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极限的增长》 《濒临失衡的地球》美国付总统阿尔·一戈尔 《人类环境宣言》 ■《我们共同的未来》 《环境与发展宣言》 BACK
续 ▪ 《没有极限的增长》 ▪ 《濒临失衡的地球》美国付总统阿尔·戈尔 ▪ 《人类环境宣言》 ▪ 《我们共同的未来》 ▪ 《环境与发展宣言》 BACK
蕾切尔·卡逊( 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 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症的女学 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 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 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 毁和攻士盖的但抽柱的田相工k米王 意识的 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 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并在那儿度 过童年。她1935年至1952年间供 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 生生物调査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 《求 到许多环境问题。在此期间,她曾 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 《增 《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 《环绕着我们的海洋》。第一流作家 BACK
BACK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 的书。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 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 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翻阅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 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 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 中的概念。 ▪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的国际论点: ▪ (1)“先污染,后治理”; ▪ (2)“停止发展论”:“零增长论”,1972 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 (3)可持续发展论 ▪ 二、协调发展原则的形成 ▪ 发展模式的反思: ▪ 《寂静的春天》,美国,卡逊 ▪ 《增长的极限》,丹尼斯·梅多斯教授 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 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 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 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 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 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 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 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 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 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 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 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 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 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 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并在那儿度 过童年。她1935年至1952年间供 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 生生物调查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 到许多环境问题。在此期间,她曾 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 《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 《环绕着我们的海洋》。第一流作家
《人类环境宣言》 可持续发展定义: 1972年, STOCK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 “为这一代和将来求,又不损害子孙后 环境,已成为人 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 标将同争取和平和 能力的发展“ 这两个既定的基本 《我们共同的未987年, 学反展” 概念提出,定文,国际社会关注热点 《环境与发展宣言》,1992年,巴西 《地球宪章》:环、经、社可持续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行动纲领
续 ▪ 《人类环境宣言》 1972年,STOCKHOLM,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 “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 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 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 ▪ 《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可持续发展” 概念提出,定义,国际社会关注热点 ▪ 《环境与发展宣言》,1992年,巴西 《地球宪章》:环、经、社可持续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行动纲领 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 求,又不损害子孙后 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 能力的发展
我国对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认识过程 1、国务院批转计委《关于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情况的报告》的批文,973年,“经济发展 和环境保护,同时并进,协调发展 2、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1983年,制订了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 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的哉略方针 3、989年颁布的《环护》第四条规定 “国际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 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 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法律确 认
我国对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认识过程 1、国务院批转计委《关于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情况的报告》的批文,1973年,“经济发展 和环境保护,同时并进,协调发展” 2、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1983年,制订了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 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 3、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 “国际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 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 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法律确 认
4、《中国环境与发展士大对策》 “转变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 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 5、《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全面阐明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协调发展原则的意义 ()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保障人体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4、《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转变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 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 5、《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全面阐明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三、协调发展原则的意义 (一)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保障人体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