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区2018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年安昌老镇最著名饭店独有的糟(za0)熘菜系,都是手工“吊糟”,需要 十来天的功夫,慢慢制作,缓慢发酵(jiao)。这样做出来的卤水,那滋味可不是 可想而知的。 B.新城区人才管理中心能改变固有的旧工作模式,不把过时的老经验奉为圭臬 (nie),大力推行线上人才综合评价系统的使用,给广大应(ying)届毕业生 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 C.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表示:“我的故事,能跨越国境和障 ( zhang)壁,打破各种壁垒,不能拘泥(ni)于形式,能否反映出各种各样的 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D.《三国演义》第21回讲了一个典型的“韬晦(hui)”故事。暂时投奔(ben) 曹操的刘备,暗中参加了董承等人除掉曹操的计划,为了蒙弊曹操,刘备装出胸 无大志的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郝淑雯,副班干部的派头,对了,她是舍长。(我们那会儿叫“寝室长” 她对何小萍太过苛刻,组织团友对弱者实施霸凌(照片 内衣事 谁给她的权力随便审问人? 但她直言直语,敢说真话,自从知道陈灿也是高干子弟时,立马给自己规划好了 婚恋对象,一百八十度地转变。全剧唯一一句脏话(因气急而变调)也是她骂的, 是为落魄的刘峰挺身而岀,仗乂执言,她对生活掌控得清清楚楚,规划得明明白 白,知道该干嘛干嘛。她和陈灿暂算兵家吧,还门当户对。[乙]他们的恋爱 会儿比枪法,一会儿背手风琴,互相奚落,也完全符合爱情兵法,当真是,“兵 她是最见过世面的人,不动声色就把她和陈灿、萧穗子之间的三角关系处理好了 让萧穗子主动撕了写给陈灿的情书,可谓四两拨千斤啊,萧穗子的金项链,该给 陈灿做假牙就做假牙,该是闺蜜还是闺蜜。[丙]想起赵薇的中年版“致青春”里 的许开阳(本来是追求郑微的)和曾毓(本来是追求陈孝正的),最后也因 对,结婚生子。非门当户对的,要么不结婚,要么离婚,想说明啥呢? 2.文段中的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规划 B.掌控 C.不动声色 D.四两拨千 斤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明星大侦探》凭借独特的节目内容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及明星的吸粉 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逻辑推理并对该类节目产生了很深的兴趣 B.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 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C.陈世锋会得到应有的审判,刘鑫也会受到相应惩罚;但江歌母亲在接下来的 日子里,都要独自面对内心巨大的创伤,因为我们能清理心理的伤口,却很难让 它完全愈合
浙江省绍兴市区 2018 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当年安昌老镇最著名饭店独有的糟(zāo)熘菜系,都是手工“吊糟”,需要 十来天的功夫,慢慢制作,缓慢发酵(jiào)。这样做出来的卤水,那滋味可不是 可想而知的。 B.新城区人才管理中心能改变固有的旧工作模式,不把过时的老经验奉为圭臬 (niè),大力推行线上人才综合评价系统的使用,给广大应(yīng)届毕业生 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 C.2017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表示:“我的故事,能跨越国境和障 (zhànɡ)壁,打破各种壁垒,不能拘泥(ní)于形式,能否反映出各种各样的 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D.《三国演义》第 21 回讲了一个典型的“韬晦(huì)”故事。