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分子吸附电子的能力远小于SF6,导致绝缘强度小于SF6的40%。在设备中使用常规 气体一般要增大气压同时增大电气设备的尺寸,造成设备占地面积增加,经济成本也相 对增加,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2)SF6混合气体 20世纪0年代,SF6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研究逐渐展开,当时首要目的是为 了解决高寒地区SF6气体容易液化、SF6气体价格昂贵以及SF6对不均匀电场较敏感等 问题。目前SF6混合气体研究主要包括空气、N、CO2、NO、CF以及一些惰性气体。 研究发现CF4具有突出的灭弧性能网,因此与SF6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也受到关注。韩 国仁荷大学的学者C.H.Hwang等试验研究了SF6CF4混合气体在25.8 kVGIS中的击穿 特性o。韩国汉阳大学的学者S.HLe等比较了N2、SF6和CF4在低温下高压套管内的 击穿特性,C℉4液化温度较低且高寒环境中表现出较突出的绝缘特性。上海交通大学 的肖登明团队对SF6/CF4混合气体微观参数进行了计算,通过蒙特卡洛模拟SF6/CF4混 合气体放电的电子崩参数,讨论了混合C下4后SF6电子崩参数的变化2,l。西安交通大 学赵虎和李兴文等对$F6/CF4混合气体击穿特性展开研究,通过求解玻耳兹曼方程求解 冷态气体和热态气体的电子能量分布、电离和吸附反应系数得到折合临界场强,判断混 合气体的击穿特性4,1。 SF6混合气体在绝缘电气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可以一定程度减少SF6气体的使用量和 排放量,但是不能彻底避免SF6的使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SF6混合其 他气体后液化温度会降低,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但是SF6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灭弧性 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适用范围受到局限。 3)电负性气体及其混合气体 除上述常规气体和S℉6混合气体外,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绝缘强度高且温室效 应较低的电负性气体在电气领域中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一些氢氟碳化物 (Hydrofluorocarbons,HFCs)和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s,.PFCs)气体因其优良的介 电特性、较强的电负性和相对较低的温室效应而被关注。常见的电负性气体有C℉ cC4F8、CFg和C2F6等。 近些年,C℉作为一种性能稳定的典型电负性气体受到绝缘介质研究领域的关注, C℉3!气体在理化性能、热力学性质以及电气性能方面都表现突出。墨西哥学者 DeUrquijoJ,.通过脉冲汤森实验研究了CPI的电子漂移速度,有效电离系数和临界电场 25/116
体分子吸附电子的能力远小于 SF6,导致绝缘强度小于 SF6 的 40%。在设备中使用常规 气体一般要增大气压同时增大电气设备的尺寸,造成设备占地面积增加,经济成本也相 对增加,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2) SF6 混合气体 20 世纪 70 年代,SF6 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研究逐渐展开,当时首要目的是为 了解决高寒地区 SF6 气体容易液化、SF6 气体价格昂贵以及 SF6 对不均匀电场较敏感等 问题。目前 SF6 混合气体研究主要包括空气、N2、CO2、N2O、CF4以及一些惰性气体。 研究发现 CF4 具有突出的灭弧性能[9],因此与 SF6 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也受到关注。韩 国仁荷大学的学者 C. H. Hwang 等试验研究了 SF6/CF4 混合气体在 25.8 kVGIS 中的击穿 特性[10]。韩国汉阳大学的学者 S.H.Lee 等比较了 N2、SF6 和 CF4 在低温下高压套管内的 击穿特性,CF4 液化温度较低且高寒环境中表现出较突出的绝缘特性[11]。上海交通大学 的肖登明团队对 SF6/CF4 混合气体微观参数进行了计算,通过蒙特卡洛模拟 SF6/CF4 混 合气体放电的电子崩参数,讨论了混合 CF4 后 SF6 电子崩参数的变化[12,13]。西安交通大 学赵虎和李兴文等对 SF6/CF4 混合气体击穿特性展开研究,通过求解玻耳兹曼方程求解 冷态气体和热态气体的电子能量分布、电离和吸附反应系数得到折合临界场强,判断混 合气体的击穿特性[14,15]。 