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电离辐射 一紫外线 (一)紫外线诱变机制和效应 1.紫外线的诱变机制 胞啼啶水合作用 形成嘧啶二聚体 相邻的胸腺嘧啶基因 二聚化作用 形成嘧啶水合物 DNA链断裂 链断裂、一 交联 2.诱变效应 链间胸腺嘧啶基因 移码突变 聚化作用形成的横联 碱基置换 细胞死亡
二、非电离辐射——紫外线 1.紫外线的诱变机制 形成嘧啶二聚体 形成嘧啶水合物 DNA链断裂 交联 2.诱变效应 移码突变 碱基置换 细胞死亡 (一)紫外线诱变机制和效应
(二)紫外线诱变 1、紫外线的有效光谱 能诱发微生物突变的紫外线的有效波长范 围是200~300nm,最有效的波长为 253.7nm
(二)紫外线诱变 1、紫外线的有效光谱 能诱发微生物突变的紫外线的有效波长范 围是200~300nm,最有效的波长为 253.7nm
2、紫外线的辐射剂量 距离与时间 时间 距离
2、紫外线的辐射剂量
绝对剂量:单位erg/mm2(1erg=10-J)用剂量仪测 相对剂量:用照射时间或杀菌率表示。 剂量决定于紫外灯功率、灯管与照射物的距离及照射 时间。 15W紫外灯、30cm灯距、杀菌率90%-99.9%时不同 微生物的照射时间: 一般芽孢:10min 一般微生物营养体:3-5min 无芽孢菌和革兰氏阴性菌:0.5-2min
绝对剂量:单位erg/mm2(1erg=10-7J)用剂量仪测 定 相对剂量:用照射时间或杀菌率表示。 剂量决定于紫外灯功率、灯管与照射物的距离及照射 时间。 15W紫外灯、30cm灯距、杀菌率90%-99.9%时不同 微生物的照射时间: 一般芽孢:10min 一般微生物营养体:3-5min 无芽孢菌和革兰氏阴性菌:0.5-2min
3、紫外线诱变的步骤与方法 ()出发菌株 细菌:培养到对数期;霉菌、放线菌:孢子刚成熟。 (②)前培养 ①制备营养丰富培养基 ②将菌体培养到最佳生理状态 ()制备菌悬液 方法:离心生理盐水悬浮,玻璃珠分散一过滤一 要求:分散度:90%-95% 菌体浓度:细菌:1×108m1:放线菌107~108m1 霉菌:106~107ml1
3、紫外线诱变的步骤与方法 ⑴ 出发菌株 细菌:培养到对数期;霉菌、放线菌:孢子刚成熟。 ⑵ 前培养 ①制备营养丰富培养基 ②将菌体培养到最佳生理状态 ⑶ 制备菌悬液 离心 生理盐水悬浮,玻璃珠分散 过滤 要求:分散度:90%-95% 菌体浓度:细菌:1×108ml-1 ;放线菌107~108ml-1 霉菌: 106~107ml-1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