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除蛋白质法加入与水混·热变性蛋白饱和硫酸铵.10%三氯醋溶的有机溶剂质沉淀硫酸钠,硫酸镁酸或6%高氯蛋白析出一药氯化钠等酸溶液通常90℃物释放·方法简单血清与饱和血清与强酸乙腈,甲醇的比1:0.6硫酸铵溶液的·只能除去热丙酮,四氢呋比1:2上清液呈强变性蛋白喃等酸性(pH≤4)·待测物热稳血浆/血清与定性好酸性分解的有机溶剂的体药物不宜用积比1:(2-3)1.溶剂沉淀法2.中性盐析法3.强酸沉淀法4.热凝固法2025/8/1516
2025/8/15 16 (一) 去除蛋白质法 ⚫加入与水混 溶的有机溶剂, 蛋白析出→药 物释放 ⚫乙腈,甲醇, 丙酮,四氢呋 喃等 ⚫血浆/血清与 有机溶剂的体 积比1∶(2-3) ⚫饱和硫酸铵, 硫酸钠,硫酸镁, 氯化钠等 ⚫血清与饱和 硫酸铵溶液的 比1∶2 ⚫10%三氯醋 酸或6%高氯 酸溶液 ⚫血清与强酸 的比1∶0.6 ⚫上清液呈强 酸性(pH≤4) ⚫酸性分解的 药物不宜用 ⚫热变性蛋白 质沉淀 ⚫通常90℃ ⚫方法简单 ⚫只能除去热 变性蛋白 ⚫待测物热稳 定性好 1. 溶剂沉淀法 2. 中性盐析法3. 强酸沉淀法 4. 热凝固法
二)分离与浓集法1.液相萃取法2.固相萃取法3.超滤法2025/8/15
2025/8/15 17 (二) 分离与浓集法 液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法 超滤法 1. 2. 3
1.液相萃取法(1)溶剂的选择原则溶剂的用量(2)(3)水相的pH(4)提取操作2025/8/15
2025/8/15 18 1. 液相萃取法 溶剂的选择原则 溶剂的用量 水相的pH (1) (2) (3) (4) 提取操作
(1)溶剂的选取原则①对药物分子未电离形式可溶,对电离形式不溶易挥发②沸点低,紫外截止波长③与水不相混溶溶剂沸点(℃)(nm)正已烷210④无毒,不易燃烧69环已烷21081③具有化学稳定和情性甲苯285111↓极性增加异丙醚22068③不影响紫外检测乙醚*22035285醋酸戊酯149①辅助试剂的使用24561三氯甲烷乙醚(1.2%水):氯化钠甲基异丁基酮230116②混合溶剂的使用醋酸乙酯26077118215正丁醇正已烷-异丙醇(95:5)*含过氧化物:个:肝脏毒性,有致癌作用2025/8/1519
2025/8/15 19 (1) 溶剂的选取原则 ①对药物分子未电离形式可溶, 对电离形式不溶; ②沸点低,易挥发; ③与水不相混溶; ④无毒, 不易燃烧; ⑤具有化学稳定和惰性; ⑥不影响紫外检测 溶剂 紫外截止波长 (nm) 沸点(℃) ↓ 极 性 增 加 ↓ 正己烷 210 69 环己烷 210 81 甲苯 285 111 异丙醚* 220 68 乙醚* 220 35 醋酸戊酯 285 149 三氯甲烷 245 61 甲基异丁基酮 230 116 醋酸乙酯 260 77 正丁醇 215 118 *:含过氧化物;:肝脏毒性, 有致癌作用 ①辅助试剂的使用 乙醚(1.2%水): 氯化钠 ②混合溶剂的使用 正己烷-异丙醇(95:5)
(2)溶剂的用量有机相与水相(样品)体积比为1:1~5:1(3)水相的pH碱性药物pH高于pKa1~2单位酸性药物pH低于pKa1~2单位碱性下提取,可减少内源性物质(酸性)的干扰碱性下不稳定,在中性用三氯甲烷和异丙醇提取4)提取操作提取1次若提取回收率较低(低于50%),提取2~3次脂溶性干扰物,可进行小体积水溶液反提取202025/8/15
2025/8/15 20 (2) 溶剂的用量 ⚫ 有机相与水相(样品)体积比为1:1~5:1 ⚫ 碱性药物pH高于pKa 1~2单位 ⚫ 酸性药物pH低于pKa 1~2单位 ⚫ 碱性下提取, 可减少内源性物质(酸性)的干扰 ⚫ 碱性下不稳定, 在中性用三氯甲烷和异丙醇提取 (3) 水相的pH ⚫ 提取1次 ⚫ 若提取回收率较低(低于50%), 提取2~3次 ⚫ 脂溶性干扰物, 可进行小体积水溶液反提取 (4) 提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