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5156edu con 衡阳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语文考试,为了你能沉着冷静答题,交上一份满意 的试卷,我们特地给你提个醒:本试卷共8页,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的指 定位置上:本科试卷满分为120分,其中2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前请将密 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填写清楚。祝你答题成功! 积累和运用(共31分) 1.请将下列汉字用正楷书写到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美观)。(3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 2.古诗文积累运用。(8分,每小题2分)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岳阳楼记》中表现文章主旨及古代仁人志士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 ④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山水回环、峰回路转景象又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 是 3.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4.读名著,做卡片(名著范围:中国四大古典小说)。(4分) 喜欢的一个故事人物 出自作品 喜欢的理由 5.口语交际。(4分)
www.5156edu.com 衡阳市 2006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语文考试,为了你能沉着冷静答题,交上一份满意 的试卷,我们特地给你提个醒:本试卷共8页,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的指 定位置上;本科试卷满分为120分,其中2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前请将密 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填写清楚。祝你答题成功! 一、积累和运用(共31分) 1.请将下列汉字用正楷书写到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美观)。(3分) 腹 有 诗 书 气 自 华 2.古诗文积累运用。(8分,每小题2分)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 《 岳 阳 楼 记 》 中 表 现 文 章 主 旨 及 古 代 仁 人 志 士 远 大 政 治 抱 负 的 句 子 是 , 。 ④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山水回环、峰回路转景象又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 是: , 。 3.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2分) ( )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o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 · 4.读名著,做卡片(名著范围:中国四大古典小说)。(4分) 5.口语交际。(4分) 喜欢的一个故事人物 出自作品 喜欢的理由
ww.5156edu con 央视2005“感动中国”节目让带着妹妹读大学的洪战辉的事迹广为传颂一一当他还是 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加弱小的孩子负起了责任,孤身一人撑起困境中的家庭:进 人大学后,凭着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努力,完成学业并抚养教育妹妹,甚至帮助他人 假如有一天,洪战辉带着他妹妹到你学校来参加某个活动,你有机会跟他俩说话,你会 对洪战辉说: 对洪战辉的妹妹说: (注意:不能是欢迎辞) 诗歌欣赏。(5分) 阅读下面新诗,按要求答题。 妈妈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也模糊了您的身影 妈妈 我背起行囊走向远方 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 春日阳光暖暖的 连着你牵着我 而我的心空却下着 思念您的笑容 绵绵雨丝 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 思念您的嘱托 也润湿了您的双眼 从此我知道了 雨丝模糊了我的视线 妈妈的爱很深很深 ①读了这首诗,根据你对生活的体验和本诗的理解,说说诗中所抒发的情感。(2分) 答 ②从下面两个诗句中选取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1)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 (2)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牵着我 答 7.综合性学习。 当今很多人倡导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你能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中选 取一个,说说当地的过节习俗,或介绍节日的来历及有关传说故事吗?(不超过60字)。(5分) 、阅读理解(共37分)
www.5156edu.com 央视2005“感动中国”节目让带着妹妹读大学的洪战辉的事迹广为传颂——当他还是 一 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加弱小的孩子负起了责任,孤身一人撑起困境中的家庭; 进 人大学后,凭着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努力,完成学业并抚养教育妹妹,甚至帮助他人。 假如有一天,洪战辉带着他妹妹到你学校来参加某个活动,你有机会跟他俩说话,你会 对洪战辉说: 对洪战辉的妹妹说: (注意:不能是欢迎辞) 6.诗歌欣赏。(5分) 阅读下面新诗,按要求答题。 妈 妈 ①读了这首诗,根据你对生活的体验和本诗的理解,说说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2分) 答: ②从下面两个诗句中选取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1)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 (2)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牵着我 答: 。 7.综合性学习。 当今很多人倡导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你能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中选 取一个,说说当地的过节习俗,或介绍节日的来历及有关传说故事吗?(不超过60字)。(5分)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也模糊了您的身影 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 连着你 牵着我 思念您的笑容 思念您的嘱托 从此我知道了 妈妈的爱很深 很深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妈妈 我背起行囊走向远方 春日阳光暖暖的 而我的心空却下着 绵绵雨丝 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 也润湿了您的双眼 雨丝模糊了我的视线
ww.5156edu con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生命生命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上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台前小 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极力地挣扎,我感。到一股生 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 它就不会再动了,可是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了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 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怎样的一种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 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水泥地上,不屈地向上茁长,昂然挺立。虽然,它仅仅活了几天,但那 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聆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规律的跳 动,给我极深的撼动。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或是白白糟 蹋它:我可以使它过一个更有意义的人生,或是任它荒废虚度,庸碌一生:全在我一念之间 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的过程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从有限的生命发挥 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 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一般来说,一篇散文都有“文眼”或表达主题的关键句子,请你找出本文,中这样 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9.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它的表达作用。(2分) 虽然,它仅仅活了几天,但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10.说出你对.“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 活下去。”这句话的理解。(3分) 11、下面是对运用小飞蛾、小瓜苗这两则材料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开篇写小飞蛾对“我”的骚扰并被“我”捉住,作为文章的引子和发端 B.接着写小飞蛾一股跃动的生命力量以及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我” 对“生命是什么”的思考 C、文章在第二段没有对“生命是什么呢”的问题作正面回答,而是描写小瓜苗擎天撼地的
