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 disease)
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 disease)
概述 ●由多种肠道病毒(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的急 性出疹性传染病,以EV71及CoxA16最常见 ·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A组16、4、5、7、9、 10型,B组2、5、13型 ·埃可病毒(ECH0 viruses) ·肠道病毒71型(EV71) ·多发生于<5y儿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皮疹、溃 疡为主要临床表现,预后良好,1w左右自愈 ·个别有心肌炎、肺水肿、脑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概述 ⚫ 由多种肠道病毒(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的急 性出疹性传染病,以EV71及CoxA16最常见 • 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A组16、4、5、7、9、 10型,B组2、5、13型 • 埃可病毒(ECHO viruses) • 肠道病毒71型(EV71) ⚫ 多发生于<5y儿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皮疹、溃 疡为主要临床表现,预后良好,1w左右自愈 ⚫ 个别有心肌炎、肺水肿、脑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概况 。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的报道 ·1957年加拿大首次报告 ·1957年新西兰最早描述 ·1958年加拿大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16, 同时患者血清抗体4倍增长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国内 ·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 ·1983年天津C0xA16引起暴发:7000余例 ·1998年台湾EV71引起本病:报告129106例
流行概况 ⚫ 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的报道 • 1957年加拿大首次报告 • 1957年新西兰最早描述 • 1958年加拿大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16, 同时患者血清抗体4倍增长 •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 国内 • 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 • 1983年天津CoxA16引起暴发:7000余例 • 1998年台湾EV71引起本病:报告129106例
国外流行概况[1] 1899 ·1959年英、美发生流行,1972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HFMD主 要病原体 ·1994年4季度英国爆发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 CoxA16引起的HFMD流行(952例) ·其他欧、美国家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 和EV71引起的HFMD
国外流行概况[1] ⚫ 1959年英、美发生流行,1972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 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HFMD主 要病原体 ⚫ 1994年4季度英国爆发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 CoxA16引起的HFMD流行(952例) ⚫ 其他欧、美国家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 和EV71引起的HFMD
国外流行概况[2] ●日本: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 ·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A16感染为主 ·1973和1978年的2次流行均为EV71引起,病情一般较 温和,同时有伴无菌性脑膜炎病例 ·1997-2000年HFD再度活跃,EV71、CoxA16均有分离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 1997年以来以EV71感染为主的HFMD在新、马等地大规 模爆发流行,因并发CNS症状而死亡病例增多
国外流行概况[2] ⚫ 日本: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 • 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A16感染为主 • 1973和1978年的2次流行均为EV71引起,病情一般较 温和,同时有伴无菌性脑膜炎病例 • 1997-2000年HFMD再度活跃,EV71、CoxA16均有分离 ⚫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 1997年以来以EV71感染为主的HFMD在新、马等地大规 模爆发流行,因并发CNS症状而死亡病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