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区位概况 琼海市地处海南岛东部,距省会海口市86公里,距南端的三亚市 163公里。南距万宁市60公里,西连定安、屯昌县,东濒文昌清澜港, 辖嘉积、中原、博鳌、潭门、长坡、万泉、塔洋、大路、阳江、龙江、 会山、石壁12个镇。辖区内包括203个村(居)委会以及东太、东红、 东升等3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土地总面积 171013.69公顷。 第二节自然条件概况 琼海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4℃,年平均降雨量 2072毫米,年平均日照2155小时,年平均辐射量为每平方米11899千 卡,终年无霜雪,日照充足,高温多雨,台风频繁,干季和雨季分明, 每年6-9月台风和大雨多发 境内地势自西南向东弱倾斜,大部分为沿海低平地带。地形主要由 平原、丘陵、山地三部分构成。东部沿海系海相沉积平原,面积12482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2999;中部为丘陵地带,面积440.20平方公 里,占2574%;西部与西南同定安、琼中、屯昌、万宁等县的交界处多 为山区和半山区,面积为2170平方公里,占1.27%。西南部的白马岭 海拔126440米,为境内最高点。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有大小河流27条。 主要为万泉河、文曲河、加浪河、塔洋河、白蜡溪和九曲江。境内海岸 线长44.40公里。主要港湾有博鳌港、潭门港及青葛港,既是渔港又是 对外交通运输港口
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8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区位概况 琼海市地处海南岛东部,距省会海口市 86 公里,距南端的三亚市 163 公里。南距万宁市 60 公里,西连定安、屯昌县,东濒文昌清澜港, 辖嘉积、中原、博鳌、潭门、长坡、万泉、塔洋、大路、阳江、龙江、 会山、石壁 12 个镇。辖区内包括 203 个村(居)委会以及东太、东红、 东升等 3 个国营农场、1 个华侨农场和 1 个国营林场。土地总面积 171013.69 公顷。 第二节 自然条件概况 琼海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24℃,年平均降雨量 2072 毫米,年平均日照 2155 小时,年平均辐射量为每平方米 118.99 千 卡,终年无霜雪,日照充足,高温多雨,台风频繁,干季和雨季分明, 每年 6-9 月台风和大雨多发。 境内地势自西南向东弱倾斜,大部分为沿海低平地带。地形主要由 平原、丘陵、山地三部分构成。东部沿海系海相沉积平原,面积 1248.2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72.99%;中部为丘陵地带,面积 440.20 平方公 里,占 25.74%;西部与西南同定安、琼中、屯昌、万宁等县的交界处多 为山区和半山区,面积为 21.70 平方公里,占 1.27%。西南部的白马岭 海拔 1264.40 米,为境内最高点。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有大小河流 27 条。 主要为万泉河、文曲河、加浪河、塔洋河、白蜡溪和九曲江。境内海岸 线长 44.40 公里。主要港湾有博鳌港、潭门港及青葛港,既是渔港又是 对外交通运输港口
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第三节社会经济状况 琼海市201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02.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8.1%,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8 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7.3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 加值10135亿元,增长10.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 结构调整为36.513.5:500。与上年相比,一产、二产规模在国民经济构 成中的占比均下调03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对GDP 増长的贡献率为624%。从人均发展水平看,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40451元 第四节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琼海市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5年全市土地总面 积17101369公顷 其中,耕地面积3808203公顷(水田2489681公顷、水浇地7483 公顷、旱地13110.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27%;园地面积827144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37%;林地13021.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62%;草地1424.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18195.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4%;交通运输用地380990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22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85895公顷,占土地总 面积的693%;其他土地1907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2%。土地利 用情况详见附表1
