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口腔方向)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较 为全面,具有广博宽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创新潜能和国际化视野的高 层次口腔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标准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爱校情怀;能够积极地认识医师 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态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意识, 并为维护病人、专业和社会的利益做出积极努力 2.掌握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 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表达和管理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社会卫生系统的基 本要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 宣教意识和能力 5.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具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 基本的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专业词汇听、说、读、写,能熟练地阅读专 业文献资料 7.具有信息管理和运用基本能力,能够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用于指导临床 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和时间分配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较 为全面,具有广博宽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创新潜能和国际化视野的高 层次口腔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标准: 1.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爱校情怀;能够积极地认识医师 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态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意识, 并为维护病人、专业和社会的利益做出积极努力; 2. 掌握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 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表达和管理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社会卫生系统的基 本要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 宣教意识和能力; 5. 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具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 基本的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6.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专业词汇听、说、读、写,能熟练地阅读专 业文献资料; 7. 具有信息管理和运用基本能力,能够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用于指导临床 实践活动。 二、修业年限和时间分配
1.修业年限为八年。 2.时间安排: 公共基础课程,时间1年; 基础医学课程,时间1.5年; 临床医学课程,时间0.5年 口腔医学课程1年 口腔医学本科阶段实习教学,时间1年; 口腔二级学科临床技能培养和科硏培训,时间3年。 3.时间分配 早接触 学年教学考试军训入学教育实习幢/假期合计 4 36 4 八 52 合计146 202 416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2.主要必修课程: 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人体的构造、代谢与能量等人体疾病与 健康基础课程。循环、呼吸、消化系统等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诊断学、内科学、 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口腔基础医学、牙体牙髓病、牙周病、□腔黏膜病、 牙列缺损缺失疾病、口腔颌面部非肿瘤、牙列及颅颌面畸形、口腔颌面部肿瘤
33 1. 修业年限为八年。 2. 时间安排: 公共基础课程,时间 1 年; 基础医学课程,时间 1.5 年; 临床医学课程,时间 0.5 年; 口腔医学课程 1 年; 口腔医学本科阶段实习教学,时间 1 年; 口腔二级学科临床技能培养和科研培训,时间 3 年。 3. 时间分配 学年 教学 考试 军训 入学教育 实习 早接触 临床 假期 合计 一 34 4 2 1 1 10 52 二 36 4 12 52 三 36 4 12 52 四 36 4 12 52 五 2 50 52 六 2 50 52 七 2 50 52 八 52 52 合计 146 18 2 1 202 1 46 416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2. 主要必修课程: 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人体的构造、代谢与能量等人体疾病与 健康基础课程。循环、呼吸、消化系统等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诊断学、内科学、 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口腔基础医学、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 牙列缺损缺失疾病、口腔颌面部非肿瘤、牙列及颅颌面畸形、口腔颌面部肿瘤、 45
口腔种植、儿童口腔疾病、口腔公共卫生等临床及口腔专业课程。 3.选修课:(包括必选课)要求学生前五年必须修满24学分(军训2学分社 会实践2学分人文社科类6学分专业基础类4学分专业方向类10学分)。 四、教学基本要求 1.充分借鉴国内外长学制医学教育的有益经验,将学生的职业价值、态度 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 判性思维和硏究等多个方面的培养融合在整个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中。 2.重视早期接触临床。安排学生到医院的相关科室见习、观摩,帮助学生 尽早熟悉专业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对医学科学的兴趣,努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尽早进入职业角色 3.强化外语分级教学。1-2年级加强公共英语应用能力培养,3-5年级加强 公共英语和普通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要求在第五年通过大学英语六级 考试,并将其作为分流淘汰的硬性指标,6-8年级通过专科学习,要求能熟练在 使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课堂讨论、考试、读书报告、查房、病例讨论、毕业 论文等环节中掌握专业英文阅读与听、说、写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习第二外语。 4.课程设置强调整合性,各阶段既有侧重,又互相联接和交错。理论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 养。专业培养和素质教育并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课程设置上, 主干课程以疾病为导向,打破传统教学的普通基础一医学基础一医学专业的分段 教学方式,采取基础与临床整合、学科理论与实践操作同步交叉学习、淡化学科 界限,开展融形态和功能、基础和临床为一体的立体式教学,使学生对口腔疾病 的诊断与治疗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相结合; 个体疾病诊治与社会群体健康维护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5.改革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设立分 阶段的导师制,加强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指导。注重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
34 口腔种植、儿童口腔疾病、口腔公共卫生等临床及口腔专业课程。 3. 选修课:(包括必选课)要求学生前五年必须修满 24 学分(军训 2 学分 社 会实践 2 学分 人文社科类 6 学分 专业基础类 4 学分 专业方向类 10 学分)。 四、教学基本要求 1. 充分借鉴国内外长学制医学教育的有益经验,将学生的职业价值、态度、 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 判性思维和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培养融合在整个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中。 2. 重视早期接触临床。安排学生到医院的相关科室见习、观摩,帮助学生 尽早熟悉专业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对医学科学的兴趣,努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尽早进入职业角色。 3. 强化外语分级教学。1-2 年级加强公共英语应用能力培养,3-5 年级加强 公共英语和普通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要求在第五年通过大学英语六级 考试,并将其作为分流淘汰的硬性指标,6-8 年级通过专科学习,要求能熟练在 使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课堂讨论、考试、读书报告、查房、病例讨论、毕业 论文等环节中掌握专业英文阅读与听、说、写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习第二外语。 4. 课程设置强调整合性,各阶段既有侧重,又互相联接和交错。理论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 养。专业培养和素质教育并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课程设置上, 主干课程以疾病为导向,打破传统教学的普通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分段 教学方式,采取基础与临床整合、学科理论与实践操作同步交叉学习、淡化学科 界限,开展融形态和功能、基础和临床为一体的立体式教学,使学生对口腔疾病 的诊断与治疗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相结合; 个体疾病诊治与社会群体健康维护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5. 改革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设立分 阶段的导师制,加强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指导。注重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 46
