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双十中学08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理财意识觉醒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理智对待则不能实现理财的目的。”记者采访 的业界人士均表述了这样的观点。 浦发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闫勇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所说的老百姓理财意识的 觉醒或者复苏,其实更多是从众心理和赚钱效应在起作用。这本身就反映了老百姓理财意 识的不成熟。此外,“看大收益,看小风险”、“赔不起也赚不起”、“重视短期获利 忽视长期获利”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现在很多客户挣了钱不知是怎么挣的,赔了也不知是怎么赔的,大多数情况下是随 大流,这种‘羊群效应’在理财上是非常幼稚的。”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一名理财经理也表 示了同样的担忧。他认为,居民要进行家庭理财,应该对每种理财产品的投资预先了解清 楚,比如买基金,先要问自己买基金的目的是什么、风险属性是什么、自己能承担多少风 险、预期的回报率怎样等。“很多人甚至搞不清楚基金是什么,看到别人挣钱了,就拿出 全部积蓄跟随投资,这中间存在很大风险。”他表示。 “理财意识的觉醒只是开始,我们所讲的理财概念是客户能够对自己一生的财务进行 规划,而不仅仅是购买一些理财产品。”闫勇认为,理财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收益率上的几 个百分点,而是赢得一种宽松的生活状态。 理财专家表示,投资理财是一个保障客户生活无忧,实现人生理想规划的过程,投资 者应该逐渐具备金融、投资、法律、保险和税务等一系列专业知识,才能使理财改变生活。 此外,专业的理财规划人才匮乏也是制约目前理财市场发展的一个瓶颈。 (节选自王鲁峰《基金狂热背后的理财觉醒》) 1、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理财”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理财是投资,比如买保险、买股票、买基金和房地产投资等。 B.理财是指追求财富的增长,体现在收益率上的几个百分点 C.理财是指客户能对自己一生的财务进行规划,最终赢得一种宽松的生活状态 D.理财必需预先了解每种理财品种和具备金融、投资、法律、保险等专业知识 2、下列选项中,不能表明目前老百姓普遍的理财意识的一项是 A.理财意识觉醒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理智对待则不能实现理财的目的 B.看到收益、看小风险,赔不起也赚不起,只重视短期获利。 C.挣了不知怎么挣的,赔了也不知怎么赔的,投资随大流 D.很多人搞不清基金是什么,看到别人挣钱了,就拿出全部积蓄跟随投资。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3-4题。 采用老式治疗方法一年后,雅各布听到了坏消息:肺部的癌细胞死灰复燃。然而,医 生这一次显得成竹在胸,似乎另有高招。原来,两种瞄准癌细胞更精确、毒性大为减弱的 抗癌新药,已得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从那时以来,另有两种新药也获 得了批准。雅各布在休斯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医生,吸收她参与一项由这些药物中的
厦门双十中学 08 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一、(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2 题。 “理财意识觉醒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理智对待则不能实现理财的目的。”记者采访 的业界人士均表述了这样的观点。 浦发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闫勇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所说的老百姓理财意识的 觉醒或者复苏,其实更多是从众心理和赚钱效应在起作用。这本身就反映了老百姓理财意 识的不成熟。此外,“看大收益,看小风险”、“赔不起也赚不起”、“重视短期获利, 忽视长期获利”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现在很多客户挣了钱不知是怎么挣的,赔了也不知是怎么赔的,大多数情况下是随 大流,这种‘羊群效应’在理财上是非常幼稚的。”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一名理财经理也表 示了同样的担忧。他认为,居民要进行家庭理财,应该对每种理财产品的投资预先了解清 楚,比如买基金,先要问自己买基金的目的是什么、风险属性是什么、自己能承担多少风 险、预期的回报率怎样等。“很多人甚至搞不清楚基金是什么,看到别人挣钱了,就拿出 全部积蓄跟随投资,这中间存在很大风险。”他表示。 “理财意识的觉醒只是开始,我们所讲的理财概念是客户能够对自己一生的财务进行 规划,而不仅仅是购买一些理财产品。”闫勇认为,理财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收益率上的几 个百分点,而是赢得一种宽松的生活状态。 理财专家表示,投资理财是一个保障客户生活无忧,实现人生理想规划的过程,投资 者应该逐渐具备金融、投资、法律、保险和税务等一系列专业知识,才能使理财改变生活。 此外,专业的理财规划人才匮乏也是制约目前理财市场发展的一个瓶颈。 (节选自王鲁峰《基金狂热背后的理财觉醒》) 1、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理财”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理财是投资,比如买保险、买股票、买基金和房地产投资等。 B.理财是指追求财富的增长,体现在收益率上的几个百分点。 C.理财是指客户能对自己一生的财务进行规划,最终赢得一种宽松的生活状态。 D.理财必需预先了解每种理财品种和具备金融、投资、法律、保险等专业知识。 2、下列选项中,不能..表明目前老百姓普遍的理财意识的一项是 A.理财意识觉醒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理智对待则不能实现理财的目的。 B.看到收益、看小风险,赔不起也赚不起,只重视短期获利。 C.挣了不知怎么挣的,赔了也不知怎么赔的,投资随大流。 D.很多人搞不清基金是什么,看到别人挣钱了,就拿出全部积蓄跟随投资。 二、(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3-4 题。 采用老式治疗方法一年后,雅各布听到了坏消息:肺部的癌细胞死灰复燃。然而,医 生这一次显得成竹在胸,似乎另有高招。原来,两种瞄准癌细胞更精确、毒性大为减弱的 抗癌新药,已得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从那时以来,另有两种新药也获 得了批准。雅各布在休斯敦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医生,吸收她参与一项由这些药物中的