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9 第三节 社会经济状况 琼海市 2015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 202.5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8.1%,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3.8 亿元,增长 5.4%;第二产业增加值 27.39 亿元,增长 7.5%;第三产业增 加值 101.35 亿元,增长 10.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 结构调整为 36.5:13.5:50.0。与上年相比,一产、二产规模在国民经济构 成中的占比均下调 0.3 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 0.6 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62.4%。从人均发展水平看,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 40451 元。 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琼海市 2015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5 年全市土地总面 积 171013.69 公顷。 其中,耕地面积 38082.03 公顷(水田 24896.81 公顷、水浇地 74.83 公顷、旱地 13110.3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2.27%;园地面积 82714.4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8.37%;林地 13021.1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62%;草地 1424.1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8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18195.1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0.64%;交通运输用地 3809.90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2.2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1858.95 公顷,占土地总 面积的 6.93%;其他土地 1907.8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12%。土地利 用情况详见附表 1
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第三章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査与分析 第一节琼海市农用地现状 根据琼海市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统计,2015年琼海市农 用地面积为14113498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8253% 、耕地数量及分布 全市耕地总面积3808203公顷,其中水田2489681公顷,占耕地 总面积的6538%,水浇地74.8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0.20%,旱地 13110.3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443%。 琼海市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面连接海南岛中部地区,东临南海 具有西高东低、背山面海的特点。母瑞山向东伸展的余脉,构成了琼海 西部的低山和丘陵地形,自西向东形成山地(低山)、高丘陵、低丘陵、 合地、阶地等地貌。中部丘陵台地特别是万泉河两岸冲击平原是主要的 耕地分布区,均有集中连片耕地分布 全市耕地集中连片区主要集中的以嘉积为中心,向西北-东南两极扩 散集中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耕地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乡镇有长坡镇、 中原镇、嘉积镇、大路镇和阳江镇,以上乡镇的耕地面积总和为22648.9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974%,其余各乡镇的耕地面积均少于50万亩 耕地面积最大的乡镇为长坡镇,耕地面积为5079.59公顷;面积最小的 乡镇为龙江镇,耕地面积为149347公顷 二、耕地等级 根据琼海市2016年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琼海市耕地质量 等别(国家利用等)分布范围为5等-11等。按照13等-15等为低等地
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10 第三章 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琼海市农用地现状 根据琼海市 2015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统计,2015 年琼海市农 用地面积为 141134.98 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 82.53%。 一、耕地数量及分布 全市耕地总面积 38082.03 公顷,其中水田 24896.81 公顷,占耕地 总面积的 65.38%,水浇地 74.83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0.20%,旱地 13110.39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34.43%。 琼海市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面连接海南岛中部地区,东临南海, 具有西高东低、背山面海的特点。母瑞山向东伸展的余脉,构成了琼海 西部的低山和丘陵地形,自西向东形成山地(低山)、高丘陵、低丘陵、 台地、阶地等地貌。中部丘陵台地特别是万泉河两岸冲击平原是主要的 耕地分布区,均有集中连片耕地分布。 全市耕地集中连片区主要集中的以嘉积为中心,向西北-东南两极扩 散集中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耕地面积在 5.0 万亩以上的乡镇有长坡镇、 中原镇、嘉积镇、大路镇和阳江镇,以上乡镇的耕地面积总和为 22648.92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59.74%,其余各乡镇的耕地面积均少于 5.0 万亩。 耕地面积最大的乡镇为长坡镇,耕地面积为 5079.59 公顷;面积最小的 乡镇为龙江镇,耕地面积为 1493.47 公顷。 二、耕地等级 根据琼海市 2016 年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琼海市耕地质量 等别(国家利用等)分布范围为 5 等-11 等。按照 13 等-15 等为低等地