探索和创新性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善于思索,勇于探讨,自主学习。在进一步 提高课堂授课和床旁教学的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增加自学和课堂讨论的时间,以 问题为引导”和“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时占课程理论课总学时的10-20%, 加强教学互动;积极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提高 学习效率;采取精选、分散的方法,开设部分专业基础类、医学科学进展类的课 程或医学高级讲座。 6.注重科研能力培养,分阶段达到培养目标。实验教学除完成基本的验证 性实验内容外,有规划地开展综合性和自主设计性实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小组 活动和社会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 新能力,将临床科研训练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注重科研全程训练的每个节 点。组织学生开展文献检索、课题设计、实验及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科研实践, 并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7.加强二级学科的临床技能培训,保证学科轮转的覆盖面,保证临床实践 的时间和质量。 8.建立科学合理的客观的教学质量目标评估体系。分阶段确定培养目标及 考核指标。认真进行质量监督评估,适当考虑不同阶段的出口,合理分流,并与 其他学位相互衔接。 9.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行全程分段式导师制,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的帮助和 指导。公共基础、基础医学阶段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二级学科培养阶段,导师负责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指 导学生运用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学位论文,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五、科研和论文 临床科研训练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硏思想和创新意 识。同时,了解科研的全过程,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在科研训练结束时 完成一篇合乎要求的学位论文
35 探索和创新性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善于思索,勇于探讨,自主学习。在进一步 提高课堂授课和床旁教学的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增加自学和课堂讨论的时间,“以 问题为引导”和“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时占课程理论课总学时的 10-20%, 加强教学互动;积极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提高 学习效率;采取精选、分散的方法,开设部分专业基础类、医学科学进展类的课 程或医学高级讲座。 6. 注重科研能力培养,分阶段达到培养目标。实验教学除完成基本的验证 性实验内容外,有规划地开展综合性和自主设计性实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小组 活动和社会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 新能力,将临床科研训练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注重科研全程训练的每个节 点。组织学生开展文献检索、课题设计、实验及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科研实践, 并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7. 加强二级学科的临床技能培训,保证学科轮转的覆盖面,保证临床实践 的时间和质量。 8. 建立科学合理的客观的教学质量目标评估体系。分阶段确定培养目标及 考核指标。认真进行质量监督评估,适当考虑不同阶段的出口,合理分流,并与 其他学位相互衔接。 9.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行全程分段式导师制,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的帮助和 指导。公共基础、基础医学阶段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二级学科培养阶段,导师负责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指 导学生运用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学位论文,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五、科研和论文 临床科研训练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想和创新意 识。同时,了解科研的全过程,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在科研训练结束时, 完成一篇合乎要求的学位论文。 47
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课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2)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3)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 研究的能力。 在进入二级学科训练阶段时,导师(或导师小组)在指定临床培养计划的同 时确定研究方向。 六、毕业认定和学位授予 1.在第五学年末,完成应修的全部必修课程和学位课程,考试成绩符合要 求;选修课程合格并达到规定学分;达到规定的临床实习要求,通过学校组织的 毕业综合考试,授予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2.八年制学生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关于在长学制学生中实行分流制度 的通知》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考核,合格者进入后续阶段培养。分流者直接毕业 或攻读其他学位。 3.在第八学年初,参加卫生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证书。在第八年末, 完成应修的全部必修课程和学位课程,考试成绩符合要求;选修课程合格并达到 规定学分;临床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思想品德 和素质考核合格以上;无不得予以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违法违纪和学籍处理情况; 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发给博士研究生毕 业证书。 附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口腔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
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课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2)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3)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 研究的能力。 在进入二级学科训练阶段时,导师(或导师小组)在指定临床培养计划的同 时确定研究方向。 六、毕业认定和学位授予 1. 在第五学年末,完成应修的全部必修课程和学位课程,考试成绩符合要 求;选修课程合格并达到规定学分;达到规定的临床实习要求,通过学校组织的 毕业综合考试,授予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2. 八年制学生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关于在长学制学生中实行分流制度 的通知》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考核,合格者进入后续阶段培养。分流者直接毕业 或攻读其他学位。 3. 在第八学年初,参加卫生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证书。在第八年末, 完成应修的全部必修课程和学位课程,考试成绩符合要求;选修课程合格并达到 规定学分;临床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思想品德 和素质考核合格以上;无不得予以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违法违纪和学籍处理情况; 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发给博士研究生毕 业证书。 附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口腔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