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第一中学2007-2008学年下学期 高二年段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模块 结业考试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施仁港 注意事项: 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③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④违反以上①或②规定者均酌情扣5至10分 、常识填空(共17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山暝(ming)双鬓(bin)咫(zhi)尺青冢(zhng)禾黍(sh) B.瘴(zhng)江槲(hu)叶骁(xiao)勇老妪(yu)马厩(ju) C.剜(wan)却粜(tio)米馔(zhun)玉欢谑(xue)困蹇(jian) D.郴(chen)州玉簟(dion)蓦(mi)然桃蹊(q) 舴艋(ze)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2-3题。 华清宫①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解:①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 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雪 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 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淸,杂草已将石磴掩盖 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 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顾战争 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 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共6页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 共 6 页 第 1 页 古田县第一中学 2007-2008 学年下学期 高二年段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模块 结业考试试卷 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命题 施仁港 注意事项: ①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 0.5 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③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④违反以上①或②规定者均酌情扣 5 至 10 分。 一、常识填空(共 17 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山暝.(míng) 双鬓.(bìn) 咫.(zhǐ)尺 青冢.(zhǒng) 禾黍.(shǔ) B.瘴.(zhàng) 江槲.(hú)叶 骁.(xiāo)勇 老妪.(yù) 马厩.(jiù) C.剜.(wān)却 粜.(tiào)米 馔.(zhuàn)玉 欢谑.(xuè) 困蹇.(jiǎn) D.郴.(chēn)州 玉簟.(diàn) 蓦.(mù)然 桃蹊.(qī) 舴.艋(zé)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2—3 题。 华清宫①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解:①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 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2.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雪即 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 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掩盖, 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 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顾战争 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 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
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雪意正 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一个“寒” 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阅读下列四首杜牧的诗,按要求填空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①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②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③ 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④ 4.请把下列四句诗分别还原到上面四首诗中去。(4分)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5.王维,字摩诘,山西祁县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是盛唐 诗派的 代表人物,诗风清淡自然,又是影响深远的画家。他的诗画讲求意境的创造,苏东坡称他的作品 ”。(2分) 6.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不相同,在创作中表现出的风格也就不一样。唐 代大诗人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般认为,李白_,杜甫 ,白居易通俗晓畅, 韩愈奇崛险怪……(2分) 、原文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谁怕? 。(苏轼《定风波》) 9.从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林逋《山园小梅》) 0.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牛希济《生查子》) 1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治学经验进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共6页 第2页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 共 6 页 第 2 页 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雪意正 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一个“寒” 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阅读下列四首杜牧的诗,按要求填空。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把下列四句诗分别还原到上面四首诗中去。(4 分)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①_ _ ___ ②___ 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5.王维,字摩诘,山西祁县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是盛唐 诗派的 代表人物,诗风清淡自然,又是影响深远的画家。他的诗画讲求意境的创造,苏东坡称他的作品 “ ”。(2 分) 6.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不相同,在创作中表现出的风格也就不一样。唐 代大诗人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般认为,李白 ,杜甫 ,白居易通俗晓畅, 韩愈奇崛险怪……(2 分) 二、原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14 分) 7. , 。 , 。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8. , 。 ,谁怕? 。(苏轼《定风波》) 9.从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林逋《山园小梅》) 10.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 。(牛希济《生查子》) 1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治学经验进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
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此第二境也。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三、鉴赏探究(共22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古时有笛曲 名为《梅花落》。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3分)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 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3分)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1)颔联是诗中的名句,历来为人称道。其中的“宿”字和“翻”字用得非常精妙,请简要说 说“宿”字妙在何处。(2分) (2)颈联写深夜无眠时所闻,一静一动。有人认为是写实,没有其他意味;也有人认为是双关, 内含深意。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简述理由。(4分)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共6页 第3页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 共 6 页 第 3 页 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 此第二境也。‘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三、鉴赏探究(共 22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 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古时有笛曲 名为《梅花落》。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3 分) 答: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 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3 分) 答: 13. 阅读下面—首唐诗,回答问题。(6 分)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1)颔联是诗中的名句,历来为人称道。其中的“宿”字和“翻”字用得非常精妙,请简要说 说“宿”字妙在何处。(2 分) 答: (2)颈联写深夜无眠时所闻,一静一动。有人认为是写实,没有其他意味;也有人认为是双关, 内含深意。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简述理由。(4 分) 答:
14.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记叙的顺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3)简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3分) 四、名著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隐去人名的《复活》片段,按要求答题。(4分) “那事早就完了,”A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A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B说。 我当然没有罪。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是强盜。这儿大家都说,一切全在于律师,”A继续说 “大家都说应该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 是的,一定要上诉,”B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 “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A说。 我一定尽力去办。” 接着是一阵沉默。 A又象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15.在这个片断中,A指 B指 。(横线上填人名)。接下来, A向B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共6页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 共 6 页 第 4 页 14.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记叙的顺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 分) 答: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3)简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3 分) 答: 四、名著阅读(共 12 分) 阅读下面隐去人名的《复活》片段,按要求答题。(4 分) “那事早就完了,”A 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A 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B 说。 “我当然没有罪。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是强盗。这儿大家都说,一切全在于律师,”A 继续说。 “大家都说应该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 “是的,一定要上诉,”B 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 “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A 说。 “我一定尽力去办。” 接着是一阵沉默。 A 又象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15.在这个片断中,A 指 ,B 指 。(横线上填人名)。接下来, A 向 B 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
阅读《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8分) 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②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 以待来年,然后己。’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解:①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②攘:偷。 1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己,何如? (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答: 选文告诉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五、规范写作(40分) 18.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请以“花开不只在春天”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含记叙性或抒情性散文、小小说等)或 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请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共6页
高二下语文半期考试卷 共 6 页 第 5 页 阅读《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8 分) 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②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 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解:①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②攘:偷。 1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 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答: (2)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答: 17.选文告诉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 分) 答: 五、规范写作(40 分) 18.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请以“花开不只在春天”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含记叙性或抒情性散文、小小说等)或 议论文,不少于 800 字。 (2)请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诗歌不少于 20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