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第Ⅱ卷阅读·感悟(50分)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请务必将座位号和密封线内相关内容按要求填写在规定位置。 2.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四、翻译、感悟,鉴赏与默写(17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2.拓展探究。甲乙两文同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 福一方。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教益?请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材料和自身实际谈 谈你的看法。(3分) 【链接材料】二十岁时他们都在干什么? 习近平:和上万知青在农村千活;奧巴马:因多种族背景自卑而酗酒抽烟解烦:普京 放弃练柔道决心考大学;爱因斯坦:找不到工作做家教谋生;马云:三次高考后勉强被杭州 师院录取;莫言:棉花加工厂临时工。 【答案】 11.(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表述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2分) (2)于是每天和滁州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声。(2分) 12.作者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懈追求的职业操守难能可贵。(1分)习近平、奥巴 马等名人,也曾经历过迷茫、困顿与坎坷,但都凭借一往无前的热忱与勇气,成就了 自己的梦想。(1分)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发扬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惧挫折,不 畏困难,积极进取。(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 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 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注意“其、述、以、也“乃、日、仰、俯”等关键词的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围绕“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等角度,结合的材料和生活实际阐述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诗歌鉴赏。(4分) 【甲】渔家傲秋思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第Ⅱ卷 阅读·感悟(50 分)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请务必将座位号和密封线内相关内容按要求填写在规定位置。 2.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四、翻译、感悟,鉴赏与默写(17 分) 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2. 拓展探究。甲乙两文同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 福一方。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教益?请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材料和自身实际谈 谈你的看法。(3 分) 【链接材料】二十岁时他们都在干什么? 习近平:和上万知青在农村干活;奥巴马:因多种族背景自卑而酗酒抽烟解烦;普京: 放弃练柔道决心考大学;爱因斯坦:找不到工作做家教谋生;马云:三次高考后勉强被杭州 师院录取;莫言:棉花加工厂临时工。 【答案】 11.(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表述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2 分) (2)于是每天和滁州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声。(2 分) 12. 作者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懈追求的职业操守难能可贵。(1 分)习近平、奥巴 马等名人,也曾经历过迷茫、困顿与坎坷,但都凭借一往无前的热忱与勇气,成就了 自己的梦想。(1 分)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发扬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惧挫折,不 畏困难,积极进取。(1 分)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围绕“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等角度,结合的材料和生活实际阐述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3. 诗歌鉴赏。(4 分) 【甲】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划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2分) (2)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 绘。(2分 【答案】 (1)同:甲词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1分)异:甲词还抒发了 将士久陷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1分) (2)【示例】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青龙白虎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 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首先写相同点: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但《渔 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中可以得出将士思乡,想回归 家园的想法。这是不同的。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首先要求学生懂得律诗的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乙诗的颈联就 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优美的语言翻译出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诗文大家多能把自身情感融入对自然的体悟中,或多角度描写:远渡荆门的李太白眼前 惊现“① 云生结海楼”的奇景:《秋天》里何其芳侧耳聆听“牛背上的笛声何 处去了,② ”;腊梅“③ 只有香如故”让陆放翁嗅到了她的 芳魂永驻。或多层次展现:“池上碧苔三四点,④ 是晏同叔邂逅初春的惊喜。或多 手法刻画:岑嘉州将冬雪比作“忽如一夜春风来,⑤ ,给苦寒的边塞平添了 丝暖意;冬去舂来,白乐天又邀我们策马钱塘湖,再赏⑥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 早春风光,这可是一句很美的对句哦。 【答案】①月下飞天镜②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叶底黄鹂 一两声⑤千树万树梨花开⑥乱花渐欲迷人眼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划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2 分) (2)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 绘。(2 分) 【答案】 (1)同:甲词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1 分)异:甲词还抒发了 将士久陷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1 分) (2)【示例】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青龙白虎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 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2 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首先写相同点: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但《渔 家傲 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中可以得出将士思乡,想回归 家园的想法。这是不同的。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试题分析:首先要求学生懂得律诗的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乙诗的颈联就 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优美的语言翻译出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4. 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诗文大家多能把自身情感融入对自然的体悟中,或多角度描写:远渡荆门的李太白眼前 惊现“① ,云生结海楼”的奇景;《秋天》里何其芳侧耳聆听“牛背上的笛声何 处去了,② ”;腊梅 “③ ,只有香如故”让陆放翁嗅到了她的 芳魂永驻。或多层次展现:“池上碧苔三四点,④ ”是晏同叔邂逅初春的惊喜。或多 手法刻画:岑嘉州将冬雪比作“忽如一夜春风来,⑤ ”,给苦寒的边塞平添了一 丝暖意;冬去春来,白乐天又邀我们策马钱塘湖,再赏“⑥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 早春风光,这可是一句很美的对句哦。 【答案】.①月下飞天镜 ②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叶底黄鹂 一两声 ⑤千树万树梨花开⑥乱花渐欲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