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镣铐/瞭望 猝死/心力交瘁称职/趁火打劫 B.翘首/樵夫 行距/引吭高歌炽热/博闻强识 C.搭讪/禅让 召唤/朝令夕改 悄然/愀然作色 D.狙击/拮据 靓丽/量体裁衣沏茶/两栖动物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不因角色籍籍无名而沉郁失落,不因台词寥寥几句而掉以轻心,他用心玩味着,惦量着,要给 那短短的台词注入丰沛的情愫。 B.讲台上的我常有一种神圣的感觉,教师这份职业使我卑微的生命变得无尚荣耀,我又怎敢懈怠、 轻慢、敷衍塞责呢? C.“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一种反剽窃的软件,可用于检测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篡改 不正当署名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 D.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母亲在地震废墟下用唾沫救活幼儿的故事,深深 振撼了会场里每一个人的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针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造假、抄袭成风的情况,政协教育系统的委员呼吁,要净化学术风气, 对造假者要抓住一个严打一个,以儆效尤。(杀鸡给猴看) 重庆有关部门领导表示,这次打黑行动必然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待黑恶势力,我们见黑 就打,除恶务尽,绝不心慈手软。(拖泥带水) C.他们密切关注着这场电子书和纸质书之间的对决:电子书和新媒体技术的挑战是不是已将传统 出版业逼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苟延残喘) D.“碳排放”如不加以遏制,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造成全球性的大灾难,因此我们必须未雨 绸缪,制定一系列应对性的战略措施。(防患未然) 高三语试·第1页(共9页)
高三语试·第 1 页 (共 9 页) 2010 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镣.铐/瞭.望 猝.死/心力交瘁. 称.职/趁.火打劫 B.翘.首/樵.夫 行.距/引吭.高歌 炽.热/博闻强识. C.搭讪./禅.让 召.唤/朝.令夕改 悄.然/愀.然作色 D.狙.击/拮据. 靓.丽/量.体裁衣 沏.茶/两栖.动物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因角色籍籍无名而沉郁失落,不因台词寥寥几句而掉以轻心,他用心玩味着,惦量着,要给 那短短的台词注入丰沛的情愫。 B.讲台上的我常有一种神圣的感觉,教师这份职业使我卑微的生命变得无尚荣耀,我又怎敢懈怠、 轻慢、敷衍塞责呢? C.“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一种反剽窃的软件,可用于检测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篡改、 不正当署名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 D.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母亲在地震废墟下用唾沫救活幼儿的故事,深深 振撼了会场里每一个人的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针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造假、抄袭成风的情况,政协教育系统的委员呼吁,要净化学术风气, 对造假者要抓住一个严打一个,以儆效尤 ....。(杀鸡给猴看) B.重庆有关部门领导表示,这次打黑行动必然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对待黑恶势力,我们见黑 就打,除恶务尽,绝不心慈手软。(拖泥带水) C.他们密切关注着这场电子书和纸质书之间的对决:电子书和新媒体技术的挑战是不是已将传统 出版业逼到了日薄西山 ....的境地?(苟延残喘) D.“碳排放”如不加以遏制,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造成全球性的大灾难,因此我们必须未雨.. 绸缪..,制定一系列应对性的战略措施。(防患未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汽车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交通肇事也给人民群众的生 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B.望着髙入云天的烽火台,数千年前的边塞烽火与兵刃相接的战争场面仿佛浮现在眼前,顷刻间 我像回到了修筑长城的年代 C.我市将加强社区治安工作,在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值班室或治安岗亭,零散的住宅楼的主要出 人口将安装电视监控点 D.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官兵阵亡数己超过1000多人,其中一天就有7名美军在巴格达及其附 近地区与当地人的武装冲突中被打死。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4分) 新华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22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11月底全国新开工和通过 各种方式筹集廉租住房185万套。 其中,全国廉租住房新开工158.4万套,通过购买、改建等方式筹集26.6万套。租赁住房补 贴达到292万户,其中新增租赁朴贴80万户 另外,截至11月底,全国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24万套,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已开工 45.2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72.3万户。 2009年中央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达到493亿元,较上年增长171%,地方政府也加大了 投资力度 6.为下面的漫画《一次使用》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能揭示漫画的内涵。(不少 于50字)(5分) 7.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对同一内容的表达是不同的。请将“请对方到时参加”的意思放在下面限 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表述,要求简洁、得体。(3分) ①在商店开业的广告词里: ②在学校给学生的会议通知书里 ③在给上级领导的邀请函里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高三语试·第2页(共9页)
高三语试·第 2 页 (共 9 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汽车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交通肇事也给人民群众的生 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B.望着高入云天的烽火台,数千年前的边塞烽火与兵刃相接的战争场面仿佛浮现在眼前,顷刻间 我像回到了修筑长城的年代。 C.我市将加强社区治安工作,在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值班室或治安岗亭,零散的住宅楼的主要出 人口将安装电视监控点。 D.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官兵阵亡数己超过 1000 多人,其中一天就有 7 名美军在巴格达及其附 近地区与当地人的武装冲突中被打死。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40 字)(4 分) 新华网北京 12 月 22 日电 记者 22 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 11 月底全国新开工和通过 各种方式筹集廉租住房 185 万套。 其中,全国廉租住房新开工 158.4 万套,通过购买、改建等方式筹集 26.6 万套。租赁住房补 贴达到 292 万户,其中新增租赁朴贴 80 万户。 