两种组合而成的临床试验。“病情大有好转,疗效之明显,恰似夜晩与白昼般一清二楚。” 雅各布解释说,“我每天服药一片,每三个星期进行一次前后持续30分钟的输液。”在 饮用这杯试验性质的“鸡尾酒”近一年后,她发现自己的原发性肺癌缩小了50%以上 作为最早得益于这种锁定目标更加精确、从分子层面向疾病发动袭击的疗法的癌症病 人,雅各布经历的奇迹是令人振奋的。老式的化疗和放疗犹如锋刃迟钝的武器,它们在杀 戮恶性细胞的同时也殃及健康细胞。这类治疗的毒性过于剧烈,远不是大多数病人能够忍 受的。相比之下,新一代药物则好比是精确导弹,既能命中肿瘤目标,又将伴随而来的对 人体的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这些药物一经与先进的技术,诸如按分子特征和病人的DNA 筛选来划分肿瘤的方法结合使用,就能将癌症由致命恶疾转化为一种可无限期周旋的慢性 病。“治疗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约翰斯·霍普金斯学院的癌症专家戴维·西德朗斯基博 士说,“目标明确的新药即将问世,我们得琢磨使用它们的途径。 要有效地与癌症斗争,必须展开相关的侦探工作,而这一切得从跟踪恶性细胞本身做 起。从本质上说,肿瘤是一个突变的累积过程。由于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原因,它不 受控制地生长,在遗传误差层层加码的重压下挣扎着,直至变得不稳定和无法修复自身为 止。科学家通过对这些突变的研究,可以了解大量有关特定癌细胞是如何转化成恶性和它 用来获取生长所需营养的分子路径的信息。在这些突变中,有一个或多个可能被证明是肿 瘤的致命弱点,亦即使它面对特效药败下阵来的弱点。 3、与“(癌症)治疗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一语的含义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新的疗法目标更为准确,是从分子层面向疾病发动袭击的 B.新的治癌模式非常独特,其方法是让患者饮用鸡尾酒,来达到治疗目的。 C.新的治癌方法既能治疗癌症,又能把对人体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D.把新药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这将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模式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新药治疗后,雅各布死灰复燃的肺癌将完全治愈 B.新一代的治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可以避免对人体的损害。 C.由于专家的不断探索试验,人类有望改变癌症作为致命恶疾的现状。 D.做好了恶性细胞的跟踪工作,癌症的治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送李愿归盘古序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 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 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 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俊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 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嘉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 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 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两种组合而成的临床试验。“病情大有好转,疗效之明显,恰似夜晚与白昼般一清二楚。” 雅各布解释说,“我每天服药一片,每三个星期进行一次前后持续 30 分钟的输液。”在 饮用这杯试验性质的“鸡尾酒”近一年后,她发现自己的原发性肺癌缩小了 50%以上。 作为最早得益于这种锁定目标更加精确、从分子层面向疾病发动袭击的疗法的癌症病 人,雅各布经历的奇迹是令人振奋的。老式的化疗和放疗犹如锋刃迟钝的武器,它们在杀 戮恶性细胞的同时也殃及健康细胞。这类治疗的毒性过于剧烈,远不是大多数病人能够忍 受的。相比之下,新一代药物则好比是精确导弹,既能命中肿瘤目标,又将伴随而来的对 人体的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这些药物一经与先进的技术,诸如按分子特征和病人的 DNA 筛选来划分肿瘤的方法结合使用,就能将癌症由致命恶疾转化为一种可无限期周旋的慢性 病。“治疗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约翰斯·霍普金斯学院的癌症专家戴维·西德朗斯基博 士说,“目标明确的新药即将问世,我们得琢磨使用它们的途径。” 要有效地与癌症斗争,必须展开相关的侦探工作,而这一切得从跟踪恶性细胞本身做 起。从本质上说,肿瘤是一个突变的累积过程。由于 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原因,它不 受控制地生长,在遗传误差层层加码的重压下挣扎着,直至变得不稳定和无法修复自身为 止。科学家通过对这些突变的研究,可以了解大量有关特定癌细胞是如何转化成恶性和它 用来获取生长所需营养的分子路径的信息。在这些突变中,有一个或多个可能被证明是肿 瘤的致命弱点,亦即使它面对特效药败下阵来的弱点。 3、与“(癌症)治疗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一语的含义不相符合 ....的一项是 A.新的疗法目标更为准确,是从分子层面向疾病发动袭击的。 B.新的治癌模式非常独特,其方法是让患者饮用鸡尾酒,来达到治疗目的。 C.新的治癌方法既能治疗癌症,又能把对人体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D.把新药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这将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模式。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新药治疗后,雅各布死灰复燃的肺癌将完全治愈。 B.新一代的治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可以避免对人体的损害。 C.由于专家的不断探索试验,人类有望改变癌症作为致命恶疾的现状。 D.做好了恶性细胞的跟踪工作,癌症的治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7 题 送李愿归盘古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 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 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 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俊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 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 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 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 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 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超趄,口将言而嗫嚆,处污秽而不羞 触刑辟而诛戳,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 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 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 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行之阳有盘谷 阳:这里指南面 B.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方便 C.采于山,美可茹 茹:吃 D.触刑辟而诛戮 辟:法 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①从茂树以终日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①伺候于公卿之门 ②能谤议于市朝 D.①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介绍盘谷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又以其名字的由来引出我的朋友李原居住在 这里,而完成了文章第一段的叙述。 B.本文的主体段落作者以李愿之口描绘了三类人:一是声势显赫,穷奢极欲的达官贵人 二是投机钻营,趋炎附势的人;三是怀才不遇,归隐山林的人 C.文章末段写作者韩愈听了李愿的话后,由此生发,并用歌唱的形式咏叹、赞美、祝福 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D.全文属于亲友别离、赠言规勉类的赠序,结构谨严,浑然一体,语言风格与《师说》 相同。