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学会2019年年报 、学会工作概述 2019年本会在中国科协和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各分会、专业委员会、省动物 学会及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加强组织建设,召开了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 了理事会工作报告及财务报告,修改了学会章程,通过了新的学会章程及会费标准,进行了学会理 事会的换届改选,党委也进行了换届改选,成立了监事会。通过学会会员系统发展会员1018名 截止2019年12月底会员系统在册会员14272名。本会有18个专业性分会、专业委员会;举荐人 才,促进人才成长;努力提高本会主办期刊质量,3个英文期刊被SCI收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 响力期刊, CURRENT ZOOLOGK(动物学报)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支持 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 Avian research(鸟类学研究)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 动计划的梯队期刊类项目支持:;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和竞赛等,发挥科普交 流阵地作用 积极发挥学术交流主战场作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打造学术精品活动,2019年组织召开 了16次内地学术会议、讲座、学术报告会,共有5035位参加,交流学术论文2058篇。全年编辑 出版论文摘要集13本 2019年主办及承办国际会议2次,共有1529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其中国外专家355位,收 到论文摘要444篇,其中国外专家163篇。接待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会、国际灵长类学会专家等 国际组织人员来华学术访问交流2次 组织6个代表团141位专家、学者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推荐1名优秀青年作为国际组织后备人才,获得中国科协国际组织专项支持资助其赴美国芝加 哥参加国际蛛形学大会,进行学术交流并观摩国际组织的会议组织,及组织的运作模式。 具体情况概述如下: 二、组织构架
1 中国动物学会 2019 年年报 一、学会工作概述 2019 年本会在中国科协和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各分会、专业委员会、省动物 学会及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加强组织建设,召开了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 了理事会工作报告及财务报告,修改了学会章程,通过了新的学会章程及会费标准,进行了学会理 事会的换届改选,党委也进行了换届改选,成立了监事会。通过学会会员系统发展会员 1018 名, 截止 2019 年 12 月底会员系统在册会员 14272 名。本会有 18 个专业性分会、专业委员会;举荐人 才,促进人才成长;努力提高本会主办期刊质量,3 个英文期刊被 SCI 收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 响力期刊,CURRENT ZOOLOGY(动物学报)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支持, 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Avian Research(鸟类学研究)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 动计划的梯队期刊类项目支持;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和竞赛等,发挥科普交 流阵地作用。 积极发挥学术交流主战场作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打造学术精品活动,2019 年组织召开 了 16 次内地学术会议、讲座、学术报告会,共有 5035 位参加,交流学术论文 2058 篇。全年编辑 出版论文摘要集 13 本。 2019 年主办及承办国际会议 2 次,共有 1529 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其中国外专家 355 位,收 到论文摘要 444 篇,其中国外专家 163 篇。接待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会、国际灵长类学会专家等 国际组织人员来华学术访问交流 2 次。 组织 6 个代表团 141 位专家、学者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推荐 1 名优秀青年作为国际组织后备人才,获得中国科协国际组织专项支持资助其赴美国芝加 哥参加国际蛛形学大会,进行学术交流并观摩国际组织的会议组织,及组织的运作模式。 具体情况概述如下: 二、组织构架 (一)
理事会 常务理事会 专业员会 工作组 秘书处 原生肋物学分 哥三学受员尝 人二作尝 形甲没具尝 举造二作受员曲 际二作柔云尝 出松内计证学 两呢学分 要要要 员员员员 较进化进论么袭 甲分 举党器二 作没尝 及子品留 扑二作开尝 科三化二作尝 (二)理事会领导机构 2019年8月进行了理事会换届改选,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领导机构 理事长:孟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 副理事长: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冯江、李保国、张正旺、张知彬(欧洲科学院院士)、 陈广文、杨光、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董贵信、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 秘书长:魏辅文(兼) (三)理事会党委: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党委委员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书记:张知彬(欧洲科学院院士) 副书记: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微波(中国科学院院士) 组织委员: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 纪委委员:孙青原
