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2015届高三下学期回头考试卷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夹(j)袄摈(bin)除市侩(kuai)面有愠(yun)色 B.油炸(zha)城垣(yun)痉(jing)挛大雨滂(pang)沱 C.树杈(cha)剽(piao)悍聘(pin)请以儆(jng)效尤 D.佣(yong)金挫(cuo)折晕(yun)车不瘟(wen)不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受冷空气影响,南方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其中,江淮、江汉、江南 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或雨加雪,局部地区有暴雪 B.细细品味这张《夙愿》,可以看出,王伟的画风粗旷中带有细腻,用艺术语 言表达出梦想祖国拥有航母、到大洋深处振翅海空的强烈愿望 C.据研究,只有穿着像宇航服那样的全封闭式屏蔽服,人体才有可能不接触电 磁辐射,市场上热销的防辐射服可以防辐射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迷天大谎。 D.有些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 刮垢磨光,这显然是另一种抱残守缺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12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也 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令人扼腕 B.2009年以来,中国一贯在努力缩减军队的规模,提高军人长期没有涨过的工 资,并改善现有部队的条件以鼓舞士气和提高效率。 C.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日前在靖江考察课程改革时,对当前 些流行的教育理念反弹琵琶,其新颖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D.省人口计生委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绝非信手拈来般容易,还需 要在深入调査硏究和科学测算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们省省情的实施方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体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重大变革,对 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 作 B.今年,河南省将加大洛阳、郑州两大片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3 条线性遗产,巩义宋陵等16处大遗址的保护工作。 C.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五 月的鲜花”将在央视一套与央视三套并机播出,导演组从6个领域选出的6位杰 出青年将代言“青春中国梦”。 D.每个时代都需要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的流行有很多种原因,但是心灵鸡汤在当 下精神生活中的绝对优势,与公共生活和文化产品受到严格过滤有关 5.有这样一个宣传语言表达方式的广告,请按照上下文的句意,填出空缺处的句 子。(4分) 个盲人在街头乞讨,他的旁边放着一张字牌,上面写着:我是盲人,我需要帮 助。从他旁边走过的人,驻足停留的不多,帮助他的更不多。 后来一个姑娘走过,拿起他的那张字牌,拿出笔,在上面改写了一行字,然后将 字牌放在他身边。这样以后,帮助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乞讨碗很容易就装满了 钱 后来,有人告诉他,那位姑娘,在他的字牌上,写了这样一行字:
浙江省绍兴 2015 届高三下学期回头考试卷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夹(jiā)袄 摈(bìn)除 市侩(kuài) 面有愠(yùn)色 B.油炸(zhá) 城垣(yuán) 痉(jìng)挛 大雨滂(pāng)沱 C.树杈(chà) 剽(piāo)悍 聘(pìn)请 以儆(jìng)效尤 D.佣(yōng)金 挫(cuò)折 晕( yùn)车 不瘟(wēn)不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受冷空气影响,南方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其中,江淮、江汉、江南 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或雨加雪,局部地区有暴雪。 B. 细细品味这张《夙愿》,可以看出,王伟的画风粗旷中带有细腻,用艺术语 言表达出梦想祖国拥有航母、到大洋深处振翅海空的强烈愿望。 C. 据研究,只有穿着像宇航服那样的全封闭式屏蔽服,人体才有可能不接触电 磁辐射,市场上热销的防辐射服可以防辐射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迷天大谎。 D. 有些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 刮垢磨光,这显然是另 一种抱残守缺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 2012 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也 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令人扼腕。 B. 2009 年以来,中国一贯在努力缩减军队的规模,提高军人长期没有涨过的工 资,并改善现有部队的条件以鼓舞士气和提高效率。 C.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日前在靖江考察课程改革时,对当前 一些流行的教育理念反弹琵琶,其新颖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D. 省人口计生委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绝非信手拈来般容易,还需 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测算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们省省情的实施方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体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重大变革,对 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 作。 