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科期末测试题 [说明:本测试卷分三大部分,共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 钟。全部答案必须做在谷题卷相应的区域内,否则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文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扶掖∫ye) 谮害(jian) 强聒不舍(guo) B.拮据(ju) 诘难(jie) 味同嚼蜡(jido) C.腼腆(dian 诓骗( kuan g 吹毛求疵(cT D.怄气(ou) 抽噎(ye) 恪尽职守( 2.下面是一份抄写常用词的作业,其中的两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猝然 提炼 要诀 作奸犯科 ABCD 旁骛 虐待 嘻闹 一抔黄土 正券 通缉 省悟 鳞次栉比 栈桥 佯装 提纲契领 ①组中的 应写作 ②组中的应写作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这部著作由于具有创新性,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 ②她 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歌 ③汽车在四川的北部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A.推重推脱目不暇接B.推崇推脱应接不暇 C.推重推托目不暇接D.推崇推托应接不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参加了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 B.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C.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D.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搞他个一清二楚 5.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广州市首批志愿者来到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 和村民一起投 入抗震救灾工作中
-1-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 语文科期末测试题 [说明:本测试卷分三大部分,共五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 钟。全部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 ...相应的区域内,否则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一)语文知识(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 A.扶掖.(yè) 谮.害(jiàn) 强聒.不舍(guō) B.拮据.(jū) 诘.难(jié) 味同嚼.蜡(jiáo) C.腼腆.(diǎn) 诓.骗(kuāng) 吹毛求疵.(cī) D.怄.气(òu) 抽噎.(yē) 恪.尽职守(gè) 2.下面是一份抄写常用词的作业,其中的两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 分) 组号 例 词 A 猝然 提炼 要诀 作奸犯科 B 旁骛 虐待 嘻闹 一抔黄土 C 证券 通缉 省悟 鳞次栉比 D 栈桥 蹒跚 佯装 提纲契领 ① 组中的 应写作 ② 组中的 应写作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 分) ①这部著作由于具有创新性,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 。 ②她 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歌。 ③汽车在四川的北部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A.推重 推脱 目不暇接 B.推崇 推脱 应接不暇 C.推重 推托 目不暇接 D.推崇 推托 应接不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参加了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 B.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C.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D.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搞他个一清二楚。 5.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广州市首批志愿者来到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 ,和村民一起投 入抗震救灾工作中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 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消息, 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6.分别将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改成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2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番禺籍运动员陈燮霞为中国代表团勇夺首枚金牌,怎么 说也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双重否定句: 反问句: 7.续写填空,使之成为排比句,然后填写一句带有哲理性的话作结。(3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只有 (二)古诗文(5分) 8.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5分。每空1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③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弃疾《破阵子》)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三)古诗文(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11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 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干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干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 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 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怒,伏 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
-2-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 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消息,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6.分别将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改成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2 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番禺籍运动员陈燮霞为中国代表团勇夺首枚金牌,怎么 说也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双重否定句: 。 反问句: ? 7.续写填空,使之成为排比句,然后填写一句带有哲理性的话作结。(3 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 只有 。 (二)古诗文(5 分) 8.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5 分。每空 1 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③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 弃疾《破阵子》)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二、阅读与鉴赏(40 分) (三)古诗文(16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9~12 题。(11 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 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 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 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 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
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 )②故不错意也(错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 )④长跪而谢之曰(谢: 10.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 (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1.第三段中,唐雎为什么要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历史事实?(2分) 12.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你认为这是否已说明秦王 真正屈服,为什么?(3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渔家傲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干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长烟”、“落日”、“孤城”三个冷色调 的词语,化用了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诗句“ 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诗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描写出傍晚时分 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2分) (2)全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现代文(2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们7题。(9分)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 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干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 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 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 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他家就是我卖肉 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干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 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
-3- 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 ) ②故不错.意也 (错: )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 ) ④长跪而谢.之曰 (谢: ) 10.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 (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11.第三段中,唐雎为什么要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历史事实?(2 分) 12.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你认为这是否已说明秦王已 真正屈服,为什么?(3 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渔家傲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长烟”、“落日”、“孤城”三个冷色调 的词语,化用了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诗句“ , ” 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诗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描写出傍晚时分 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2分) (2)全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四)现代文(24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4~17 题。(9 分)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 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 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 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 ),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 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他家就是我卖肉 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 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
