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 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 种不好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 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 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 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字不 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里上像只 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 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 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 一种不好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 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 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 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字不 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里上像只 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 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5段)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67段)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 用两种。 第三部分(第8段) 结语: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 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第一部分(1—5段)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6—7段)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 用两种。 第三部分(第8段) 结语: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 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讨论: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 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 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说明了哪些“道理”?
讨论: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 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 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说明了哪些“道理”?
三、分组合作探究 8阅读文章1-5段。 81、找出其中所举的例子; 82、思考这些例子的作用(说 明什么道理)
三、分组合作探究 阅读文章1-5段。 1、找出其中所举的例子; 2、思考这些例子的作用(说 明什么道理)
8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 中的例子 《红楼梦》中的例子 郭沫若不好的援例
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 中的例子 《红楼梦》中的例子 郭沫若不好的援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