暂时投奔(bēn) 曹操的刘备,暗中参加了董承等人除掉曹操的计划,为了蒙弊曹操,刘备装出胸 无大志的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甲]郝淑雯,一副班干部的派头,对了,她是舍长。(我们那会儿叫“寝室长”) 她对何小萍太过苛刻,组织团友对弱者实施霸凌(照片事件、内衣事件……), 谁给她的权力随便审问人? 但她直言直语,敢说真话,自从知道陈灿也是高干子弟时,立马给自己规划好了 婚恋对象,一百八十度地转变。全剧唯一一句脏话(因气急而变调)也是她骂的, 是为落魄的刘峰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她对生活掌控得清清楚楚,规划得明明白 白,知道该干嘛干嘛。她和陈灿暂算兵家吧,还门当户对。[乙]他们的恋爱,一 会儿比枪法,一会儿背手风琴,互相奚落,也完全符合爱情兵法,当真是,“兵 者,诡道也。” 她是最见过世面的人,不动声色就把她和陈灿、萧穗子之间的三角关系处理好了, 让萧穗子主动撕了写给陈灿的情书,可谓四两拨千斤啊,萧穗子的金项链,该给 陈灿做假牙就做假牙,该是闺蜜还是闺蜜。[丙]想起赵薇的中年版“致青春”里 的许开阳(本来是追求郑微的)和曾毓(本来是追求陈孝正的),最后也因为门 当户对,结婚生子。非门当户对的,要么不结婚,要么离婚,想说明啥呢? 2.文段中的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规划 B.掌控 C.不动声色 D.四两拨千 斤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明星大侦探》凭借独特的节目内容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及明星的吸粉 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逻辑推理并对该类节目产生了很深的兴趣。 B.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 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C.陈世锋会得到应有的审判,刘鑫也会受到相应惩罚;但江歌母亲在接下来的 日子里,都要独自面对内心巨大的创伤,因为我们能清理心理的伤口,却很难让 它完全愈合
D.这个被称为“浙东新商都”的小城,通过大力发展四季鲜果游、民俗游等特 色农家旅游项目,使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缓和了人们的 生活压力。 5.提取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雨中城”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分) “雨中城”的构思,源于新世相2016年在微博上发起的一个打造一座“永远下 雨的城市”的想法。新世相收到了数百条热情认真的回复。建筑师、艺术家、医 生、社会学专业学生们等4345个雨天爱好者提供了999个城市建设提议。几位 百度员工在看到这个构思后,萌发了以百度地图为载体、用百度全景错误!超链 接引用无效。打造这座“雨中城”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9月25日,“雨中城”正式在百度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上线。这座城市在 物理世界的坐标,位于东经89.5、北纬42.9的火焰山脚下,一个几乎不下雨的 地方。但是在“雨中城”里,你还能听到黑龙江中俄边境伴着江水涌动的雨声, 云南苍山洱海旁敲击在瓦片上的雨声,内蒙古通湖草原自驾途中的雨声,也能听 到伦敦、神户、普吉岛、斯德哥尔摩等地下雨的声音。这些雨声,都由世界各地 的喜欢下雨的人们提供而来。 6.有人说,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这句话说出了在文学名著阅读中,常 有回味不尽的感受。请从《边城》《西厢记》《红楼梦》《祝福》《老人与海》 这几部文学作品中任选一例,谈谈你的这种体会。字数要求在150字左右。(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唐人游侠诗,其叙事有两种基本模式:一以王维《少年行》为代表,一以李白《白 马篇》为代表。