B.今年,河南省将加大洛阳、郑州两大片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 3 条线性遗产,巩义宋陵等 16 处大遗址的保护工作。 C.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五 月的鲜花”将在央视一套与央视三套并机播出,导演组从 6 个领域选出的 6 位杰 出青年将代言“青春中国梦”。 D.每个时代都需要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的流行有很多种原因,但是心灵鸡汤在当 下精神生活中的绝对优势,与公共生活和文化产品受到严格过滤有关。 5.有这样一个宣传语言表达方式的广告,请按照上下文的句意,填出空缺处的句 子。(4 分) 一个盲人在街头乞讨,他的旁边放着一张字牌,上面写着:我是盲人,我需要帮 助。从他旁边走过的人,驻足停留的不多,帮助他的更不多。 后来一个姑娘走过,拿起他的那张字牌,拿出笔,在上面改写了一行字,然后将 字牌放在他身边。这样以后,帮助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乞讨碗很容易就装满了 钱。 后来,有人告诉他,那位姑娘,在他的字牌上,写了这样一行字:
6.按要求将下面三个句子重新组成一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句。只能删改个别词 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作词家乔羽和方文山都喜欢创作抒情性的歌曲。 ②乔羽喜欢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之类 ③清丽典雅的语言风格,如《青花瓷》,为方文山所喜爱。 (1)分别介绍两位作家的所爱,保持语意的连贯 (2)突出介绍乔羽的所爱与方文山不同 7.近日,河南省的一条正式实施的新规引发议论。按照这条新规,像“高大 上”“白富美”“喜大普奔”“女汉子”等现在最热门的网络词汇,将被禁止出 现在该省的教材之中。而此项图书“禁词令”被认为极有可能向全国铺开。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请把你的看法写下来,不少于60字。(4分)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培育一位电影明星,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时间成本看都是昂贵的,一个 明星的成长有漫长的过程,还要有天赋和种种机缘。当然还有更为紧要的前提, 即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如扮演埃及艳后、扮演安娜·卡列尼 娜或特工“007”等。只有作为成功的角色的明星,才能成为生活中的明星。 自从有了电视,情形有了难以料想的变化,明星的概念也大大泛化。一方面从明 星生产的角度看,周期更短,速度更快,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使演员每天晚上 出镜,抵得上十来部电影。另一方面,即更关键之点是有了电视和网络,明星不 定需要借助角色成名,明星可以是扮演自身,就像电视主持人。再例如,姚明 扮演姚明,刘翔扮演刘翔。亦即当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可以直接 登场,以明星自身的名义登场。由此,电视不仅生产了演艺明星,还生产体育明 星、演讲明星,还有大众明星。到了大众明星秀这一步,明星已经不是遥不可及, 他们早已脱下神秘的面纱,成为邻家男孩和女孩。当看电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 部分,明星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既然明星不一定要扮演某一个角色,明星 的门槛就大大降低,明星的大门洞然敞开。 明星是社会流行趣味的代表,这种流行趣味不是由哪一位才趣卓著的人物独自创 造出来的,而是由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通过明星自觉和不自觉的配合,共 同创造的。这就是当代电子文化的特征。当代文化的辉煌是工业文明的辉煌、是 物质生产技术文明的辉煌,而这些辉煌的替身或者说集合点就是明星。 明星是流行趣味的代表,大众仰望明星,大众在此岸,而明星在彼岸。从此岸到 彼岸应该有一段漫长的距离,跨越这一距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还要机缘凑 巧。但是陡然间,随着电子媒介技术进一步发展和电视娱乐节目,大众能直接参 与明星生产,自己当明星,他们参加各类选秀节目,哪怕是只当15分钟的明星。 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不但是青年人跃跃欲试,连成年人和儿童也加入到这 浪潮中,势头汹涌。一旦明星不需要以扮演什么角色为条件,那就星途坦荡, 而且是条条大道通明星。特别是有了网络视频,人们不一定要上电视节目才能当
。 6.按要求将下面三个句子重新组成一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句。只能删改个别词 语,不得改变原意。(4 分) ①作词家乔羽和方文山都喜欢创作抒情性的歌曲。 ②乔羽喜欢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之类。 ③清丽典雅的语言风格,如《青花瓷》,为方文山所喜爱。 (1)分别介绍两位作家的所爱,保持语意的连贯。 (2)突出介绍乔羽的所爱与方文山不同。 7.近日,河南省的一条正式实施的新规引发议论。按照这条新规,像“高大 上”“白富美”“喜大普奔”“女汉子”等现在最热门的网络词汇,将被禁止出 现在该省的教材之中。而此项图书“禁词令”被认为极有可能向全国铺开。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请把你的看法写下来,不少于 60 字。(4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培育一位电影明星,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时间成本看都是昂贵的,一个 明星的成长有漫长的过程,还要有天赋和种种机缘。当然还有更为紧要的前提, 即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如扮演埃及艳后、扮演安娜·卡列尼 娜或特工“007”等。