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登中学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问卷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各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背负/背井离乡模样/模棱两可调动/调虎离山 空暇/空口无凭夺冠/冠冕堂皇为难/为虎作伥 C.复辟/无可媲美干脆/外强中干劲头/疾风劲草 D.量刑/量才录用称道/称心如意塞外/敷衍塞责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铁道部已经走过了一个花甲之年,作为国务院政府机构中唯一一个实行政企合一、扮演 政企双重角色的部委,已被公众视作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璧垒,甚至被形容为“铁老 大”、“国中之国”。 B.李双江曾经在医院看望被儿子李天一殴打的夫妇时,深深地掬躬说:“一定会给个说法, 不会放纵自己孩子犯的错。”时隔一年,又爆出李天一轮奸事件,不知这回李双江又将给出 怎样的“说法”。 C.中国公务船连续几天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执法,并且首次在执行渔业管辖权时,将附 近一艘中国渔船上的3名渔民带上渔政船。日本方面急了,外务省要求中国驻日使馆对有关 行为作出说明。 D.李娜在澳网的表现仍是强势,这种强势不仅表现在球技上的日臻完善,更表现在其心态 上的放松、沉稳和“无所谓”的胜败观,展现了一位成熟球员的风范,经过连续的过关斩将, 终于进级决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今传媒界,作秀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先生主动 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 B.据报道,中国渔政已经派出“渔政202”号和“渔政203”号渔政船赶往钓鱼岛海域,进 行接力宣示主权的行动。无独有偶,台湾方面也派出了几艘船只前往该海域。 C.虽然今年的中秋月在上午11点达到最圆,但夜幕降临后悄然升起的明月依然珠圆玉润, 清冷、皎洁的银辉洒满夜空,为赏月的人们默默地送上温馨的祝福。 D.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传开,其作品一夜间洛阳纸贵,京东商城、亚马 逊中国等电商连夜打起营销大战,将其作品炒作到一书难求的地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 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 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C.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全国各大动漫频道播出了3年多,活泼可爱的形象, 浅显易懂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新登中学 2013 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问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各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背.负/背.井离乡 模.样/模.棱两可 调.动/调.虎离山 B. 空.暇/空.口无凭 夺冠./冠.冕堂皇 为.难/为.虎作伥 C. 复辟./无可媲.美 干.脆/外强中干. 劲.头/疾风劲.草 D. 量.刑/量.才录用 称.道/称.心如意 塞.外/敷衍塞.责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铁道部已经走过了一个花甲之年,作为国务院政府机构中唯一一个实行政企合一、扮演 政企双重角色的部委,已被公众视作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璧垒,甚至被形容为“铁老 大”、“国中之国”。 B.李双江曾经在医院看望被儿子李天一殴打的夫妇时,深深地掬躬说:“一定会给个说法, 不会放纵自己孩子犯的错。”时隔一年,又爆出李天一轮奸事件,不知这回李双江又将给出 怎样的“说法”。 C.中国公务船连续几天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执法,并且首次在执行渔业管辖权时,将附 近一艘中国渔船上的 3 名渔民带上渔政船。日本方面急了,外务省要求中国驻日使馆对有关 行为作出说明。 D.李娜在澳网的表现仍是强势,这种强势不仅表现在球技上的日臻完善,更表现在其心态 上的放松、沉稳和“无所谓”的胜败观,展现了一位成熟球员的风范,经过连续的过关斩将, 终于进级决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今传媒界,作秀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先生主动 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 ....,令人耳目一新。 B.据报道,中国渔政已经派出“渔政 202”号和“渔政 203”号渔政船赶往钓鱼岛海域,进 行接力宣示主权的行动。无独有偶 ....,台湾方面也派出了几艘船只前往该海域。 C.虽然今年的中秋月在上午 11 点达到最圆,但夜幕降临后悄然升起的明月依然珠圆玉润 ...., 清冷、皎洁的银辉洒满夜空,为赏月的人们默默地送上温馨的祝福。 D.莫言荣获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传开,其作品一夜间洛阳纸贵 ....,京东商城、亚马 逊中国等电商连夜打起营销大战,将其作品炒作到一书难求的地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 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 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C.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全国各大动漫频道播出了 3 年多,活泼可爱的形象, 浅显易懂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D.《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 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化”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①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 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②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 ③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④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⑤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⑤③④D.②①③④⑤ 6.如果你是一名有责任感的记者,针对下面的“官方说明”,会提出哪些质疑?请分条列出。 (4分) 黄浦江死猪奇幻漂流,上海滩各方紧急打捞!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引起了上海市民的恐 慌,大家担心饮用水遭到污染,甚至引发更大的公共安全问题。官方在第一时间作了说明 这些死猪多为小猪、幼猪:是在春天被冻死的:上海几个饮用水监测口监测没有发现异常, 表明水质正常,市民尽可放心饮用;即便有些死猪被检测出有病毒,专家介绍称此病不属于 人畜共患病 7.下面是对上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5分) 类别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 年代155.5厘米 41.3公斤 80年代 158.6厘米 42.1公斤 90年代 160.6厘米 46.5公斤 90.86 (1)透过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随着“80后”、“90后”加入当代艺术的阵营,年轻艺术家开始大量制造流行美学与 多媒体装置结合的作品,这些装置类似酒吧的另类装修、舞台美术或者游乐园装置:后来
