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06中考复习研究 第一册复习提要 重要作家作品、文体常识 1.孔子及《论语》、沈括及《梦溪笔谈》、苏轼、黄庭坚、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吴承恩及《西游记》 2.鲁迅及《朝花夕拾》、夏丐尊、冯骥才、光未然、胡宏伟、谢稚柳、赵丽宏、谢 觉哉、谈家桢、陈觉等 3.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口头文学作品,它一般有完整的故事 情节,鲜明的化合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4.神话指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 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征服自然力的理 想和追求。 5.书信的格式 二、字词句系列 复习:汉语拼音P21:标点符号P63;不要写错别字P152: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 P218 三、背诵和积累 《歌词两首》P14-18:《政论两则》P52-54:《论学六则》P85;《难忘寄园情》 P103-104第四自然节;《牡丹图》、《斗牛图》P115-116;《百草园》P135-136第 二自然节;《螳螂捕蛇》P145;《答李几仲书》P204-205正文 四、五自 然节;《出塞》、《石灰吟》、《泊船瓜洲》、《饮湖上·初晴后雨》、《观书有感》《冬夜 读书未子聿》、《回乡偶书》、《蚕妇》、《题菊花》、《小池》、《夜宿山寺》、《霜月》《逢 入京使》、《秋思》、十四首古诗 四、重点课文梳理 《龙宫索宝》 1.结构孙悟空为什么要索宝→为什么去龙宫索宝→怎样在龙宫索宝→终于索取到了 什么样的宝→获得宝物之后显出怎样的神威,全文以“索宝”为线索贯穿首尾。 2.感受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课文中,孙悟空向龙王索宝时的对话和动作描写十分具体,生动。精读三、四两段, 能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正确把握孙悟空这个集神、人、猴三种不同的属性 于一身,神通广大、豪迈乐观,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 3.孙悟空的形象是我们伟大民族智、勇、力的结晶,前面讲到孙悟空的性格,那是 就课文而说,整本《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却要丰富的多。孙悟空这一形象之所以受 人们喜爱,是因为①他有英勇果敢、艰苦卓绝的反抗精神:②他有着为实现自己的 意愿而不畏艰险的顽强斗志;③他有着机灵、乐观、诙谐、英勇、豪迈的性格,能 结合《西游记》故事情节举例说明。 《政论两则》 1.掌握论点。《打扫房子和洗脸》论点: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开动机器》论点:必须提倡思索
浙教版 06 中考复习研究 第一册复习提要 一、重要作家作品、文体常识 1.孔子及《论语》、沈括及《梦溪笔谈》、苏轼、黄庭坚、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吴承恩及《西游记》 2.鲁迅及《朝花夕拾》、夏丐尊、冯骥才、光未然、胡宏伟、谢稚柳、赵丽宏、谢 觉哉、谈家桢、陈觉等。 3.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口头文学作品,它一般有完整的故事 情节,鲜明的化合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OIY> 4.神话指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 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征服自然力的理 想和追求。 5.书信的格式 二、字词句系列 E 复习:汉语拼音 P21; 标点符号 P63; 不要写错别字 P152; 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 P218 三、背诵和积累 《歌词两首》P14-18; 《政论两则》P52-54; 《论学六则》P85; 《难忘寄园情》 P103-104 第四自然节; 《牡丹图》、《斗牛图》P115-116; 《百草园》P135-136 第 二自然节; 《螳螂捕蛇》P145; 《答李几仲书》P204-205 正文二、三、四、五自 然节;《出塞》、《石灰吟》、《泊船瓜洲》、《饮湖上•初晴后雨》、《观书有感》、《冬夜 读书未子聿》、《回乡偶书》、《蚕妇》、《题菊花》、《小池》、《夜宿山寺》、《霜月》、《逢 入京使》、《秋思》、十四首古诗 四、重点课文梳理 《龙宫索宝》 1.