只有作为成功的角色的明星,才能成为生活中的明星。 自从有了电视,情形有了难以料想的变化,明星的概念也大大泛化。一方面从明 星生产的角度看,周期更短,速度更快,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使演员每天晚上 出镜,抵得上十来部电影。另一方面,即更关键之点是有了电视和网络,明星不 一定需要借助角色成名,明星可以是扮演自身,就像电视主持人。再例如,姚明 扮演姚明,刘翔扮演刘翔。亦即当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可以直接 登场,以明星自身的名义登场。由此,电视不仅生产了演艺明星,还生产体育明 星、演讲明星,还有大众明星。到了大众明星秀这一步,明星已经不是遥不可及, 他们早已脱下神秘的面纱,成为邻家男孩和女孩。当看电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 部分,明星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既然明星不一定要扮演某一个角色,明星 的门槛就大大降低,明星的大门洞然敞开。 明星是社会流行趣味的代表,这种流行趣味不是由哪一位才趣卓著的人物独自创 造出来的,而是由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通过明星自觉和不自觉的配合,共 同创造的。这就是当代电子文化的特征。当代文化的辉煌是工业文明的辉煌、是 物质生产技术文明的辉煌,而这些辉煌的替身或者说集合点就是明星。 明星是流行趣味的代表,大众仰望明星,大众在此岸,而明星在彼岸。从此岸到 彼岸应该有一段漫长的距离,跨越这一距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还要机缘凑 巧。但是陡然间,随着电子媒介技术进一步发展和电视娱乐节目,大众能直接参 与明星生产,自己当明星,他们参加各类选秀节目,哪怕是只当 15 分钟的明星。 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不但是青年人跃跃欲试,连成年人和儿童也加入到这 一浪潮中,势头汹涌。一旦明星不需要以扮演什么角色为条件,那就星途坦荡, 而且是条条大道通明星。特别是有了网络视频,人们不一定要上电视节目才能当
明星,也用不着任何资格审査才能踏上明星之路,只需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制品拿 到网络上传播,就有成功的可能,这大大增加了当明星的概率。也难怪,当年麦 克卢汉在对比电影和电视时会说:“看电影时,你坐在那儿看银幕,你就是摄影 机的镜头;看电视时,你则是电视屏幕。……看电影的时候,你向外进入世界; 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正是电视和网络的出现,使影像电子文化成 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和日常生活场景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深深地镶 嵌在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中。就像今天的孩子在若干年后会发现,自己的童年生活 早已被细心的父母记录在各类摄像和视频中,自己早就充当了家庭生活的小明 星,潇洒地生活在大人们的摄像镜头和屏幕里。 8.下列有关明星概念“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电视和和网络,明星的生产,变得周期更短,速度更快。 B.电视上的明星,只需扮演自身,不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 C.电视娱乐节目使明星大众化,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 D.影像电子文化进入家庭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充当明星。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成功的电影明星凭借天赋和种种机缘,可以缩短其成长的过程,而不一定要 借角色成名。 B.明星的门槛降低,与明星培育的成本无关,主要原因在于上电视不一定要扮 演某个角色。 C.创造流行趣味要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要明星配合,明星则可成为这种 趣味的代表 D.有了网络视频,明星变得不再神秘,人们只要将视频制品在网上传播,就必 定成为明星。 0.综观全文,请谈谈你对麦克卢汉所说“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的 理解。(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旧燕 张中行 ①讲不清楚什么理由,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一切太多,如 果只许选家禽外的一种,以期情能专注,不知别人怎么样,我必选“燕”。理由 可以举很多,其中一项最重要,是与人亲近,而且不忘旧。 ②我是北国城(长城)南人,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 是祖传形式,正房(都坐北)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小康及以上人家兼有前后 院。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可以起火做饭(冬天兼取暖) 这一间前部有门,如果有后院,后部也有门,就成为前后、内外的通路。有意思 的是前部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 两扇,高及顶,向内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 这间通路房的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 楚,因为祖祖辈辈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③还是说事实,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罕有 长者车辙的小家小户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 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到秋收的时候。 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有(无意的)“天地与我并生