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9等-12等为中等地、5等-8等为高等地、1等-4等为优等地的划分原则, 2015年,琼海市高等地面积323182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486%, 中等地面积576374公顷,占琼海市耕地总面积的1514%,无低等地, 农用地整理工作仍有一定的空间 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看,琼海市耕地普遍存在沟、渠、路不配套,农田基础设施 配套不完善,农田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差,多数土地 利用不合理和不充分,耕作管理粗放等问题,而通过各地的土地整理实 践表明,通过对现有农田深入挖潜,合理规划布局道路沟渠,平整归并 零散地块,通过田、水、路、林综合配套治理,农作物产量可得到一定 程度的提高。从耕地资源储备情况来看,十年的农用地整理工作,已对 全市部分耕地条件好、集中连片的资源进行了整治。目前可整理资源整 治难度和成本增大。在以往整理过程中只注意整理数量、质量,对耕地 生态及农田防护理念鲜有涉及,导致部分耕地,即使是整理过的耕地, 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仍然不足 四、农用地整治情况 琼海市积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修编完成《琼海市土地整治规 划(20112015年)》,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十二五” 期间全市共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规模13960.32公顷(其中涉及基本农田整 理面积为11733.83公顷、农用地整理71770公顷),通过农用地整理 充耕地4401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100.06公顷,提高了农业 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促进了耕地保护
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11 9 等-12 等为中等地、5 等-8 等为高等地、1 等-4 等为优等地的划分原则, 2015 年,琼海市高等地面积 32318.29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84.86%, 中等地面积 5763.74 公顷,占琼海市耕地总面积的 15.14%,无低等地, 农用地整理工作仍有一定的空间。 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看,琼海市耕地普遍存在沟、渠、路不配套,农田基础设施 配套不完善,农田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差,多数土地 利用不合理和不充分,耕作管理粗放等问题,而通过各地的土地整理实 践表明,通过对现有农田深入挖潜,合理规划布局道路沟渠,平整归并 零散地块,通过田、水、路、林综合配套治理,农作物产量可得到一定 程度的提高。从耕地资源储备情况来看,十年的农用地整理工作,已对 全市部分耕地条件好、集中连片的资源进行了整治。目前可整理资源整 治难度和成本增大。在以往整理过程中只注意整理数量、质量,对耕地 生态及农田防护理念鲜有涉及,导致部分耕地,即使是整理过的耕地, 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仍然不足。 四、农用地整治情况 琼海市积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修编完成《琼海市土地整治规 划(2011-2015 年)》,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十二五” 期间全市共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规模 13960.32 公顷(其中涉及基本农田整 理面积为 11733.83 公顷、农用地整理 717.70 公顷),通过农用地整理补 充耕地 44.01 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 100.06 公顷,提高了农业 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促进了耕地保护
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第二节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测算方法 本专题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按以下步骤开展: (1)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手段,筛选出各行政村内可开展 农用地整治的耕地及其周边符合条件的闲散地等,确定可整治农用地规 模, (2)分析各村历年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统计出各村历年已实施 项目中,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系数,确定各行政村规划期内农用地整治 新增耕地系数 (3)计算各村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将各村待整洽农用地规模乘 以各村新増耕地系数,即得各村农用地整洽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公式 如下 △S=∑(a1×S,) 其中:i=1,…,n;n为某乡镇行政村的个数: a=△S/S ΔS——乡镇新增地率; S_—某村待整治耕地面积; a——某村新增耕 农用地面积; a——乡镇新增耕地系数; S——乡镇待整治农用地总面积 4)汇总各行政村待整治农用地面积、新増耕地系数和新増耕地 面积,得出各乡镇和全市农用地整治潜力
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 12 第二节 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一、测算方法 本专题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按以下步骤开展: (1)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手段,筛选出各行政村内可开展 农用地整治的耕地及其周边符合条件的闲散地等,确定可整治农用地规 模。 (2)分析各村历年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统计出各村历年已实施 项目中,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系数,确定各行政村规划期内农用地整治 新增耕地系数。 (3)计算各村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将各村待整治农用地规模乘 以各村新增耕地系数,即得各村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公式 如下: 1 ( ) n i i i S S 其中:i=1,……,n;n 为某乡镇行政村的个数; S S ; S ——乡镇新增地率; i S ——某村待整治耕地面积; i——某村新增耕 农用地面积; ——乡镇新增耕地系数; S ——乡镇待整治农用地总面积。 (4)汇总各行政村待整治农用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和新增耕地 面积,得出各乡镇和全市农用地整治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