结构孙悟空为什么要索宝→为什么去龙宫索宝→怎样在龙宫索宝→终于索取到了 什么样的宝→获得宝物之后显出怎样的神威,全文以“索宝”为线索贯穿首尾。 2.感受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课文中,孙悟空向龙王索宝时的对话和动作描写十分具体,生动。精读三、四两段, 能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正确把握孙悟空这个集神、人、猴三种不同的属性 于一身,神通广大、豪迈乐观,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 3.孙悟空的形象是我们伟大民族智、勇、力的结晶,前面讲到孙悟空的性格,那是 就课文而说,整本《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却要丰富的多。孙悟空这一形象之所以受 人们喜爱,是因为①他有英勇果敢、艰苦卓绝的反抗精神;②他有着为实现自己的 意愿而不畏艰险的顽强斗志;③他有着机灵、乐观、诙谐、英勇、豪迈的性格,能 结合《西游记》故事情节举例说明。 《政论两则》 1.掌握论点。《打扫房子和洗脸》论点: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开动机器》论点:必须提倡思索。M
2.把握两则政论语言严密生动的特点。 ①议论性语言,特别要求严密,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例:《开动机器》中“列宁斯大林经常劝人要关于思索,我们也要这样劝人”中“也” 字 ②议论性语言,也要讲究生动。毛泽东同志的议论文,大都采用比喻说理,深入浅 出,通俗易懂。 房子、脸—一我们同志的思想、党的工作 灰尘一一思想工作上的缺点、错误 打扫、洗涤一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积累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格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 这是一篇阐释性议论文,阐释重点是学习语文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和怎样才能养成 好习惯。 1.了解逐层提出问题,逐层进行阐释的方法。 本文阐释事理的思路是:学习语文不可能速成,因为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要 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习惯都不是几天功夫就能养成的,因为习惯要通过不断 实践才能养成,运用语文的习惯也是如此→要养成好习惯,不要养成坏习惯 2.本文选例恰当、叙例简明。 第2自然节中用学游泳的例子说明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十分精当。第6 自然节用学生写错别字的例子说明坏习惯养成不得,也很通俗。 《谈兴趣》 是一篇以阐释为主的议论文,全文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有兴趣,即兴 趣的重要性;一是怎样才能有兴趣,即兴趣的产生和培养 本文思路清晰、层层深入,举例恰当,说理透彻。 ①课文二三四段,一段一层,层层深入把兴趣重要性阐释得清清楚楚,第二段是第 层,以小孩子堆积木为例,突出“兴趣引他入胜”的道理,第三段是第二层,从 “如果没有兴趣”和“如果有浓厚的兴趣”两个方面对比阐述突出兴趣对做成一件 事的意义。第四段是第三层,引孔子的话,肯定“为学有兴趣的人,才能专心一致, 好学不倦,”再引林肯的话,突出兴趣是好学的动力。 ②课文第五段列举解数学难题的事例,通过正反对比阐明兴趣靠自己发掘 《触发》 作者以书信的形式阐述阅读和写作都应注意对事物的感悟,使自己情思有所触发 精读第2段,第2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明确提出“触发的功夫”最重要。先解 释什么是“触发”,然后从读、写两方面具体诠释,举例说明 《难忘寄国情》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通过记述当年在寄园读书时与自己有关的5件小事,抒 发对老师钱名山的深切怀念之情。 1.学会按照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进行归纳,力求概括简洁、完整。 事表达中心