2 (二)理事会领导机构: 2019 年 8 月进行了理事会换届改选,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领导机构: 理 事 长:孟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 副理事长: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冯 江、李保国、张正旺、张知彬(欧洲科学院院士)、 陈广文、杨 光、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董贵信、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 秘 书 长:魏辅文(兼) (三)理事会党委: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党委委员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书 记:张知彬(欧洲科学院院士) 副 书 记: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微波(中国科学院院士) 组织委员: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 纪委委员:孙青原
宣传委员:陈广文 党委委员:冯江、孙青原、李枢强、宋微波(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永文(女)、 张知彬(欧洲科学院院士)、陈广文、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 党委公办室主任:张永文(女) (四)监事会机构: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监事会成员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监事长:张希武 副监事长:孙悦华 监事:孙悦华、张希武、黄乘明 (五)中国动物学会18个分会、专业委员会 兽类学分会、鸟类学分会、两栖爬行学分会、鱼类学分会、甲壳动物学分会、贝类学分会、蛛 形学专业委员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细胞与显微技术学分 会、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比较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生物进化理论专业委员会、动物行为学分 会、斑马鱼分会、灵长类学分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 三、学会党建 本会于2016年10月在理事会层面成立了党委,由9名党委委员组成;2019年8月24日理事会党 委进行了换届改选。学会秘书处与国际动物学会秘书处联合建立了党建活动小组。学会党组织在学 会工作中积极发挥政治核心、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开展党建活动。 1.8月24日,召开了第十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新的会章,将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 动,坚持党对学会的全面领导写入中国动物学会章程第四条 2.8月24日,召开理事党员大会,与会的64位党员理事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新 届理事会党委冯江、孙青原、李枢强、宋微波、张永文(女)、张知彬、陈广文、桂建芳、魏辅 文9位委员。9位党委委员召开会议,并进行了分工,张知彬任党委书记,桂建芳、宋微波任党委 副书记,魏辅文任组织委员,孙青原任纪委委员,陈广文任宣传委员,张永文任党委办公室主任 党委委员会讨论了学会党委今后的工作 3.5月19日,本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普华永道等单位开展“携手外来务工人员子 弟小学学生走进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活动,40余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活动,普华永道的26 位志愿者参加。12月19~21日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开展了第八届全国自然科学场馆科普 人员培训班,160名学员参加。这2项活动也是学会党委和学会秘书处所在党支部开展的党建活动。 4.8月27日,学会党建活动小组党员参加了所在党支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 动,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信念·传承·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5.9月19日,学会党员参加所在党支部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东李庄村党支部牵手合作、结 对共建活动,共建活动得到了双方支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两支部党员代表共计20人参加此次 支部共建活动,党支部吕秀霞书记、东李庄村支部杨德明书记分别交流各自支部的党建情况;参观 了昌平革命历史纪念馆,追忆纪念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学术主要工作
3 宣传委员:陈广文 党委委员:冯 江、孙青原、李枢强、宋微波(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永文(女)、 张知彬(欧洲科学院院士)、陈广文、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 党委公办室主任:张永文(女) (四)监事会机构: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监事会成员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监 事 长:张希武 副监事长:孙悦华 监 事:孙悦华、张希武、黄乘明 (五)中国动物学会 18 个分会、专业委员会: 兽类学分会、鸟类学分会、两栖爬行学分会、鱼类学分会、甲壳动物学分会、贝类学分会、蛛 形学专业委员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细胞与显微技术学分 会、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比较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生物进化理论专业委员会、动物行为学分 会、斑马鱼分会、灵长类学分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 三、 学会党建 本会于 2016 年 10 月在理事会层面成立了党委,由 9 名党委委员组成;2019 年 8 月 24 日理事会党 委进行了换届改选。学会秘书处与国际动物学会秘书处联合建立了党建活动小组。学会党组织在学 会工作中积极发挥政治核心、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开展党建活动。 1. 8 月 24 日,召开了第十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新的会章,将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 动,坚持党对学会的全面领导写入中国动物学会章程第四条。 2. 8 月 24 日,召开理事党员大会,与会的 64 位党员理事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新 一届理事会党委冯江、孙青原、李枢强、宋微波、张永文(女)、张知彬、陈广文、桂建芳、魏辅 文 9 位委员。