明星,也用不着任何资格审查才能踏上明星之路,只需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制品拿 到网络上传播,就有成功的可能,这大大增加了当明星的概率。也难怪,当年麦 克卢汉在对比电影和电视时会说:“看电影时,你坐在那儿看银幕,你就是摄影 机的镜头;看电视时,你则是电视屏幕。……看电影的时候,你向外进入世界; 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正是电视和网络的出现,使影像电子文化成 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和日常生活场景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深深地镶 嵌在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中。就像今天的孩子在若干年后会发现,自己的童年生活 早已被细心的父母记录在各类摄像和视频中,自己早就充当了家庭生活的小明 星,潇洒地生活在大人们的摄像镜头和屏幕里。 8.下列有关明星概念“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了电视和和网络,明星的生产,变得周期更短,速度更快。 B.电视上的明星,只需扮演自身,不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 C.电视娱乐节目使明星大众化,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 D.影像电子文化进入家庭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充当明星。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功的电影明星凭借天赋和种种机缘,可以缩短其成长的过程,而不一定要 借角色成名。 B.明星的门槛降低,与明星培育的成本无关,主要原因在于上电视不一定要扮 演某个角色。 C.创造流行趣味要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要明星配合,明星则可成为这种 趣味的代表。 D.有了网络视频,明星变得不再神秘,人们只要将视频制品在网上传播,就必 定成为明星。 10.综观全文,请谈谈你对麦克卢汉所说“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的 理解。(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旧 燕 张中行 ①讲不清楚什么理由,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一切太多,如 果只许选家禽外的一种,以期情能专注,不知别人怎么样,我必选“燕”。理由 可以举很多,其中一项最重要,是与人亲近,而且不忘旧。 ②我是北国城(长城)南人,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 是祖传形式,正房(都坐北)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小康及以上人家兼有前后 院。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可以起火做饭(冬天兼取暖)。 这一间前部有门,如果有后院,后部也有门,就成为前后、内外的通路。有意思 的是前部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 两扇,高及顶,向内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 这间通路房的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 楚,因为祖祖辈辈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③还是说事实,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罕有 长者车辙的小家小户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 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到秋收的时候。 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有(无意的)“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具体说说 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己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 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柴,烟气火气上 升,推想在巢里必不好过,可是没看见有不安然的表示。再说人一方,吃饭放矮 长方桌,位置恰好在燕巢下,小蒴黄口待食的时候常有粪便落下,怎么对付呢 照例是饭桌移动位置,而不说抱怨的话。人燕和平相处,由人方面说是鸟兽可与 共群,取其诗意,可以说是羲阜上的境界 ④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于是由二十年代后期起,我出外上学,离开乡村的 祖传式房,改为住学校宿舍,住北京的四合院,门不再是上部半敞的风门,室内 不见檩,也就再也不见燕巢以及燕飞入飞出了。有时想到昔日,很怀念。幸而还 有个余韵,是七十年代早期,我由干校放还,人未亡而家已破,当然还要活下去, 只好妇唱夫随,到北京大学女儿家寄居。住房是五十年代建的四层砖楼,比较髙 大,楼前有两排杨树,像是与楼房比赛,钻得很髙。我们夫妇住的一间南向,前 面有阳台,未维新,用玻璃封闭,因而成为敞而且亮。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末 或五月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近西南角,筑巢了。我很高兴,想到又可以 与燕结邻,心里热乎乎的。老伴也高兴,说燕相中筑巢是个好兆头。巢筑得不慢, 常常见“空梁落燕泥”。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 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我至今不明白,是另一种燕呢, 还是在乡随乡,在城随城呢?两种巢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因为可以 看见雏鸟的黄口。但总是又来身旁了,应该庆幸。庆幸之余,有时想到次年,至 时还会回来吧?不负所望,次年的春末准时回来。可是像是心不安定,先是利用 旧巢,不久又筑新巢。也许对环境有什么意见吧,第三年回来,飞旋几次,看看 旧居,远去,就不再来 ⑤其后是时和地更现代化,我迁入北郊一座高层楼,居室有窗,有阳台,都封闭 蚊蝇尚不能入,更不要说燕了。