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 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干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节选自吴敬梓《范进中举》) 14.如果要在“往腰里()”一句中括号处填写一个词,你认为哪一个最佳?(1分) A.放 B.塞 C.揣 填 15.概括这个文段的大意。(2分) 16.在“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这几句话中, 老爹”一词能否改在“岳父”,为什么?据此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7.结合“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 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谈谈你对胡屠户性格特点的认 识。(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2题。(15分) 张忘取的汇款单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 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 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 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 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 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顿的啊? 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工 作这么忙,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如此繁琐地- 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我想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一个虚荣 当载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 舍都会同时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程序。 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 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到镇上 路上,总会有人问父亲,干什么去啊?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 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一次问话,都 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500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匚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 过一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 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
-4- 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 ....!如今拿了银子家去, 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节选自吴敬梓《范进中举》) 14.如果要在“往腰里( )”一句中括号处填写一个词,你认为哪一个最佳?(1 分) A.放 B.塞 C.揣 D.填 15.概括这个文段的大意。(2 分) 16.在“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这几句话中, “老爹”一词能否改在“岳父”,为什么?据此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17.结合“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 ...,把拳头舒过来 ...,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 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谈谈你对胡屠户性格特点的认 识。(3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22 题。(15 分) 一张忘取的汇款单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 500 块钱回家。每次到 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 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 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 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 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 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工 作这么忙,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如此繁琐地一 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我想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一个虚荣。 当载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 舍都会同时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程序。 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 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到镇上。 一路上,总会有人问父亲,干什么去啊?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 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一次问话,都 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 500 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 过一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 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
不做解释 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子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 我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 你这500块钱重要多了。那一次,我没有拒绝。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 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与情人节和圣诞节一样,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 依照女孩子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画写下:祝父亲节快乐 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 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 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托着腮,凝神听 了一会儿,突然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 款单留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 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起过。 那年舂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 短短的祝福,原来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 18.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9.邮局的人建议“我”半年给父亲寄一次钱或者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而“我” 却坚持每月给父亲寄钱,这是为什么?(3分) 20.“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这句话中的“焦虑”指 什么?“幸福”又指什么?(3分) 21.父亲是真的“忘了去取钱”吗?为什么?(3分) 22.本文在刻画父亲的形象时紧紧抓住细节进行描写,请找出其中一处加以分析。(4分) 、写作与表达(40分) 23.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题目:《与 同行》 提示与要求:①先在题目的横线处补写相应的文字,使之成为完整的标题,然后作 文。横线上填写的内容可以是某个身边的人,如父亲、同学、老师等等,可以是某 部文化文学经典,也可以是某个文化名人……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你,太让我了》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5- 不做解释。 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子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 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 你这 500 块钱重要多了。那一次,我没有拒绝。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 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与情人节和圣诞节一样,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 依照女孩子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画写下:祝父亲节快乐。 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 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 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托着腮,凝神听 了一会儿,突然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 款单留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 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起过。 那年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 短短的祝福,原来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 18.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19.邮局的人建议“我”半年给父亲寄一次钱或者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而“我” 却坚持每月给父亲寄钱,这是为什么?(3 分) 20.“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这句话中的“焦虑”指 什么?“幸福”又指什么?(3 分) 21.父亲是真的“忘了去取钱”吗?为什么?(3 分) 22.本文在刻画父亲的形象时紧紧抓住细节进行描写,请找出其中一处加以分析。(4 分) 三、写作与表达 (40 分) 23.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题目:《与 同行》 提示与要求:①先在题目的横线处补写相应的文字,使之成为完整的标题,然后作 文。横线上填写的内容可以是某个身边的人,如父亲、同学、老师等等,可以是某 部文化文学经典,也可以是某个文化名人…… 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你,太让我 了》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