2.把握两则政论语言严密生动的特点。 ①议论性语言,特别要求严密,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例:《开动机器》中“列宁斯大林经常劝人要关于思索,我们也要这样劝人”中“也” 字。 ②议论性语言,也要讲究生动。毛泽东同志的议论文,大都采用比喻说理,深入浅 出,通俗易懂。 房子、脸——我们同志的思想、党的工作 灰尘——思想工作上的缺点、错误 打扫、洗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积累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格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L^;6 这是一篇阐释性议论文,阐释重点是学习语文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和怎样才能养成 好习惯。 1.了解逐层提出问题,逐层进行阐释的方法。 本文阐释事理的思路是:学习语文不可能速成,因为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要 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习惯都不是几天功夫就能养成的,因为习惯要通过不断 实践才能养成,运用语文的习惯也是如此→要养成好习惯,不要养成坏习惯。 2.本文选例恰当、叙例简明。 第 2 自然节中用学游泳的例子说明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十分精当。第 6 自然节用学生写错别字的例子说明坏习惯养成不得,也很通俗。._5 《谈兴趣》 是一篇以阐释为主的议论文,全文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有兴趣,即兴 趣的重要性;一是怎样才能有兴趣,即兴趣的产生和培养。 本文思路清晰、层层深入,举例恰当,说理透彻。 ①课文二三四段,一段一层,层层深入把兴趣重要性阐释得清清楚楚,第二段是第 一层,以小孩子堆积木为例,突出“兴趣引他入胜”的道理,第三段是第二层,从 “如果没有兴趣”和“如果有浓厚的兴趣”两个方面对比阐述突出兴趣对做成一件 事的意义。第四段是第三层,引孔子的话,肯定“为学有兴趣的人,才能专心一致, 好学不倦,”再引林肯的话,突出兴趣是好学的动力。0 ②课文第五段列举解数学难题的事例,通过正反对比阐明兴趣靠自己发掘。 《触发》 作者以书信的形式阐述阅读和写作都应注意对事物的感悟,使自己情思有所触发。 精读第 2 段,第 2 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明确提出“触发的功夫”最重要。先解 释什么是“触发”,然后从读、写两方面具体诠释,举例说明。 《难忘寄国情》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通过记述当年在寄园读书时与自己有关的 5 件小事,抒 发对老师钱名山的深切怀念之情。 1.学会按照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进行归纳,力求概括简洁、完整。P 事表达中心
“我”有一次为了去捉蟋蟀作文马虎表现出钱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 结果被钱先生叫去谈话但教育方法很好 每天晚上学生围坐在钱先生周围促膝聊天学识渊博,与学生亲密无间 我常到钱先生的书房去欣赏、临摹艺术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钱先生评论“我”的一幅画有浓厚的艺术修养 钱先生有一次批评“我”炫耀诗才非常重视学生品德修养 五件小事从课内写到课外:先写钱先生对学生学业要求严格,再写钱先生在课外平 易近人、关心学生,最后写钱先生重视对学生品德教育,顺序合理,每一件小事写 完都有简洁而动情的议论,所以文章的感情色彩很浓 2.精读第4自然节,感受师生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炊烟》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抒情韵味的记叙文。它以“炊烟”为线索, 成功地描述了山区一对纯朴、善良而又有美好憧憬的中年夫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山区的显著变化和山区人民的胸怀 学会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把握人物性格 她:一个纯朴热情、直爽勤快而又精明能干的山区妇女是文中浓墨重彩一笔 他:憨厚、真挚、腼腆、虽着墨不多、但相当传神 列举“吃吧,爱吃多少就吃多少,只是别嫌粗糙”一一她 “都是自家种的,带着路上解渴”一一他 《百草园》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节选部分主要写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在百草园的有 趣活动,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热爱自然,喜欢自由的性格和情趣。 