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习题集 毕修颖 赵庆涛编 邢向辉 王凤武审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 航 海 学 习 题 集 毕修颖 赵庆涛 编 邢向辉 王凤武 审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前言 这本《航海学习题集》是面向航海类船舶驾驶专业学员,配合郭禹教授主编的高等学校 统编教材《航海学》特别编写的。其目的是给学员选择恰当的课后习题,同时,帮助学员更 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举一反三,融汇贯通 习题集按教材章节顺序编写,基本上涉及到了主要知识点。考虑近年来港监考试和学生 结业考试题型的特点,适当地增加了选择题的份量,包括思考题、问答题、计算题和选择题 多种题型。 本习题集由毕修颖主编,并编写了第四篇和附篇内容;第一篇和第二篇内容由赵庆涛编 写:第三篇、第五篇和第六篇内容由邢向辉编写:最后由毕修颖统稿。 本习题集由王凤武副教授主审。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航海教研室丁勇副教授、刘德新副教授和张吉平副教授的大力帮助 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紧张加上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不可避免,希望广大读者和同行予以批评 和指正。 2000年1月28日
2 前 言 这本《航海学习题集》是面向航海类船舶驾驶专业学员,配合郭禹教授主编的高等学校 统编教材《航海学》特别编写的。其目的是给学员选择恰当的课后习题,同时,帮助学员更 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举一反三,融汇贯通。 习题集按教材章节顺序编写,基本上涉及到了主要知识点。考虑近年来港监考试和学生 结业考试题型的特点,适当地增加了选择题的份量,包括思考题、问答题、计算题和选择题 多种题型。 本习题集由毕修颖主编,并编写了第四篇和附篇内容;第一篇和第二篇内容由赵庆涛编 写;第三篇、第五篇和第六篇内容由邢向辉编写;最后由毕修颖统稿。 本习题集由王凤武副教授主审。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航海教研室丁勇副教授、刘德新副教授和张吉平副教授的大力帮助, 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紧张加上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不可避免,希望广大读者和同行予以批评 和指正。 编 者 2000 年 1 月 28 日
目录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 坐标、方向和距离 第二章海图 ….,(6) 第二篇航迹推算与路标定位 第一章航迹推算 第二章位置线和船位理论 第三章路标定位 第三篇电子航海 电子航海 第四篇天文航海 第一章概论 (26) 第二章天球坐标系 第三章天体视运动 第四章时间与天体位置 第五章求天体真高度 第六章天文船位线 第七章观测天体定位 第八章天文船位误差 第九章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第五篇航路资料 第一章潮汐与潮流. 第二章航标与《航标表 第三章航海图书资料 第四章海图与航海图书资料的改正与管理
3 目 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坐标、方向和距离……………………………………………………………………...(1) 第二章 海图…………………………………………………………………… …………….(6) 第二篇 航迹推算与路标定位 第一章 航迹推算…………………………………………………………………...…………(10) 第二章 位置线和船位理论……………………………………………….…….….…………(16) 第三章 路标定位………………………………………………………………...……………(17) 第三篇 电子航海 电子航海…………………………………………………………………………………….….(23) 第四篇 天文航海 第一章 概论……………………………………………………………..………… …………(26) 第二章 天球坐标系…………………………………………………………..…… …………(27) 第三章 天体视运动……………………………………………………………….. …………(30) 第四章 时间与天体位置………………………………………………………………..…….(33) 第五章 求天体真高度…………………………………………………….……… ………….(36) 第六章 天文船位线…………………………………………………………….… ………….(38) 第七章 观测天体定位…………………………………………………………… .………….(41) 第八章 天文船位误差……………………………………………………………….………..(45) 第九章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47) 第五篇 航路资料 第一章 潮汐与潮流…………………………………………………………………… .… (49) 第二章 航标与《航标表》………………………………………………………… …(53) 第三章 航海图书资料…………………………………………………………………. … ….(54) 第四章 海图与航海图书资料的改正与管理…………………………………………. … ….(56)
第六篇航线与航行方法 第一章大洋航行与最佳航线. 第二章沿岸航行 第三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 第四章特殊条件下的航行 (61) 第五章航行计划和航海日志 附篇球面三角形与船位误差理论基础 第一章球面三角 第二章内插法 第三章误差基础知识 第四章等精度观测平差 …(67) 附录 附表1视距表 (69) 附表2××轮标准罗经自差表 附表3计程仪里程改正表 附表4纬度渐长率表 (75) 附表5流压表 (77) 附表6纬差与东西距表 (78) 附表7经差东西距换算表 附表8无线电自差表 附表9吴淞潮汐表 (82) 附表10差比数和潮信表 附表11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值 (83) 附表12 Plymouth Tide Table 附表13 Standard Port tide table 附表14Tme& Height differences 附表15 Seasonal Changes in Mean Level (84) 附表16Tme& Height Differences 附表17 Seasonal Changes in mean level 附图1 Tidal Prediction Form P 2 For Finding the height of the Tide at Times Between High and Low Water (86) 附图3 DEVONPORT Mean Spring and Neap Curves (87)