SF6 混合气体在绝缘电气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可以一定程度减少 SF6 气体的使用量和 排放量,但是不能彻底避免 SF6 的使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SF6 混合其 他气体后液化温度会降低,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但是 SF6 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灭弧性 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适用范围受到局限。 3) 电负性气体及其混合气体 除上述常规气体和 SF6混合气体外,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绝缘强度高且温室效 应较低的电负性气体在电气领域中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一些氢氟碳化物 (Hydrofluorocarbons, HFCs)和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s, PFCs)气体因其优良的介 电特性、较强的电负性和相对较低的温室效应而被关注。常见的电负性气体有 CF3I、 c-C4F8、C3F8 和 C2F6 等。 近些年,CF3I 作为一种性能稳定的典型电负性气体受到绝缘介质研究领域的关注, CF3I 气体在理化性能、热力学性质以及电气性能方面都表现突出。墨西哥学者 DeUrquijoJ,通过脉冲汤森实验研究了 CF3I 的电子漂移速度,有效电离系数和临界电场 25/116
强度等参数。研究表明纯CFl的电子漂移速度要略低于SF6,且纯CFI的临界场强为 437Td(1Td=10-17Vcm2),大于纯SF6(SF6为360Td)I.法国Laplace实验室Cressault 计算了C℉I的平衡组成、热力学性质(质量密度、焓值和定压比热)和传输特性(电 导率、热导率和粘度)并与SF6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证实CFI和SF6的导热率接近, CF3I在传导热量和灭弧方面可以达到与SF6的水平;纯CFI和CFI混合气体的电导率 都要低于纯SF6,这也证实了CFI及其混合气体具有较强的绝缘能力,相对SF6更容易 抑制放电的产生和发展7。东京电机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在球球间隙下施加标准雷电冲 击电压,纯CFI的击穿性能是SF6的1.2倍左右1。东京大学武田敏信等研究了纯CFl 与聚四氟乙烯界面上冲击电压下的绝缘特性,C℉I的第一次沿面闪络电压是S6的1~ 12倍,之后降到SF6的0.6倍左右并保持,界面上有碘固体析出影响绝缘性能。碘 的出现可能导致介电强度的下降:经过长时间多次(1300次)高压击穿,CF1的闪络 电压下降11%20。东京大学对比了波头时间为16s、峰值为200kV的冲击电压下CF1 与SF6在不同均匀度电场下的伏秒特性,结果表明电场利用率越高,CFI的伏秒特性 越好:在低电场利用率下,SF6的伏秒特性更佳2。相比SF6气体,CFI气体的伏秒特 性受电场不均匀程度影响更严重。日本九州工业大学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研究了不同放电量下局部放电C℉3I分解产物的组成以及变化趋势。发现 CFI局部放电分解产生CF6、CF4、CF5、CFg、CHF3、C3F6和CFl等产物,其中 CHI是放电累积到一定时间后出现的气体。分解产物中C2℉6含量最高,其次是C2F4, 其他的产物含量极少,C下I局部放电后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2四。重庆大学学者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常温常压下含有微量水分的C℉!放电分解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 究表明水的存在会破坏CFI自身的动态平衡,降低其绝缘性能。 CFl和c-CFg绝缘性能可达到SF6的1.2倍以上,表现出较大的替代潜力,C3F8 和CF6绝缘性能略低于SF6,且受到气压、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由于纯电负性气体 普遍具有相对较高的液化温度(尤其是CFI、c-CFg和C3Fg),使得难以直接获得应 用,必须与液化温度较低的缓冲气体混合使用。 缓冲气体一般选择为N2或C02,这两种气体性质稳定,液化温度分别为-196℃和 -78℃,与电负性气体混合后可极大的改善液化温度性能。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Y.Yokomizu等对CF/CO2高温等离子体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 温度低于10000K条件下,CF/CO2的电导率随CFI增加而提升,在7000K左右,其 26/116
