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禾山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一下必修3模块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100分) 、知识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g bo 6 )烟()()亲( )( 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2分) (1)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惜春的父亲是( (2)《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金锁的薛宝钗和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木 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和()的还泪之说”(请在空中填写人名及物名) 3、默写(10分) ,塞上风云接地阴。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然后以六合为家,嵴函为宫;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何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7)同是天涯沦落人 (8) ,此时无声胜有声。 4、填在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1)天下真有这样 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2)或有 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标致委曲 尽管 B、标致委屈 不管 C、标志委曲 尽管 D、标志委屈 不管
1 厦门市禾山中学 2006—2007 学年高一下必修 3 模块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100 分) 一、知识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4 分) shù fù ǎi dí páng bó ē nuó ( ) 烟( ) ( )亲 ( ) ( ) 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2 分) (1)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 ),惜春的父亲是( )。. (2)《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金锁的薛宝钗和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木 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 )和( )的"还泪之说".(请在空中填写人名及物名) 3、默写(10 分) (1) ,塞上风云接地阴。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剑阁峥嵘而崔嵬, 。 (4)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何也?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7)同是天涯沦落人, 。 (8) ,此时无声胜有声。 4、填在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 分) ⑴天下真有这样 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⑵或有 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⑶ 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A、标致 委曲 尽管 B、标致 委屈 不管 C、标志 委曲 尽管 D、标志 委屈 不管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 B.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 行为。 C.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 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D.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字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 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葚的。” 7、下列句子间用语的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到横线上。(只填序 号)(3分) 绍兴地处江南,傍方居筑。 ①水是智慧的象征 ②河汊,小桥,乌篷船,是另一组应接不暇的风景。 ③所谓“海岳精液,善生俊异”,这里产生相当一批著名人物 ④然而还有山地,有峰峦,有岩石,有着严峻刚毅的灵魂。 ⑤近有曹娥江,远有钱塘江,涛声不绝。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兵刃既接(2)青,取之于兰(3)而绝江河 (4)国家无事(5)天下云集响应 (6)去来江口守空船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 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 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 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2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 B.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 ....,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 ....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D.直到指手画脚 ....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 B.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 行为。 C.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相当于 6 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 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 1 光年。 D.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 1033 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7、下列句子间用语的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到横线上。(只填序 号)(3 分) 绍兴地处江南,傍方居筑。 ①水是智慧的象征。 ②河汊,小桥,乌篷船,是另一组应接不暇的风景。 ③所谓“海岳精液,善生俊异”,这里产生 相当一批著名人物。 ④然而还有山地,有峰峦,有岩石,有着严峻刚毅的灵魂。 ⑤近有曹娥江,远有钱塘江,涛声不绝。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1)兵刃既.接 (2)青,取之于.兰 (3)而绝.江河 (4)国家无事.. (5)天下云.集响应 (6)去来.江口守空船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 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 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 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9、《四书衬》是清代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四书”包括() A.《大学》、《礼记》、《论语》、《荀子》B.《礼记》、《孟子》、《庄子》、《诗经》 C.《论语》、《诗经》、《尚书》、《中庸》D.《大学》、《孟子》、《中庸》、《论语》 10、案上的几本书点明了() 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好和兴趣 B.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和无能 C.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迁腐和顽固 D.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思想和修养 ll、对这段文字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描写,点明鲁四老爷的政治身份和思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的社会环境。 B.场面描写,点明鲁四老爷的政治身份和思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的社会环境。 C.环境描写,写出鲁四老爷对儒家哲学思想有专门研究,理论层次比较高。 D.场面描写,写出鲁四老爷对儒家哲学思想有专门研究,理论层次比较高 三、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4题(6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I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 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 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 9、《四书衬》是清代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四书”包括( ) A.《大学》、《礼记》、《论语》、《荀子》 B.《礼记》、《孟子》、《庄子》、《诗经》 C.《论语》、《诗经》、《尚书》、《中庸》 D.《大学》、《孟子》、《中庸》、《论语》 10、案上的几本书点明了( ) A.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好和兴趣 B.