课文显著的特点是作者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细致 1.作者在观察后和描写景物时能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 如菜畦“碧绿”石井栏“光滑”……·鸣蝉“长吟 黄蜂“肥胖”地“伏”在菜 花上,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覆盖子“像小珊瑚珠,又酸又甜”这些描 写角度不同,有视觉,有听觉、有触觉、有味觉,不仅写得具体细致,而且生动鲜 明 2.注意顺序安排 第一个“不必说”写4种景物是植物,从低→高 第二个“不必说”写4种景物是动物,从高→低 而“单是”部分先写动物,后写植物,中间结合叙写人的活动 3.“捕鸟活动”体会作者选用动词准确性。 《珍珠鸟》 课文通过记叙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 的境界”这一深刻道理。 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1.描写细腻 以描写“小珍珠鸟”尤为细致。外形→由害怕人到亲近人变化过程,从“活动范围”、 “动作行为”“神态”三个方面作了细腻描绘。 变化过程:显得怕人→渐渐胆大→已经放心→完全信赖
“我”有一次为了去捉蟋蟀作文马虎表现出钱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 N~-5 结果被钱先生叫去谈话但教育方法很好@; 每天晚上学生围坐在钱先生周围促膝聊天学识渊博,与学生亲密无间 X 我常到钱先生的书房去欣赏、临摹艺术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P` 钱先生评论“我”的一幅画有浓厚的艺术修养|pq3; 钱先生有一次批评“我”炫耀诗才 非常重视学生品德修养 u6"X 五件小事从课内写到课外:先写钱先生对学生学业要求严格,再写钱先生在课外平 易近人、关心学生,最后写钱先生重视对学生品德教育,顺序合理,每一件小事写 完都有简洁而动情的议论,所以文章的感情色彩很浓。 2.精读第 4 自然节,感受师生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炊烟》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抒情韵味的记叙文。它以“炊烟”为线索, 成功地描述了山区一对纯朴、善良而又有美好憧憬的中年夫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山区的显著变化和山区人民的胸怀。>7rO.& 学会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把握人物性格。fmx 她:一个纯朴热情、直爽勤快而又精明能干的山区妇女是文中浓墨重彩一笔。yJ 他:憨厚、真挚、腼腆、虽着墨不多、但相当传神。2f#wQ 列举“吃吧,爱吃多少就吃多少,只是别嫌粗糙”——她 C\`|Z “都是自家种的,带着路上解渴”——他 《百草园》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节选部分主要写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在百草园的有 趣活动,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热爱自然,喜欢自由的性格和情趣。|zVa 课文显著的特点是作者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细致。]i-m5 1.作者在观察后和描写景物时能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DU 如菜畦“碧绿”石井栏“光滑”……鸣蝉“长吟”……黄蜂“肥胖”地“伏”在菜 花上,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覆盖子“像小珊瑚珠,又酸又甜”这些描 写角度不同,有视觉,有听觉、有触觉、有味觉,不仅写得具体细致,而且生动鲜 明。^d*&l+ 2.注意顺序安排 k 第一个“不必说”写 4 种景物是植物,从低→高 i 第二个“不必说”写 4 种景物是动物,从高→低 fM6RW 而“单是”部分先写动物,后写植物,中间结合叙写人的活动。{ 3.“捕鸟活动”体会作者选用动词准确性。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 《珍珠鸟》\Sca9 课文通过记叙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 的境界”这一深刻道理。b 写作上的主要特点:M5b 1.描写细腻_[m\h 以描写“小珍珠鸟”尤为细致。外形→由害怕人到亲近人变化过程,从“活动范围”、 “动作行为”“神态”三个方面作了细腻描绘。WME%J 变化过程:显得怕人→渐渐胆大→已经放心→完全信赖?