前者“狂荡一征战一受赏”:先是“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 垂柳边”;后又“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最后是“天子临轩赐侯 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后者则“狂荡一征战一功成不受赏”:同样是“酒后竞 风采,三杯弄宝刀”;而后又同样“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妙的是结句“羞 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一一游侠依然还是游侠,照样“归来使酒气”,并不以 功名富贵为意。唐代游侠诗中不乏赞颂功成不受赏的游侠精神者,如“事了拂衣 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气髙轻赴难,谁顾燕山铭”(王昌龄 《少年行》);“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王维《不遇咏》)等。 可大量诗作还是希望游侠儿立功受赏,狂傲不羁的李白也有“丈夫赌命报天子, 当斩胡头衣锦回”(《送外甥郑灌从军》)这样颇为世俗的诗句,余者可想而知 固然可从时代风尚找到游侠儿从军且立功受赏的“客观依据”(这已为无数学者 所论及),但文学形象的转换其实是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衣锦回”也罢,“赐 侯印”也罢,都是为了让文明社会重新接纳“不轨于法”的游侠儿。游侠的“意 气”固然使人称羡,但醉倡楼弄宝刀毕竟不值得效法。幸得有边关战事,“发愤 去函谷,从军向临洮”(李白《白马篇》)成了游侠儿重归文明社会的最佳途径 征战归来的游侠儿,俨然成了民族英雄,完全值得诗人称颂。至于结局是“隐蓬 蒿”还是“赐侯印”,其实无关紧要;诗人已经借边关战火为游侠儿洗礼,不再 存在韩非子所说的世人对游侠评价的矛盾(《五蠹》)。 小说家当然也必须努力使侠客之举止符合当代人的伦理道德标准,如唐传奇《红 线》中红线行侠而“无伤杀”,以及《三侠五义》中展昭拜谢皇上赐御猫称号, 当代人觉得顺理成章,非如此不足以快人心。至于后世读者是否欣赏,那可就管
D.这个被称为“浙东新商都”的小城,通过大力发展四季鲜果游、民俗游等特 色农家旅游项目,使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缓和了人们的 生活压力。 5.提取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雨中城”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 6 个字。 (4 分) “雨中城”的构思,源于新世相 2016 年在微博上发起的一个打造一座“永远下 雨的城市”的想法。新世相收到了数百条热情认真的回复。建筑师、艺术家、医 生、社会学专业学生们等 4345 个雨天爱好者提供了 9999 个城市建设提议。几位 百度员工在看到这个构思后,萌发了以百度地图为载体、用百度全景错误!超链 接引用无效。打造这座“雨中城”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9 月 25 日,“雨中城”正式在百度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上线。这座城市在 物理世界的坐标,位于东经 89.5、北纬 42.9 的火焰山脚下,一个几乎不下雨的 地方。但是在“雨中城”里,你还能听到黑龙江中俄边境伴着江水涌动的雨声, 云南苍山洱海旁敲击在瓦片上的雨声,内蒙古通湖草原自驾途中的雨声,也能听 到伦敦、神户、普吉岛、斯德哥尔摩等地下雨的声音。这些雨声,都由世界各地 的喜欢下雨的人们提供而来。 6.有人说,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这句话说出了在文学名著阅读中,常 有回味不尽的感受。请从《边城》《西厢记》《红楼梦》《祝福》《老人与海》 这几部文学作品中任选一例,谈谈你的这种体会。字数要求在 150 字左右。(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唐人游侠诗,其叙事有两种基本模式:一以王维《少年行》为代表,一以李白《白 马篇》为代表。