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番禺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模) 语文 【说明:本练习卷共6页,分三部分,共五大题22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准 考证号后,再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 (6小题,共19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胆怯/偷窃 寒噤/忍俊不禁 B.帷幕/羡慕依恋/重峦叠嶂 C.诘问/竭力 霹雳/再接再厉 D.荒谬/杀戮 恍惚/焕然一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裨益由嘴滑舌脑髓瞬息万变 B.遗憾忠心耿耿阴霾历历在目 煎熬飞扬拔扈牟取诲人不倦 D.绸怅以讹传讹娇健十拿九稳 3.下面语段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书法的衰竭,还跟当前逢传统必反的这一股潮流脱不了干系:不少人以为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 的才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的。比如, “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摩天大楼够“现代” 够气派了吧,但每逢假期,都市里的白领一族还不是一窝蜂地涌向各地的名胜古迹,争相领略“传统”建 筑的神奇魅力吗? A.衰竭B.水火不容C.风光依旧D.一窝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认为,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制度,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2013 年番禺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模) 语文 【说明:本练习卷共 6 页,分三部分,共五大题 22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准 考证号后,再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4 分) 一、(6 小题,共 19 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胆怯./偷窃. 寒噤./忍俊不禁. B.帷幕./羡慕. 依恋./重峦.叠嶂 C. 诘.问/竭.力 霹雳./再接再厉. D.荒谬./杀戮. 恍.惚/焕.然一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裨益 由嘴滑舌 脑髓 瞬息万变 B.遗憾 忠心耿耿 阴霾 历历在目 C.煎熬 飞扬拔扈 牟取 诲人不倦 D.绸怅 以讹传讹 娇健 十拿九稳 3. 下面语段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 中国书法的衰竭,还跟当前逢传统必反的这一股潮流脱不了干系:不少人以为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 的才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的。比如, “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摩天大楼够“现代” 够气派了吧,但每逢假期,都市里的白领一族还不是一窝蜂地涌向各地的名胜古迹,争相领略“传统”建 筑的神奇魅力吗? A.衰竭 B.水火不容 C.风光依旧 D.一窝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我们认为,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制度,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B.因地制宜进行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被认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式。 C.一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段“警察版《江南 style》”视频,引发了网友转发而爆红网络。 D.有800年历史的沙湾古镇保留并形成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上海文明的另一种心理品性,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 ①他们从来在内心没有鄙视过外国人 ②毫无疑问,这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密切相关 ③因此也不会害怕外国人,或表示超乎常态的恭敬 ④他们在总体上有点崇洋,但在气质上却不大会媚外 ⑤相比之下,在全国范围内,上海人面对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比较平衡 A.②④①③⑤B.⑤④③①②C.⑤①③④②D.②⑤①③④ 6.根据下面的调查表,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45字)(4分) 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目还是情人节、愚人节、圣 诞节等西方节目”的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调查对象 中老年 青少年 调查项目 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居民乡村居民 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 73.8% 95.5% 58.3% 70.1% 更喜欢过西方节日 26.2% 4.5% 41.7% 由此调查表可以看出 (2小题,共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静影沉璧,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美池良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E.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F.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B.因地制宜进行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被认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式。 C.一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段 “警察版《江南 style》”视频,引发了网友转发而爆红网络。 D.有 800 年历史的沙湾古镇保留并形成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上海文明的另一种心理品性,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 ①他们从来在内心没有鄙视过外国人 ②毫无疑问,这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密切相关 ③因此也不会害怕外国人,或表示超乎常态的恭敬 ④他们在总体上有点崇洋,但在气质上却不大会媚外 ⑤相比之下,在全国范围内,上海人面对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比较平衡 A.