强度等参数。研究表明纯 CF3I 的电子漂移速度要略低于 SF6,且纯 CF3I 的临界场强为 437 Td(1Td=10−17V·cm2),大于纯 SF(6 SF6为 360Td)[16]。法国 Laplace 实验室 Cressault 计算了 CF3I 的平衡组成、热力学性质(质量密度、焓值和定压比热)和传输特性(电 导率、热导率和粘度)并与 SF6 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证实 CF3I 和 SF6 的导热率接近, CF3I 在传导热量和灭弧方面可以达到与 SF6的水平;纯 CF3I 和 CF3I 混合气体的电导率 都要低于纯 SF6,这也证实了 CF3I 及其混合气体具有较强的绝缘能力,相对 SF6 更容易 抑制放电的产生和发展[17]。东京电机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在球-球间隙下施加标准雷电冲 击电压,纯 CF3I 的击穿性能是 SF6 的 1.2 倍左右[18]。东京大学武田敏信等研究了纯 CF3I 与聚四氟乙烯界面上冲击电压下的绝缘特性,CF3I 的第一次沿面闪络电压是 SF6 的 1~ 1.2 倍,之后降到 SF6 的 0.6 倍左右并保持,界面上有碘固体析出影响绝缘性能[19]。碘 的出现可能导致介电强度的下降:经过长时间多次(1300 次)高压击穿,CF3I 的闪络 电压下降 11%[20]。东京大学对比了波头时间为 16 ns、峰值为 200kV 的冲击电压下 CF3I 与 SF6 在不同均匀度电场下的伏秒特性,结果表明电场利用率越高,CF3I 的伏秒特性 越好;在低电场利用率下,SF6 的伏秒特性更佳[21]。相比 SF6 气体,CF3I 气体的伏秒特 性受电场不均匀程度影响更严重[19]。日本九州工业大学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研究了不同放电量下局部放电 CF3I 分解产物的组成以及变化趋势。发现 CF3I 局部放电分解产生 C2F6、C2F4、C2F5I、C3F8、CHF3、C3F6 和 CF3I 等产物,其中 CH3I 是放电累积到一定时间后出现的气体。分解产物中 C2F6 含量最高,其次是 C2F4, 其他的产物含量极少,CF3I 局部放电后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22]。重庆大学学者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常温常压下含有微量水分的 CF3I 放电分解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 究表明水的存在会破坏 CF3I 自身的动态平衡,降低其绝缘性能[23]。 CF3I 和 c-C4F8 绝缘性能可达到 SF6 的 1.2 倍以上,表现出较大的替代潜力,C3F8 和 C2F6 绝缘性能略低于 SF6,且受到气压、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由于纯电负性气体 普遍具有相对较高的液化温度(尤其是 CF3I、c-C4F8 和 C3F8),使得难以直接获得应 用,必须与液化温度较低的缓冲气体混合使用。 缓冲气体一般选择为 N2 或 CO2,这两种气体性质稳定,液化温度分别为−196℃和 −78℃,与电负性气体混合后可极大的改善液化温度性能。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 Y.Yokomizu 等对 CF3I/CO2 高温等离子体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 温度低于 10000K 条件下,CF3I/CO2 的电导率随 CF3I 增加而提升,在 7000 K 左右,其 26/116
热导率与CFI有关:当C℉l在混合气体的质量分数高于0.9后,其电弧电导率下降, 灭弧能力增强2。东京电机大学试验研究雷电冲击电压下球-球电极的50%击穿电压, CF3/CO2中CF3l含量为60%时,其绝缘强度可以达到纯SF6水平,30%/70%的CFl/CO 混合气体绝缘强度为纯SF6的0.75~0.8倍,随着CFI体积分数的增加,CF3I/CO2混合 气体的击穿强度呈线性增长)。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研究人员使用球球电极模型模拟 准均匀电场测试CFN2混合气体的直流击穿绝缘特性。相同比例下,CFN2击穿电压 比SF6N2低,随着CFI混合比的增加,CFN2混合气体的直流击穿电压呈近似的线 性增长趋势,而SF6N2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趋势2。华北电力大学的屠幼萍通过直流击 穿试验证明30%/70%的CFN2与20%/80%的SF6N2的绝缘性能相当27刃。重庆大学学 者实验探究了CF3IN2的击穿特性及受气压和电场均匀度的影响程度,指出气压0.3MP 时30%CFI与70%N2混合可以作为绝缘介质运用在绝缘要求不高的中压电力设备中 [2。东京大学使用相同冲击电压在电场利用系数为0.89、间距为10mm的球-板电极下 对CFN2及CF3/空气等混合气体的伏秒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FI气体 的混合比达到60%时,CFN2及CF/空气混合气体的伏秒特性与SF6气体近似相同。 重庆大学学者研究了混合比、压强、电极间距等因素对CFN2和CF3ICO2两种混合气 体工颜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与相同条件下SF6及其混合气体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N2、CO2等缓冲气体可以降低混合气体的液化温度,CF/CO2混合气体 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是相同条件下SF6/C02的0.9~1.1倍,CFI体积分数为30%~70% 的CF/CO2混合气体PD性能达到纯SF6的0.74倍左右,CFI体积分数为20%的CF3IN2 混合气体的工频局部放电起始电压达到相同条件下SF6N2混合气体的0.92~0.94倍。 