由楼窗下望,有空地,却永远看不到“乍晴池馆 燕争泥”的景象。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之四方,继 以天灾(地震),房屋倒塌,现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其他人家,会不会仍保留 祖传的遗风,年年有旧燕归来飞入飞出呢?但愿仍是这样。不过,纵使能够这样 总是离我太远了。那么,关于旧燕,我所能有,就只是一首昔年作也未能离开失 落感的诗了,这是 漫与寒衾梦绣帏, 天街细雨湿春衣。 年年驿路生春草, 旧燕归时人未归。 11.文章第②段详写屋舍格局和门的设置的目的是么?(3分) 12.根据上下文意,推断“羲皇上”的意思。(2分) 13.下列两句话具体描摹了两个时期的鸟巢,简析作者描写的用意。(4分) ①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 ②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 14.文章结尾处以诗结文,其作用是什么?(5分) 15.文章以“旧燕”为题,强调一个“旧”字。纵观全文,陈述“旧”字包含的 意思。(6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具体说说。 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己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 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柴,烟气火气上 升,推想在巢里必不好过,可是没看见有不安然的表示。再说人一方,吃饭放矮 长方桌,位置恰好在燕巢下,小蒴黄口待食的时候常有粪便落下,怎么对付呢, 照例是饭桌移动位置,而不说抱怨的话。人燕和平相处,由人方面说是鸟兽可与 共群,取其诗意,可以说是羲皇上的境界。 ④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于是由二十年代后期起,我出外上学,离开乡村的 祖传式房,改为住学校宿舍,住北京的四合院,门不再是上部半敞的风门,室内 不见檩,也就再也不见燕巢以及燕飞入飞出了。有时想到昔日,很怀念。幸而还 有个余韵,是七十年代早期,我由干校放还,人未亡而家已破,当然还要活下去, 只好妇唱夫随,到北京大学女儿家寄居。住房是五十年代建的四层砖楼,比较高 大,楼前有两排杨树,像是与楼房比赛,钻得很高。我们夫妇住的一间南向,前 面有阳台,未维新,用玻璃封闭,因而成为敞而且亮。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末 或五月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近西南角,筑巢了。我很高兴,想到又可以 与燕结邻,心里热乎乎的。老伴也高兴,说燕相中筑巢是个好兆头。巢筑得不慢, 常常见“空梁落燕泥”。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 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我至今不明白,是另一种燕呢, 还是在乡随乡,在城随城呢?两种巢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因为可以 看见雏鸟的黄口。但总是又来身旁了,应该庆幸。庆幸之余,有时想到次年,至 时还会回来吧?不负所望,次年的春末准时回来。可是像是心不安定,先是利用 旧巢,不久又筑新巢。也许对环境有什么意见吧,第三年回来,飞旋几次,看看 旧居,远去,就不再来。 ⑤其后是时和地更现代化,我迁入北郊一座高层楼,居室有窗,有阳台,都封闭, 蚊蝇尚不能入,更不要说燕了。由楼窗下望,有空地,却永远看不到“乍晴池馆 燕争泥”的景象。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之四方,继 以天灾(地震),房屋倒塌,现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其他人家,会不会仍保留 祖传的遗风,年年有旧燕归来飞入飞出呢?但愿仍是这样。不过,纵使能够这样, 总是离我太远了。那么,关于旧燕,我所能有,就只是一首昔年作也未能离开失 落感的诗了,这是: 漫与寒衾梦绣帏, 天街细雨湿春衣。 年年驿路生春草, 旧燕归时人未归。 11.文章第②段详写屋舍格局和门的设置的目的是么?(3 分) 12.根据上下文意,推断“羲皇上”的意思。(2 分) 13.下列两句话具体描摹了两个时期的鸟巢,简析作者描写的用意。(4 分) ①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 ②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 14.文章结尾处以诗结文,其作用是什么?(5 分) 15. 文章以“旧燕”为题,强调一个“旧”字。纵观全文,陈述“旧”字包含的 意思。(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伊尹论 苏轼 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夫以天下 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今夫匹夫匹妇皆知洁廉忠信之为美也,使其果洁廉而忠信,则其智虑未始不如王 公大人之能也。惟其所争者,止于箪食豆羹,而箪食豆羹足以动其心,则宜其智 虑之不出乎此也。箪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则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矣。 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而不能办一乡之事者,未之有也。推此而上,其不取 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矣。让天下与让箪食豆羹,无以异也。治天下与治一乡, 亦无以异也。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天下之富,是箪食豆羹之积也。天下之大, 是一乡之推也。非千金之子,不能运千金之资。贩夫贩妇得一金而不知其所措, 非智不若,所居之卑也。 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 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古之 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己。卿相之位,千金之富,有所不屑,将以 自广其心,使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以全其才,而欲有所为耳。