前者“狂荡─征战─受赏”:先是“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 垂柳边”;后又“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最后是“天子临轩赐侯 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后者则“狂荡─征战─功成不受赏”:同样是“酒后竞 风采,三杯弄宝刀”;而后又同样“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妙的是结句“羞 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游侠依然还是游侠,照样“归来使酒气”,并不以 功名富贵为意。唐代游侠诗中不乏赞颂功成不受赏的游侠精神者,如“事了拂衣 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王昌龄 《少年行》);“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王维《不遇咏》)等。 可大量诗作还是希望游侠儿立功受赏,狂傲不羁的李白也有“丈夫赌命报天子, 当斩胡头衣锦回”(《送外甥郑灌从军》)这样颇为世俗的诗句,余者可想而知。 固然可从时代风尚找到游侠儿从军且立功受赏的“客观依据”(这已为无数学者 所论及),但文学形象的转换其实是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衣锦回”也罢,“赐 侯印”也罢,都是为了让文明社会重新接纳“不轨于法”的游侠儿。游侠的“意 气”固然使人称羡,但醉倡楼弄宝刀毕竟不值得效法。幸得有边关战事,“发愤 去函谷,从军向临洮”(李白《白马篇》)成了游侠儿重归文明社会的最佳途径。 征战归来的游侠儿,俨然成了民族英雄,完全值得诗人称颂。至于结局是“隐蓬 蒿”还是“赐侯印”,其实无关紧要;诗人已经借边关战火为游侠儿洗礼,不再 存在韩非子所说的世人对游侠评价的矛盾(《五蠹》)。 小说家当然也必须努力使侠客之举止符合当代人的伦理道德标准,如唐传奇《红 线》中红线行侠而“无伤杀”,以及《三侠五义》中展昭拜谢皇上赐御猫称号, 当代人觉得顺理成章,非如此不足以快人心。至于后世读者是否欣赏,那可就管
不了那么多了。一般而言,诗文中侠客越来越文明,小说中侠客则未必,甚至有 故意再野蛮化的倾向一一这里涉及到不同文类的不同表现特征。不过有一点必须 指出,即使当代武侠小说中侠客的日益野蛮化,也是当代文化思潮的产物,并不 违背当代人根本的伦理准则。正如侯健指出的,这种标榜彻底摆脱文明社会道德 规范束缚,“以行动直接表现喜怒哀乐”的侠客,不过是“浪漫主义皈依自然与 高贵的野蛮人的说法”,仍然是公众的“白日梦”。强调侠客形象诠释中当代视 界与历史意识的融合,实际上也是指明这种诠释的“历史性”一一它是受其自身 的历史情境和某种利害关系所制约的,因而也将随历史情境的变迁而变得不合时 宜。与其热讽冷嘲“三侠五义”之“为王前驱”,不如把精力放在思考这“诠 释”的由来。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今天备受推崇的侠客杨过或者乔峰,若干年后 定不会变成备受嘲讽的“怪物”。 至于侠客形象的诠释受文体特征的影响,这一点更是十分明显。史书中侠客形象 虽也体现了史家的主观视野,但毕竟讲求实录,没有武侠小说家天马行空的权利 诗歌中侠客形象主要是一种精神寄托,而不追求精细刻画,故其仗剑行侠的举止 未免大同小异;戏曲可以叙事写人,但因其表演的虚拟性与程式化倾向,不适于 讲述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不适于塑造性格复杂的侠客形象(况且戏曲中的侠客形 象好多是从小说中移植来的)。 (选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有删改) 7.根据文章的内容,从以下诗句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3分) A.“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张籍《少年行》)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C.“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鲍照《代结客少年场 行》) D.