CFCO2混合气体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值为0.5329别,并分析了CF/C0 混合气体运用在C-GIS中替代SF6的可行性B,东京电机大学研究人员研究了CF/CO2 和CFIN2混合气体在开断近区故障(Short Line Fault,.SLF)和断路器端部故障(Breaker Terminal Fault,,BTF)中的开断性能,CFl/CO2混合气体的开断性能表现出协同效应, 而CFN2混合气体协同效应不明显,CFI的混合比例达到20%时,CF/CO2混合气体 的SLF开断性能可以达到纯CF3I的95%:CF3N2(30%/70%)的BTF开断性能是SF6 的0.32倍,而相同CF1含量的CF/CO2混合气体BTF开断性能可以达到纯CFI的水 平B3,3刘。墨西哥学者Urquijo证实相同含量下,CF/CO2混合气体的电子漂移速度要低 于CPN2。上海交通大学的肖登明教授通过求解玻耳兹曼方程在SST试验条件下证实 27/116
热导率与 CF3I 有关;当 CF3I 在混合气体的质量分数高于 0.9 后,其电弧电导率下降, 灭弧能力增强[24]。东京电机大学试验研究雷电冲击电压下球-球电极的 50%击穿电压, CF3I/CO2 中 CF3I 含量为 60%时,其绝缘强度可以达到纯 SF6 水平,30%/70%的 CF3I/CO2 混合气体绝缘强度为纯 SF6 的 0.75~0.8 倍,随着 CF3I 体积分数的增加,CF3I/CO2 混合 气体的击穿强度呈线性增长[25]。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研究人员使用球-球电极模型模拟 准均匀电场测试 CF3I/N2 混合气体的直流击穿绝缘特性。相同比例下,CF3I/N2 击穿电压 比 SF6/N2 低,随着 CF3I 混合比的增加,CF3I/N2 混合气体的直流击穿电压呈近似的线 性增长趋势,而 SF6/N2 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趋势[26]。华北电力大学的屠幼萍通过直流击 穿试验证明 30%/70%的 CF3I/N2 与 20%/80%的 SF6/N2 的绝缘性能相当[27]。重庆大学学 者实验探究了 CF3I/N2 的击穿特性及受气压和电场均匀度的影响程度,指出气压 0.3MPa 时 30%CF3I 与 70%N2 混合可以作为绝缘介质运用在绝缘要求不高的中压电力设备中 [28]。东京大学使用相同冲击电压在电场利用系数为 0.89、间距为 10 mm 的球-板电极下 对 CF3I/N2 及 CF3I/空气等混合气体的伏秒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F3I 气体 的混合比达到 60%时,CF3I/N2 及 CF3I/空气混合气体的伏秒特性与 SF6 气体近似相同。 重庆大学学者研究了混合比、压强、电极间距等因素对 CF3I/N2 和 CF3ICO2 两种混合气 体工频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与相同条件下 SF6 及其混合气体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N2、CO2 等缓冲气体可以降低混合气体的液化温度,CF3I/CO2 混合气体 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是相同条件下 SF6/CO2的 0.9~1.1 倍,CF3I 体积分数为 30%~70% 的CF3I/CO2混合气体PD性能达到纯SF6的0.74倍左右,CF3I体积分数为20%的CF3I/N2 混合气体的工频局部放电起始电压达到相同条件下 SF6/N2 混合气体的 0.92~0.94 倍。 CF3I/CO2 混合气体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值为 0.53[29-31],并分析了 CF3I/CO2 混合气体运用在 C-GIS 中替代 SF6 的可行性[32]。东京电机大学研究人员研究了 CF3I/CO2 和 CF3I/N2 混合气体在开断近区故障(Short Line Fault, SLF)和断路器端部故障(Breaker Terminal Fault, BTF)中的开断性能,CF3I/CO2 混合气体的开断性能表现出协同效应, 而 CF3I/N2 混合气体协同效应不明显,CF3I 的混合比例达到 20%时,CF3I/CO2 混合气体 的 SLF 开断性能可以达到纯 CF3I 的 95%;CF3I/N2(30%/70%)的 BTF 开断性能是 SF6 的 0.32 倍,而相同 CF3I 含量的 CF3I/CO2 混合气体 BTF 开断性能可以达到纯 CF3I 的水 平[33,34]。墨西哥学者 Urquijo 证实相同含量下,CF3I/CO2 混合气体的电子漂移速度要低 于 CF3I/N2。上海交通大学的肖登明教授通过求解玻耳兹曼方程在 SST 试验条件下证实 27/116
