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录 3 6.3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144 6.4政策执行的发现 147 6.5 政策分析的方法 151 6.6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的“知识危机”……………152 6.7新公共管理 ……………156 6.8结论 ……………165 参考文献 … 165 第7章 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 …………………171 7.1理性模型批判 173 7.2阐释行动理论 180 7.3 自主的一社会的范式…………………… 182 7.4 批判的社会理论 185 7.5 走向公共组织的批判性分析…………… 189 7.6 后现代主义与话语理论 192 7.7 新公共服务 198 老 7.8结论 207 参考文献 208 第8章 公共行政的理论者及实践者…………………………… 214 8.1理论与理论建构 215 8.2 走向公共组织理论……………………………… 218 8.3组织和个人学习 222 8.4理论家的新角色 224 8.5结论 225 参考文献 227 附录 行政日志……………………………… 228 行政日志的形式……………………………… 230 行政日志的写作…………………… 4 233 日志登载的例子…… 234 人名索引 239 主题索引 244
第1章 经典教材系列 公共行敢与公头理经坯 认识公共组织 35年前,德怀特·沃尔多对于公共行政在我们日 常生活中重要性的评价,今天看来更为确切。这段时间 以来,联邦、州和地方层级的公共组织已经得到了极大 的发展。现在,美国已有超过1600万人受雇于政府。 更重要的是,政府机构所关注问题的范围和复杂性都已 经大大扩展,远远超出了仅仅是几年前我们所能预见的 程度。因为公共组织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当 谈到行政管理的时候,我们最好如沃尔多所说,要“琢 磨琢磨”。 但是,止如切斯特巴纳德所指出的,我们也必须 对组织生活本身的特征和性质有所了解,尽管人们常常 认为公共官僚组织是非人格化的机构,实际上,我们每 次与公共组织发生冲突的背后—一就像我们每天的生活 样—都有人们一连串复杂的行为、事件及其理解
公共组织理论(某三版) 哪你带领 确切地说,组织就是个人行动的产物。对于行动者而言,这些行动是重要 而富有特殊意义的。被称为非人格化的组织其实正是人性化世界的活动形 式和背景 由于这个原因,根据我们各人的理解,公共组织看起来差别非常大。 例如,我们常常谈论互相推诿和繁文缛节给组织所带来的无尽混乱,这似 乎成了公共组织的特征。某些机构,尽管声称关注服务、讲求效率,但是 它们的设立,好像是特意用来阻止令人满意地解决问题。一方面,官僚机 构似乎过于程式化而毫不体谅人情世故;另一方面,似乎又如此独断专行 以至于有些残忍。因此,许多美国人对公共官僚组织的评价相当低,就不 足为怪了。 但是,随着深人了解官僚组织及其成员,我们对官僚组织的认知图景 就会有所改变。官僚组织的绝大多数成员是宫有工作能力和忧患意识的, 他们循规蹈矩地上班、拿丁资,并力求有效地处理一些他们所面临的复杂 问题。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没能摆脱对公共机构的成见。实际 上,为政府作并不是一个什么特别的工作,它只不过使你有机会去参与 解决-些棘手的公共问题。政府飞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身处其中 2的人们感受着荣耀和痛苦、失望和喜悦,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领 从一定意义上讲,本书虽然关注“琢磨琢磨”公共组织意味着什么 但也关注怎样利用我们的知识来充满情感地处理人的问题。我们将关注 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更好、更系统地理解公共组织?为了使 公共组织更具有回应性,我们必须知道些什么?为了增进我们的生活品 质,我们要如何利用我们已经学到的知识? 11知识的学习 以上这些问题都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要意义。任何行政实务者必须经 常(虽然不必有意识地)探求新知识以及考虑如何运用这些知识。需要了 解政府组织的哪些情况,怎样寻找和利用有关的信息?在任何情况下,管 理者必须首先有选择地积累知识,然后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做出决策、采取
