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10片(个)药物按规定的测定 方法分别测定,计算每片(个)以标 示量为100的相对含量X 计量型方案,二次抽检法,以标示量为参照值 A + 1.8 S =? 测定方法 A =|100-X| S = 标准差
取10片(个)药物按规定的测定 方法分别测定,计算每片(个)以标 示量为100的相对含量X 计量型方案,二次抽检法,以标示量为参照值 A + 1.8 S =? 测定方法 A =|100-X| S = 标准差
(1) A + 1.80 S ≤ 15.0 符合规定 (2) A + S > 15.0 不符合规定 判断标准 (3) A + 1.80 S>15.0, 且 A+ S≤15.0 另取20片复试, 按30片计 A + 1.45 S ≤ 15.0 符合规定 (若改变限度,则改15.0)
(1) A + 1.80 S ≤ 15.0 符合规定 (2) A + S > 15.0 不符合规定 判断标准 (3) A + 1.80 S>15.0, 且 A+ S≤15.0 另取20片复试, 按30片计 A + 1.45 S ≤ 15.0 符合规定 (若改变限度,则改15.0)
(二)溶出度的测定(6片) 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 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 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ChP 转篮法、桨法和小杯法
(二)溶出度的测定(6片) 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 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 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ChP 转篮法、桨法和小杯法
通常规定限度(Q)为标示量的70% 37±0.5℃恒温下测定
通常规定限度(Q)为标示量的70% 37±0.5℃恒温下测定
(1)6片的溶出度均≥Q 符合规定 (3)1片<Q-10%,另取6片复试 判断 1~2片<Q-10% 平均溶出度≥Q 12片中 (2)Q > 1~2片>Q -10% 平均溶出度≥Q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1)6片的溶出度均≥Q 符合规定 (3)1片<Q-10%,另取6片复试 判断 1~2片<Q-10% 平均溶出度≥Q 12片中 (2)Q > 1~2片>Q -10% 平均溶出度≥Q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