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周怡
第2部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周 怡
第8讲社会流动(1) 口基本概念 ■社会流动: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分层体系中社 会位置的变动过程( Lipset& Bendix,1959/1992) ■社会流动的三个操作层面 口个体或群体从一个阶级转变为另一阶级 口某一个体或群体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变动; 口个体或群体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变动。 ■社会地位( status)与社会位置( position) 口 Position指具体的职位如教授、医生、干部等有形的职位 口 status是无形的,是人为界定的结果,也可能是主客观层次综 合测量的结果,涉及某人拥有的社会资源、声望等综合参数
第8讲 社会流动(1) 基本概念 ◼ 社会流动: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分层体系中社 会位置的变动过程(Lipset & Bendix,1959/1992). ◼ 社会流动的三个操作层面: 个体或群体从一个阶级转变为另一阶级; 某一个体或群体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变动; 个体或群体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变动。 ◼ 社会地位(status)与社会位置(position) Position指具体的职位,如教授、医生、干部等有形的职位 Status 是无形的,是人为界定的结果,也可能是主客观层次综 合测量的结果,涉及某人拥有的社会资源、声望等综合参数
第8讲社会流动(2) 口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尘螽羧造的2卡嘉努假毅局社会落分布 水平流动包括横向的水平流动,意指不改变个人社会地 倍地个影期:续同权精业格位满边 勁工¥拿惜纪早败沓级透雳要携 权的有产阶级形成对立,中间阶级介乎在两者之间成为 華直流动的载体。 髙纳 些研究指出∵上层和下层存在相当程度 封闭 中间阶级真有明显的开放和流动 直流动是 社会整合的指示器
第8讲 社会流动(2) 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 从分层的观点看社会流动,前提假设是社会等级分布, 主要涉及人的垂直性的上下流动→纵向社会流动。 ◼ 水平流动包括横向的水平流动,意指不改变个人社会地 位、收入和声望的,基本在同一分层水平位置上的流动。 如地理位置的流动,在财产、权力和声望相似的两个位 置的职业流动等。 ◼ 前工业社会至18世纪早期水平流动现象远远大于垂直流 动;工业革命之后,工人阶级出现而成为无产阶级与特 权的有产阶级形成对立,中间阶级介乎在两者之间成为 垂直流动的载体。 ◼ 一些研究指出:上层和下层存在相当程度的阶级封闭。 中间阶级具有明显的开放和流动性,他们的垂直流动是 社会整合的指示器
第8讲社会流动(3) 口个体流动与群体流动 ■通常有关的社会流动研究只在个体层面上展开, 即通过考察个体由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 地位的流动,透视整个群体结构的动态变化格 局 ■原因:现实中群体性社会流动总是个体性社会 流动的叠加;任何一种群体流动都是个体选择 的结果
第8讲 社会流动(3) 个体流动与群体流动 ◼ 通常有关的社会流动研究只在个体层面上展开, 即通过考察个体由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 地位的流动,透视整个群体结构的动态变化格 局。 ◼ 原因:现实中群体性社会流动总是个体性社会 流动的叠加;任何一种群体流动都是个体选择 的结果
第8讲社会流动(4) 口基本理论视角(1) ■宏观视角:宏观的关注点在社会是封闭还是开 放的,封闭或开放的程度多大? 口经验事实:相对封闭的社会般将社会稀缺资源任 意无条件地提供给社会上层;下层没有机会获得资 源,没有机会向上流动。奴隶社会、种姓社会、世 袭社会、封建社会属于这种封闭性社会。工业社 以来的比较是开放的社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的现实是封闭社会;反之是开放。 口两个问题:研究方法问题和硏究术语问题 流动表研究
第8讲 社会流动(4) 基本理论视角(1) ◼ 宏观视角:宏观的关注点在社会是封闭还是开 放的,封闭或开放的程度多大? 经验事实:相对封闭的社会一般将社会稀缺资源任 意无条件地提供给社会上层;下层没有机会获得资 源,没有机会向上流动。奴隶社会、种姓社会、世 袭社会、封建社会属于这种封闭性社会。工业社会 以来的比较是开放的社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的现实是封闭社会;反之是开放。 两个问题:研究方法问题和研究术语问题 ◼ 流动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