D.《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 200 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 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化”。_____ ,_____ ,_____ , _____ ,_____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①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 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②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 ③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④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⑤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④⑤ 6.如果你是一名有责任感的记者,针对下面的“官方说明”,会提出哪些质疑?请分条列出。 (4 分) 黄浦江死猪奇幻漂流,上海滩各方紧急打捞!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引起了上海市民的恐 慌,大家担心饮用水遭到污染,甚至引发更大的公共安全问题。官方在第一时间作了说明: 这些死猪多为小猪、幼猪;是在春天被冻死的;上海几个饮用水监测口监测没有发现异常, 表明水质正常,市民尽可放心饮用;即便有些死猪被检测出有病毒,专家介绍称此病不属于 人畜共患病…… 7.下面是对上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5 分) 类 别 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 100) 70 年代 155.5 厘米 41.3 公斤 99.04 80 年代 158.6 厘米 42.1 公斤 97.37 90 年代 160.6 厘米 46.5 公斤 90.86 (1)透过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超过 20 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随着“80 后”、“90 后”加入当代艺术的阵营,年轻艺术家开始大量制造流行美学与 多媒体装置结合的作品,这些装置类似酒吧的另类装修、舞台美术或者游乐园装置;后来
这些装置又逐渐被消费主义文化的小清新美学所取代。当然,小清新美学不具备当代艺术的 精神内涵 当代艺术是当下时代的“先锋”,它一定是小众的艺术。有些先锋艺术过了十几年后 成为一种被重复模仿的套路,这种“先锋”就不再是先锋了。有人将一些由最初的先锋变为 僵硬不变“套路”的现象,归结为“先锋已死”,认为这个年代没有先锋了,或“先锋”不 再可能,这是一种“死亡论”的翻版。 “先锋”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流派,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在持续地变革,如果按照过去的 形式上的先锋特征去识别,它显然消失了。但实际上“先锋”总是以不同形式和思想一再出 现,只是它永远不在大多数人的视线内,等其被大多数人关注时,它已是一种以流行风尚浮 出水面的“过去的先锋” 还有一种先锋是隐藏在大众文化外衣下的,公众不太容易识别它的“先锋性”。上世纪 “二战”后,先锋艺术不再以抽象艺术、观念艺术、贫穷艺术等与大众文化在形式上差异明 显的方式出现,而是采用大众文化的“表皮”,在叙事和观念上保持先锋,这样“先锋”就 能通过商业系统深入公众,并获得市场收入。比如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叙事上 非常“先锋”,但公众未能透过表象识别其中的深层探索 社会对先锋艺术的认识,同职业圈层的艺术认识有一个时间差。比如,社会和媒体认为 只要使用了行为艺术、 Video(影像)等形式,就是先锋艺术。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 种艺术形式刚刚兴起,只要使用了这一形式,不管内容如何,都可算作前卫艺术。但行为艺 术、 Video成为艺术界普遍使用的形式时,就不能再以形式作为前卫的判断依据 另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认识误区,是把“当代”的含义理解成“时尚”,“小清新”美学 即是一例。当代艺术与时尚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直面痛苦的现代性文化。小清新美学中不 包含对痛苦的深度观照,它追求一种消费主义的愉悦感,将自己塑造成接近宠物的可爱化, 以从众的方式成为多数人美学的一部分。在多元主义的社会中,小清新美学有其存在的权利 但它缺乏批判意识 先锋以有关艺术和精神史的探索为使命,这种探索是不可能在“小清新”状态中发生 的。中国仍然处在一种政治变革和文化转型的艰难进程中,人民在史无前例的历史变革中承 受着改革阵痛,这一时代现实也不可能以一种小清新美学来承载,当代艺术需要继续在改革 进程中扮演其具有精神力量的先锋角色 (选自《中国文化报》,略有改动) 8.下列对“先锋艺术”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锋艺术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十几年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僵硬不变的“套路” B.先锋艺术具有小众性,当大多数人以流行风尚关注时,它已不再具有先锋性了 C.先锋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在持续地变革,所以无法形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流派 D.先锋艺术与时尚的区别在于,时尚只追求愉悦而不直面过去年代里的痛苦记忆。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追求一种消费主义的愉悦感,是产生小清新美学的一个原因 B.因为大众文化具有“表皮”的特征,所以社会接受先锋艺术,往往滞后于职业圈层。 C.当行为艺术这种形式已被艺术界普遍使用时,它是否属于“前卫艺术”就值得怀疑了
这些装置又逐渐被消费主义文化的小清新美学所取代。当然,小清新美学不具备当代艺术的 精神内涵。 当代艺术是当下时代的“先锋”,它一定是小众的艺术。有些先锋艺术过了十几年后, 成为一种被重复模仿的套路,这种“先锋”就不再是先锋了。有人将一些由最初的先锋变为 僵硬不变“套路”的现象,归结为“先锋已死”,认为这个年代没有先锋了,或“先锋”不 再可能,这是一种“死亡论”的翻版。 “先锋”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流派,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在持续地变革,如果按照过去的 形式上的先锋特征去识别,它显然消失了。但实际上“先锋”总是以不同形式和思想一再出 现,只是它永远不在大多数人的视线内,等其被大多数人关注时,它已是一种以流行风尚浮 出水面的“过去的先锋”。 还有一种先锋是隐藏在大众文化外衣下的,公众不太容易识别它的“先锋性”。上世纪 “二战”后,先锋艺术不再以抽象艺术、观念艺术、贫穷艺术等与大众文化在形式上差异明 显的方式出现,而是采用大众文化的“表皮”,在叙事和观念上保持先锋,这样“先锋”就 能通过商业系统深入公众,并获得市场收入。比如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叙事上 非常“先锋”,但公众未能透过表象识别其中的深层探索。 社会对先锋艺术的认识,同职业圈层的艺术认识有一个时间差。比如,社会和媒体认为 只要使用了行为艺术、Video(影像)等形式,就是先锋艺术。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 种艺术形式刚刚兴起,只要使用了这一形式,不管内容如何,都可算作前卫艺术。