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 口《民事诉讼法》第110条明确规定了起诉 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口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口2、诉讼请求和依据的事实、理由 口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三)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110条明确规定了起诉 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诉讼请求和依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受理 (一)受理的概念和意义 口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 对符合起诉条件的予以立案的行为。 受理是人民法院一项重要的诉讼行为, 在诉讼中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诉讼 程序能否开始,而且关系到人民法院的审 判权能否正确的行使,对当事人的合法权 益是否能够提供保护
二、受理 (一)受理的概念和意义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 对符合起诉条件的予以立案的行为。 受理是人民法院一项重要的诉讼行为, 在诉讼中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诉讼 程序能否开始,而且关系到人民法院的审 判权能否正确的行使,对当事人的合法权 益是否能够提供保护
(二)审查起诉和受理 口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诉后,应及时依法进行 审查。审查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 口首先,审查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规 定的四个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受理, 否则不应受理。 口其次,要审查原告起诉的手续是否完备,包括 起诉的法定内容是否都具备,原告是否按被告 的人数提交了起诉状副本。对于起诉状的内容 有欠缺、起诉的手续不完备的,人民法院应限 期当事人补正
(二)审查起诉和受理 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诉后,应及时依法进行 审查。审查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审查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规 定的四个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受理, 否则不应受理。 其次,要审查原告起诉的手续是否完备,包括 起诉的法定内容是否都具备,原告是否按被告 的人数提交了起诉状副本。对于起诉状的内容 有欠缺、起诉的手续不完备的,人民法院应限 期当事人补正
(三)受理的法律后果 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 审查后,对符合 条件决定立案受理的,产生苡下法律后果 口1、受诉人民法院取得了对该案的审判权。 口2、当事人同人民法院之间产生了具体的 诉讼法律关系。 口3、诉讼时效中断,引起实体法上的后果
(三)受理的法律后果 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后,对符合 条件决定立案受理的,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受诉人民法院取得了对该案的审判权。 2、当事人同人民法院之间产生了具体的 诉讼法律关系。 3、诉讼时效中断,引起实体法上的后果
(四)不予受理的案件及处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的规定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的有关规定 事人的起诉如果属于下列情形之一,人 民法院不予受理。 口1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 原告提 口2、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 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关申请 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告知原 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四)不予受理的案件及处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的规定,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的有关规定, 当事人的起诉如果属于下列情形之一,人 民法院不予受理。 1、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 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2、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 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关申请 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告知原 告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