②④①③⑤ B.⑤④③①② C.⑤①③④② D.②⑤①③④ 6. 根据下面的调查表,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 45 字)(4 分) 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目还是情人节、愚人节、圣 诞节等西方节目”的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中 老 年 青 少 年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 73.8% 95.5% 58.3% 70.1% 更喜欢过西方节日 26.2% 4.5% 41.7% 29.9% 由此调查表可以看出, 二、(2 小题,共 15 分)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静影沉璧,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美池良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E.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F.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四题作答。)(4 分) ①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⑤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分) “烟”是古人眼中的一道美丽而独特的风景。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的险隘中,吟唱出了 的千古名句,宋代名臣范仲淹则在边塞的军帐中写下了 ”的不朽佳句。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2)之人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4)将军以枉驾顾之(《隆中对》) (5)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选段,完成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 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余因得遍观群书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罔不因势象形
③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⑤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 分) “烟”是古人眼中的一道美丽而独特的风景。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的险隘中,吟唱出了 “ , ”的千古名句,宋代名臣范仲淹则在边塞的军帐中写下了 “ , ”的不朽佳句。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 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2)之人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4)将军以枉驾顾.之(《隆中对》) (5)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6 分) 三、(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选段,完成 9-11 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 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余因.得遍观群书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罔不因.势象形
愈恭,礼愈至 盖余勤且艰若此。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年幼时虽然家贫却勤奋好学,冬天砚墨冰冷坚硬,手指冻僵,但也没有放松抄书。 B.成年后,因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自己交往,作者不惜到百里外向道德声望高的前辈请教 C.作者外出拜师求学,不仅路途艰辛,环境恶劣,而且生活艰苦,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ε D.作者虽生活贫寒却丝毫不羡慕同学的衣着比自己华美,因为他总能从书中读到有趣的内容 12.阅读下面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此诗在立意方面有何显著的特点? (2)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四、现代文(9小题,共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题。(10分) 脑袋大更聪明? ①大脑越大,脑细胞就越多,人不就越聪明吗?一些科学家以此解释为何人类比近亲黑猩猩要更聪明 然而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却不在少数,他们的理由——一倘若大脑越大动物就越聪明,为何大象没有展现出 高于人类的智慧? ②众所周知,神经细胞是实现大脑功能的主要部分,大脑尺寸影响智商这个观点的核心就在于此。当 神经细胞发生病变后,人的大脑功能就会受损,甚至会引发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 ③然而神经细胞虽然重要,却只占大脑约10%,剩余的大多由胶质细胞组成。以往人们以为这些细胞 只是起填充的作用,但最近许多研究都表明它们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上虽不及神经细胞,却有自己的一份贡 献。加州大学的戴蒙德教授在1985年对爱因斯坦大脑的分析指出其大脑中胶质细胞的数量就多于常人。 ④来自英格兰的科学家埃姆斯与格兰特分离出小鼠突触(即不同神经细胞相连的节点)可能起传递信 息作用的651条基因,并在另外18种生物中寻找这些基因。他们发现随生物的复杂程度提升,这些基因 的数量也有所提高。与人相比,小鼠、猩猩等哺乳动物这些基因数量大约只减少了5%;斑马鱼、爪蟾等非 哺乳类的脊椎动物其基因数量则只有人的大约90%:;而果蝇,蜜蜂等非脊椎动物的这些基因更只有人的 半左右
C 色.愈恭,礼愈至 D 盖余勤且.艰若此。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 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年幼时虽然家贫却勤奋好学,冬天砚墨冰冷坚硬,手指冻僵,但也没有放松抄书。 B.成年后,因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自己交往,作者不惜到百里外向道德声望高的前辈请教。 C.作者外出拜师求学,不仅路途艰辛,环境恶劣,而且生活艰苦,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 D.作者虽生活贫寒却丝毫不羡慕同学的衣着比自己华美,因为他总能从书中读到有趣的内容。 12.阅读下面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此诗在立意方面有何显著的特点? (2)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四、现代文(9 小题,共 40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5 题。(10 分) 脑袋大更聪明? ①大脑越大,脑细胞就越多,人不就越聪明吗?