后之君子,盖 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而荣辱夺其外,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亦足悲 矣 孔子叙书至于舜、禹、皋陶相让之际,盖未尝不太息也。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 夫之让,孔子安取哉?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 夫太甲之废天 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 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何则?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彼其视天 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诮 之。不知求其素,而以为古今之变时有所不可者,亦已过矣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轼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狭:使……狭小 B.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蔽:蒙蔽 C.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役役:劳苦不息 D.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蹈:遵循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 草拂之而色变 B.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C.则天下群起而诮之 士大夫之族 以其全才而制天下 君何以知燕王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从儒家的伦理标准出发,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并提出了“办 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的观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伊尹论 苏轼 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夫以天下 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今夫匹夫匹妇皆知洁廉忠信之为美也,使其果洁廉而忠信,则其智虑未始不如王 公大人之能也。惟其所争者,止于箪食豆羹,而箪食豆羹足以动其心,则宜其智 虑之不出乎此也。箪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则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矣。一 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而不能办一乡之事者,未之有也。推此而上,其不取 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矣。让天下与让箪食豆羹,无以异也。治天下与治一乡, 亦无以异也。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天下之富,是箪食豆羹之积也。天下之大, 是一乡之推也。非千金之子,不能运千金之资。贩夫贩妇得一金而不知其所措, 非智不若,所居之卑也。 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 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古之 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卿相之位,千金之富,有所不屑,将以 自广其心,使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以全其才,而欲有所为耳。后之君子,盖 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而荣辱夺其外,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亦足悲 矣。 孔子叙书至于舜、禹、皋陶相让之际,盖未尝不太息也。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 夫之让,孔子安取哉?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 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 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何则?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彼其视天下 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诮 之。不知求其素,而以为古今之变时有所不可者,亦已过矣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轼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狭 :使……狭小 B.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 蔽:蒙蔽 C.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 役役:劳苦不息 D.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 蹈:遵循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 草拂之而色变 B.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C. 则天下群起而诮之 士大夫之族 D. 以其全才而制天下 君何以知燕王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从儒家的伦理标准出发,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并提出了“办 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