2.用词准确 例①“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②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 全 《论学》六则 1.掌握以下重点字 罔殆厌急致疑广识 2.通假字 说识 3.积累下列成语 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亦乐乎 4.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 《文言短文两则》 这两篇短文从画画、评画的角度,阐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只有认真仔细观察事物 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事物 1.掌握以下重点字。 披哆房敛曝拊搐两股掉尾然之黑晴 2.词类活用 宝锦囊玉轴 《螳螂捕蛇》 课文记叙“张姓者”偶行各时所见所闻、描绘螳螂捕蛇情景,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 道理:只要以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能战胜强者 1.掌握以下重点字 觇围审视临之攫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见巨蛇刺刀 2.课文以“张姓者”的观察为序,先“登觇”后“审视”,再“渐近临之”……叙 写出螳螂捕蛇的全过程。观察细致,情节曲折,趣味盎然。 《答李几仲书》 这是黄庭坚写的一封回信,针对李几仲的缺点,劝戒他不要自负,不要怨天尤人 勉励他要勤奋读书,超越前人 1.掌握以下重点字 是少年如是呻吟学问窘春秋豪琢磨废情左右艾 激衰懦倾困倒廪以其枝叶占其根本 2.通假字 蚤 3.精读2、3、4、5:体会作者谦恭的口吻,委婉的措辞对后辈的热心、诚恳 4.整封信,内容环环相扣、说理层层深入,先写对李几仲的了解经过,再以自己少 时学习条件来比照李几仲今天的学习条件,(第3、4两节)然后进行下面说理,指 出出类拔萃的人才、是刻苦磨砺的结果,即使已经成才,如果未被重用也不该自暴 自弃(第5节),整封信自然严谨,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第一册复习检测 字词义
2.用词准确% 例①“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②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 全。 《论学》六则 1.掌握以下重点字< 罔殆厌急致疑广识 2.通假字- 说识© 3.积累下列成语#[aL 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不亦乐乎 4.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 《文言短文两则》- 这两篇短文从画画、评画的角度,阐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只有认真仔细观察事物, 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事物。"[ 1.掌握以下重点字。i|/" 披哆房敛曝拊搐两股掉尾然之黑晴} 2.词类活用 eLe1Ae 宝锦囊玉轴 《螳螂捕蛇》2N0f 课文记叙“张姓者”偶行各时所见所闻、描绘螳螂捕蛇情景,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 道理:只要以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能战胜强者。(!> 1.掌握以下重点字 b 觇围审视临之攫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见巨蛇刺刀**fF6 2.课文以“张姓者”的观察为序,先“登觇”后“审视”,再“渐近临之”……叙 写出螳螂捕蛇的全过程。观察细致,情节曲折,趣味盎然。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 《答李几仲书》i2g;/2 这是黄庭坚写的一封回信,针对李几仲的缺点,劝戒他不要自负,不要怨天尤人; 勉励他要勤奋读书,超越前人。9[#' 1.掌握以下重点字 K9 是少年如是呻吟学问窘春秋豪琢磨废情左右艾}`x9D2 激衰懦倾囷倒廪以其枝叶占其根本 c74 2.通假字 MK>] 蚤©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gc:O 3.精读 2、3、4、5:体会作者谦恭的口吻,委婉的措辞对后辈的热心、诚恳。T_z9Om 4.整封信,内容环环相扣、说理层层深入,先写对李几仲的了解经过,再以自己少 时学习条件来比照李几仲今天的学习条件,(第 3、4 两节)然后进行下面说理,指 出出类拔萃的人才、是刻苦磨砺的结果,即使已经成才,如果未被重用也不该自暴 自弃(第 5 节),整封信自然严谨,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G- 第一册复习检测" 一、字词义