一些科学家以此解释为何人类比近亲黑猩猩要更聪明; 然而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却不在少数,他们的理由——倘若大脑越大动物就越聪明,为何大象没有展现出 高于人类的智慧? ②众所周知,神经细胞是实现大脑功能的主要部分,大脑尺寸影响智商这个观点的核心就在于此。当 神经细胞发生病变后,人的大脑功能就会受损,甚至会引发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 ③然而神经细胞虽然重要,却只占大脑约 10%,剩余的大多由胶质细胞组成。以往人们以为这些细胞 只是起填充的作用,但最近许多研究都表明它们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上虽不及神经细胞,却有自己的一份贡 献。加州大学的戴蒙德教授在 1985 年对爱因斯坦大脑的分析指出其大脑中胶质细胞的数量就多于常人。 ④来自英格兰的科学家埃姆斯与格兰特分离出小鼠突触(即不同神经细胞相连的节点)可能起传递信 息作用的 651 条基因,并在另外 18 种生物中寻找这些基因。他们发现随生物的复杂程度提升,这些基因 的数量也有所提高。与人相比,小鼠、猩猩等哺乳动物这些基因数量大约只减少了 5%;斑马鱼、爪蟾等非 哺乳类的脊椎动物其基因数量则只有人的大约 90%;而果蝇,蜜蜂等非脊椎动物的这些基因更只有人的一 半左右
这意味着高等生物单个突触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强。如果再考虑不同大脑尺寸带来的突触绝对数量 差别,就能解释为什么有时脑袋大的生物聪明,有时脑袋大的生物并不一定聪明了。打个形象的比方,大 脑中的突触就好像电脑中的处理器,尺寸决定了处理器的数量。大脑越大,处理器就越多。但这些处理器 的性能却天差地别,如果说人类的处理器是当下最新产品的级别,那么那些鱼类、昆虫的处理器或许只有 10年或者20年前处理器的性能了 ⑥用这个理论,我们能很好地解释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现象—一人类与黑猩猩的处理器性能差不多, 大象的大脑虽然比人更大,但 因此总体上 看仍然无法比拟人类。(768字) (选自科学松鼠会博文,有删改) 1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比黑猩猩更聪明的原因是人类的大脑比黑猩猩大,脑细胞更多 B.当神经细胞发生病变后,人脑功能就会受损,就会患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 C.人脑中胶质细胞只是起填充大脑的作用,并不能像神经细胞那样具有传递信息的能力。 D.随生物复杂程度提升,可能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基因越多,单个突触传递信息能力越强。 1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标题“脑袋大更聪明?”起提出疑问、引发读者兴趣的作用,并非本文的结论。 B.用“对爱因斯坦大脑分析”的例子说明占人脑90%的胶质细胞也有传递信息的能力 C.把斑马鱼与果蝇传递信息的基因数量作比较,说明果蝇的大脑比斑马鱼的脑更聪明 D.“大脑中的突触就好像是电脑中的处理器”,用打比方说明突触在大脑中的重要作用。 15.根据本文理论,请在第⑥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完成对第①段提到的两个现象的解释。(4分) 用这个理论,我们能很好地解释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现象一一人类与黑猩猩的处理器性能差不多, 但 大象的大脑虽然比人更大, 但 因此总体上看仍然无法比拟人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7题。(10分) 且说文人书法 孙鹤 ①文人书法的价值不在于书法本身,而在于书法之外的文人气象与寄托。 ②纵观中国历史中书法的生成及发展,有一条明确的主线,这就是它生长于传统文人之中,依靠传统 学问来滋养。所谓国学或者说传统学问,造就了中国传统文人独特的精神气象及人格魅力,传统的经、史、 子、集四大类别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是探知中国人文精神的通衢,书法恰恰是在这些学问的蕴含之中, 才滋长出那份隽永蕴藉的内涵,拥有了那份独特的被陈师曾称为“高尚意趣”的“文人气”。而这“文人 气”,在单纯的书法领域之内无论如何勤苦用功都无法获得。即便是在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因西学东渐, 中国学术开始了学科分化,书法也始终被包括在人文学科之中,与文史哲等传统学科为一体,从而使民国
⑤这意味着高等生物单个突触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强。如果再考虑不同大脑尺寸带来的突触绝对数量的 差别,就能解释为什么有时脑袋大的生物聪明,有时脑袋大的生物并不一定聪明了。打个形象的比方,大 脑中的突触就好像电脑中的处理器,尺寸决定了处理器的数量。大脑越大,处理器就越多。但这些处理器 的性能却天差地别,如果说人类的处理器是当下最新产品的级别,那么那些鱼类、昆虫的处理器或许只有 10 年或者 20 年前处理器的性能了。 ⑥用这个理论,我们能很好地解释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现象——人类与黑猩猩的处理器性能差不多, 但 ;大象的大脑虽然比人更大,但 ,因此总体上 看仍然无法比拟人类。(768 字) (选自科学松鼠会博文,有删改) 1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比黑猩猩更聪明的原因是人类的大脑比黑猩猩大,脑细胞更多。 B.当神经细胞发生病变后,人脑功能就会受损,就会患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 C.人脑中胶质细胞只是起填充大脑的作用,并不能像神经细胞那样具有传递信息的能力。 D.随生物复杂程度提升,可能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基因越多,单个突触传递信息能力越强。 1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标题“脑袋大更聪明?”起提出疑问、引发读者兴趣的作用,并非本文的结论。 B.用“对爱因斯坦大脑分析”的例子说明占人脑 90%的胶质细胞也有传递信息的能力。 C.把斑马鱼与果蝇传递信息的基因数量作比较,说明果蝇的大脑比斑马鱼的脑更聪明。 D.“大脑中的突触就好像是电脑中的处理器”,用打比方说明突触在大脑中的重要作用。 15.根据本文理论,请在第⑥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完成对第①段提到的两个现象的解释。(4 分) 用这个理论,我们能很好地解释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现象——人类与黑猩猩的处理器性能差不多, 但 ;大象的大脑虽然比人更大, 但 ,因此总体上看仍然无法比拟人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6—17 题。(10 分) 且说文人书法 孙 鹤 ①文人书法的价值不在于书法本身,而在于书法之外的文人气象与寄托。 ②纵观中国历史中书法的生成及发展,有一条明确的主线,这就是它生长于传统文人之中,依靠传统 学问来滋养。所谓国学或者说传统学问,造就了中国传统文人独特的精神气象及人格魅力,传统的经、史、 子、集四大类别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是探知中国人文精神的通衢,书法恰恰是在这些学问的蕴含之中, 才滋长出那份隽永蕴藉的内涵,拥有了那份独特的被陈师曾称为“高尚意趣”的“文人气”。而这“文人 气”,在单纯的书法领域之内无论如何勤苦用功都无法获得。即便是在 20 世纪初的民国时期,因西学东渐, 中国学术开始了学科分化,书法也始终被包括在人文学科之中,与文史哲等传统学科为一体,从而使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