另外,截至 11 月底,全国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 124 万套,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已开工 45.2 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 72.3 万户。 2009 年中央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达到 493 亿元,较上年增长 171%,地方政府也加大了 投资力度。 6.为下面的漫画《一次使用》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能揭示漫画的内涵。(不少 于 50 字)(5 分) 7.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对同一内容的表达是不同的。请将“请对方到时参加”的意思放在下面限 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表述,要求简洁、得体。(3 分) ①在商店开业的广告词里: ②在学校给学生的会议通知书里: ③在给上级领导的邀请函里: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经学文本的演变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 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苟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 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大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 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客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 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 名日《五经正义》,今天下传习"。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王经正义》颁行后,速成 为科举取土的标准经说。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土勋作《谷梁传疏》,徐 彦作《公羊传疏》,合称《九经正义》。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土,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 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 《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 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是对汉代以来经学的一次大总结。清代经学家皮锡瑞如此评析:“自 《正义》定本颁之国胄,用以取士,天下奉为圭杲。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矣。 也有学者认为,“正义”对经、注起了详解作用,有益于普及文化教育,但士人多以读经为敲门砖, 并不以学术论争为意,从而造成了经典注疏的停滞 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始兴,不信前人注疏,务出新义。熙宁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 学官,而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当时规定:“进土罢诗赋、帖经、墨叉,各占 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春 秋》大义难知,不利“经术造士”;《春秋》经传言灾异,不利变法;依《春秋》大义治狱,与王安石 以法治罪相冲突。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学校,作为士孑惟一“经术”和科举考试标准。实 际上,这是新党集体思想的结晶。“过分热衷于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的作法是导致王安石失败的 高三语试·第3页(共9页)
高三语试·第 3 页 (共 9 页) 经学文本的演变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 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苟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 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大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 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客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 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 名曰《五经正义》,今天下传习”。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王经正义》颁行后,速成 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 彦作《公羊传疏》,合称《九经正义》。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士,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 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 《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 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是对汉代以来经学的一次大总结。清代经学家皮锡瑞如此评析:“自 《正义》定本颁之国胄,用以取士,天下奉为圭杲。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矣。” 也有学者认为,“正义”对经、注起了详解作用,有益于普及文化教育,但士人多以读经为敲门砖, 并不以学术论争为意,从而造成了经典注疏的停滞。 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始兴,不信前人注疏,务出新义。熙宁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 学官,而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当时规定:“进士罢诗赋、帖经、墨又,各占 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春 秋》大义难知,不利“经术造士”;《春秋》经传言灾异,不利变法;依《春秋》大义治狱,与王安石 以法治罪相冲突。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学校,作为士子惟一“经术”和科举考试标准。实 际上,这是新党集体思想的结晶。“过分热衷于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的作法是导致王安石失败的
