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量子场论的哲学
第6讲 量子场论的哲学
量子力学与场论 ■法拉第-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特别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导致了连续的实体场是世界基本本体的场论信条,场通过其连 续性而与个体的离散性形成对照。广义相对论甚至还导致时空 点只有通过引力场才能个体化,时空点不再是自存的。 量子力学似乎削弱了场论的基础。因为: (1)量子论给能量在空间上的连续分布一个极限,这是与场 本体论相冲突的; (2)它违背了可分性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具有零相互作用 能量的远距离系统应当是物理上互相独立的; (3)量子论不允许粒子在量子跃迁时,或在它们的产生和湮 灭之间有连续的时空路径,这和场纲领中传递相互作用的方式 相冲突
量子力学与场论 n 法拉第-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特别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导致了连续的实体场是世界基本本体的场论信条,场通过其连 续性而与个体的离散性形成对照。广义相对论甚至还导致时空 点只有通过引力场才能个体化,时空点不再是自存的。 n 量子力学似乎削弱了场论的基础。因为: n (1)量子论给能量在空间上的连续分布一个极限,这是与场 本体论相冲突的; n (2)它违背了可分性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具有零相互作用 能量的远距离系统应当是物理上互相独立的; n (3)量子论不允许粒子在量子跃迁时,或在它们的产生和湮 灭之间有连续的时空路径,这和场纲领中传递相互作用的方式 相冲突
量子力学几率解释与多体问题 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假设了粒子本体论。在多体问题 两种量子化程序(二次量子化和场量子化)中,分别 预设了粒子本体和场本体,是粒子和场两种本体的共 存。 二次量子化实际上与场本体无关,只是粒子的量子系 统的一种表象变换:其中粒子是永恒的,而几率场只 是计算工具。 与此相反,场量子化程序是从由场谐振子集合体的实 在场出发,通过产生与湮灭算符来显示场的粒子性质 相当于对电磁场作傅立叶分解(类似三棱镜光谱分 析)
量子力学几率解释与多体问题 n 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假设了粒子本体论。在多体问题 两种量子化程序(二次量子化和场量子化)中,分别 预设了粒子本体和场本体,是粒子和场两种本体的共 存。 n 二次量子化实际上与场本体无关,只是粒子的量子系 统的一种表象变换:其中粒子是永恒的,而几率场只 是计算工具。 n 与此相反,场量子化程序是从由场谐振子集合体的实 在场出发,通过产生与湮灭算符来显示场的粒子性质, 相当于对电磁场作傅立叶分解(类似三棱镜光谱分 析)
量子场论 1928年,约旦和维格纳把描述单个费米子的波函数看作费 米场,并实现量子化,于是场本体取代了粒子本体,物质 粒子(费米子)不再是永恒的独立存在,成了场量子的瞬 息激发态。量子力学演变为量子场论。 量子场论实质上是无限维自由度系统的量子力学。它给出 的物理图象是在空间充满着各种不同物质的场,它们互相 渗透并相互作用着。真空就是基态的量子场,场的激发态 即为粒子的出现。不同激发态,则表现为粒子的数目与状 态的不同。场的相互作用引起激发态的改变,体现为粒子 的各种反应过程。 量子场论成功解释了波粒二象性,光的自发辐射,康普顿 效应,光电效应,轫致辐射,电子对的产生湮灭等现象
量子场论 n 1928年,约旦和维格纳把描述单个费米子的波函数看作费 米场,并实现量子化,于是场本体取代了粒子本体,物质 粒子(费米子)不再是永恒的独立存在,成了场量子的瞬 息激发态。量子力学演变为量子场论。 n 量子场论实质上是无限维自由度系统的量子力学。它给出 的物理图象是在空间充满着各种不同物质的场,它们互相 渗透并相互作用着。真空就是基态的量子场,场的激发态 即为粒子的出现。不同激发态,则表现为粒子的数目与状 态的不同。场的相互作用引起激发态的改变,体现为粒子 的各种反应过程。 n 量子场论成功解释了波粒二象性,光的自发辐射,康普顿 效应,光电效应,轫致辐射,电子对的产生湮灭等现象
彭罗斯论量子电动力学 在20世纪40年代,量子电动力学 在原子的能级,电子磁矩等问题 的计算中给出了101的高精确度, 原则上它能更精确地理解和计算 所有量子论已经解决的问题,适 用面包括大部分物理分支和整个 。 化学,生物学 彭罗斯认为这是与欧几里德几何, 牛顿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 平列的超等理论
彭罗斯论量子电动力学 n 在20世纪40年代,量子电动力学 在原子的能级,电子磁矩等问题 的计算中给出了10-11的高精确度, 原则上它能更精确地理解和计算 所有量子论已经解决的问题,适 用面包括大部分物理分支和整个 化学,生物学。 n 彭罗斯认为这是与欧几里德几何, 牛顿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 平列的超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