9 位党委委员召开会议,并进行了分工,张知彬任党委书记,桂建芳、宋微波任党委 副书记,魏辅文任组织委员,孙青原任纪委委员,陈广文任宣传委员,张永文任党委办公室主任。 党委委员会讨论了学会党委今后的工作。 3. 5 月 19 日,本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普华永道等单位开展“携手外来务工人员子 弟小学学生走进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活动,40 余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活动,普华永道的 26 位志愿者参加。12 月 19~21 日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开展了第八届全国自然科学场馆科普 人员培训班,160 名学员参加。这 2 项活动也是学会党委和学会秘书处所在党支部开展的党建活动。 4. 8 月 27 日,学会党建活动小组党员参加了所在党支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 动,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信念•传承•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5. 9 月 19 日,学会党员参加所在党支部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东李庄村党支部牵手合作、结 对共建活动,共建活动得到了双方支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两支部党员代表共计 20 人参加此次 支部共建活动,党支部吕秀霞书记、东李庄村支部杨德明书记分别交流各自支部的党建情况;参观 了昌平革命历史纪念馆,追忆纪念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学术主要工作
(一)智库和决策咨询 1.开展国际发育生物学发展战略研讨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国际斑马鱼大会期间,组织专家 进行研讨,后期将组织专家继续着眼于“国际发育生物学发展战略”硏究 2.组织推荐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经过理事、分会的推荐,常务理事会 的讨论审定,本会推荐了3项会员科学进展,其中会员王文、邱强、陈垒的“反刍动物基因组进化 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启示”成果,获得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3.《动物学名词释义》学会自2013年开始组织30多位专家从事动物学名词释义工作,截 止到2019年该项工作还在进行中。 (二)学术交流 2019年组织召开了16次内地学术会议、学术报告会,共有5035位参加,交流学术论文2019 篇。全年编辑出版论文摘要集13本。 1.中国动物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8月23~25日在陕西 省西安市召开。730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收到论文摘要274篇。邀请10位专家作大会特 邀报告,其中2位国际知名专家,另有209位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逐步将学会的学术年会国际化。 会员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136名理事,选举产生了中 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监事会监事3名,举手表决方式通过了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 告、章程修改报告、新的章程,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会员会费标准。 2.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换届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于7月12~17日在沈阳师范大学 召开。28家单位的146名代表及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的 Facundo Labarque教授和 Daniele Polotow教授参加了大会,收到论文摘要23篇。大会安排了2个特邀报告和21个分组报告。中国 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占起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颜亨梅教授、河北大学张俊霞副教授、湖 北大学张士昶副教授、南昌大学邹志文副教授、河北大学张超副教授、沈阳师范大学姚志远副教授、 湖北大学赵耀老师等30位与会学者及同学作了学术报告或墙报交流。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中国动 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46名委员,并召开了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了第八届委员会负责人,主任委员为李枢强研究员,副主任委员为陈建教授、张锋教授、彭贤锦教 授,聘任赵喆为秘书长,委员进行了分工。 3.甲壳动物学分会换届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于11月8~10日在海口市举行。70余 家单位和企业350余位从事甲壳动物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企业人员出席本次大会。130 余位甲壳动物学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分别围绕“甲壳动物分类学与生物多样性”、“生态与环境毒 理学”、“遗传学与种质改良”、“免疫学与病害防治”、“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水产养殖 与营养调控”等方面进行学术研讨。甲壳动物学分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新正向全体参会代表作了第 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并听取了参会代表意见。会议选举产生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委员 会选举产生负责人,主任委员为李新正,副主任委员为何建国、孔杰、李富花、王克坚、王群、战 文斌;聘任李诗豪为秘书长 4.动物行为学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全国动物行为学第七次研讨会于11月15~18日在海 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288名代表(含学生代表105名)参加了本届学术盛会 此外,新加坡大学李代芹、日本筑波大学 Sonoko0gawa和法国巴黎大学 Anders moller等也参加 了大会。会议安排了8个大会特邀报告,5个专题会议,有57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展示交流了 72个壁报。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30篇。会议还进行了动物行为学分会换届工作。与会代表选举产 生了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并召开了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 生了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并进行了分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健旭 研究员当选为主任委员,李进华、贾志云、梁伟、刘定震、齐晓光、邰发道、尹东敏等为副主任委 员,并和陈嘉妮、李忠秋等组成常务委员会,刘定震兼任秘书长,刘伟为常务副秘书长,大家一致