www.5156edu.com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一)生命 生命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上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台前小 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极力地挣扎,我感。到一股生 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 它就不会再动了,可是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了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 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怎样的一种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 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水泥地上,不屈地向上茁长,昂然挺立。虽然,它仅仅活了几天,但那 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聆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规律的跳 动,给我极深的撼动。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或是白白糟 蹋它;我可以使它过一个更有意义的人生,或是任它荒废虚度,庸碌一生;全在我一念之间, 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的过程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从有限的生命发挥 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 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8.一般来说,一篇散文都有“文眼”或表达主题的关键句子,请你找出本文,中这样 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 9.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它的表达作用。(2分) 虽然,它仅仅活了几天,但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答: 。 10.说出你对.“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 活下去。”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 。 11、下面是对运用小飞蛾、小瓜苗这两则材料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开篇写小飞蛾对“我”的骚扰并被“我”捉住,作为文章的引子和发端。 B.接着写小飞蛾一股跃动的生命力量以及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我” 对“生命是什么”的思考。 C、文章在第二段没有对“生命是什么呢”的问题作正面回答,而是描写小瓜苗擎天撼地的
ww.5156edu con 生命力,与描写小飞蛾一样,为过渡到写人的强健的生命进而表现文章主旨作铺垫和比衬 D.作者提出“生命是什么呢”的问题后,没有立即作答,却写小瓜苗在恶劣的环境里不屈 地向上茁长,使文脉间断而显得有些突兀。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 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 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夕卜,一般都是很 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 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 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 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之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 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 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 宋淳煕年间,即公元12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 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 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 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 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 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 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o《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 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①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 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 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 乎特别有用
www.5156edu.com 生命力,与描写小飞蛾一样,为过渡到写人的强健的生命进而表现文章主旨作铺垫和比衬。 D.作者提出“生命是什么呢”的问题后,没有立即作答,却写小瓜苗在恶劣的环境里不屈 地向上茁长,使文脉间断而显得有些突兀。 (二)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 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 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 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夕卜,一般都是很 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 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 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 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之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 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 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 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2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 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 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 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 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 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 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o《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 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①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 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 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 乎特别有用
ww.5156edu con 注:①[涵泳]:深入体会 (节选自《不要秘诀的秘诀》) 12.文中作者肯定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是什么?(最好用文中语言作答)(2分) 13.下面是关于本文行文特点和基本结构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分) A.作者在引述古代学者关于读书学规和方法的经验之谈后,接着对其作阐释和评述,并且 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引述陆九渊的诗句后,作者只对其中一句作了评述,是因为其他诗句与读书方法和态 度无关 C.引述——评述一一再引述一一再评述,如此循环,是本文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D.本文虽然有三段引述三段评述,结构看似松散,其实是紧凑的,因为有一条读书方法 和态度的主线相牵连 14.作者在引用陆九渊的诗句后,只对其中的“未晓不妨权放过”作了阐释,而不像前面两 段在引用后作全面阐述,这是为什么?(2分) 15.结合你的学习体验,谈谈文中倡导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在我们学习中的作用。(3分)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 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 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一一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顶多顶多。在昆虫媒人当中, 顶顶受花欢迎,顶顶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 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这还不算数。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 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 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使那花受精结子 16.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从花朵到结成比较强健果实种子的环节o(2分) 答
www.5156edu.com 注:①[涵泳]:深入体会。 (节选自《不要秘诀的秘诀》) 12.文中作者肯定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是什么?(最好用文中语言作答)(2分) 答: 13.下面是关于本文行文特点和基本结构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作者在引述古代学者关于读书学规和方法的经验之谈后,接着对其作阐释和评述,并且 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引述陆九渊的诗句后,作者只对其中一句作了评述,是因为其他诗句与读书方法和态 度无关。 C.引述——评述——再引述——再评述,如此循环,是本文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D.本文虽然有三段引述三段评述,结构看似松散,其实是紧凑的,因为有一条读书方法 和态度的主线相牵连。 14.作者在引用陆九渊的诗句后,只对其中的“未晓不妨权放过”作了阐释,而不像前面两 段在引用后作全面阐述,这是为什么?(2分) 15.结合你的学习体验,谈谈文中倡导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在我们学习中的作用。(3分) 答. (三)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 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 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顶多顶多。在昆虫媒人当中, 顶顶受花欢迎,顶顶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 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这还不算数。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 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 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使那花受精结子。 16.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从花朵到结成比较强健果实种子的环节o(2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