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山中学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望月 、积累与运用(3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荟cui 益提纲qi 领梦mei 以求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这需要 的精力,也需要聪明过人的天分。当你打算探讨这一切时,你可以很 自然的首先想到充满智慧的犹太民族的属于全人类的那些著名人物 (2)临死的人大概都很这个世界,甚至是世上的一草一木,这是我小时候发现的 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 (3)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每个人的身体里 下来 (4)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我们必须 在这一项上狠下 A充足留恋松弛工夫 B充沛留恋松懈功夫 C充沛留念松懈工夫 D充足留念松弛功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这个季节,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B论做官,苏轼称不上一个成功者。可若论文法,他已然登峰造极,前后千年,还真无人 能与他媲美 C五一期间的各大车站,人潮如海,面对鱼贯而入、一哄而上的旅客,你真会感叹五一出 游就是受罪 D丰收之年,浙东农民尚遭受如此剥削,旧社会农民面临的苦难由此可见一斑 4.“红牛”和“王老吉”曾同是广东省著名饮料品牌,但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却差别显著 经专家评论,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和企业销售理念有关,也和广告词有关。请你分析 这两种饮料的广告,推断一下哪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高,并从广告的角度分析原因。(2分) 红牛广告:渴了、累了,喝红牛。王老吉广告:王老吉,不上火的饮料。 5.读下面一段文字,对划线处存在的语病进行修改。(3分) 连云港市气象局4月30日透露,今夏我市可能涝旱相继,全市应提前做好防汛抗旱 工作。①今年受气象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市夏季降水量预计将达50—-650毫米,其中6 7月份较往年略多。由于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集中降水,外加淮河上游汛期降水量较大形成 客水,②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我市局部地域还会有内涝和地质伤害。③但从8月份起
1 伊山中学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人:望月 一、积累与运用(36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荟 cuì bì 益 提纲 qiè 领 梦 mèi 以求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1)这需要 的精力,也需要聪明过人的天分。当你打算探讨这一切时,你可以很 自然的首先想到充满智慧的犹太民族的属于全人类的那些著名人物。 (2)临死的人大概都很 这个世界,甚至是世上的一草一木,这是我小时候发现的 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 (3)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每个人的身体里 下来。 (4)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我们必须 在这一项上狠下 。 A 充足 留恋 松弛 工夫 B 充沛 留恋 松懈 功夫 C 充沛 留念 松懈 工夫 D 充足 留念 松弛 功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 这个季节,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的寒冬。 B 论做官,苏轼称不上一个成功者。可若论文法,他已然登峰造极 ....,前后千年,还真无人 能与他媲美。 C 五一期间的各大车站,人潮如海,面对鱼贯而入 ....、一哄而上的旅客,你真会感叹五一出 游就是受罪。 D 丰收之年,浙东农民尚遭受如此剥削,旧社会农民面临的苦难由此可见一斑 ....。 4.“红牛”和“王老吉”曾同是广东省著名饮料品牌,但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却差别显著。 经专家评论,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和企业销售理念有关,也和广告词有关。请你分析 这两种饮料的广告,推断一下哪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高,并从广告的角度分析原因。(2 分) 红牛广告:渴了、累了,喝红牛。 王老吉广告:王老吉,不上火的饮料。 5.读下面一段文字,对划线处存在的语病进行修改。(3 分) 连云港市气象局 4 月 30 日透露,今夏我市可能涝旱相继,全市应提前做好防汛抗旱 工作。①今年受气象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市夏季降水量预计将达 550—650 毫米,其中 6、 7 月份较往年略多。由于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集中降水,外加淮河上游汛期降水量较大形成 客水,②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我市局部地域还会有内涝和地质伤害。③但从 8 月份起
降水量将较往年略少,将有一段明显高温期,不排除出现伏旱的可能性。 ① ② 6.根据要求填写诗文名句及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 (2) ,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6)曹操在《龟虽寿》中用比喻表现年老志不衰的语句是: (7)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对学业和操行的修养有过一组对比鲜明的观点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9分 临近中考,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召开“中考,我的青春挑战”主题班会。现在老师安排 你做班会的主持人,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这个主题班会你打算设计哪几个板块内容?请列举三项(3分) 如:学习经验交流 板块1 板块2 板块3: (2)学习委员为你设计了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2分) 六月的硝烟已经提前燃起,中考的战场早已铺开。青春需要挑战,青春更需要激励: 忘不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用生命的坚强抗击病魔与痛苦:忘不了 忘不了 他们的一切,将作为感动我们前行的力量与支柱 (3)为了丰富这个主题班会的内容,过程中老师安排了一个同学歌唱节目《真心英雄》 以挑起气氛,如果你是主持人,你将用怎样的串词引出歌唱节目。(2分) (4)如果你的身份转换为班主任为这个班会作总结,你将会怎么说?(2分) 8.名著阅读。(6分) (1)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 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的关注。其中一位叫 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 》。(2分) (2)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勾搭嫂子的等人后,在墙上写下八个字