原因之 此后,经学文本进一步发展。朱嘉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 合为《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读书人的必修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为适应读书应举的需要,宋代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等蒙学教材流行于世,清代增有 《弟子规》读本 8.下列对“经学”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起源于子夏和荀子的经学,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成了一门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 B.经学在两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隋唐后因与科举结合而对儒家通识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 C.唐末后数百年间,《五经正义》一直是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也是天下士子谨守的官书。 D.经学文本经朱熹得到进一步发展,《四书集注》是以后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9.下列不属于“推动了经学文本重大发展”的人和事的一项是 A.唐太宗命孔颖达与诸儒撰定的《五经正义》在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经说。 贾公彦、杨士勋、徐彦在《五经正义》的基础上,又拓展了经学文本,合称的《九经正义》成 为唐代明经科取士的经说 C.北宋庆历后,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改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 D.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 清的必修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10.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论语》是经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被列为经学教科书是在唐文宗太和年间。 B.唐太宗和唐文宗都十分重视对儒家经典的训解、阐述,并完成了经注的统一,使经学得以发展 C.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兴盛,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天下,其根本目的在于推翻前人 经学的文本。 D.宋以后《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教材之所以流行于世,与读书人适应科举的需要有着密切 关系 11.简要概括经学文本在唐代的演变特点。(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高三语试·第4页(共9页)
高三语试·第 4 页 (共 9 页) 原因之一。” 此后,经学文本进一步发展。朱嘉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 合为《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读书人的必修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为适应读书应举的需要,宋代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流行于世,清代增有 《弟子规》读本。 8.下列对“经学”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起源于子夏和荀子的经学,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成了一门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 B.经学在两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隋唐后因与科举结合而对儒家通识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 C.唐末后数百年间,《五经正义》一直是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也是天下士子谨守的官书。 D.经学文本经朱熹得到进一步发展,《四书集注》是以后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9.下列不属于“推动了经学文本重大发展”的人和事的一项是 A.唐太宗命孔颖达与诸儒撰定的《五经正义》在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经说。 B.贾公彦、杨士勋、徐彦在《五经正义》的基础上,又拓展了经学文本,合称的《九经正义》成 为唐代明经科取士的经说。 C.北宋庆历后,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改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 官。 D.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 清的必修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10.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论语》是经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被列为经学教科书是在唐文宗太和年间。 B.唐太宗和唐文宗都十分重视对儒家经典的训解、阐述,并完成了经注的统一,使经学得以发展。 C.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兴盛,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天下,其根本目的在于推翻前人 经学的文本。 D.宋以后《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教材之所以流行于世,与读书人适应科举的需要有着密切 关系。 11.简要概括经学文本在唐代的演变特点。(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特技 [日本]星新 电视台的新闻广播员,其日,一如往常,刚要播放稿件,竟违背自已的意志,信口开河起来。 下面报告新闻。发现了一起行贿受贿案件。据报,K企业定期向主管机关的高级官员重金行 播后,电台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讲了原稿上根本不存在的事儿? 我也不知道,是无意之中说出口的。是脑袋出了毛病吧?” “脑袋出毛病?真丢人,人家会抗议的。胡诌下去,我们电台就会威信扫地。 电台里的人都吓得面色如土,广播员也静等着革职。然而,奇怪的是压根没有人打来电话表示抗 不仅如此,电台还得到情报说,电台点名的那几位高级官员已经引咎辞职。还听说,对此报道半 信半疑的警方,在K企业进行搜查,很快就发现了行贿的证据,立刻逮捕了嫌疑者。 电视台里的气氛一下子变了,肯定播音员第一个报道了爆炸性新闻;赞许的呼声代替了责难。 真是惊心动魄!你说的全是事实,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也不大清楚。只是这念头在脑子里一闪,就变成话语脱口而出了。” 说不定这是特技哪。你具有发现暗地违法的能力。今后可要大力发挥你的才能哟,我们电视台 的听众,会一下子增多的。 哦,但不知能否一帆风顺。” 第二天的新闻节目时间里,这位广播员又胡诌起来: 播送去年偷税者前十名名单。第一名…… 随后,不仅播放了偷税的金额,还详细地报道了他柄份税的手段。这次又给他说中了。 税务署的人员立刻出动,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证据。于是,这个新闻节目大受欢迎,听众和观 高三语试·第5页(共9页)
高三语试·第 5 页 (共 9 页) 特技 [日本]星新一 电视台的新闻广播员,其日,一如往常,刚要播放稿件,竟违背自已的意志,信口开河起来。 “下面报告新闻。发现了一起行贿受贿案件。据报,K 企业定期向主管机关的高级官员重金行 贿……” 播后,电台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讲了原稿上根本不存在的事儿?” “我也不知道,是无意之中说出口的。是脑袋出了毛病吧?” “脑袋出毛病?真丢人,人家会抗议的。胡诌下去,我们电台就会威信扫地。” 电台里的人都吓得面色如土,广播员也静等着革职。然而,奇怪的是压根没有人打来电话表示抗 议。 不仅如此,电台还得到情报说,电台点名的那几位高级官员已经引咎辞职。还听说,对此报道半 信半疑的警方,在 K 企业进行搜查,很快就发现了行贿的证据,立刻逮捕了嫌疑者。 电视台里的气氛一下子变了,肯定播音员第一个报道了爆炸性新闻;赞许的呼声代替了责难。 “真是惊心动魄!你说的全是事实,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也不大清楚。只是这念头在脑子里一闪,就变成话语脱口而出了。” “说不定这是特技哪。你具有发现暗地违法的能力。今后可要大力发挥你的才能哟,我们电视台 的听众,会一下子增多的。” “哦,但不知能否一帆风顺。” 第二天的新闻节目时间里,这位广播员又胡诌起来: “播送去年偷税者前十名名单。第一名……” 随后,不仅播放了偷税的金额,还详细地报道了他柄份税的手段。这次又给他说中了。 税务署的人员立刻出动,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证据。于是,这个新闻节目大受欢迎,听众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