CFI与Ar、Xe、He、N2及CO2混合气体中CF3N临界击穿场强最大,CF3l/CO2次之: CF1含量超过70%的CFN2和CF/CO2混合气体电子漂移速度随电场的变化趋势与 SF6接近,含量为75%的CF3VCO2或CF3N2的临界击穿场强可以达到纯SF6水平B,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与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出了CFIN2和CF/CO2不同比 例下混合气体的有效电离系数和临界场强,结果表明,当C℉3I的体积含量大于65%时, CFIN2的临界击穿场强高于同比例SF6N2,当CFI的体积含量大于40%时,CF/CO2 的临界击穿场强高于同比例SF CO2B。 我国开展新型环保绝缘气体研究及相关高压绝缘设备研发多年,各团队在积累了大 量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基础上陆续完成了无$F6环保气体绝缘高压电气设备的研制开 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和推广落地。其中中国电科院、南网科研院、武汉大学、西安 交通大学、平高电气和西开电气等科研院所、高校、设备制造企业和电网公司率先实现 产学研结合,助推我国环保气体绝缘电气设备高水平发展和全面实现因际领先。表1罗 列了部分新型环保绝缘气体设备研发及应用情况。 表1新型环保绝缘气体设备研发及应用情况 序 气体类别 没备类型 应用情 时间 研发单位 制造 空 企业 1 CAFN/CO2 12水V环网柜 广州 202109 南网科研院、西安交通白云 大学、武汉大学、白云 电器 电器等 C4FiN/CO 12kV开关柜 浙江 202106 浙江电科院、武汉大许继 学、许继电气等 电气 C4FN/COz 12kV柱上负荷开 云南 2019.12 云南电科院、西安交通常有 关、断路器和12kV 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电气 环网柜 常有电气等 CaFiN/CO2 12kV环网柜 安微 2021.05 中国电科院、安徽电科长高 院、长高电气等 电气 CFiN/CO 10kV气体绝缘变 陕西 2021.05 西电西变、陕西电科院 西电 压器 等 西变 C4FiN/CO 12kV环网柜 通过型 2018.08 武汉大学、南网科研泰开 28/116
CF3I 与 Ar、Xe、He、N2 及 CO2 混合气体中 CF3I/N2 临界击穿场强最大,CF3I/CO2 次之; CF3I 含量超过 70%的 CF3I/N2 和 CF3I/CO2 混合气体电子漂移速度随电场的变化趋势与 SF6 接近,含量为 75%的 CF3I/CO2 或 CF3I/N2 的临界击穿场强可以达到纯 SF6 水平[35]。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与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出了CF3I/N2和CF3I/CO2不同比 例下混合气体的有效电离系数和临界场强,结果表明,当 CF3I 的体积含量大于 65%时, CF3I/N2 的临界击穿场强高于同比例 SF6/N2,当 CF3I 的体积含量大于 40%时,CF3I/CO2 的临界击穿场强高于同比例 SF6/ CO2 [36]。 我国开展新型环保绝缘气体研究及相关高压绝缘设备研发多年,各团队在积累了大 量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基础上陆续完成了无 SF6 环保气体绝缘高压电气设备的研制开 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和推广落地。其中中国电科院、南网科研院、武汉大学、西安 交通大学、平高电气和西开电气等科研院所、高校、设备制造企业和电网公司率先实现 产学研结合,助推我国环保气体绝缘电气设备高水平发展和全面实现国际领先。表 1 罗 列了部分新型环保绝缘气体设备研发及应用情况。 表 1 新型环保绝缘气体设备研发及应用情况 序 号 气体类别 设备类型 应用情 况 时间 研发单位 制 造 企业 1 C4F7N/CO2 12kV 环网柜 广州 2021.09 南网科研院、西安交通 大学、武汉大学、白云 电器等 白 云 电器 2 C4F7N/CO2 12kV 开关柜 浙江 2021.06 浙江电科院、武汉大 学、许继电气等 许 继 电气 3 C4F7N/CO2 12kV 柱上负荷开 关、断路器和 12kV 环网柜 云南 2019.12 云南电科院、西安交通 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常有电气等 常 有 电气 4 C4F7N/CO2 12kV 环网柜 安徽 2021.05 中国电科院、安徽电科 院、长高电气等 长 高 电气 5 C4F7N/CO2 10kV 气体绝缘变 压器 陕西 2021.05 西电西变、陕西电科院 等 西 电 西变 6 C4F7N/CO2 12kV 环网柜 通过型 2018.08 武汉大学、南网科研 泰 开 28/116