4 (一)智库和决策咨询 1. 开展国际发育生物学发展战略研讨 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国际斑马鱼大会期间,组织专家 进行研讨,后期将组织专家继续着眼于“国际发育生物学发展战略”研究。 2. 组织推荐 2019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经过理事、分会的推荐,常务理事会 的讨论审定,本会推荐了 3 项会员科学进展,其中会员王文、邱强、陈垒的“反刍动物基因组进化 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启示”成果,获得 2019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3. 《动物学名词释义》 学会自 2013 年开始组织 30 多位专家从事动物学名词释义工作,截 止到 2019 年该项工作还在进行中。 (二)学术交流 2019 年组织召开了 16 次内地学术会议、学术报告会,共有 5035 位参加,交流学术论文 2019 篇。全年编辑出版论文摘要集 13 本。 1. 中国动物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于8月23~25日在陕西 省西安市召开。730 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收到论文摘要 274 篇。邀请 10 位专家作大会特 邀报告,其中 2 位国际知名专家,另有 209 位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逐步将学会的学术年会国际化。 会员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 136 名理事,选举产生了中 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监事会监事 3 名,举手表决方式通过了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 告、章程修改报告、新的章程,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会员会费标准。 2. 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换届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于7月12~17日在沈阳师范大学 召开。28 家单位的 146 名代表及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的 Facundo Labarque 教授和 Daniele Polotow 教授参加了大会,收到论文摘要 23 篇。大会安排了 2 个特邀报告和 21 个分组报告。中国 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占起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颜亨梅教授、河北大学张俊霞副教授、湖 北大学张士昶副教授、南昌大学邹志文副教授、河北大学张超副教授、沈阳师范大学姚志远副教授、 湖北大学赵耀老师等 30 位与会学者及同学作了学术报告或墙报交流。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中国动 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 46 名委员,并召开了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了第八届委员会负责人,主任委员为李枢强研究员,副主任委员为陈建教授、张锋教授、彭贤锦教 授,聘任赵喆为秘书长,委员进行了分工。 3. 甲壳动物学分会换届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 于 11 月 8~10 日在海口市举行。70 余 家单位和企业 350 余位从事甲壳动物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企业人员出席本次大会。130 余位甲壳动物学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分别围绕“甲壳动物分类学与生物多样性”、“生态与环境毒 理学”、“遗传学与种质改良”、“免疫学与病害防治”、“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水产养殖 与营养调控”等方面进行学术研讨。甲壳动物学分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新正向全体参会代表作了第 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并听取了参会代表意见。会议选举产生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委员 会选举产生负责人,主任委员为李新正,副主任委员为何建国、孔杰、李富花、王克坚、王群、战 文斌;聘任李诗豪为秘书长。 4. 动物行为学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全国动物行为学第七次研讨会 于 11 月 15~18 日在海 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全国 31 个省份的 288 名代表(含学生代表 105 名)参加了本届学术盛会。 此外,新加坡大学李代芹、日本筑波大学 Sonoko Ogawa 和法国巴黎大学 Anders Moller 等也参加 了大会。会议安排了 8 个大会特邀报告,5 个专题会议,有 57 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展示交流了 72 个壁报。会议收到论文摘要 130 篇。会议还进行了动物行为学分会换届工作。与会代表选举产 生了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并召开了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 生了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并进行了分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健旭 研究员当选为主任委员,李进华、贾志云、梁伟、刘定震、齐晓光、邰发道、尹东敏等为副主任委 员,并和陈嘉妮、李忠秋等组成常务委员会,刘定震兼任秘书长,刘伟为常务副秘书长,大家一致