但行为艺 术、Video 成为艺术界普遍使用的形式时,就不能再以形式作为前卫的判断依据。 另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认识误区,是把“当代”的含义理解成“时尚”,“小清新”美学 即是一例。当代艺术与时尚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直面痛苦的现代性文化。小清新美学中不 包含对痛苦的深度观照,它追求一种消费主义的愉悦感,将自己塑造成接近宠物的可爱化, 以从众的方式成为多数人美学的一部分。在多元主义的社会中,小清新美学有其存在的权利, 但它缺乏批判意识。 先锋以有关艺术和精神史的探索为使命,这种探索是不可能在“小清新”状态中发生 的。中国仍然处在一种政治变革和文化转型的艰难进程中,人民在史无前例的历史变革中承 受着改革阵痛,这一时代现实也不可能以一种小清新美学来承载,当代艺术需要继续在改革 进程中扮演其具有精神力量的先锋角色。 (选自《中国文化报》,略有改动) 8.下列对“先锋艺术”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先锋艺术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十几年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僵硬不变的“套路”。 B.先锋艺术具有小众性,当大多数人以流行风尚关注时,它已不再具有先锋性了。 C.先锋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在持续地变革,所以无法形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流派。 D.先锋艺术与时尚的区别在于,时尚只追求愉悦而不直面过去年代里的痛苦记忆。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追求一种消费主义的愉悦感,是产生小清新美学的一个原因。 B.因为大众文化具有“表皮”的特征,所以社会接受先锋艺术,往往滞后于职业圈层。 C.当行为艺术这种形式已被艺术界普遍使用时,它是否属于“前卫艺术”就值得怀疑了
D.我们不能依据最初的先锋变为僵硬不变“套路”的现象,就认为这个年代没有先锋了 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小清新美学不具备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20分) 木鱼馄蚀 林清玄 (1)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 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2)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 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 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3)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的望着窗 外的长空,心里不断的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 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 (4)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 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的敲出低量雄长的声音,一来叫人省睡,珍惜光阴; 二来叫人在心神最为清明的五更起来读经念佛,以求精神的净化;三来僧侣借木鱼报晓来布 施化缘,得些斋衬钱。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 种极好的佐证。 (5)但是,我对于这种失传于阎巷很久的传统,却出现在台北的临沂街感到迷惑。因而 每当夜里在小楼上听到木鱼敲响,我都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6)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 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 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 来处 ()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 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 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的从巷子那 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 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8)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 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 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 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9)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0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 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
D.我们不能依据最初的先锋变为僵硬不变“套路”的现象,就认为这个年代没有先锋了。 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小清新美学不具备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的理由。(3 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20 分) 木鱼馄饨 林清玄 ⑴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 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⑵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 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 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⑶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的望着窗 外的长空,心里不断的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 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 ⑷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 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的敲出低量雄长的声音,一来叫人省睡,珍惜光阴; 二来叫人在心神最为清明的五更起来读经念佛,以求精神的净化;三来僧侣借木鱼报晓来布 施化缘,得些斋衬钱。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一 种极好的佐证。 ⑸但是,我对于这种失传于阎巷很久的传统,却出现在台北的临沂街感到迷惑。因而 每当夜里在小楼上听到木鱼敲响,我都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⑹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 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 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 来处。 ⑺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 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 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的从巷子那 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 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⑻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 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 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 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⑼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⑽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 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
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 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D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 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0D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做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 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 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一一让清醒 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03木鱼总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 摊子上 04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 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①5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 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 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 生活里的一部分。 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 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清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 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 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ω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 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11.结合散文内容,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4分) 1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3分) (2)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3分) 13.第四、五两段写僧侣敲木鱼为人报晓已经失传,有何作用?(4分) 1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标题“木鱼馄饨”的好处。(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 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
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 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⑾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 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⑿ 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做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 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 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 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⒀木鱼总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 摊子上。 ⒁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 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⒂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 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 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 生活里的一部分。 ⒃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 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清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 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 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⒄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 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11.结合散文内容,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4 分) 1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 分) (1)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3 分) (2)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3 分) 13.第四、五两段写僧侣敲木鱼为人报晓已经失传,有何作用?(4 分) 1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标题“木鱼馄饨”的好处。(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9 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8 题。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 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