“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立功受赏还是功成不就,因为边关战事,给了原本游离于主流社会的 游侠们重新被文明社会接纳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成为英雄,改变世人对他们的 看法。 B.侯健对当代武侠小说中侠客野蛮化的倾向提出了批判,认为这有悖于文明社 会道德规范,因为侠客形象的诠释应该当代视界与历史意识相融合 C.史书中的侠客形象受限较多,不能天马行空般随意:小说家当努力让侠客的 举止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让人觉得顺理成章,不能过于突兀。 D.今天大家喜欢的侠客杨过或者乔峰,也许若干年后会成为备受嘲讽的“怪 物”,这表明了侠客形象深受自身的历史情境和某种利害关系制约,是处于变化 状态的。 9.根据文章,概括小说中侠客形象必须符合哪些要求。(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奔跑的兔子 刘云芳 那是一只1995年的兔子,也可能是1996年的 此时是午后,地头的人刚刚午休起来,像是还没完全从梦里走出来,他们手里的 镰刀、铁锹和镢头,像是长了触角一样,把他们带到自己熟悉的田地里
不了那么多了。一般而言,诗文中侠客越来越文明,小说中侠客则未必,甚至有 故意再野蛮化的倾向——这里涉及到不同文类的不同表现特征。不过有一点必须 指出,即使当代武侠小说中侠客的日益野蛮化,也是当代文化思潮的产物,并不 违背当代人根本的伦理准则。正如侯健指出的,这种标榜彻底摆脱文明社会道德 规范束缚,“以行动直接表现喜怒哀乐”的侠客,不过是“浪漫主义皈依自然与 高贵的野蛮人的说法”,仍然是公众的“白日梦”。强调侠客形象诠释中当代视 界与历史意识的融合,实际上也是指明这种诠释的“历史性”——它是受其自身 的历史情境和某种利害关系所制约的,因而也将随历史情境的变迁而变得不合时 宜。与其热讽冷嘲“三侠五义”之“为王前驱”,不如把精力放在思考这“诠 释”的由来。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今天备受推崇的侠客杨过或者乔峰,若干年后 一定不会变成备受嘲讽的“怪物”。 至于侠客形象的诠释受文体特征的影响,这一点更是十分明显。史书中侠客形象 虽也体现了史家的主观视野,但毕竟讲求实录,没有武侠小说家天马行空的权利; 诗歌中侠客形象主要是一种精神寄托,而不追求精细刻画,故其仗剑行侠的举止 未免大同小异;戏曲可以叙事写人,但因其表演的虚拟性与程式化倾向,不适于 讲述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不适于塑造性格复杂的侠客形象(况且戏曲中的侠客形 象好多是从小说中移植来的)。 (选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有删改) 7.根据文章的内容,从以下诗句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3 分) A.“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张籍《少年行》)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C.“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鲍照《代结客少年场 行》) D.“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无论是立功受赏还是功成不就,因为边关战事,给了原本游离于主流社会的 游侠们重新被文明社会接纳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成为英雄,改变世人对他们的 看法。 B.侯健对当代武侠小说中侠客野蛮化的倾向提出了批判,认为这有悖于文明社 会道德规范,因为侠客形象的诠释应该当代视界与历史意识相融合。 C.史书中的侠客形象受限较多,不能天马行空般随意;小说家当努力让侠客的 举止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让人觉得顺理成章,不能过于突兀。 D.今天大家喜欢的侠客杨过或者乔峰,也许若干年后会成为备受嘲讽的“怪 物”,这表明了侠客形象深受自身的历史情境和某种利害关系制约,是处于变化 状态的。 9.根据文章,概括小说中侠客形象必须符合哪些要求。(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奔跑的兔子 刘云芳 那是一只 1995 年的兔子,也可能是 1996 年的。 此时是午后,地头的人刚刚午休起来,像是还没完全从梦里走出来,他们手里的 镰刀、铁锹和镢头,像是长了触角一样,把他们带到自己熟悉的田地里
