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05-2006学年度期末调研测试 高 语文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停泊(b6) 庇(pi)护 美髯(rn)公 因噎(ye)废食 B.干瘪(b)跛(b6)脚抔(pou)土时代烙(lo)印 C.拖累(lei)桎梏(9)刽(kuai)子手卓(zhuo)有成效 D.恫(dong)吓攻讦(jie) 撤(pie)不开诗味隽(jun)永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保姆矜持望尘莫及渊远流长 B.真谛座落不可思议大放厥词 C.赡养陷阱 义愤填膺贻笑大方 D.慰藉蕴藏良辰美景广为留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人用美声、民族、原声态三种唱法共同演绎一曲观众耳熟能详的老歌——《草原 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会是什么效果?震撼! 世界杯开赛以来,西班牙队表现神勇,但当地媒体认为,相对于这支队伍的潜力来说, 这还只是冰山,角,他们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C.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 个胡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D.在薄而脆的蛋壳上,用普通的刻刀雕刻出的人物肖像、花卉、风景……这就是蛋壳艺 术,其艺术性和观赏性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南通人画南通”美术作品展于6月19日在刚刚建成开放的城市博物馆东馆展出,追 寻历史文脉、彰显通城魅力是此次美术作品展鲜明的主题。 B.江苏省将全面开展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百日整治集中行动”,如果一旦发现网吧 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就将予以重罚 C.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 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D.春节、清明、中秋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谁又能否认它 们不是饱含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呢?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所录作家凡二千三百余人,诗凡四万八千余首。从这么 多的作家和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而且要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自然不 是件容易事。但《唐诗三百首》的选辑者基本上是完成了这个使命的。初唐四杰和沈、宋等
1 南通市 2005-2006 学年度期末调研测试 高 一 语 文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停泊.(bó) 庇.(pì)护 美髯.(rán)公 因噎.(yē)废食 B.干瘪.(biě) 跛.(bǒ)脚 一抔.(póu)土 时代烙.(lào)印 C.拖累.(lěi) 桎梏.(ɡù) 刽.(kuài)子手 卓.(zhuó)有成效 D.恫.(dònɡ)吓 攻讦.(jié) 撇.(piě)不开 诗味隽.(jùn)永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保姆 矜持 望尘莫及 渊远流长 B.真谛 座落 不可思议 大放厥词 C.赡养 陷阱 义愤填膺 贻笑大方 D.慰藉 蕴藏 良辰美景 广为留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人用美声、民族、原声态三种唱法共同演绎一曲观众耳熟能详 ....的老歌——《草原 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会是什么效果?震撼! B.世界杯开赛以来,西班牙队表现神勇,但当地媒体认为,相对于这支队伍的潜力来说,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他们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C.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 ....,不大愿意搬家。有在 一个胡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D.在薄而脆的蛋壳上,用普通的刻刀雕刻出的人物肖像、花卉、风景……这就是蛋壳艺 术,其艺术性和观赏性令人叹为观止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通人画南通”美术作品展于 6 月 19 日在刚刚建成开放的城市博物馆东馆展出,追 寻历史文脉、彰显通城魅力是此次美术作品展鲜明的主题。 B.江苏省将全面开展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百日整治集中行动”,如果一旦发现网吧 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就将予以重罚。 C.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 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D.春节、清明、中秋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谁又能否认它 们不是饱含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所录作家凡二千三百余人,诗凡四万八千余首。从这么 多的作家和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而且要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自然不 是件容易事。但《唐诗三百首》的选辑者基本上是完成了这个使命的。初唐四杰和沈、宋等
人的律诗,初、盛之间作为李、杜前驱的陈子昂、张九龄等人的古诗,这个选本中虽选得不 多,却篇篇都有代表性。盛唐的重要作家也都已网罗在内,而且所选的诗也都是精品。中唐 的刘长卿、韦应物以及元、白、韩、孟,晚唐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作品,在这个 选集里也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这可以看出,选辑者的态度是非常公允的,而去取之间也相当 审慎精确。这正是我们肯定《唐诗三百首》的主要原因 另外,这个选本还有几个值得称赞的特点。我们知道,唐诗最突出、最优秀的部分是盛 唐诗;没有盛唐诗,唐诗就不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评价。《三百首》的选辑者抓住了这个 特色。照我的体会,他的选诗标准是以作品能代表“盛唐气象”与否为取舍的。就是他在选 初、中、晚唐各个阶段的作品时,也大抵以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为依归。过于冷僻怪诞 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的诗篇,如李贺、卢仝、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作品,就都 没有入选。但入选的诸家,也并不因过分强调“盛唐气象″而抹煞他们带有独特风格的佳作 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就选了好几首。另外,选辑者对于同一作家的某些在风格、手法上 不尽相同的作品,也能统筹兼顾,各选若干,而不失于偏执狭隘。因此,我们在《三百首》 中虽只读了这个作家几首诗,也能略窥其整体。这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作家是大有帮助的。比 如王维,除选他的自然山水诗之外,还选了《老将行》和《洛阳女儿行》,这样,我们就可 看出王维的风格在恬静幽闲之外还有雄健、清丽的两个方面。又比如韩愈,除选他的《石鼓 歌》以见其怪诞突兀的风格外,还选了《山石》;这样,我们就可看出韩愈的风格也有清新 流畅的一面。再比如李商隐,除选他的“无题诗”外,也选他的《韩碑》;这样,我们就可 看出李商隐的风格除浪漫绮艳的一面之外,还有雄浑苍劲的一面。第三个特点是选辑者不仅 着眼于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篇突出的有名的作品。比如五古选了元结的《贼退示官吏》, 七古选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五律选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七律选了崔颢的《黄鹤 楼》,五绝选了王之涣的《登鸛雀楼》,这些具有概括性、示范性的作品的入选,都足以说明
