 ·释一、文:凡是对一切典章制度、历史文化的记录形态。献:记录这 些的学问渊博、熟悉掌故的贤才 释二、文:古经史。献:贤才的奏疏及议论等 近现代的两种引申义:一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图书档案资料,如民 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编36辑、另有增刊6辑的《文献丛编》,主要就是 指发表清代至辛亥革命一批内政、外交等档案资料。二指具有某种学 术价值的专著、论文等,如《中国农学遗产文献综录》。 当代:一般:指一切历史性的有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具有传递信息 的各种符号 宽泛:《辞海》:“今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 料 《辞源》:“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
• “文献”释义(小结) • 古义:“文”:文章。“献”:贤才。 • 释一、文:凡是对一切典章制度、历史文化的记录形态。献:记录这 些的学问渊博、熟悉掌故的贤才。 • 释二、文:古经史。献:贤才的奏疏及议论等 • 近现代的两种引申义:一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图书档案资料,如民 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编36辑、另有增刊6辑的《文献丛编》,主要就是 指发表清代至辛亥革命一批内政、外交等档案资料。二指具有某种学 术价值的专著、论文等,如《中国农学遗产文献综录》。 • 当代:一般:指一切历史性的有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具有传递信息 的各种符号。 • 宽泛:《辞海》:“今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 料……。” • 《辞源》:“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文献载体: 编撰成册的简策、帛书、纸写本、印刷本等书籍 缩微型 ·机读型 像型 ·光盘型 ·甲骨、青铜、石碑、出土零星竹简、信札、契约 等
• 文献载体: • 编撰成册的简策、帛书、纸写本、印刷本等书籍 • 缩微型 • 机读型 • 声像型 • 光盘型 • 甲骨、青铜、石碑、出土零星竹简、信札、契约 等。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文献分类: 按时间:古代(或传统)、近代、现代、当代 按学科 按出版方式:图书、期刊、会议报告、政府出版(文件)、 专利文献(专利公报、分奚表、索引、说明书等)、标准 文献、产品宣传资料、学位论文、技术档案 按获取难度:白色文献(公开文献)、黑色文献(难得文献, 指绝蜜、机蜜或保密的重要文献)、灰色文献(内部内献, 公开、非正 罪棵 按文献加工的级别:零次文献(未经公开发表或未交流于社 会的文献,如私人笔记、设计草图等)、一次文献、二次 文献(如文摘、索引、辑成目录等检索工具或数据库)、 次文献(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年度总结及数据手删 百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
文献分类: 按时间:古代(或传统)、近代、现代、当代 按学科: 按出版方式:图书、期刊、会议报告、政府出版(文件)、 专利文献(专利公报、分类表、索引、说明书等)、标准 文献、产品宣传资料、学位论文、技术档案 按获取难度:白色文献(公开文献)、黑色文献(难得文献, 指绝密、机密或保密的重要文献)、灰色文献(内部内献, 非公开、非正式、非保密) 按文献加工的级别:零次文献(未经公开发表或未交流于社 会的文献,如私人笔记、设计草图等)、一次文献、二次 文献(如文摘、索引、辑成目录等检索工具或数据库)、 三次文献(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年度总结及数据手册、 百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 文献(学)内容: 目录 版本 校勘
• 文献(学)内容: • 目录 • 版本 • 校勘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文献的获取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