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苗述 统计图表:频数分布表 (图) 定量资料的 统计描述 集中趋势指标 统计指标: 离散趋势指标 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概括,用统计图对分布形态 及分布间的关系做直观的表达,用于描述定量资料的统 计指标的意义与计算
第二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量资料的 统计描述 统计图表:频数分布表(图) 统计指标: 集中趋势指标 离散趋势指标 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概括,用统计图对分布形态 及分布间的关系做直观的表达,用于描述定量资料的统 计指标的意义与计算
第一节 频数与频数分布 连续型定量变量的频数分布 频数表的编制: 频数(frequency):对一个随机变量做重复观察, 其中某变量值出现的次数。 频数分布表(frequency distribution table):将各变 量值及其相应的频数列成表格的形式。 例2-2抽样调查某地120名18岁35岁健康男性居 民血清铁含量(μmol/L)见P12, 试编制频数分布表
第一节 频数与频数分布 频数(frequency):对一个随机变量做重复观察, 其中某变量值出现的次数。 频数分布表(frequency distribution table):将各变 量值及其相应的频数列成表格的形式。 例2-2 抽样调查某地120名18岁~35岁健康男性居 民血清铁含量(μmol/L)见P12,试编制频数分布表。 频数表的编制: 一、连续型定量变量的频数分布
①两端的组段应分别包含最小值或 步骤: 最大值; (1)求全距: (极 ②尽量取较整齐的数值作为组段的 (2) 定组段数与 端点,便于对数据进行表述; (3) 划组段:以一 ③组距以相等为宜。 组段的起点数据。 下限:每个组段的起点(最小值)。 上限:每个组段的终点(近似最大值)。 注:最后一个组段应同时写出上限和下限来。 (4)绘制整理表 “下限≤x<上限” 注:各组段的频数之和应等于总的观察例数
步骤: (1) 求全距:(极差)R=29.64-7.42=22.22 (2) 定组段数与组距: 8~15个组段,组距i=全距/组段数 (3) 划组段:以一个稍小于或等于最小值的整数作为第一个 组段的起点数据。 下限:每个组段的起点(最小值) 。 上限:每个组段的终点(近似最大值)。 注:最后一个组段应同时写出上限和下限来。 (4) 绘制整理表 “下限≤x<上限” 注:各组段的频数之和应等于总的观察例数。 ①两端的组段应分别包含最小值或 最大值; ②尽量取较整齐的数值作为组段的 端点,便于对数据进行表述; ③组距以相等为宜
表2120名正常成年男子血清铁含量的频数分布表 组段 划记 频数 8 1 上 3 0 正 一 6 12 正上 8 正正丁 12 6服加246 正正正正 20 正正正正正T 27 正正正上 18 正正丁 12 正上 8 止 4 28-30 1 合计 120
表2 120名正常成年男子血清铁含量的频数分布表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30 合计 一 上 正一 正上 正正丅 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正丅 正正正上 正正丅 正上 止 一 1 3 6 8 12 20 27 18 12 8 4 1 组段 划记 频数 120
二、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数分布 12 卫生统计学 表2-11998年某地96名妇女产前检查次数分布 检查次数 频数 频率(%) 累计人数 累计频率(%) (1) (2) (3) (4) (5) 0 4 4.2 4 4.2 1 7 7.3 11 11.5 2 11 11.5 22 22.9 13 13.5 35 36.5 26 27.1 61 63.5 5 23 24.0 84 87.5 >5 12 12.5 6 100.0 合计 96 100
二、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