文末是在朴实的叙述中完成全文的说理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129分)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 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 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趦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 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 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 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 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行之阳.有盘谷。 阳:这里指南面 B.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便:方便 C.采于山,美可茹. 茹:吃 D.触刑辟.而诛戮 辟:法 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①从茂树以.终日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①伺候于.公卿之门 ②能谤议于.市朝 D.①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介绍盘谷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又以其名字的由来引出我的朋友李原居住在 这里,而完成了文章第一段的叙述。 B.本文的主体段落作者以李愿之口描绘了三类人:一是声势显赫,穷奢极欲的达官贵人; 二是投机钻营,趋炎附势的人;三是怀才不遇,归隐山林的人。 C.文章末段写作者韩愈听了李愿的话后,由此生发,并用歌唱的形式咏叹、赞美、祝福 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D.全文属于亲友别离、赠言规勉类的赠序,结构谨严,浑然一体,语言风格与《师说》 相同。文末是在朴实的叙述中完成全文的说理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9 分)
四、(32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 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②易:治。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3分) ②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3分) (2)这段话表达了儒家什么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漢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睛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 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这里是诗人以沈约自比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这个画面的目的是什么?(3分)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 几重意思?(3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 学》) (3)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4)盘飧市远无兼味, (杜甫《客至》 (5)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韩 愈《师说》) 11.简答。(每题用100字左右作答,四题任选两题。每小题各5分,共10分。) (1)“锦囊妙计”是一个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请写出相应的故事 (2)简述“围城”的象征意义 (3)简述《复活》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性格 (4)请简述匹克威克这个人物。 五、(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 不需注释的生命祝勇 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朋友在编辑一本美国著名汉学
四、(32 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 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①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②为己忧者,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 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②易:治。 ⑴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3 分) ②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3 分) ⑵这段话表达了儒家什么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浣 溪 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睛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 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这里是诗人以沈约自比。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这个画面的目的是什么?(3 分)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 几重意思?(3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 学》) (3)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4)盘飧市远无兼味, 。(杜甫《客至》) (5)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韩 愈《师说》) 11.简答。(每题用 100 字左右作答,四题任选两题。每小题各 5 分,共 10 分。) ⑴“锦囊妙计”是一个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请写出相应的故事。 ⑵简述“围城”的象征意义。 ⑶简述《复活》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性格。 ⑷请简述匹克威克这个人物。 五、(17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5 题。 不需注释的生命 祝勇 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朋友在编辑一本美国著名汉学