2 人的律诗,初、盛之间作为李、杜前驱的陈子昂、张九龄等人的古诗,这个选本中虽选得不 多,却篇篇都有代表性。盛唐的重要作家也都已网罗在内,而且所选的诗也都是精品。中唐 的刘长卿、韦应物以及元、白、韩、孟,晚唐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作品,在这个 选集里也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这可以看出,选辑者的态度是非常公允的,而去取之间也相当 审慎精确。这正是我们肯定《唐诗三百首》的主要原因。 另外,这个选本还有几个值得称赞的特点。我们知道,唐诗最突出、最优秀的部分是盛 唐诗;没有盛唐诗,唐诗就不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评价。《三百首》的选辑者抓住了这个 特色。照我的体会,他的选诗标准是以作品能代表“盛唐气象”与否为取舍的。就是他在选 初、中、晚唐各个阶段的作品时,也大抵以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为依归。过于冷僻怪诞 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的诗篇,如李贺、卢仝、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作品,就都 没有入选。但入选的诸家,也并不因过分强调“盛唐气象”而抹煞他们带有独特风格的佳作, 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就选了好几首。另外,选辑者对于同一作家的某些在风格、手法上 不尽相同的作品,也能统筹兼顾,各选若干,而不失于偏执狭隘。因此,我们在《三百首》 中虽只读了这个作家几首诗,也能略窥其整体。这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作家是大有帮助的。比 如王维,除选他的自然山水诗之外,还选了《老将行》和《洛阳女儿行》,这样,我们就可 看出王维的风格在恬静幽闲之外还有雄健、清丽的两个方面。又比如韩愈,除选他的《石鼓 歌》以见其怪诞突兀的风格外,还选了《山石》;这样,我们就可看出韩愈的风格也有清新 流畅的一面。再比如李商隐,除选他的“无题诗”外,也选他的《韩碑》;这样,我们就可 看出李商隐的风格除浪漫绮艳的一面之外,还有雄浑苍劲的一面。第三个特点是选辑者不仅 着眼于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篇突出的有名的作品。比如五古选了元结的《贼退示官吏》, 七古选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五律选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七律选了崔颢的《黄鹤 楼》,五绝选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些具有概括性、示范性的作品的入选,都足以说明
选辑者的眼光、见解的正确和全面。再者,选辑者有意照顾初学的人,使他们在开始接触唐 诗时不致遇到太大的阻力。比如选李白的五、七言古诗不算少,而“古风五十九首”却一首 也没有选。因为初学的人读这一组诗是比较吃力的,而且这些诗也不如《长相思》《月下独 酌》等篇容易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又如选杜诗,舍《北征》《奉先咏怀》而 取《望岳》《赠卫八处士》和《兵车行》;选白诗,舍“新乐府”而取《长恨歌》《琵琶行》, 也是同一道理。 (节选自吴小如《读(唐诗三百首〉》,有删改) 5下列不属于作者肯定《唐诗三百首》选本的原因的一项是 A.从众多的作家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且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了唐诗的全貌 B.不选过于冷僻怪诞、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不符合“盛唐气象”的诗篇。 C.对于同一作家的某些风格、手法上不尽相同的作品能统筹兼顾,而不失于偏执狭隘。 D.不仅着眼于那些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名气不太大的作家的突出的有名的作品 6.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诗三百首》中,盛唐重要作家的作品都网罗在内,盛唐诗是其最突出、最优秀、 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B.李商隐的“无题诗”虽不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但具有浪漫绮艳、雄浑苍劲的独 特风格 C.李白的《长相思》、《月下独酌》,杜甫的《望岳》、《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 琶行》,对于初学的唐诗人来说,能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 D.陈子昂、崔颢、王之涣等作家的作品虽然不多,但《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登鹳 雀楼》等作品具有概括性和示范性而入选《唐诗三百首》。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依赖于最优秀、最突出的盛唐诗歌,盛唐诗又影 响着其后的诗歌发展。 B.雄健奔放、积极进取的“盛唐气象”促进了诗歌的繁荣,使得诗歌题材更加丰富,风 格更加多样 C.任何公允的审慎的唐诗选本也只能基本上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窥豹于一斑,难免 顾此失彼,挂一漏万。 D.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所有的唐代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导风格,并在此 基础上呈现出风格的多样化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朱竹君先生传
3 选辑者的眼光、见解的正确和全面。再者,选辑者有意照顾初学的人,使他们在开始接触唐 诗时不致遇到太大的阻力。比如选李白的五、七言古诗不算少,而“古风五十九首”却一首 也没有选。因为初学的人读这一组诗是比较吃力的,而且这些诗也不如《长相思》《月下独 酌》等篇容易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又如选杜诗,舍《北征》《奉先咏怀》而 取《望岳》《赠卫八处士》和《兵车行》;选白诗,舍“新乐府”而取《长恨歌》《琵琶行》, 也是同一道理。 (节选自吴小如《读〈唐诗三百首〉》,有删改) 5 下列不属于作者肯定《唐诗三百首》选本的原因的一项是 A.从众多的作家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且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了唐诗的全貌。 B.不选过于冷僻怪诞、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不符合“盛唐气象”的诗篇。 C.对于同一作家的某些风格、手法上不尽相同的作品能统筹兼顾,而不失于偏执狭隘。 D.不仅着眼于那些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名气不太大的作家的突出的有名的作品。 6.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诗三百首》中,盛唐重要作家的作品都网罗在内,盛唐诗是其最突出、最优秀、 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B.李商隐的“无题诗”虽不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但具有浪漫绮艳、雄浑苍劲的独 特风格。 C.李白的《长相思》、《月下独酌》,杜甫的《望岳》、《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 琶行》,对于初学的唐诗人来说,能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 D.