兔子依旧站着,像个望乡的人。就在这时,懒懒地行走的人忽然高喊一声:“兔 子!”这个词语竟像子弹般射进人们的血液,把刚才的困顿瞬间击散。听到的人 全都兴奋起来,一下子还原成祖先围猎的情形。他们举起手中的农具,围拢过来。 铁锹、镰刀还有镢头都阻拦在兔子面前。它这时做了一个自认为英明的决定:向 河边跑去。在一群人的夹击下,兔子飞快奔跑,圈子越来越小,就在人们以为它 走投无路的时候,它竟然纵身一跃,跳进了河里。水面上的波纹像一个句号,把 人们的目光固定住。大家以为这是一只以生殉志的倔强的兔子。但是,忽然,那 兔子却露出水面,浮在水上,像只狗一样游起泳来。那是村里人第一次看到一只 游泳的兔子。为此这只兔子几十年时间都出现在他们的讲述里 老马说到这里,饭桌上的人眼里都泛起光,我们似乎都看到了那只奔跑并且又会 游泳的兔子,甚至殷切地希望,那只兔子能够顺利过岸。为此,我们放下手里的 筷子,似乎一不小心,桌上那道兔肉就会自行完成组装,然后逃跑似的。大家在 内心里把它与那只几十年前的兔子联系在一起,开始为今天点这道菜感觉到羞 愧 老马讲兔子游泳的时候,脸上现出少年的英气。他还讲起少年时的光景。几瓶花 生米,就能让大家幸福好一阵子。我只记得,长我几岁的李忠子天天在麦秸秆上 盘坐,要修炼一门武功绝学。跟在他身后的小伙伴更是到处翻看无人居住的老土 屋,寻找被人遗失在那里的武林绝学。以至于,第一次进城之后,他便带回来 把长剑。我至今还记得他在村口大槐树下,手持那剑的样子。他站立着,大喇叭 裤的阔度和剑的修长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互补,有了这两样稀缺物件,李忠子便在 小一点的孩子那里成了神奇人物,真的像大侠一般。后来他就离开了家。直到他 母亲去世时才回来过一次,穿着一条黑色西裤,黑布鞋,花纹衬衣,是一个再普 通不过的中年男人,完全没有当初的大侠风范。 那些事情在记忆里被拉长,细节逐渐被延伸开,从不同的时节漫溢出来。那时, 我天天睡懒觉,在屋子里等待,然后买菜,做饭。我从省会带来一口平底锅,用 那口锅做味道单一的炒土豆丝,或许应该叫炒土豆条。跟在省会的生活完全不同。 那时,同学们羡慕我,有那么充实的工作,我扮演着螺丝钉的角色,被整齐划 被相同的秩序相同的规则要求着,如果不是爱情诱出的生命缺口,让我从当时的 生命状态冲出来,我会以当一个螺丝钉作为最终的归宿,并以此为荣 众人以为的同龄人的那种叛逆,在我身上没有发生过,在我朋友们身上也没有出 现。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一个不住奔跑的群体,在镰刀的挥舞下,在铁锹的阻拦 之下,我们跳向河水。跳向河水并非兔子的叛逆,是它求生的本 那些年,未来是那么美好,是一只兔于驻立时能望到的彼岸。时间的弧度让我们 对一切都有所期待。我们那时,总在说以后,以后……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 我们是否到了当初说的“以后”。只是,我们这些曾在故土上盼着见光明的人, 再见面时,大多都成了为命奔跑的兔子。大家的爱好也日益趋同,聚个餐,喝个 酒,K个歌……似乎这就是精神生活的全部。 我站在故土之上,感觉乡村生活和乡村梦想已经被瓦解。我同辈的人像兔子一样 不得停顿。他们把孩子扔到父母那里,等着未来再爱他们。我知道的那些中年人, 在各个大城市里辗转,宁愿头顶街边霓虹,也不愿去守住故乡的暖炉。 我在一个城市居住多年,后来换一个城市居住,发现,在原来城市拥有的建筑, 也慢慢搬进后来的城市,一条街道复制着另一条街道,一个城市复制着另一个城 市.甚至一个人的面孔复制着另一个的面孔,一群人的语言复制着另一群人的语 言。就像我身边的人,他们复制着彼此的生活轨道,那些跑到天边的父母复制着