家有关中国文化的专著时,将书后十几万字的注释全部删去,令我那么的心疼。我对他说 作者在那些注释里面凝结的心血,并不比他行文中的少啊。没有了注释,书将不再完美 红尘素居,碌碌诸事中,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的需要一些注释,不论是注释自己, 还是注释周围的人,注释整个世界。孩提时我们总是缠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寻 求着世界的注解。而当妈妈坐我们的睡榻旁,安详地为我们一一作为解答,我们才能心满 意足地,带着一丝微笑睡去。 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 释“乐”,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解释“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 来注释“痛”,而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 释啊。 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注释。我们汲取知识,是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 我们锻炼身体,是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是因为它们的枝脉可以染绿 我们的心灵;我们夜夜做梦,是因为我们瑰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而每当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又总是百般地想给对方一个解释,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注解 来赢得一点点的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可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注释的,不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 我们的行为。沉默中,心有灵犀的人自能心领神会,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费尽口舌他仍会 恍然不知。 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时众皆默然,不得其要领,只有迦 叶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便将其“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给了 迦叶。禅宗《无门关》第六则记载的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的令人心动。 而且目不识丁的六祖慧能一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大涅盘经》便知其中妙义的故事,亦是 那样传神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 有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没必要诠释自己:管仲割席与友断交,亦毋须多言一句。最钦佩 古时话本里那些特立独行、从不多言的英雄。大漠孤烟,夜黑风高,他们或杀身取义,或 拔刀助友,绝不多说一句,从来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加上一段长长的注解。待血迹擦干 宝剑入鞘,是朋友,自会相视一笑。好汉武松可不上景阳岗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二 千里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来有机会逃跑,可他宁肯将松下的木枷重新戴上,把封皮贴上, 步步自投孟州而来……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会竖起拇指,由衷地叫一声“好!” 言传是必要的,可意会却是更高的境界。当我们温柔相对,让我们什么都别说,因为 切的解释,一切的评说,都有可能使我们之间的那汪意境退色… 节选自作家出版社《中华散文精粹》) 12.文章开头说:“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那么,作者从哪些方面表明生命需要 注释?(4分) 13.联系文章题目,说说作者第三段引用诗句的用意是什么?(3分) 14.文章列举了迦叶尊者,俞伯牙、管宁、武松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请 简要概括。(4分)
家有关中国文化的专著时,将书后十几万字的注释全部删去,令我那么的心疼。我对他说, 作者在那些注释里面凝结的心血,并不比他行文中的少啊。没有了注释,书将不再完美。 红尘素居,碌碌诸事中,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的需要一些注释,不论是注释自己, 还是注释周围的人,注释整个世界。孩提时我们总是缠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寻 求着世界的注解。而当妈妈坐我们的睡榻旁,安详地为我们一一作为解答,我们才能心满 意足地,带着一丝微笑睡去。 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 释“乐”,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解释“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 来注释“痛”,而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 释啊。 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注释。我们汲取知识,是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 我们锻炼身体,是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是因为它们的枝脉可以染绿 我们的心灵;我们夜夜做梦,是因为我们瑰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而每当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又总是百般地想给对方一个解释,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注解, 来赢得一点点的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可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注释的,不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 我们的行为。沉默中,心有灵犀的人自能心领神会,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费尽口舌他仍会 恍然不知。 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时众皆默然,不得其要领,只有迦 叶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便将其“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给了 迦叶。禅宗《无门关》第六则记载的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的令人心动。 而且目不识丁的六祖慧能一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大涅盘经》便知其中妙义的故事,亦是 那样传神。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 有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没必要诠释自己;管仲割席与友断交,亦毋须多言一句。最钦佩 古时话本里那些特立独行、从不多言的英雄。大漠孤烟,夜黑风高,他们或杀身取义,或 拔刀助友,绝不多说一句,从来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加上一段长长的注解。待血迹擦干, 宝剑入鞘,是朋友,自会相视一笑。好汉武松可不上景阳岗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二 千里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来有机会逃跑,可他宁肯将松下的木枷重新戴上,把封皮贴上, 一步步自投孟州而来……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会竖起拇指,由衷地叫一声“好!” 言传是必要的,可意会却是更高的境界。当我们温柔相对,让我们什么都别说,因为 一切的解释,一切的评说,都有可能使我们之间的那汪意境退色…… (节选自作家出版社《中华散文精粹》) 12.文章开头说:“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那么,作者从哪些方面表明生命需要 注释?(4 分) 13.联系文章题目,说说作者第三段引用诗句的用意是什么?(3 分) 14.文章列举了迦叶尊者, 俞伯牙、管宁、武松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请 简要概括。(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