2 降水量将较往年略少,将有一段明显高温期,不排除出现伏旱的可能性。 ① ② ③ 6.根据要求填写诗文名句及相应的作家作品。(10 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 (2) ,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6)曹操在《龟虽寿》中用比喻表现年老志不衰的语句是: , 。 (7)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对学业和操行的修养有过一组对比鲜明的观点: ; 。 7.根据要求回答问题。(9 分) 临近中考,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召开“中考,我的青春挑战”主题班会。现在老师安排 你做班会的主持人,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这个主题班会你打算设计哪几个板块内容?请列举三项(3 分) 如:学习经验交流 板块 1: 板块 2: 板块 3: (2)学习委员为你设计了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2 分) 六月的硝烟已经提前燃起,中考的战场早已铺开。青春需要挑战,青春更需要激励: 忘不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用生命的坚强抗击病魔与痛苦;忘不了 ;忘不了 ; 他们的一切,将作为感动我们前行的力量与支柱。 (3)为了丰富这个主题班会的内容,过程中老师安排了一个同学歌唱节目《真心英雄》 以挑起气氛,如果你是主持人,你将用怎样的串词引出歌唱节目。(2 分) (4)如果你的身份转换为班主任为这个班会作总结,你将会怎么说?(2 分) 8.名著阅读。(6 分) (1)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 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 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的关注。其中一位叫 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 》。(2 分) (2)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勾搭嫂子的 等人后,在墙上写下八个字:
(3)“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是 (作家)的《 的主人公的名言 、阅读与感悟(54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给我们展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何作用?(2分) 10.该诗共四句话,但前后两句抒发的感情差异较大,请你具体赏析其中的区别。(2分) 11.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对这一成语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4分) (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文)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 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1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肉食者鄙:小大之狱:岁亦无恙耶 齐王使使者 13.翻译句子。(4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14.试分析赵威后是怎样驳斥齐使者的观点的?(3分) 15.试分析赵威后的治国之道和曹刿与庄公对话过程中表露出来的战略思想是否一致?(3 分)
3 (3)“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是 (作家)的《 》 的主人公的名言。 二、阅读与感悟(54 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6 分)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给我们展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何作用?(2 分) 10.该诗共四句话,但前后两句抒发的感情差异较大,请你具体赏析其中的区别。(2 分) 11.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对这一成语的理解。(2 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4 分) (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文)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 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1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 分) 肉食者鄙.: 小大之狱.: 岁.亦无恙耶: 齐王使.使者: 13.翻译句子。(4 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14.试分析赵威后是怎样驳斥齐使者的观点的?(3 分) 15.试分析赵威后的治国之道和曹刿与庄公对话过程中表露出来的战略思想是否一致?(3 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3分) 大地的色彩从何而来 ①我们居住的大地是一块大画布,上面有各式各样的风景,色彩特别丰富。除了大地 上的植物、建筑、湖泊外,土壤本身的颜色也很多,其中棕色是土壤的主色调。为什么土 壤会以棕色为主色调呢?这一直是一个谜。最近,美国科学家揭示了这个谜底 ②科学家发现,土壤的主色调与植物有关。 ③揭开土壤主色调之谜的研究人员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的生态学家斯蒂 文·艾里森。艾里森指出,叶长叶落、花开花谢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残枝败叶、枯树落 花最终要掉在地上,进入土壤。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甲虫、蚯蚓等动物,利用特殊的 酶将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分解,并将这些食物“切”成适合自己进食的大小 ④饥饿的土壤生物每天忙个不停,不断地分解植物中的有机物,然后排泄出粪便,为 新生长的植物提供养料,或者直接释放到大气中,让碳元素进入到新的循环中。但是,由 于土壤生物贪得无厌,吃得太多,有时消化不过来,把一些没有完全分解的有机物排泄到 了土壤中;另外,一些土壤生物死亡后,不能完全被其他土壤生物吃掉,也不能完全氧化 分解,因此数亿年下来,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这些小分子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碳 元素,碳元素会吸收太阳光光谱中的多数颜色,而反射出来棕色。因此,土壤的颜色呈现 出棕色。 ⑤艾里森表示,幸好生物界进化出了这些土壤生物,它们是隐藏在地皮下的“大功臣”。 如果没有这些土壤生物,大地上的大分子有机物会越积越多,整个地球就会变成一个大粪 场;同时,碳元素将随着这些大分子有杋物堆积在大地上,不能进入新的循环,植物将耗 尽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然后全部死亡,整个生物链断裂,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将因为 没有食物而死亡。幸好这一切都只是假设。 ⑥当然,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土地不是棕色的。有些沙漠地带呈现沙白色:不少地 方的土壤富含铁,因此呈红色。挖开棕色的地皮,往往也能发现土壤的棕色中夹杂中其他 多种不同色的颜色。艾里森说:“如果土壤中没有那么多碳元素的话,土壤会呈现黄色 红色和灰色。土壤中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它的色彩。”(作者:晓阳) 16.阅读全文可以看出,文章采用了 先果后因的逻辑顺序,说明了 (3分) 17.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用法。(4分) (1)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甲虫、蚯蚓等动物,利用特殊的酶将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分 解,并将这些食物“切”成适合自己进食的大小