同意推举蒋志刚研究员为名誉主任委员。 5.贝类学分会换届会暨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于11月19~2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 开。70多个单位的323名代表参会。举行了第一届“张福绥贝类学奖”青年创新奖(威海长青杯) 颁奖仪式。该奖项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贝类学分会第十 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国范研究员宣读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关于授予董云伟、张琳琳两位同志张福 绥贝类学奖的决定”。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王卫民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周晓农硏究员、大连海洋大学王玲玲教授分别就“柳州螺蛳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医学贝类的 入侵方式与扩散趋势的研究”、“贝类免疫识别机制”作了大会报告。邀请广西阿蚌丁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代表介绍了公司在牡蛎全产业链技术研发特别是高值化产品开发上的最新进展。会议收到 摘要162篇,会议安排口头报告83个,包括特邀报告1个、大会报告4个、专题报告78个,展示 墙报43个。与会代表围绕“贝类与绿色发展”大会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会员选举产生了贝 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69位委员,新当选的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议,选举产生了69位常 务委员及委员会负责人,主任委员为包振民院士,方建光、刘保忠、吴小平、宋林生、林志华、周 晓农、柯才焕、阙华勇为副主任委员,由主任委员包振民院士提名,经委员会审议通过,聘任阙华 勇研究员兼任秘书长,许飞、郑小东为副秘书长。 6.第十五届翠鸟论坛于8月7~8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130余位青年学生参加。来自20 余所高校36名同学作了口头报告,内容涉及鸟类繁殖对策与适应、性选择、分子进化、迁徙生态、 保护生物学等领域,青年鸟类学家和研究生的报告精彩不断,反映了我国鸟类学发展的强大后劲。 7.第15届中国鸟类学大会于8月8~1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来自我 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及美国、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国家的600余名代表参会, 收到论文摘要156篇。大会邀请了东北师范大学王海涛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杜卫国研究员 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沈圣峰硏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硏究所雷富民硏究员作大 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嘉妮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硏究中心王鑫博士作大会青 年报告。特别邀请了2位国外学者作大会报告,普林斯顿大学的 David wilcove教授分享了他在东 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研究,介绍了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对鸟类群落特征的影响:广西大学的Eben Goodale教授介绍了他在斯里兰卡、印度和我国南方地区对鸟类混合物种集群行为的研究,探讨鸟 类群落稳定性的维持机制,强调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维持物种间关系网络的重要性。本届大 会共设置了8个专题报告会,13个口头报告会,2个研究生英文报告专题 8.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和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的第三次联合学术年会 暨生殖生物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和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于9月19~21日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召开。600位专家、学者参加,收到论文摘要213篇。代表主要针对“配子 发生调控与生殖相关疾病”、“胚胎发育调控与妊娠维持”和“新技术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三大主 题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生殖生物学分会会员代表选举产生了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第八 届委员会147名委员。委员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生殖生物学分会负责人,主任委员为王红梅,副 主任委员为王磊、王海滨、孙斐、李伟、范衡宇、胡志斌、髙绍荣,聘任高飞为秘书长 9.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讨论会于9月20~2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242名 学者和研究生参加,收到论文摘要173篇。会议邀请5位专家作大会报告,49位学者作专题报告, 52位研究生作专场报告。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于 2020年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第四届原生动物学分会青年学者研讨会,2020年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第二届原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研讨会,2021年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 十一次换届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讨论会,2022年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第五届原生动物学分会青年 学者研讨会 10.表型可塑性与个体变异一从生理生态到种群生态全国学术研讨会于10月10~12日在重 庆师范大学召开。150名研究生参加。6位专家作了大会特邀报告,15位专家作大会报告,13位研