陈子昂、崔颢、王之涣等作家的作品虽然不多,但《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登鹳 雀楼》等作品具有概括性和示范性而入选《唐诗三百首》。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依赖于最优秀、最突出的盛唐诗歌,盛唐诗又影 响着其后的诗歌发展。 B.雄健奔放、积极进取的“盛唐气象”促进了诗歌的繁荣,使得诗歌题材更加丰富,风 格更加多样。 C.任何公允的审慎的唐诗选本也只能基本上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窥豹于一斑,难免 顾此失彼,挂一漏万。 D.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所有的唐代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导风格,并在此 基础上呈现出风格的多样化。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 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土,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 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土。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 林院著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集之道甚备。时文正 在军机处,顾不喜,为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 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 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 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 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唯恐不至;即有过,輒复掩之。后进 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知不衰,时于其 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 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 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 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 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胜,入其门者,皆与 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谕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 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 矣
4 姚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 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 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 林院著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集之道甚备.。时文正 在军机处,顾不喜,为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 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 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 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 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唯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 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知不衰,时于其 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 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 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 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 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胜,入其门者,皆与 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 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 矣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会上下诏求遗书 会:适逢 B、且言搜集之道甚备 备:齐全 C、所欲著书皆未就 就:靠近 D、先生于伯思,皆高才耽酒 耽:沉溺 9、与“以过降级,复为编修”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朱竹君年轻时就以善于写文章而闻名,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过编修、日讲起居注官、 翰林院侍读学士、安徽学政和福建学政等官职。 B、朱竹君建议开局搜寻古籍,得到军机处大臣刘文正、于文襄的大力支持,朝廷因此 开设四库全书馆,朱竹君也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撰 C、朱竹君喜好交游,朋友众多;为提携后进之士,常常称道他们的优点,掩饰他们的 缺点。他时常在与朋友饮酒谈笑之间写文章,而这些文章又写得很好 D、作者在二十多岁时就认识了朱竹君,并在一起慷慨谈论。他认为朱竹君不幸早逝, 是过于喜欢喝酒,二是朋友众多,交往甚密而导致过度劳累 四、(23分) ll、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3分) 译文: (2)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3分) 译文 (3)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
5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会.上下诏求遗书 会:适逢 B、且言搜集之道甚备. 备:齐全 C、所欲著书皆未就. 就:靠近 D、先生于伯思,皆高才耽.酒 耽:沉溺 9、与“以.过降级,复为编修”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C、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朱竹君年轻时就以善于写文章而闻名,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过编修、日讲起居注官、 翰林院侍读学士、安徽学政和福建学政等官职。 B、朱竹君建议开局搜寻古籍,得到军机处大臣刘文正、于文襄的大力支持,朝廷因此 开设四库全书馆,朱竹君也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撰。 C、朱竹君喜好交游,朋友众多;为提携后进之士,常常称道他们的优点,掩饰他们的 缺点。他时常在与朋友饮酒谈笑之间写文章,而这些文章又写得很好。 D、作者在二十多岁时就认识了朱竹君,并在一起慷慨谈论。他认为朱竹君不幸早逝, 一是过于喜欢喝酒,二是朋友众多,交往甚密而导致过度劳累。 四、(23 分) 11、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 分) (1)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3 分) 译文: (2)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3 分) 译文: (3)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3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