式试验 院、泰开电气等 电气 A 126 kV GIS用母 通过型 2019.11西开电气、云南电科院西开 线、隔离开关和接 式试验 等 电气 地开关 CEN/CO 126 kV GIS用母 通过型 202101 南网科研院、西安交通白云 线、隔离开关、接 式试验 大学、武汉大学、白云 电器 地开关、PT和CT 电器等 CFiN/CO 100kV GIL 通过型 2020.07 中国电科院、武汉大平高 式试验 学、平高电气等 电气 4开展以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为基础的SF6废气的降解处理研究,实现SF6废气 的控制和减排,并提出适当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以实现S℉6的绿色降解。 SF6废气降解与转化思路的提出,为电力工业处理SF6废气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 案。在降解与转化技术中,通过高温、光解、放电、催化手段,将S℉6废气转化为完 全无毒无害的气体或固体产物,最终实现$F6废气的无害化降解。上述所提出的四种 技术手段对应现今被学者们提出的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技术、填充床式介质阻挡放电降解 法、热(催化)降解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热等离子体降解技术。其中低温等离子体 和填充床式介质阻挡放电这两种技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前者操作难度较低,可以达 成较高的降解效率,且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行业中,技术较为成熟:后者作为介质阻 挡放电法的拓展衍生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易操作的优点,同时兼具较优良的产物选 择性。 4.1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技术 等离子体是与气体、液体、固体不同的第四种物态,能够由原子、自由电子、分子 和离子等粒子组成,由于其中正、负电荷总量相同,因此等离子体宏观上呈近似电中性。 对于不同的等离子体,根据其内部温度可以分为热等离子体(TP)和低温等离子体 (NTP)。相比较热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中的分子或原子电离率较低,电子的温度 远高于离子的温度,而低温等离子体整体的温度可以与室温相当,同时也是非热力学平 衡的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活性粒子,与通常化学反应体系相比,更 易诱发反应,且凭借着安全性高、功耗低、反应可控性强等优势应用于生物防治、临床 29/116
式试验 院、泰开电气等 电气 7 C4F7N/CO2 126kV GIS 用 母 线、隔离开关和接 地开关 通过型 式试验 2019.11 西开电气、云南电科院 等 西 开 电气 8 C4F7N/CO2 126kV GIS 用 母 线、隔离开关、接 地开关、PT 和 CT 通过型 式试验 2021.01 南网科研院、西安交通 大学、武汉大学、白云 电器等 白 云 电器 9 C4F7N/CO2 100kV GIL 通过型 式试验 2020.07 中国电科院、武汉大 学、平高电气等 平 高 电气 4 开展以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为基础的 SF6 废气的降解处理研究,实现 SF6 废气 的控制和减排,并提出适当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以实现 SF6 的绿色降解。 SF6 废气降解与转化思路的提出,为电力工业处理 SF6 废气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 案。在降解与转化技术中,通过高温、光解、放电、催化手段,将 SF6 废气转化为完 全无毒无害的气体或固体产物,最终实现 SF6 废气的无害化降解。上述所提出的四种 技术手段对应现今被学者们提出的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技术、填充床式介质阻挡放电降解 法、热(催化)降解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热等离子体降解技术。其中低温等离子体 和填充床式介质阻挡放电这两种技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前者操作难度较低,可以达 成较高的降解效率,且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行业中,技术较为成熟;后者作为介质阻 挡放电法的拓展衍生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易操作的优点,同时兼具较优良的产物选 择性。 4.1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技术 等离子体是与气体、液体、固体不同的第四种物态,能够由原子、自由电子、分子 和离子等粒子组成,由于其中正、负电荷总量相同,因此等离子体宏观上呈近似电中性。 对于不同的等离子体,根据其内部温度可以分为热等离子体(TP)和低温等离子体 (NTP)。相比较热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中的分子或原子电离率较低,电子的温度 远高于离子的温度,而低温等离子体整体的温度可以与室温相当,同时也是非热力学平 衡的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活性粒子,与通常化学反应体系相比,更 易诱发反应,且凭借着安全性高、功耗低、反应可控性强等优势应用于生物防治、临床 2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