5 同意推举蒋志刚研究员为名誉主任委员。 5. 贝类学分会换届会暨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于 11 月 19~20 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 开。70 多个单位的 323 名代表参会。举行了第一届“张福绥贝类学奖”青年创新奖(威海长青杯) 颁奖仪式。该奖项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贝类学分会第十 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国范研究员宣读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关于授予董云伟、张琳琳两位同志张福 绥贝类学奖的决定”。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王卫民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周晓农研究员、大连海洋大学王玲玲教授分别就“柳州螺蛳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医学贝类的 入侵方式与扩散趋势的研究”、“贝类免疫识别机制”作了大会报告。邀请广西阿蚌丁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代表介绍了公司在牡蛎全产业链技术研发特别是高值化产品开发上的最新进展。会议收到 摘要 162 篇,会议安排口头报告 83 个,包括特邀报告 1 个、大会报告 4 个、专题报告 78 个,展示 墙报 43 个。与会代表围绕“贝类与绿色发展”大会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会员选举产生了贝 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 69 位委员,新当选的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议,选举产生了 69 位常 务委员及委员会负责人,主任委员为包振民院士,方建光、刘保忠、吴小平、宋林生、林志华、周 晓农、柯才焕、阙华勇为副主任委员,由主任委员包振民院士提名,经委员会审议通过,聘任阙华 勇研究员兼任秘书长,许飞、郑小东为副秘书长。 6. 第十五届翠鸟论坛 于 8 月 7~8 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130 余位青年学生参加。来自 20 余所高校 36 名同学作了口头报告,内容涉及鸟类繁殖对策与适应、性选择、分子进化、迁徙生态、 保护生物学等领域,青年鸟类学家和研究生的报告精彩不断,反映了我国鸟类学发展的强大后劲。 7. 第 15 届中国鸟类学大会 于 8 月 8~11 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来自我 国 33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及美国、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国家的 600 余名代表参会, 收到论文摘要 156 篇。大会邀请了东北师范大学王海涛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杜卫国研究员、 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沈圣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作大 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嘉妮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鑫博士作大会青 年报告。特别邀请了 2 位国外学者作大会报告,普林斯顿大学的 David Wilcove 教授分享了他在东 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研究,介绍了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对鸟类群落特征的影响;广西大学的 Eben Goodale 教授介绍了他在斯里兰卡、印度和我国南方地区对鸟类混合物种集群行为的研究,探讨鸟 类群落稳定性的维持机制,强调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维持物种间关系网络的重要性。本届大 会共设置了 8 个专题报告会,13 个口头报告会,2 个研究生英文报告专题。 8. 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和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的第三次联合学术年会 暨生殖生物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和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 于 9 月 19~21 日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召开。600 位专家、学者参加,收到论文摘要 213 篇。代表主要针对“配子 发生调控与生殖相关疾病”、“胚胎发育调控与妊娠维持”和“新技术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三大主 题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生殖生物学分会会员代表选举产生了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第八 届委员会 147 名委员。委员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生殖生物学分会负责人,主任委员为王红梅,副 主任委员为王磊、王海滨、孙斐、李伟、范衡宇、胡志斌、高绍荣,聘任高飞为秘书长。 9. 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讨论会 于 9 月 20~24 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242 名 学者和研究生参加,收到论文摘要 173 篇。会议邀请 5 位专家作大会报告,49 位学者作专题报告, 52 位研究生作专场报告。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于 2020 年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第四届原生动物学分会青年学者研讨会,2020 年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第二届原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研讨会,2021 年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 十一次换届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讨论会,2022 年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第五届原生动物学分会青年 学者研讨会。 10. 表型可塑性与个体变异--从生理生态到种群生态全国学术研讨会 于10月10~12日在重 庆师范大学召开。150 名研究生参加。6 位专家作了大会特邀报告,15 位专家作大会报告,13 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