兔子依旧站着,像个望乡的人。就在这时,懒懒地行走的人忽然高喊一声:“兔 子!”这个词语竟像子弹般射进人们的血液,把刚才的困顿瞬间击散。听到的人 全都兴奋起来,一下子还原成祖先围猎的情形。他们举起手中的农具,围拢过来。 铁锹、镰刀还有镢头都阻拦在兔子面前。它这时做了一个自认为英明的决定:向 河边跑去。在一群人的夹击下,兔子飞快奔跑,圈子越来越小,就在人们以为它 走投无路的时候,它竟然纵身一跃,跳进了河里。水面上的波纹像一个句号,把 人们的目光固定住。大家以为这是一只以生殉志的倔强的兔子。但是,忽然,那 兔子却露出水面,浮在水上,像只狗一样游起泳来。那是村里人第一次看到一只 游泳的兔子。为此这只兔子几十年时间都出现在他们的讲述里。 老马说到这里,饭桌上的人眼里都泛起光,我们似乎都看到了那只奔跑并且又会 游泳的兔子,甚至殷切地希望,那只兔子能够顺利过岸。为此,我们放下手里的 筷子,似乎一不小心,桌上那道兔肉就会自行完成组装,然后逃跑似的。大家在 内心里把它与那只几十年前的兔子联系在一起,开始为今天点这道菜感觉到羞 愧。 老马讲兔子游泳的时候,脸上现出少年的英气。他还讲起少年时的光景。几瓶花 生米,就能让大家幸福好一阵子。我只记得,长我几岁的李忠子天天在麦秸秆上 盘坐,要修炼一门武功绝学。跟在他身后的小伙伴更是到处翻看无人居住的老土 屋,寻找被人遗失在那里的武林绝学。以至于,第一次进城之后,他便带回来一 把长剑。我至今还记得他在村口大槐树下,手持那剑的样子。他站立着,大喇叭 裤的阔度和剑的修长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互补,有了这两样稀缺物件,李忠子便在 小一点的孩子那里成了神奇人物,真的像大侠一般。后来他就离开了家。直到他 母亲去世时才回来过一次,穿着一条黑色西裤,黑布鞋,花纹衬衣,是一个再普 通不过的中年男人,完全没有当初的大侠风范。 那些事情在记忆里被拉长,细节逐渐被延伸开,从不同的时节漫溢出来。那时, 我天天睡懒觉,在屋子里等待,然后买菜,做饭。我从省会带来一口平底锅,用 那口锅做味道单一的炒土豆丝,或许应该叫炒土豆条。跟在省会的生活完全不同。 那时,同学们羡慕我,有那么充实的工作,我扮演着螺丝钉的角色,被整齐划一、 被相同的秩序相同的规则要求着,如果不是爱情诱出的生命缺口,让我从当时的 生命状态冲出来,我会以当一个螺丝钉作为最终的归宿,并以此为荣。 众人以为的同龄人的那种叛逆,在我身上没有发生过,在我朋友们身上也没有出 现。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一个不住奔跑的群体,在镰刀的挥舞下,在铁锹的阻拦 之下,我们跳向河水。跳向河水并非兔子的叛逆,是它求生的本能。 那些年,未来是那么美好,是一只兔于驻立时能望到的彼岸。时间的弧度让我们 对一切都有所期待。我们那时,总在说以后,以后……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 我们是否到了当初说的“以后”。只是,我们这些曾在故土上盼着见光明的人, 再见面时,大多都成了为命奔跑的兔子。大家的爱好也日益趋同,聚个餐,喝个 酒,K 个歌……似乎这就是精神生活的全部。 我站在故土之上,感觉乡村生活和乡村梦想已经被瓦解。我同辈的人像兔子一样 不得停顿。他们把孩子扔到父母那里,等着未来再爱他们。我知道的那些中年人, 在各个大城市里辗转,宁愿头顶街边霓虹,也不愿去守住故乡的暖炉。 我在一个城市居住多年,后来换一个城市居住,发现,在原来城市拥有的建筑, 也慢慢搬进后来的城市,一条街道复制着另一条街道,一个城市复制着另一个城 市.甚至一个人的面孔复制着另一个的面孔,一群人的语言复制着另一群人的语 言。就像我身边的人,他们复制着彼此的生活轨道,那些跑到天边的父母复制着
同样的渴望,远在家乡的孩子复制着同样的焦虑……复制无处不在。这种复制 让村庄成了空壳,让城市变得拥挤,让孩子的寂寞成为一个强大的梯队。 我为这只兔子欢呼。虽然如果身在现场,我一定会站在人类的这一边,失落于他 们的大意。但是隔着时间,在这种陈述里,我轻易就流露出自己的善良,而不是 本能 暗影之下,人们行走匆匆,我看到一只只奔跑的兔子,一只只尖叫的兔子。一只 只兔子复制着相似的神情,它们跳跃、游泳,与自己抗争,然后逃生,最后却在 命运的掌心里妥协。 而所谓的希望是一个遥远的警告,那就是:兔子急了也咬人!我出门时,仔细打 量了自己的身影,想在那里看到咬人的野兽。可等我从动物园里回来的时候,便 放下了这样的戒心,那些野兽都做着家猫的动作。这世界,没有比这样更可怕的 事情了,它让一只兔子无处逃生。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队 (2)本 11.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2.联系全文,谈谈“让一只兔子无处逃生”的原因有哪些?(6分) 13.简述文章以“奔跑的兔子”为题的好处。(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答耿中丞 明李贽 昨承教言,深中狂愚之病。