第章认识公共组织 知杂人数啊 以 行动。实际上可以认为,知识学习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 当然,人们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获取知识。对于公共组织的理解,在我 们与这些组织打交道之前,我们就受到了一些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家 庭生活中的经验潜移默化地教给了我们大量关于权力、权威和交流的知 识;而教会和学校里的经历展示给我们的组织信息,则更具结构化的特 征。到我们真正开始与更大的公共组织打交道之时(不管是作为组织成员 还是作为其顾客),我们基本的行为方式已经完全被社会化了( Denhardt, 1972,pp15-19)。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必须获取大量的组织信息,而且 有多种获取这些信息的方式:我们能够通过传闻和道听途说,或者通过仔 细研究组织的惯例和规章来了解组织信息;我们也能够通过听取组织成员 的意见、学习他们的经验,或者通过效率专家和组织发展专家的指导来获 得组织信息。 理论来自实践 在上述获取组织信息的方式中,我们都是在建构自己的有关公共组织 理论的方法或理论,都在寻求一些使我们得以系统地审视公共组织、组织 成员及其顾客的解释和理解。我们对公共组织的大量的观察和评价,可以 说是在为自已建构一种不明晰的组织理论。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可能很少 具体阐明或者有意识地去思考这种不明晰的组织理论,但是这些观察和评 价形成了我们对于公共组织运转方式的一系列看法。最重要的是,理论不 能脱离实践而存在,组织理论完全与我们作为组织成员或其顾客的行动方 式相联系。我们在我们所秉持的理论框架内行动,或更确切地说,我们的 行动只是我们理论观点的表达而已。在行动中,理论和实践是不分离的。 虽然这种表述似乎过于简单,但是与之相反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状况 在当代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探讨中则并不鲜见。行政实务者常常抱怨行政理 论家(从行政学之父到当前的行政学者)都生活在象牙之塔,他们离行政 实务如此遥远,以至于他们的原理和观点难以与现实世界相适应。烈然而, 学者们,即使那些最关注行政理论与行政实务相联系的学者们,也抱怨公 共机构的行政实务者总是过于关注行政管理的操作方式,而对行政管理不 能从一个理论的视角进行综合考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如此之大,以
公共组织理论(郭三版) 染为小的弹情命的的的的幅 至于似乎难以弥合。 本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共組织的理解,从而使我们能够将理论 融于实践,恩想寓于行动。 比起行政学者和行政实务者在这里的争论更重要的是,如我们将要看 到的,理论一实践问题对于确立一种明智地、充满情感地理解公共组织的 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有鉴于此,本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共组织的理 解,从而使我们能够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为达到这个目标, 后续的章节将概述那些关于个体、组织和社会的理论,这些理论一度成为 解释公共组织行动的指南;我们要进一步具体探讨的是,这些公共组织借 此得以建立的理论和观点是如何引导我们自已的理论建构过程的一这个 过程导致我们形成了不明晰的行政理论概念。在回顾这些理论著作的过程 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会受到批判性的审查,这一关系最终将圉绕个 人行动这一理念重新确立。 认识组织的不同方式:案例一 我们已经提到,行政学者和行政实务者都在寻求解决获取公共行政知 识的问题。为了以一种实际的方式来理解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通过考察 两个案例来具体阐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些核心主题。在每一个案例中,你 可以这样开始:先问问自己,作为一个观察者,你如何描述案例中不同角 色的典型特征;如何去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再看看,你有什么信息(完 整的或不完整的、主观的或客观的等等)。案例研究中通常的情况是,学 者们总是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而案例并未足够地反映这些信息;当 然,其他相关的研究人员也会抱怨同样的情况;看起来似乎永远没有充足 的信息。在案例研究中,你总是需要更多的信息,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如 果拥有更多的有关组织的信息,你对组织的某些看法就能更全面?如果你 的问题只是反映了公共组织生活的一系列设想,那你如何描述这些设想的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