1.根据下列拼音写汉字 jue()起pie()见shu()然雾ai()缥mao() 磅b()dan()误笨zhuo( qe()意沾 ()劲凝lidn( e()带坎k ()狂shi()浩jie()敷yan()di()慢驰chd ng()揶yu()sng()然zhu()立灵j()临m6() pi()好蕴yu()mei()力怅wang() chong()憬 lan()楼chuo泣()jn()行告fe()吝se()jin() 赏ke()睡怜min()脊 liang()切cuo()su()事膏 huang()渲rn()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哺育()盔甲 解数()洗涤()骄横 谦逊() 炽热 勉强( 胡诌()悼念()瘦削( 掸落() 腼腆()黄澄澄()啜泣()确凿()雏儿()馈赠() 粘液()怅然()堙塞()禅让()剖开()海藏()栖身 3.在横线上填上生字、组成词组 地而起胆心惊神采 笑容可 流水不 户枢不 闻者足 马万言饥肠枯乏味 雀无声 不绝 促长谈发人深 动心夺 怒不可落下 然自得 山水扬顿挫轻于毛语无次然一笑无动于 4.指出下面句中带点词含义 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于钟粟。 ②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③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粗有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 侵蚀。 ⑤你的语言库存还很空乏! ⑥经过这样的练习,对语言的推敲和选择就更加注意起来。 ⑦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现在自己小屋的藏书,早已溢出书橱,横陈地面 ⑨每次讲完课,他便回到自己的书房里去,面壁做他的学问。 ⑩是我已忘得成了文盲,还是他写的是“天书” ①D父亲来看我时,还没法营救我们,但我们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 ①D一个矮小的男人应声走出来,他只是微笑着点头,似乎有些腼腆。 、文学常识 了解必学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了解神话、民间故事的一般常识。 ①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 字 春秋时鲁国人,《论语》是 的书 ②《牡丹图》选自 ,这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沈 括 (朝代)杰出的科学、文学家 ③《斗牛图》选自 作者 ,北宋著名文学家。 ④《答李几仲书》作者 北宋诗人、书法家,和齐名,世称“苏黄
1.根据下列拼音写汉字 jué( )起 piē( )见 shū( )然 雾ǎi( ) 缥 miǎo( ) 磅 bó( ) dān( )误 笨 zhuō( ) qiè( )意 沾 rǎn( ) qiú ( )劲 凝 liàn( ) 谦 xùn( ) 胡 zhōu( ) xié( )带 坎 kě ( ) 狂 shì( ) 浩 jié( ) 敷 yǎn( ) dài( )慢 驰 chě ng( ) 揶 yú( ) sǒng( )然 zhù( )立 灵 jiù( ) 临 mó( ) pǐ( )好 蕴 yù( ) mèi( )力 怅 wǎng( ) chōng( )憬 lán( )褛 chuò泣( ) jiàn( )行 告 jiè( ) 吝 sè( ) jiàn( ) 赏 kē( )睡 怜 mǐn( ) 脊 liang( ) 切 cuō( ) suǒ( )事 膏 huāng( ) 渲 rǎn(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哺育( ) 盔甲( ) 解数( ) 洗涤( ) 骄横( ) 谦逊( ) 炽热( ) 勉强( ) 胡诌( ) 悼念( ) 瘦削( ) 掸落( ) 腼腆( ) 黄澄澄( ) 啜泣( ) 确凿( ) 雏儿( ) 馈赠( ) 粘液( ) 怅然( ) 堙塞( ) 禅让( ) 剖开 ( ) 海藏( ) 栖身 ( )F 3.在横线上填上生字、组成词组_ 地而起 胆 心惊 神采 笑容可 流水不 户枢不 闻者足 马万言 饥肠 枯 乏味 雀无声 不绝 促 长谈 发人深 动心夺 怒不可 落下 然自得 山 水 扬顿挫 轻于 毛 语无 次 然一笑 无动于 4.指出下面句中带点词含义 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于钟粟。 ②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③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粗有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 侵蚀。 ⑤你的语言库存还很空乏! ⑥经过这样的练习,对语言的推敲和选择就更加注意起来。 ⑦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现在自己小屋的藏书,早已溢出书橱,横陈地面。 ⑨每次讲完课,他便回到自己的书房里去,面壁做他的学问。 ⑩是我已忘得成了文盲,还是他写的是“天书”。 ⑾父亲来看我时,还没法营救我们,但我们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 ⑿一个矮小的男人应声走出来,他只是微笑着点头,似乎有些腼腆。 二、文学常识 1.了解必学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2.了解神话、民间故事的一般常识。 ①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 和 , 名 字 春秋时鲁国人,《论语》是 的书 ②《牡丹图》选自 ,这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沈 括, (朝代)杰出的科学、文学家。 ③《斗牛图》选自 ,作者 ,北宋著名文学家。 ④《答李几仲书》作者 ,北宋诗人、书法家,和 齐名,世称“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