夫以率性之真,推而扩之,与天下为公,乃谓之道。 既欲与斯世斯民共由之,则其范围曲成之功大矣。“学其可无术欤”,此公至言 也,此公所得于孔子而深信之以为家法者也。仆又何言之哉!然此乃孔氏之言也, 非我也。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 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且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也。使孔子而教人以学孔子,何以颜渊问仁,而曰 “为仁由己” 而不由人也欤哉!何以曰“古之学者为己”,又曰“君子求诸已”也欤哉!惟其 由已,故诸子自不必问仁于孔子,惟其为己,故孔子自无学术以授门人。是无人 无己之学也。无已,故学莫先于克己;无人,故教惟在于因人。如仲弓,居敬行 简人也,而问仁焉,夫子直指之曰敬恕而已。雍也聪明,故悟焉而请事。司马牛 遭兄弟之难,常怀忧惧,是谨言慎行人也,而问仁焉,夫子亦直指之曰“其言也 切”而已。牛也不聪,故疑焉而反以为未足 夫惟孔子未尝以孔子教人学,故其得志也,必不以身为教于天下。是故圣人 在上,万物得所,有由然也。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 之,而“仁者”害之也。“仁者”天下之失所也而优之,而汲汲焉欲贻之以得所 之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同样的渴望,远在家乡的孩子复制着同样的焦虑……复制无处不在。这种复制, 让村庄成了空壳,让城市变得拥挤,让孩子的寂寞成为一个强大的梯队。 我为这只兔子欢呼。虽然如果身在现场,我一定会站在人类的这一边,失落于他 们的大意。但是隔着时间,在这种陈述里,我轻易就流露出自己的善良,而不是 本能。 暗影之下,人们行走匆匆,我看到一只只奔跑的兔子,一只只尖叫的兔子。一只 只兔子复制着相似的神情,它们跳跃、游泳,与自己抗争,然后逃生,最后却在 命运的掌心里妥协。 而所谓的希望是一个遥远的警告,那就是:兔子急了也咬人!我出门时,仔细打 量了自己的身影,想在那里看到咬人的野兽。可等我从动物园里回来的时候,便 放下了这样的戒心,那些野兽都做着家猫的动作。这世界,没有比这样更可怕的 事情了,它让一只兔子无处逃生。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梯 队: (2)本 能: 11.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 12.联系全文,谈谈“让一只兔子无处逃生”的原因有哪些?(6 分) 13.简述文章以“奔跑的兔子”为题的好处。(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答耿中丞 明 李贽 昨承教言,深中狂愚之病。夫以率性之真,推而扩之,与天下为公,乃谓之道。 既欲与斯世斯民共由之,则其范围曲成之功大矣。“学其可无术欤”,此公至言 也,此公所得于孔子而深信之以为家法者也。仆又何言之哉!然此乃孔氏之言也, 非我也。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 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且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也。使孔子而教人以学孔子,何以颜渊问仁,而曰 “为仁由己” 而不由人也欤哉!何以曰“古之学者为己”,又曰“君子求诸已”也欤哉!惟其 由已,故诸子自不必问仁于孔子,惟其为己,故孔子自无学术以授门人。是无人 无己之学也。无已,故学莫先于克己;无人,故教惟在于因人。如仲弓,居敬行 简人也,而问仁焉,夫子直指之曰敬恕而已。雍也聪明,故悟焉而请事。司马牛 遭兄弟之难,常怀忧惧,是谨言慎行人也,而问仁焉,夫子亦直指之曰“其言也 讱”而已。牛也不聪,故疑焉而反以为未足。 夫惟孔子未尝以孔子教人学,故其得志也,必不以身为教于天下。是故圣人 在上,万物得所,有由然也。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 之,而“仁者”害之也。“仁者”天下之失所也而优之,而汲汲焉欲贻之以得所 之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