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状语的构成 状语的构成:经常做状语的是副词、形容词、时间名词、助动词以及介词短 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动量)等。 状语的语义:状语表示的语义主要有时间、处所、程度、范围、数量、肯定 否定、情状、语气等。 状语的位置:一般为句中状语,在主语后、动词形容词前。也可以是句首状 匱。特殊情况下状语可以后置。多数状语既可以是句中状语,也可以是句首状语, 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状语只能是句首状语。 采用句首状语的原因:(1)状语较长;(2)强调状语;(3)复句中几个 分句共用状语;(4)状语对举,起关联作用。 4、状语的复杂化 状语的复杂化与定语一样,也有两种形式:(1)多个状语叠加;(2)状语 本身由短语充当。 多层状语要和偏正短语、联合短语做状语区别:(1)偏正短语做状语是整 体修饰中心语,多层状语能够分别与中心语组合:(2)联合短语做状语一般词 性相同,可以用连词。 多层状语做层次分析时从前到后,依次分析出各个状语,做句子成分分析时, 状语分别加“[]” 多层状语的排列次序是:条件一时间一处所一语气一范围一否定一程度一状 态 5、补语的类型 能够做补语的是形容词、动词、副词(很、极)、数量短语(动量)、联合 短语(谓词性的)、状中短语、介词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补语的意义类型有 (1)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结果补语常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其中心语是动词性的。 特点:A、一般不用“得”;B、动态助词常加在补语后;C、有的中心语只 有与补语结合才能带宾语,如“说破了嘴
2、状语的构成 状语的构成:经常做状语的是副词、形容词、时间名词、助动词以及介词短 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动量)等。 状语的语义:状语表示的语义主要有时间、处所、程度、范围、数量、肯定 否定、情状、语气等。 状语的位置:一般为句中状语,在主语后、动词形容词前。也可以是句首状 语。特殊情况下状语可以后置。多数状语既可以是句中状语,也可以是句首状语, 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状语只能是句首状语。 采用句首状语的原因:(1)状语较长;(2)强调状语;(3)复句中几个 分句共用状语;(4)状语对举,起关联作用。 4、状语的复杂化 状语的复杂化与定语一样,也有两种形式:(1)多个状语叠加;(2)状语 本身由短语充当。 多层状语要和偏正短语、联合短语做状语区别:(1)偏正短语做状语是整 体修饰中心语,多层状语能够分别与中心语组合;(2)联合短语做状语一般词 性相同,可以用连词。 多层状语做层次分析时从前到后,依次分析出各个状语,做句子成分分析时, 状语分别加“[ ]”。 多层状语的排列次序是: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状 态。 5、补语的类型 能够做补语的是形容词、动词、副词(很、极)、数量短语(动量)、联合 短语(谓词性的)、状中短语、介词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补语的意义类型有: (1)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结果补语常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其中心语是动词性的。 特点:A、一般不用“得”;B、动态助词常加在补语后;C、有的中心语只 有与补语结合才能带宾语,如“说破了嘴
语义指向分析: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可以不同,试比较:我们打赢了球 我们打破了球一一我们打完了球、我们吃饱了饭一一我们吃多了饭一一我们吃完 了饭 (2)程度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 程度补语常由副词(很、极)、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谓词性短语、形 容词充当,其中心语一般为形容词、心理动词。 程度补语与结果补语的区别:A、中心语不同(形容词、心理动词一一动词) B、语义不同(程度一一结果);C、补语性质不同(短语一一词);D、形式不 同(常用“得” 般不用“得”)。 (3)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变化的趋向。 趋向补语用趋向动词。其位置和用法比较灵活 (4)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或频率。 数量补语由量词短语充当,有两种:表示动量的量词短语,如一次、一回 (2)表示时间量的量词短语(时段),如一年、一个月。 数量补语的位置:动语后、谓语后或宾语后 (5)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时间处所补语由介词短语充当。 (6)对象补语 对象补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比较对象,由“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充当。 (7)能否补语 能否补语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由“得”和“不得”构成。 6、补语和宾语并存时的位置 补语和宾语都是动词后的成分,其位置关系有如下情况:
语义指向分析: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可以不同,试比较:我们打赢了球—— 我们打破了球——我们打完了球、我们吃饱了饭——我们吃多了饭——我们吃完 了饭。 (2)程度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 程度补语常由副词(很、极)、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谓词性短语、形 容词充当,其中心语一般为形容词、心理动词。 程度补语与结果补语的区别:A、中心语不同(形容词、心理动词——动词); B、语义不同(程度——结果);C、补语性质不同(短语——词);D、形式不 同(常用“得”——一般不用“得”)。 (3)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变化的趋向。 趋向补语用趋向动词。其位置和用法比较灵活。 (4)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或频率。 数量补语由量词短语充当,有两种:表示动量的量词短语,如一次、一回; (2)表示时间量的量词短语(时段),如一年、一个月。 数量补语的位置:动语后、谓语后或宾语后。 (5)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时间处所补语由介词短语充当。 (6)对象补语 对象补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比较对象,由“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充当。 (7)能否补语 能否补语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由“得”和 “不得”构成。 6、补语和宾语并存时的位置 补语和宾语都是动词后的成分,其位置关系有如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