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郦道元 解释 答案 1、重岩叠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 3、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4、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 5、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6、霜旦 下霜的早晨 7、飞漱 冲刷 8、属引凄异 属引:接连不断 9、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虽:即使 l1、良多趣味 良:真,实在 、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 三峡自然景观? “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1、用原文回答: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 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 持点的? 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 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 的歌词,有什么作用?气氛
1 三 峡(郦道元) 一、解释 答案 1、重岩叠嶂 ....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 上 3、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4、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 5、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6、霜旦.. 下霜的早晨 7、飞漱. 冲刷 8、属引..凄异 属引:接连不断 9、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虽:即使 11、良.多趣味 良:真,实在 二、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 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 “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1、 用原文回答: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 是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 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 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 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 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 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 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 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 气氛
句子翻译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 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阝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 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出师表》一诸葛亮 殂 死(皇帝) 比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时 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陟罚臧否 善恶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温示;治 是以先帝简拔 此 以遗陛下 予 悉以咨之 都;询问 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 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 期耕 亲自 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份低微,出身鄙野田是感激 感动,激动 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十有一年 通“又”,表 夙夜忧叹 早晚 托付不效 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庶竭驽钝 差不多:比喻才能 平庸 毛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 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
2 句子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 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 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出师表》------诸葛亮 崩殂.. 死(皇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时 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陟罚臧否.. 善恶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 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 以遗.陛下 给予 悉以咨之 都;询问 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躬.耕 亲自 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二十有.一年 通“又”,表余 数 夙夜..忧叹 早晚 恐托付不效. 实现 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庶竭驽钝 差不多;比喻才能 平庸 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 失
洛诹善道 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句子翻译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路也 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 而异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询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 其刑赏。 授罚或受赏。 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层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 衰败的原因。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 效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 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关键问题 体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条建议? 体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 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醉翁亭记欧阳修(宋) 词语解释 1.滁皆山也:而攻之环:环绕。环:包围。 2.望之蔚閎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飞泻 4.阒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 5.名之者谁 名:给……命名。 6.饮少輒醉 7.醉翁之不在酒 意: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 9.云归而岩穴暝归:聚集 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回家。从:跟从
3 咨诹.善道 询问 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句子翻译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 路也。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 而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 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 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 受罚或受赏。 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 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 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 衰败的原因。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 效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 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关键问题 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 条建议?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 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醉翁亭记------欧阳修(宋) 一、词语解释: 1. 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 环:环绕。环:包围。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3.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 4. 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 5. 名之者谁 名:给……命名。 6. 饮少辄醉 辄:就。 7.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9. 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 10.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
11.吾谁与 归:归依。 12.野囝发而幽香;佳树圆芳:查花。秀:繁荣溅长 而繁阴 13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4休于树 在 山淆野圆 肴:野味。蔌:蒸蔬。 16.宴耐之乐 酣:尽兴的喝酒。 17.非堡非的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8郾者胜 19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20.然乎其间者 颓然:醉酿的样子。乎:王 21.树林阴圈 鸣声上下 上:树的上部。下:树的下部 太守调 谓:是 句子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 酿泉也。 酿泉。 卩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 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 给它命名的。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太守跟宾客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 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 号曰醉翁也 号叫“醉翁”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 山水之间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 酒也 在喝酒上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像那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 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国。这明暗 山间之朝暮也。 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 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9)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
4 11. 吾谁与归 归:归依。 1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 芳:香花。秀:繁荣滋长。 13. 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4. 休于树 于:在。 15. 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 16. 宴酣之乐 酣:尽兴的喝酒。 17. 非丝非竹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8. 弈者胜 弈:下棋。 19. 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20.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 21. 树林阴翳 翳:遮盖。 22. 鸣声上下 上:树的上部。下:树的下部。 23. 太守谓谁 谓:是。 二、句子翻译: 1)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 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 酿泉。 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 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 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 3) 名之者 谁? 太守 自谓 也。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 给它命名的。 4)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 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 号曰醉翁也 太守跟宾客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 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 号叫“醉翁”。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 间。 6)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 在喝酒上。 7)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 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 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国。这明暗 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8)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 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9)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一一这是宾客们欢乐 的图景。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 者,太守醉也。 的坐在众人中间一一这是太守喝醉了。 11)已而夕阳在山,人「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散乱,这是宾 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 1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 1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人们只懂得跟看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 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 文者,太守也。 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仁、文章内容理解: 《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 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向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1.全文的主旨是:售民同乐“医”字贯穿全文。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參电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故自号曰醉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③、写回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且出而林罪开; ④、写回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⑥、写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覆高渣 ⑧、写图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遊,2、太守宴,3、众宾 欢,4、太守腔
5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 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 的图景。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者,太守醉也。 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 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1) 已而夕阳在山,人 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 也。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散乱,这是宾 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 1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 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 1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 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 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 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三、文章内容理解: 《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 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1. 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 2. 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 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 风霜高洁; 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 欢,4、太守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