4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3 分) 大地的色彩从何而来 ①我们居住的大地是一块大画布,上面有各式各样的风景,色彩特别丰富。除了大地 上的植物、建筑、湖泊外,土壤本身的颜色也很多,其中棕色是土壤的主色调。为什么土 壤会以棕色为主色调呢?这一直是一个谜。最近,美国科学家揭示了这个谜底。 ②科学家发现,土壤的主色调与植物有关。 ③揭开土壤主色调之谜的研究人员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的生态学家斯蒂 文·艾里森。艾里森指出,叶长叶落、花开花谢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残枝败叶、枯树落 花最终要掉在地上,进入土壤。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甲虫、蚯蚓等动物,利用特殊的 酶将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分解,并将这些食物“切”成适合自己进食的大小。 ④饥饿的土壤生物每天忙个不停,不断地分解植物中的有机物,然后排泄出粪便,为 新生长的植物提供养料,或者直接释放到大气中,让碳元素进入到新的循环中。但是,由 于土壤生物贪得无厌,吃得太多,有时消化不过来,把一些没有完全分解的有机物排泄到 了土壤中;另外,一些土壤生物死亡后,不能完全被其他土壤生物吃掉,也不能完全氧化 分解,因此数亿年下来,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这些小分子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碳 元素,碳元素会吸收太阳光光谱中的多数颜色,而反射出来棕色。因此,土壤的颜色呈现 出棕色。 ⑤艾里森表示,幸好生物界进化出了这些土壤生物,它们是隐藏在地皮下的“大功臣”。 如果没有这些土壤生物,大地上的大分子有机物会越积越多,整个地球就会变成一个大粪 场;同时,碳元素将随着这些大分子有机物堆积在大地上,不能进入新的循环,植物将耗 尽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然后全部死亡,整个生物链断裂,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将因为 没有食物而死亡。幸好这一切都只是假设。 ⑥当然,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土地不是棕色的。有些沙漠地带呈现沙白色;不少地 方的土壤富含铁,因此呈红色。挖开棕色的地皮,往往也能发现土壤的棕色中夹杂中其他 多种不同色的颜色。艾里森说:“如果土壤中没有那么多碳元素的话,土壤会呈现黄色、 红色和灰色。土壤中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它的色彩。” (作者:晓阳) 16.阅读全文可以看出,文章采用了 、先果后因的逻辑顺序,说明了 。(3 分) 17.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用法。(4 分) (1)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甲虫、蚯蚓等动物,利用特殊的酶将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分 解,并将这些食物“切.”成适合自己进食的大小
(2)艾里森表示,幸好生物界进化出了这些土壤生物,它们是隐藏在地皮下的“大功臣 18.请你在阅读文章③④⑤段后,用下定义的方法对“土壤生物”进行说明。(3分) 19.文章第⑤段写的只是一种假设的结果,试说明这段文字能否删去。(3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21分) 春 风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 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 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 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 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 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江南,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 开、莺飞 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 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 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渣……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葱葱 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 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冰河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 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 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双鞍鞋,穿老羊皮背心,使 荆条背篓,背带冰渣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的帮助呼哧 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比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 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
5 (2) 艾里森表示,幸好生物界进化出了这些土壤生物,它们是隐藏在地皮下的“大功臣 ...”。 18.请你在阅读文章③④⑤段后,用下定义的方法对“土壤生物”进行说明。(3 分) 19.文章第⑤段写的只是一种假设的结果,试说明这段文字能否删去。(3 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21 分) 春 风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 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 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 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 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 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江南,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 开、莺飞…… 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 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 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渣……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葱葱 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 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冰河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 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 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双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 荆条背篓,背带冰渣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的帮助呼哧 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比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 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