4 第六篇 航线与航行方法 第一章 大洋航行与最佳航线………………………………………………………….…..…(57) 第二章 沿岸航行……………………………………………………………… ……………..(59) 第三章 狭水道及运河航行…………………………………………………… ……………..(60) 第四章 特殊条件下的航行…………………………………………………… ……………..(61) 第五章 航行计划和航海日志………………………………………………… ………..……(62) 附篇 球面三角形与船位误差理论基础 第一章 球面三角………………………………………………………………..………… …(63) 第二章 内插法……………………………………………………………………..……… …(65) 第三章 误差基础知识………………………………………………………………..…… …(66) 第四章 等精度观测平差………………………………………………………………..… .(67) 附 录 附表 1 视距表………………………………………………………………………… …. .….(69) 附表 2 ××轮标准罗经自差表……………………………………………………… … …...(70) 附表 3 计程仪里程改正表……………………………………………………………… ……(71) 附表 4 纬度渐长率表…………………………………………………………………… ……(75) 附表 5 流压表………………………………………………………………………..… ……..(77) 附表 6 纬差与东西距表………………………………………………………………..… …..(78) 附表 7 经差东西距换算表……………………………………………………………….……(79) 附表 8 无线电自差表……………………………………………………………………….…(81) 附表 9 吴淞潮汐表………………………………………………………………………….…(82) 附表 10 差比数和潮信表……………………………………………………………………...(83) 附表 11 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值………………………………………………..……………….(83) 附表 12 Plymouth Tide Table…………………………………………………… .……………(83) 附表 13 Standard Port Tide Table………………………………………………… ...…………(83) 附表 14 Time & Height Differences……………………………………………… …..……….(84) 附表 15 Seasonal Changes in Mean Level………………………………………… ….………(84) 附表 16 Time & Height Differences………………………………………………… ……..…(84) 附表 17 Seasonal Changes in Mean Level…………………………………………… ……….(84) 附图 1 Tidal Prediction Form…………………………………………………….…… ………(85) 附图 2 For Finding the Height of the Tide at Times Between High and Low Water…… …….(86) 附图 3 DEVONPORT Mean Spring and Neap Curves………………………………… ..(87)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 、问答题 1绘图说明表示地面一点位置的地理坐标 2.建立大地坐标系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什么是大地水准面?试绘图表示局部区域的地球自然表面、大地水准面以及地球椭圆 体表面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地面上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5试述磁差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改变的因素 6对于航行船舶,驾驶员从何处可査得航行海区的磁差资料? 7.什么是磁罗经自差?试述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改变的因素 8航海上常用的测定罗经差的方法有哪些? 9试述海里的定义,一海里的长度随着什么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我国规定一海里的长度 是多少? 10我国灯标射程是如何定义的?海图上标注的灯标射程是如何确定的? 11.英版资料上灯标射程是如何定义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2.如何判断我国灯标灯光是否有初显(隐)?如何求其初显(隐)距离? 13试述良好的船速校验线应具备哪些条件? 14试述在船速校验线上根据推进器转速来测定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时,如何消除水流对 测定的影响? 15航行船舶利用“主机转速与船速对照表”求得的船速,为什么只能作为参考? 算题 1经差和纬差的计算 1)已知起航点(o,λ)和到达点(q2,2),求纬差D和经差D的数值及符号 (1)q1=31°14N1=121°289E (2)q1=54°376S1=1749061W qp2=01°17.2N2=103°51.3E qp2=14°13.2s12=007°41.6W (3)Q1=02°20.0s1=175°20.5W (4)q1=65°085N1=160°53.5E q2=03°50.5N2=160°523E q2=44°48.1S2=175°20.5W 2)已知起航点(q,)和纬差D、经差D,求到达点(q,A2) (1)q1=43°379N1=0829045W(2)q1=30°43.7s1=177°50.2E Do=05°18.0ND入=120900.W Do=05907.0sD=0049050E (3)q1=25°08.2N2=089328E(4)q1=029078s1=089°328E D Dλ=030°250E Dp=11°04.3ND=004900.9W
5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坐标、方向和距离 一、问答题 1.绘图说明表示地面一点位置的地理坐标。 2.建立大地坐标系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什么是大地水准面?试绘图表示局部区域的地球自然表面、大地水准面以及地球椭圆 体表面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地面上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5.试述磁差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改变的因素。 6.对于航行船舶,驾驶员从何处可查得航行海区的磁差资料? 7.什么是磁罗经自差?试述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改变的因素。 8.航海上常用的测定罗经差的方法有哪些? 9.试述海里的定义,一海里的长度随着什么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我国规定一海里的长度 是多少? 10.我国灯标射程是如何定义的?海图上标注的灯标射程是如何确定的? 11.英版资料上灯标射程是如何定义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2.如何判断我国灯标灯光是否有初显(隐)?如何求其初显(隐)距离? 13.试述良好的船速校验线应具备哪些条件? 14.试述在船速校验线上根据推进器转速来测定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时,如何消除水流对 测定的影响? 15.航行船舶利用“主机转速与船速对照表”求得的船速,为什么只能作为参考? 二、计算题 1.经差和纬差的计算 1)已知起航点(1,1)和到达点(2,2),求纬差 D和经差 D的数值及符号。 (1) 1=3114.'7N 1=12128.'9 E (2) 1=5437.'6S 1=17406.'1W 2=0117.'2N 2=10351.'3 E 2=1413.'2S 2=00741.'6W (3) 1=0220.'0S 1=17520.'5W (4) 1=6508.'5N 1=16053.'5 E 2=0350.'5N 2=16052.'3 E 2=4448.'1S 2=17520.'5W 2)已知起航点(1,1)和纬差 D、经差 D,求到达点(2,2)。 (1) 1=4337.'9N 1=08204.'5W (2) 1=3043.'7S 1=17750.'2 E D=0518.'0N D=12000.'W D=0507.'0S D=00405.'0E (3) 1=2508.'2N 1=08932.'8 E (4) 1=0207.'8S 1=08932.'8 E D=2909.'9S D=03025.'0 E D=1104.'3N D=00400.'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