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和无能 C.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迂腐和顽固 D.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思想和修养 11、对这段文字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描写,点明鲁四老爷的政治身份和思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的社会环境。 B.场面描写,点明鲁四老爷的政治身份和思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的社会环境。 C.环境描写,写出鲁四老爷对儒家哲学思想有专门研究,理论层次比较高。 D.场面描写,写出鲁四老爷对儒家哲学思想有专门研究,理论层次比较高。 三、文言文阅读(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2-14 题(6 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 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 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12、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⑧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⑧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13、从句式特征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相同的一项(2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忌不自信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1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 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 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 备和讽刺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生命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胡风曾经坐过相当长时间的冤狱。有一次在放风时,他无意之间在地上的砖缝里面发 现了一棵小草,是一棵已经被太阳晒得蔫蔫的,有些发黄发干的小草。他想无论如何也要 保住小草临危的生命。于是,每天嘴里都要含上一口水,在放风时喷洒到小草上。天天如 此,坚持了一段时间。这棵小草就这样被救活了,并越长越高,越长越壮。 生命是短暂的,因而也是宝贵的。那么,在这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里,什么最能打动 人呢?我想,是生命的力量。这里所说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要生存、要发展的力量,还应 当包括一个生命为了其他生命要生存、要发展所贡献的力量 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构
4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12、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 分)(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13、从句式特征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相同的一项(2 分)(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忌不自信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1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 念, 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 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 备和讽刺。 四、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生命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的议论文。 胡风曾经坐过相当长时间的冤狱。有一次在放风时,他无意之间在地上的砖缝里面发 现了一棵小草,是一棵已经被太阳晒得蔫蔫的,有些发黄发干的小草。他想无论如何也要 保住小草临危的生命。于是,每天嘴里都要含上一口水,在放风时喷洒到小草上。天天如 此,坚持了一段时间。这棵小草就这样被救活了,并越长越高,越长越壮。 生命是短暂的,因而也是宝贵的。那么,在这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里,什么最能打动 人呢?我想,是生命的力量。这里所说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要生存、要发展的力量,还应 当包括一个生命为了其他生命要生存、要发展所贡献的力量。 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构
第Ⅱ卷(50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5、这首诗中的“裁”字,用词有什么特点?对表现诗的意境有什么作用?(3分) 2、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1题(21分)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 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 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彧曰:“古之 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 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 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 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 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 行已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成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 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或曰:“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 易图也。”太祖曰:“然。吾所惑者,又绍侵扰关中,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充、 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或曰:“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 强。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相持虽不能久安,比公安 定山东,足以不动。钟繇可属以西事。则公无忧矣。”三年,太祖既破张绣,东禽吕布,定 徐州,遂与袁绍相拒。…绍退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入动静变于常动静:动作或说话的声音 B.其辞惇慢惇慢:无理而傲慢 C.从容饰智从容:不慌不忙;镇静 D.相持虽不能久安相持:两方坚持对立,互不相让
5 第Ⅱ卷(50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5、这首诗中的“裁”字,用词有什么特点?对表现诗的意境有什么作用?(3 分) 2、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3 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6—21 题(21 分)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 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 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彧曰:“古之 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 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 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 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 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 行已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 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彧曰:“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 易图也。”太祖曰:“然。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 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彧曰:“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 强。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相持虽不能久安,比公安 定山东,足以不动。钟繇可属以西事。则公无忧矣。”三年,太祖既破张绣,东禽吕布,定 徐州,遂与袁绍相拒。……绍退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出入动静..变于常 动静:动作或说话的声音 B.其辞悖慢.. 悖慢:无理而傲慢 C.从容..饰智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 D.相.持.虽不能久安 相持:两方坚持对立,互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